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以接受刘璋的邀请为名,率领步卒数万人,与庞统、黄忠等进入益州,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守荆州。刘备经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垫江(今合川)抵涪县(今绵阳市东北),刘璋率步骑出城热烈欢迎。刘璋让刘备做了行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又将杨怀、高沛统领的白水军交给刘备,让他去攻打张鲁。张松让法正提醒刘备,可以乘机袭杀刘璋,谋臣庞统也赞成这么做。刘备认为此事非同一般,不能仓猝,就暂时按刘璋的意图,率领约三万人,带着大量的武器装备,向北前进,去攻打张鲁。当前进到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的时候,刘备根本不再考虑什么讨伐张鲁的问题,而是停下来拥军自保,“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为夺取益州作准备。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进攻孙权,孙权请刘备回救荆州。刘备以孙权和他势同唇齿为借口,派使者请刘璋给予一万兵力及武器粮草,以便他援救孙权。刘璋对刘备不讨张鲁,却去援救孙权相当不满,只勉强答应给兵四千,武器粮草等也都只给刘备要求的一半。刘备借机激怒将士说:我为刘璋征讨强敌,将士辛勤劳顿,无暇安宁;刘璋虽然资财积累丰富,对我们却如此吝啬,这怎么能让大家为他拼死作战呢?使军中上下都对刘璋产生了不满情绪。在成都的张松认为刘备真的要离开益州,赶紧给他写信说:“今大事垂手可立,怎么就放弃而走呢?”不料此事被他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所告发。刘璋当即捕杀了张松,然后下令各守关将领不得放刘备通过。刘备闻讯大怒,果断诱杀了刘璋的白水军督杨怀、高沛,收编了白水军,接着与黄忠、卓膺率兵进驻涪城,准备继续南下进攻刘璋。
  刘璋得到消息,慌忙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迎击,结果连吃败仗,退守绵竹(今四川绵竹东南)。刘璋又派李严总督绵竹诸军,准备反击,不料李严倒戈投降。至214 年刘备兵势加强,于是分兵攻占附近诸县,最后将刘璋包围在雒城(今四川广汉西北)。与此同时,刘备下令留守荆州的诸葛亮火速领兵西上。诸葛亮留下关羽驻守荆州,自己立刻与张飞、赵云统兵入蜀。一路上,诸葛亮、张飞、赵云攻下巴东、江州、江阳(今四川泸州)、犍为(今四川彭山西)、巴西(今四川阆中)、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214 年五月,刘备攻下雒城,刘璋逃至成都。刘备乘胜追击,在成都与诸葛亮的军队会师。当时,成都城内有三万精兵和可供一年支出的粮食布匹,不少人还想固守。但刘璋见大势已去,无心抵抗,便说:我家父子在益州二十余年,对老百姓无恩无德,已经让他们四处奔波,攻战三年了,我怎么能忍心再让他们为我受苦呢!于是在这年六月出降。刘备终于取得了益州。在此之前,马超前来投奔,刘备闻讯,特别高兴地说:这下准能取得益州了。在庆祝胜利的酒宴上,刘备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直言不讳地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听后一时大怒,但转念细想,又觉得庞统说的不无道理。另外,他想到,夺取益州,只是统一大业的第一步,今后的历程很可能更艰难,不可盲目乐观。
  占据益州后,刘备自称益州牧,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依靠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文臣武将,收拢了董和、黄权、李严等一部分刘璋旧部,初步具备了封建统治的规模。从此,刘备外出征战,诸葛亮镇守成都,足食足兵,配合十分默契。
  作为外来势力,刘备占领益州后,吸取刘璋的教训,一开始就注意搞好与当地“土著”以及刘璋旧部的关系,只要不公开反对他,就加以笼络和任用。黄权曾极力反对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入益州后,黄权还闭城坚守,直到刘璋投降后,他才投降。对这样的人,刘备也不计前嫌,加以任用。这样,刘备较好地调和了主客之间的矛盾,使他的统治得到初步的稳定。
  刘备刚刚进入成都时,有人主张将成都内外的一些土地房屋分赐诸将,赵云提出反对意见说:现在天下尚未平定,切不可追求安乐。益州百姓遭受了战争的祸害,我们应该把土地房屋归还给他们,使他们安居复业,我们也可以征调赋税徭役,满足财政军事的需要。刘备从统治者的长远利益考虑,很痛快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另外,攻破成都时,兵士将财宝钱物争抢一空,后来军用不足,刘备很是担忧。有个叫刘巴的建议说:这不难,您只要铸造钱币,平抑物价,开展官市,就行了。刘备照他说的办了。不久,财政状况果然有了好转。
  刘璋统治益州时,由于地方豪强和官僚们的专横自恣,侵夺百姓,不仅阶级矛盾尖锐,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也因分赃不匀而矛盾重重。进入益州后,诸葛亮采取了“先理强,后理弱”的政策,来改变这种现状。“理强”即是限制、打击“专横自恣”的豪强官僚“理弱”即是扶植农民发展生产。
