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诗包括三段。第一段是说董卓的残暴和篡汉的野心。第二段是说她在胡地所感到生活的困难,听到中原有使者来迎接她回去时的喜悦以及她不忍离开子女的依恋心情。第三段是说她回到中原后所看到的依然是一片悲惨凄凉的景象,从而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个人生活上的安定。全诗感情充沛,写出乱离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感人至深,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三国初期文学上的杰作。近人认为可与建安七子的作品并列。诗长五百四十字,也是前所未有的。
  蔡琰所著还有另一《悲愤诗》,见《后汉书·列女传》,有《东征赋》,见《昭明文选》。相传《胡笳十八拍》①也是蔡琰所作,但有不同的见解。《胡笳十八拍》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与《悲愤诗》相类似,但还不能据此论定十八拍为蔡琰所作。
  ① 本节材料见《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第二节刘兰芝抗婚①刘兰芝,据说是建安年间庐江府吏焦仲卿的妻子。她聪明、美丽、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受过较高的教养。十七岁出嫁到婆家,与丈夫恩爱,又致力于家庭纺织。她每天从鸡鸣开始织布,夜夜不得休息,只用三天就织出了五匹布。而婆婆却嫌织得太慢,百般加以挑剔。兰芝实在做不下去了。
  焦仲卿了解了情况后,上堂在母亲面前为妻子说情。他说,儿子的骨相不好,幸亏娶了这个媳妇,可以长久相处。现在我们一起生活才二、三年,时间不算长,并没有什么斜歪之事,不知她如何不好?焦母说,你的心眼太小了。媳妇不懂礼节,举止随便,我久已不满,岂能按你的意思去做!我们东邻有贤惠女子,长得也很漂亮,我可以替你求婚。你快把这媳妇打发了吧!仲卿长跪乞求说,若是休了她,我决不再娶。焦母听后大怒,说,你好大胆!竟敢替老婆说话。我已跟她没有情意可言,不会答应你了。
  焦仲卿回到自己房中,看见妻子,难过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他说,这是母亲强迫她离去,不是自己的意思。他请兰芝暂时回娘家暂住,等他把府里的公事办完,再去接兰芝回来,请兰芝不要违背他的意思。兰芝说:不要再找麻烦了。自从嫁到你家后,事事顺奉公婆,进退那敢自专,昼夜辛劳,孤孤单单,总觉自己没有什么过错,原想准备奉养老人到底。哪想到这样做还是被驱遣!又说:我有生光的绣腰襦,有垂香囊的红罗帐,还有箱帘六七十个,各物都有它的特点。人贱了,东西也算不了什么,留着送人吧!时时安慰自己,久久不要相忘!
  天亮了,兰芝离开焦家的时间到了。她认真地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堂辞行,焦母毫无挽留之意。兰芝又与小姑告别,小姑泪落如珠。
  焦仲卿骑着马送兰芝到了路口,下马对兰芝说:“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兰芝说:我很感激你的诚意,希望你不久来接我。她把仲卿比作磐石,把自己比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只是兰芝担心自己的兄长性情暴躁,由不得自己。俩人依恋不舍地分手了。
  到了娘家,兰芝进退两难。母亲见到她回来,感到意外,拍着手说,你怎么回来了?我教你学了许多本事,想你不会不守婆家的规法,你今天没有过错,怎么倒自己回来了?兰芝说,儿愧对母亲,但儿实在没有罪过。母亲听了大为悲痛。
  兰芝回家不多日,便有媒人来说亲。媒人是为县令的第三郎说亲,据说这位年青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母亲要兰芝答应了这门亲事,兰芝噙泪说:府吏和我结誓永不别离,今日违约,恐不合适。母亲便回绝了媒人。
  隔了几日,太守遣府丞来求亲,说是他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兰芝的母亲再次谢绝了媒人,她说“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兰芝的哥哥听说此事后,却颇不以为然。他对妹妹说:做事何不掂量掂量!你先嫁府吏,后嫁郎君,这是天地之别,够你享受了。有郎君不嫁,你还想去哪里?兰芝仰着头回答道:你说得不错。在家事夫婿,中① 见《乐府诗集》。
