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有道理,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是人类自古以来就面临的信赖基础的问题。短期内,你可能觉得自己主动交的朋友很合得来,也更近。可是,时间久了之后,也许你会发现,朋友间的关系往往难以长久,也就是说,正因为双方都能自由选择交友,也当然能自由选择解散。久而久之,这可能造成某种人际关系上的不信任感。
“相比之下,血缘关系是没有选择的,是生来就有的生理关系,抹也抹不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没有选择的关系可能反而使亲戚间的关系更可靠,因为其信任的基础是无条件的、永久的,这就使亲戚间的互相帮助的基础更牢靠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社会里,在解决人际间信用交易的制度架构还没有发展出来的时候,人们更多依赖血缘这种天然的东西,来强化人际关系的信用基础。所以,在中国有了儒家文化,强调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家族结构,并以此来组织整个的社会结构。”
陈笛:“可是,为什么在美国,整个社会关系不一定由血缘决定呢?我不是说血缘关系不重要,但不该是唯一决定人际信用基础的东西。在美国,血缘也重要,但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我的经历告诉我,在许多情况下,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值得信赖,值得尊敬,值得交朋友。换个角度讲,即使有血缘关系的人,也不意味着我必然会喜欢她、信任她并跟她亲近。”
第27节:为什么不投资中国?(3)
“这跟美国社会的法治发展有关,特别是跟基督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有关。正如你知道的,教会里有教友,也有教父母,他们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但因为都是基督教徒,所以在上帝面前属于同一个家,只是那个家是以信仰为基础,而不是以血缘为基础。正因为这一点,在美国,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陌生人之间,也照样可以有信任,有长久的友情,这样,血缘才不一定是一切。我也同意,由血缘建立的社会结构不一定是最优的,只是多数社会还难以发展出更好的替代方案。不过,如果社会中只有亲情才能信任,那么,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就很难进行了。”
陈笛:“这就是为什么我对投资中国不怎么看好的原因,因为公司做大的过程中必然要雇用很多人,彼此间必然有很多的合作,也就需要很多的信任,你把钱投给他们也需要很多信任,而雇用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跟自己有血缘的人。那么,在这些公司扩张、招人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整个社会的人只习惯相信自己的亲戚,他们怎么可能相互间合作得好、信任得好呢?在这样以血缘组建的社会结构里,很难发展出真正成功的规模性大公司。”
“不过,随着中国的法治发展,情况会改变的。”
陈笛:“另一点让我难以接受的是,中国什么都以年龄决定,干什么都得论资排辈。我不明白,出生的早晚,对一个人的地位和影响力会如此重要?比如说,在中国,大人从来就不会把小孩的意见当回事,小孩跟大人讲话时,大人从来就不会真正地听,大人完全把小孩排斥在他们的世界之外。有时候,中国的大人装着听小孩讲话,但实际上从来不会真听。在美国,就不是这样,小孩的意见经常会被接受。在中国,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以年龄来定其言论的重要性。为什么一个40岁的人必须听从50岁的人呢?为什么小孩的意见就不能听呢?”
“在传统社会里,没有大学教育、没有许多书面传授的知识,人们都是靠经验来做判断,基本都要靠每一代的亲身试错来领悟世间的事物;再加上那时候的社会和生活状况变化很慢,没有太多新事物、新技术,所以,年纪越长的人,经验就越丰富,就越有智慧,大家多听他们的没有错。
“不过,到今天大变化的时代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延伸,老年人的确不能像年轻人那么快地追赶时代,对许多新鲜事、新技术可能根本无法入门,对异族、对他人社会文化的了解可能也无法与年轻人比,所以,你说的对,在今天的世界上,年龄已经不是能力和知识的标志,两者的相关性甚至已经是负的,越老的人可能对现在的世界越不懂了。小朋友对新技术、新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力反而最强。”
第28节: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1)
11。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
陈笛:“爸爸,今天老师谈到全球化,说当今世界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体系,各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但我还是不明白,全球化到底指的是什么。”
“这个可以这样理解,爸爸出生在中国湖南的茶陵县,小时候说的是茶陵话,1979年到长沙上大学,开始改说长沙话。1986年来美国读书,又改说英语。来美国后的这22年里,我们不仅在三个不同的州生活过,而且还去过二三十个国家,也经常来往于美国和中国之间。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很幸运,你在哪里出生、小时候说什么语言,并不决定你长大后在哪里生活、说什么语言,你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居住、工作。这就是全球化,不仅人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流动,而且各种商品和服务也能全球流动。所以,有的人说,全球化的意思是,到成本最低的资本市场去融资、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生产制造、到利润最高的地方去销售。在全球各国加入一体化的市场之后,国界的意义变得越来越弱了。”
陈笛:“你的意思是说,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世界的生产制造基地?前一段听你讲,你的学生刘向开了一家个性化男装公司,在美国吸收客户、量体等等,然后在中国制作衣服,再寄到美国。那么,他的公司是否就是全球化的具体实例?”
