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眾生涅槃性。」
種子含有種性義,而種性又含何義呢?慧遠在《大乘義章》卷九
中的「二種種性義」對種性有較詳盡的解釋。他依《地持經》將種性
分為「習種性」與「性種性」,而其中「性種性」與上面所說的「種
子」、「因性」意義更相近。慧遠解釋說:
性種性者從體為名,無始法性說之為性。此之法性本為妄耄В
說之為染,隨修對治離染始顯,說以為淨。始顯淨德能為果
本,目之為種。此乃顯性以成種,故名為性種,種義不變,
故復名性。(裕А14)
──────────────
裕12:《大正藏》,卷44,頁 472 上。此段經文引自南本《大般涅槃
經.雍鹌兴_品》卷25,(《大正藏》卷12,頁768上),或北
本《大般涅槃經.雍鹌兴_品》卷27,《大正藏》卷12,
頁523下。
裕13:《大正藏》卷 44,頁 472 上,引自《大智度論》卷 32,《大
正藏》卷25,頁298中。
裕14:《大乘義章》卷9,《大正藏》卷44,頁651下。
30頁
約體而言,性種性者「無始法爾」且不變,故可稱之為「性」,而此
性種性(如來藏或佛性 ) 因為「本為妄耄А共庞腥痉ǎ〉S著修治
能離染顯淨。始顯的淨德是涅槃之「果本」,亦即本具的清淨「性種
」,也就是《大智度論》所說的黃金中本具金性,白石中本有銀性。
慧遠更進一步將二種性與二佛性相比配:「法佛性」即「性種性」,
「報佛性」即「習種性」。法佛性的本有體性在因位和果位時,「體
無增減,唯有耄э@、淨穢」的差異而已,因此「法佛之性轉名性種」
。(裕А15)以上慧遠從「種子因本」的意義解釋佛性,基本上符合印
度佛教如來藏的基本學說。
(二)、體義:依「體」解釋佛性,慧遠分成四方面加以說明。
1。 佛因自體:「佛因自體,名為佛性,謂真識心。」(裕16) 首先,
慧遠認為作為成佛之因的佛性,其自體即是真識心。何謂真識心? 慧
遠於其《大般涅槃經義記》說:「如來藏者,佛性異名,是真識心。
」(裕17)可見他將如來藏、佛性及真識均視為同義詞。在《大乘義章
》卷三末的「八識義」中,慧遠對真識有詳盡的解說。雖然慧遠將阿
賴耶識亦列為真識的八個異名之一,(裕18)可是基本上他的真識義偏
重如來藏思想,與傳統瑜伽學派所說的阿賴耶識,意義有很大差異。
這可由慧遠強眨孀R具有過恆沙佛法的「不空」意義得知,他說:
有人宣說諸法空義,以為真識。對治此執,說真不空。於此識中
,具過恆沙一切佛法,云何名空?故《勝鬘經》中說為不空如來
藏矣。」(裕А19)
──────────────
裕15:《大正藏》,卷44,頁 472 上。此段經文引自南本《大般涅槃
經.雍鹌兴_品》卷25,(《大正藏》卷12,頁768上),或北
本《大般涅槃經.雍鹌兴_品》卷27,《大正藏》卷12,
頁523下。
裕16:《大正藏》卷 44,頁 472 上,引自《大智度論》卷 32,《大
正藏》卷25,頁298中。
裕17:《大乘義章》卷9,《大正藏》卷44,頁651下。
裕18:慧遠列舉八個阿賴耶識的異名: 藏識、拢R、第一義識、淨識
、真識、真如識、家識、本識。《大正藏》卷44,頁524下…525上。
有關慧遠之心識思想,參閱廖明活,〈淨影慧遠的心識思想〉,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頁391…416。
31頁
由上引句可見慧遠的真識心,即是如來藏。
2。 佛果自體:「佛果自體,名為佛性,所謂法身。」從因位而
言,佛性即是如來藏(真識心 ),而從果位而言,即是法身。慧遠對
法身的定義是:「法者所謂無始法性,此法是其眾生體實,妄想覆纏
,於已無用。後息妄想,彼法顯了,便為佛體,顯法成身,名為法身
。 」 (裕А31) 如此定義下的法身,正是《勝鬘經》所說的「如來法
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眾生無始以來本具的法體,不但具足無
量恆沙佛法,而且有積極性的覺照作用,因此能達到止息妄法,顯了
佛法的「佛果」。慧遠所說的法身覺照,即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的
真如內熏的作用。
3。 通於佛因佛果的覺性:「通就佛因佛果,同一覺性,名為佛
性。 其猶世間麥因麥果,同一麥性。」 (裕А22) 屬於「佛因」的真
識心(如來藏 ) 和屬於「佛果」的法身, 雖然有耄э@、和染淨的不
同,卻具同一覺性,如同麥芽和麥果,雖其「麥相」有異,其「麥性
」相同。
4。 諸法自體:「通說諸法自體,故名為性。此性唯是諸佛所窮
就佛以明諸法體性,故云佛性。 」 (裕А23) 就諸法的自體而言,其