  在刘备的支持下,诸葛亮厉行法治,对那些为非作歹以及敌视刘备集团的豪族官僚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有些人因此攻击诸葛亮刑法峻急,法正也写信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益州,还没有垂恩德于地方,就施用权威,按主、客关系论,我们也应该多行点恩德,把刑罚、禁令放得宽一些,以示安慰。诸葛亮回信说: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为了更有效地实行法治,诸葛亮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法令、条例,后来的《蜀科》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诸葛亮赏罚严明,刘备集团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统治秩序也进一步稳定。
  荆州受挫,北据汉中建安二十年(215),刘备正准备向北进攻,扩大自己的统辖范围,孙权以刘备已经取得益州为理由,派人要求他归还荆州。荆州为刘备集团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的一份胜利果实,严格说来并不存在借与还的问题,所以他自然不会轻易让给孙权,于是推辞说:等我夺取了凉州,荆州自然归还给你。孙权大怒,认为刘备对荆州借而不还,太不讲信用,不加说明,就派吕蒙夺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地。刘备闻讯,急忙领兵五万来争。孙刘间的冲突眼看就要升级。正值此时,曹操打败张鲁,平定汉中,进而直接威胁巴、蜀。刘备权衡利害,不得已与孙权讲和,约定孙权统辖江夏、长沙、桂阳,刘备享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然后迅速回防益州。这样,刘备虽然丢掉了一些地盘,却避免了与孙权的一场火并,得以腾出力量与曹操在汉中周旋。
  荆州受挫后,夺取汉中,并把它作为对付曹操的军事据点,已成为刘备集团的一个战略目标。汉中周围群山环绕,中间是汉水盆地,土厚民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刘备如能占有汉中,进可以伺机出军中原,袭击曹操,退可以拥有雍州(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凉州(今甘肃张家川)。汉中本属益州,曹操从张鲁手中夺下汉中后,蜀中上下一日数十惊,刘备想用斩首示众的办法制止慌乱,都无济于事。当时曹操的谋臣刘晔劝曹操一鼓作气,灭掉蜀汉。曹操考虑到自己后方不稳,控制汉中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实际上,后来曹操控制汉中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建安二十三年(218),曹操以夏侯渊、张郃守汉中。刘备采纳谋臣法正的建议,让诸葛亮驻守成都,负责供应军需,自己率兵进攻汉中。二十四年(219),刘备在汉中西南的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与夏侯渊对阵,令老将黄忠出击,消灭了夏侯渊。曹操迅速率军从长安赶来,企图夺回失地,刘备自信地说:曹操即便赶来也没用,我肯定夺下汉中了。刘备占据险要,任凭曹操多次挑战,始终不出兵交锋。日子一长,曹军开小差的日益增多,到这年夏天,曹操仍然一筹莫展,不得已撤军回了长安,刘备终于实现了占领汉中的目标。这年秋天,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留守汉中,自己迁至成都。
  同年七月,关羽接到刘备命令,乘曹操汉中失利,东部又疲于淮南防御孙权的时机,对曹军占领的襄阳和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发动了进攻。结果曹军大败,于禁、胡修、傅芳等曹军将军或者被俘、或者投降。关羽在荆州的节节胜利,吓得曹操准备迁都,也使孙权极度不安。在曹操的离间下,孙权放弃已经很脆弱的孙、刘联盟,派吕蒙袭取了关羽的后方公安、江陵,关羽弃樊城回救,兵败被杀,刘备失去了荆州。
  第三节刘备称帝后的蜀汉刘备称帝,兵败猇亭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死,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为了继承汉统,第二年,诸葛亮等人也请刘备称帝,刘备还想推脱,诸葛亮劝道:“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耳。”认为刘备称帝既合理,又必要,刘备于是在这年四月正式称帝,国号汉,也叫蜀或蜀汉,定年号为“章武”。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同年五月,立刘禅为太子。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决定进攻孙权。赵云和其他一些文武大臣谏阻说,蜀国的当务之急是早图关中,控制黄河、渭水上游,讨伐曹魏,而不是讨伐孙权。吴蜀一旦交战,祸福难料。但刘备拒绝接受这些意见,下决心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关羽是刘备的生死患难之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