“是的。以男士正装衬衣为例,按客户体型、布料和式样做成的个性化衬衣,在中国的出厂成本大约是15美元。而在美国,同样的个性化衬衣零售价在70美元以上,高的可以到120美元,甚至150美元。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这种价格差别,当然为有能力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创业机会。刘向在做的是,到全球范围内找成本最低、质量可靠的地方——中国生产,然后,在利润最高的美国销售。”
第29节: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2)
陈笛:“既然中美间个性化衣服的差价这么大,为什么以前没人看到这种机会,而刘向却可以成功呢?”
“个性化服装的制作跟标准化成衣不一样。一方面,它更需要跨国运输速度和运输成本方面的支持,因为每个客户的尺寸不同、式样与布料偏好也不同,如果运输速度太慢,比如,要一两个月才能寄到,客户会等不了;如果运输成本太高,从中国运过来一件衣服要40美元,那么,经营方就没法赚钱了。另一方面,在中美之间的通信速度和成本也必须跟上,否则,美国方面的客户要求就很难准确有效地传递给中国的裁缝。这两方面的条件要同时成熟,才能做跨国个性化服装制作和销售,要不然,两国间的差价再大也难以成功。”
陈笛:“你的意思是,以前这些条件不成熟,而现在成熟了?”
“是的。首先,我们看看运输速度和成本的变化,这历来是决定全球化的可行性的核心要素。比如,第一个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容闳,他18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当年11月从纽约上船,穿越大西洋,历经欧洲、非洲和印度洋,花了整整154天才到达中国。那时没有飞机,在海上颠簸154天是回中国的唯一途径。在那种运输速度下,刘向的生意当然无法做。19世纪末期,横跨美国东西部的铁路网建成,这大大缩短了货物在美国东部跟中国间的运输时间,因为中国货物可以先经太平洋船运到美国西部,然后由火车陆运到东部。但这还是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太慢。
“对刘向的商业模式帮助最大的,是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1958年波音公司成功推出波音707喷气式飞机,长距离跨国空运终于变成现实。今天,从纽约到北京的直飞时间只有13个半小时,相对于容闳的154天,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在成本上,从1854年到1910年,跨国运输成本平均下降70%,今天的运输成本还不到1854年时的三十分之一。对刘向而言,今天从上海寄衬衣到纽约,空运可以两天到,如果是一星期寄到,平均每件衬衣的快寄成本是8美元。”
第30节: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3)
陈笛:“这样的话,衣服出厂价15美元,快寄费8美元,共23美元成本。”
“但是,美国对衬衣进口有20%的关税,这又是3美元,再加每件衣服要支付1美元买进口配额。另外,在中国也要雇人负责协调和邮寄,每件要付5美元的费用。所有这些成本加在一起,一共是32美元。除了这些运输和关税成本外,刘向跟在中国的制衣厂裁缝的沟通速度也很关键,个性化服装必然意味着许多个人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刘向总能跟裁缝交流客户的信息和偏好。到今天有互联网、email、手机电话等通信工具,这些越洋通信不仅速度极快,只是几秒钟的事,而且成本几乎可以忽略,这为刘向的商业模式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
“可是,以前的人没有这么幸运。在容闳的时代,从纽约往上海传递信息的最快方式是通过海船,也就是要154天才能送到。1866年,纽约和伦敦之间开通电报线路,而中国跟伦敦的电报线路于1871年接通,随即,上海跟纽约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从原来的154天降到4天左右。1901年电话开始进入中国,但直到1950年中国才有第一条国际电话线路。虽然那时候或说到1990年左右中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和电报服务都有,信息传递速度跟上了,但电话费太高,即使到10年前,从美国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