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把时间和精力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分配,才能够一步一步,逐渐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制定计划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坚持学习下去,因为计划对自己是一个约束,容易养成好的习惯,而且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也是鼓励制定计划者坚持学习的动力。
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要注意切实可行性,而且计划中的时间安排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几乎都有一个相当理性的安排,而且他们都能够坚持做到计划中的安排。
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一名考上名校的学生这样说:
从初中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有那么几次要总结学习经验时,列出来的也都是很平常的几条。而在同学眼中,我却是属于学得很轻松的一类学生。做到这些,除了坚实的基础以外,需要的便是科学、有效的安排。学习当然需要时间作保证,但仅仅时间的堆砌是不行的,只有讲究效率的头脑才能利用好有效的时间。
在上中学的几年中,我从未放弃过制定学习计划,在对时间的支配和课程的安排上,我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大的框架,并不过分苛求细节,也不会规定从某时一定要做什么,这样学习起来可以保持一定自由度,富有弹性。要办到这一点,离不开“胸有成竹”。在具体实施中,记住要干什么、该干什么,合理地进行下去,我最后的时间总是有富余的。
概括一下,就是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灵活地、严格地执行,稳扎稳打,一步步达到成功的目标。
计划性、条理性是这位学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使得他日标明确,而且学得轻松,高效利用时间。
第三部分:坚持自己的信念细节小锦囊: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1.制定两种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需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期的,一种是短期的。长期计划是自己在未来某个阶段要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像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短期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步骤,一定要制定得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并在这一阶段严格执行,待实现了目标后,再重新制定一套更高起点和标准的计划,这样“积跬步而行千里”,最终获得总的胜利。
2.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制定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学习计划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而不能“克隆”别人的。比如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制定一份适用的学习计划。
3.制定学习计划有“三忌”
一忌拖,因此不要计划得太满,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避免拖延引起的恶性连锁反应;
二忌僵,学习计划可以随时调整;
三忌荒,故学习计划必须坚持。
4.合理分配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再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儿英语,再做几道物理题,然后再复习其他课程。
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5.学会休息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所以,我们在抓紧时间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积极休息。从生理学观点看,人的全身是一个整体,各个部位所以能和谐地运动,全靠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学习时间太久,脑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就会下降。所以必须休息好,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而休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同性质的工作交叉起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工作的变化,便是休息。”休息好,效率自然高,时间的利用率也就高,从而达到珍惜时间的目的。
自测题:学习是否有计划
请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A:是 B:否
1。编制以周为单位的功课表进行学习吗?( )
2。开始学习时,制定了当天的计划吗?( )
3。在假期(暑假、寒假、学年末等),为学习而编制特殊的功课表吗?( )
4。睡觉、起床大体定时吗?( )
5。运动、游玩等大体定时吗?( )
6。听广播、看电视的节目和时间大体一定吗?( )
7。制定学习计划时,与家里人商量吗?( )
8。经常检查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吗?( )
9。新学年开始时,制定一年的学习计划吗?( )
10。新学年开始时,确定一年使用的教材(参考书、杂志等)吗? ( )
说明: 只有3个以下A,学习基本没有计划性;4~6个A,学习计划性较差;7个或7个以上A,学习计划性较好或很好。
第四部分: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灵活机动 注意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该总结一下,看一看学习计划制定得是否合适,执行得效果如何,根据课程的进度和自己的基础,可以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复习内容的主次调整一下,使学习计划富有弹性,更完善,始终都要具有针对性。
对此,上海市市北中学凌向明同学很有体会。他的认识也很有代表性。他写道:
记得在高一下半学期,我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学习很吃力、很被动。吃力,表现在花的时间不少,但对于学过的知识似懂非懂;被动,表现在被作业、测验牵着鼻子走。起先,我以为这是时间花得还不够。所以,就更加拼命挤时间学习。我安排了一张时间表,早晨很早起来跑步,锻炼身体,接下去便是学习项目,一个连一个,排得非常紧凑,而且时间规定很严。从表上看时间利用率似乎很高,一分钟都不浪费。但实行下来效果并不理想,身体反而被拖坏了,特别是视力明显下降了。
我开始寻找造成这种局面的具体原因,发现自己虽然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少,但真正有效的却不多。……后来,我终于领悟到,尽管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学习和休息,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于是,我每天早晨起床后(不过分早起),读读英语单词,吃完早饭参加学校组织的早操,然后进行早读、上课。课间休息时走出教室活动活动。午饭后看看报刊或打打乒乓,安排一个短时间的午睡,以保证下午上课时有充沛的精力。下午课后的自修时间,我就趁热打铁,做完作业(因量而异,多了就留一部分到晚上做),复习一下当天的功课。放学回家到晚饭前,主要就是娱乐了,听听音乐,和知心同学探讨探讨各种问题,有时也留在学校做些社会工作。晚饭后到睡觉前时间比较集中,可以用来复习或继续完成作业,也可以用来预习或做些课外习题,看些课外书籍,等等。同时做到适时睡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这样的作息时间表有作息内容的顺序安排,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既保证了学习,也兼顾到休息,比较灵活,效果也比较好。因为有了充足的睡眠,就减少甚至消灭了上课打瞌睡的现象;适当参加了体育活动,体力有所增强,课余生活丰富了,精神状态大有改观。渐渐地,我感到学习轻松多了,身体也逐渐好起来了。可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使自己在精神最好、思维最佳的状态中学习。虽然花的时间不多,效果却不错。我想,这可能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学好文化知识的奥秘所在吧。
凌向明同学从制定超出自己负荷的“时间表”,到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时间表”的过程,也就是他学会利用时间的过程。学习计划的安排只有适合自己、张弛有度,学才会驶上快车道。
细节小锦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在计划中留出机动安排的时间
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应该至少留出半个小时,作为机动安排。主要是用来回顾与复习,把前一段时间学到的知识点串起来,整理成一个系统,以加深印象,更牢固地掌握,把基础打得更坚实。在每周的计划中,也可以留出周末半天的时间,来对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根据各科成绩,合理调整时间安排
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别科目拖后腿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在计划安排上有所侧重,在成绩差的科目上多花一些时间。最好是在不影响正常计划的前提下把机动时间用来查漏补缺,每天至少要解决一个问题。重新调整各科目的时间安排,在保持好科目成绩不退步的前提下,尽量多分些时间给不好的科目。
3.每个学期要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一次总结
每个学期结束以后,根据自己考试成绩来考察,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应该怎样调整。
4.根据突发事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当出现生病等突发情况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