體性即是佛性。
慧遠將以上所舉的四佛「性」義的前三者說為「能知性」,僅遍於有
情眾生,而不通於草木瓦石等無情,因為有情眾生才具「開覺」的能
知性。後者為「所知性」,遍及有情和無情,此意義下的「所知性」
偏重法性義,有如《大智度論》所說的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
情數中,名為佛性。
(三 ) 不改名性:
慧遠將佛「性」不改的特點分四方面解釋。
──────────────
裕19:《大乘義章》卷3,《大正藏》卷44,頁540上。
裕20:《大乘義章》卷19,《大正藏》卷44,頁837下。
裕21:《勝鬘經》《大正藏》卷12,頁221上。
裕22:《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上。
裕23: 同上。
32頁
1。 因體不改:「因體不改,說之為性。非謂是因常不為果,說
為不改。 此就因時,不可隨緣返為非因,故稱不改。」 (裕А24)佛
性的因體不改,並不是義謂其常住因位不為果,而是指作為佛因的真
識心得果之時,因名雖改為法身,其因體不亡。再者,因體「不可隨
緣返為非因」,意思是說雖然清淨的因體會隨緣成染相,可是其淨性
不會隨緣而「返為非(清淨 ) 因」。
2。果體不改:耄橐蝮w的佛性固然是「隨緣而不變」其淨性,顯
為法身的佛果,亦可「不變而隨緣」,故說佛性果體不改。
3。 通就因果自體不改:由於佛因和佛果的自體不變,眾生依之
得以究竟成佛。
4。 諸法體實不改:諸法雖隨緣而有內外、染淨的不同,然其體
性平等、一味無有差別。
(四)性別名性:
慧遠解釋如下:
性別有四:一明因性別異於果。二明果性別異於因。第三通就
因果體性別異非情。故經說言:「為非佛性,一切草木石等,
(離如是無情之物)說於佛性。四就一切諸法理,實別於情相
虛妄之法,名之為性。(裕25)
在上面的「不改名性」中,慧遠依因、果、因果,諸法之實體的不改
解釋佛「性」,此處卻以性「別」解釋佛「性」,看似矛盾,其實不
然。他所謂的佛「因性」有別於「果」,和佛「果性」有別於「因」
,是指染法覆纏的「佛因性」有別於清淨的「佛果相」,而本具清淨
的「佛果性」有別的耄Ш痉ǖ摹阜鹨蛳唷梗m然約究竟自體而言,
二者無有差
──────────────
裕24:《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上。
裕25:《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中。
33頁
異。再者,慧遠依《涅槃經》的說法,就佛因和佛果的體性揀別一切
草木等無情之「非佛性」,和有情眾生之「佛性」,以突顯佛性的意
義。最後,慧遠就諸法的真實理體有別於世間各種虛妄染法,加以界
別佛性的意義。
總括而言,慧遠認為可從四個層面解釋佛性的意義:佛性為出生
大覺的「種子因本」,佛性是通於「佛因」的諸法體性,佛性因為其
因體、果體在本伲蠠o有變異,故有「不改」的特性,雖然佛性體性
不改,但是就其因性有別於果相,果性有別於因相而言,佛性還是有
「性別」可言的。
二、佛性的體狀
慧遠雖然以上舉的四義來定義佛性,但是他也認為佛性「妙旨虛
解,義無不在,義無不在故,無緣而非性,無緣而非性故,難以定論
。」因此,許多經論或說生死為佛性,或說涅槃為佛性,或說為因、
果、非因非果、空、有、非空非有、一切善惡無記。。。。。。,如是一切
無非佛性。由於佛性的廣義性,慧遠以「增一法數」的方式分一門、
二門、乃至三十三門,來解釋佛性的體狀,而其所謂的「一門」是:
「所言一者,雖復緣別染淨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虛空,故
云一也」(裕26)
這乃指佛性雖緣別而有染淨相之不同,但是體性可以「一味」湛然如
虛空含蓋之。
佛性的體性若以「二門」,即二個相對的概念來解釋的話,可分
為四種:
──────────────
裕26:《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下。
33頁
(一)、染淨分二:
慧遠解釋佛性的染淨二門說:「約緣分二。緣有染淨,染謂生死
,淨謂涅槃。 生死涅槃體皆是性故。」 (裕А27) 佛性本是一味湛然
,但如隨順染緣,則落入「生死」的染門,而當覺性離妄隨順淨緣,
即可証入「涅槃」的淨門。
(二 )、體用分二:
「體用分二,廢緣論性,性常一味,是其體也。隨緣辨性,性有
淨穢,是其用也。」(裕28)若以體用二分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