  途回兄门,由你安排吧,我哪能自己决定。虽然我与府吏有约,但怕是日后却永无相聚之时了。这时,兰芝所处的境况已经是若不改嫁,就无家可归。她答复哥哥的话,只能说是她已作了采取最后步骤的思想准备。
  结婚的日期很快定了下来。男方的聘礼十分丰厚,据说是“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兰芝对这一切视若不见,只是遵照母亲的嘱咐,含泪作嫁衣。
  焦仲卿听说后,立即告假回家。在离家二、三里的地方,马儿嘶叫起来。兰芝听见了熟悉的马嘶声,慌忙出来相迎,远远地看见了焦仲卿。兰芝上前拍着马鞍对仲卿说,自从分别后,事情变化很大,如我所言,我的亲父母兄弟逼我嫁给他人,你没有什么指望了。焦仲卿故意挖苦兰芝说:贺你高迁!磐石可保持千年不变,而蒲苇只是一时的纫劲。你当荣华富贵,我却要独赴黄泉!兰芝说:你怎么竟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都是被逼迫所为。你被逼离婚、而我也是被逼嫁人。黄泉下相见,不要违背今日的诺言!俩人约定后,各自回家。
  结婚的日子终于到了,轿子把兰芝抬走了。兰芝好容易熬过了一天。夜深人静了,她下了最后的决心,提起衣裙,脱去丝鞋,投水自尽。焦仲卿知道后,也在树下自缢而死。人们痛惜他们二人的死,将他们合葬在一起。后来有人为刘兰芝写了《孔雀东南飞》的长诗,流传后世。
  今案刘兰芝不慕权势,不爱金钱、财物、玩好,也不追逐贞妇烈女的名声。她是为了维护夫妻恩爱的纯洁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她在中国妇女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反映了中国妇女中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节谢道韫的才辩②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谢道韫是在这个风气影响之下的一个才女。
  她的父亲是晋安西将军谢奕,丈夫是江州刺史王凝之。她自幼聪识,有才辩。叔父谢安曾问《毛诗》中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青风,仲山甫永怀,以谓其心。”谢安说她有雅人深致。
  一次,家人们聚在一起,天上下起雪来。谢安便问大家,这雪象什么?
  有人回答说,象在空中撒盐。道韫说,不对,象柳絮迎风起。谢安听了很是高兴。
  凝之的弟弟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让婢女告知献之说,欲为小郎解围。她施青绫步鄣自蔽,参与谈议,客不能屈。
  晚年,道韫嫠居会稽。太守刘柳久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刘柳之名,也不推辞。她“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道韫丰韵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刘柳大为叹服,说,他从未见过这样使人心服的人。
  一千多年来,谢道韫和蔡文姬一直是流传很广的人物。
  道韫著有诗赋诔讼,《隋书·经籍志》录有《谢道韫集》二卷。
  ② 见《玉台新咏·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
  第四节苏蕙巧织回文图诗苏蕙,字若兰,苻秦时期始平(治在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晋书·列女传》有传,但所记过于简略。依《烈女传》所记和有关记载考证,苏蕙是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善属文。窦滔因事徙流沙,苏蕙未相从而去。窦滔违背夫妻告别时的诺言,在外再娶。苏蕙非常伤感,织成回文诗,以赠滔。回文诗或称璇玑图诗,共八百余言,上下左右,婉转读之,皆成章句。原图五色相宣,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句,后来变五色为黑色,诗句便不可读。约在宋元间,僧起宗以意推求,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康万民增读其诗四千二百零六首。两家合计共七千九百五十八首。《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但求协韵成句而不问义之如何,辗转钩连,■行斜上,原可愈增愈多,然必以为若兰本意如斯,则未之能信。存以为艺林之玩可矣。”《四库全书总目》的意见是正确的。而苏蕙作为回文图诗的创始人,其运思之巧,也是可以肯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