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0-针灸逢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气应天(气属阳而营运不息故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发之多齿之列耳之聪目之 
明五声之抑扬清浊皆纷纷不乱各有条理。故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阴阳脉血气 
之行于肉中。亦由经水之在土也。故应于地○自人心意应八风下复明上文不尽之意也) 

卷二素问经文
素问长刺节论
属性:(长刺。长于刺者也。节论犹要论也。)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针之。刺至骨。病已止。(如言病在头而头疾痛 
。则 
为之针头。头痛已而后止其刺。)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无得妄为提按动摇。而伤骨 
分肉分皮分之真气)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吴注阴刺者不摇动也。入一傍四。谓刺百会 
一前后。两旁 又 各一也○阴刺疑误当是扬刺。)深专者。刺本藏(寒热之气深。而专于一 
藏者求其本藏而刺之)迫藏刺背。背输也。(所为刺本藏者谓迫近其藏而刺背。背者。俞之所 
在是也。)刺之迫藏。藏会。(刺俞之迫藏者。以其为藏气所会集也。)腹中寒热去而止。(以 
寒 
热去为期。)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言凡与刺五脏俞者。不宜出血太多。要在发针浅而少 
出其血也。)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为故。犹言为则。止。无他术之意。)病在少腹有积刺皮 以下。( 音括。骨端也。此 
指章门期门穴。)至少腹而止(如足阳明之天枢归来。足太阴之府舍冲门。足少阴之气穴四满 
。皆主奔豚积聚。)刺侠脊两旁四椎间(肓之原在脐下。故刺膏肓穴)刺两髂(音格) (居 穴 
季胁肋间。(京门穴)导(引也)腹中气热下。已。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 
寒。(小腹间痛二便不行者为疝病。乃寒气之所致)刺少腹。(去肝肾。经之寒。)两股间。 
(去阳明太阴之邪)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凡腰中在后在侧之成片大骨皆曰髁 
骨。在后者。足太阳之所行。在侧者。足少阳之所行。凡此诸病皆非寒疝但察邪之所在。多 
取。其穴而刺之。俟其少腹尽热则病已矣)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 
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筋炅病已止。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 
湿。刺大分小分。(大肉之分。小肉之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 
痈发若变。(气沉而不散。则痈发而变其常)诸分尽热。病已。止。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 
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刺入之道)骨热病已止 
。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刺诸经之 
脉之虚。视虚脉分间尽热则阳气流布不并于一而为狂矣。)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 
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癫仆之病。痫是 
也。刺诸分诸脉者调其大小寒热迟疾陷下也)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寒去独热。而汗出也 
。)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既汗而复汗出者。邪盛也)三日一刺。百 
日而已。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泄卫中之怫热)刺骨 
髓汗出百日。(泄营中之怫热)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怫热屏退。阴气内复。故多汗出 
须眉生也。) 

卷二素问经文
素问皮部论
属性: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阳主外。阴主内。诸经皆然。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 
则热 
。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络中之邪既盛。则入客于经脉)凡十 
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浮络见于皮。)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 
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舍也)于肠胃。邪之始 
入于皮也。 (淅同)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络也。则 
感虚。(经气虚乃感也)乃陷下。(脉陷下也)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 
消。肉烁 破毛直而败。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 
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言邪客 
皮部。则壅滞经气。不及而生大病。) 

卷二素问经文
素问气穴论
属性:(经曰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人身孔穴皆气所居故曰气穴。) 
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中枢)及上纪(中脘)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 
也。(中脘胃之募也。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关元。小肠募也。为足三阴任脉之会 
。故曰上纪下纪。)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 
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此详言上文背与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脉之为病也任在前督在后。其在下者斜出尻 
脉。在上者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左右斜下肩交十椎下。所以当刺天突中枢中脘关元等 
穴。○吴注删以上八十七字。新校正疑其为骨空论文脱误于此。) 
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 。肉分之间。 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 
。脉 
。(留于骨节之间。津液所凑之处。必为败烂。此皆气壅脉热所致)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 
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阳气不足)大寒留于 谷也 谷三百六十 
五穴会。亦应一岁。(人身骨节三百六十五。而 谷穴俞应之。故曰穴会。亦应一岁之数)其 
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小痹。邪之微者。)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 
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孙络之多。皆传 
注于十二经之大络。非独十四络穴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解。解散也。泻。泻去其实也 
。中者。五脏也。络虽十二。而分属于五脏左右各五。故云解写于中者十脉。) 

卷二素问经文
素问骨空论
属性:(骨空髓孔也。) 
风者百病之始生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 
气不足)有余则泻。(邪气有余)大风颈项痛刺风府。大风汗出灸噫嘻。在侠脊旁三寸所厌之 
。令病者呼噫嘻。噫嘻应手。从风憎风刺眉头。(攒竹。)失枕在肩上横骨间。(缺盆)折使榆 
臂。齐肘正灸脊中。(榆。当作揄。引也谓使病者引臂下齐肘端以度脊中。乃其当灸之处盖 
即督脉阳关穴也。) 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噫嘻。( 。侠脊两旁空软处)腰痛不可以 
转摇。急引阴卵。刺八 与痛上。八 在腰尻分间。鼠 寒热。(瘰 。一名鼠 。盖以寒 
热之毒留于经脉所致。)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膝膑最寒。故名寒府营窟也。鼠 在 
颈腋之间病由肝胆。取足少阳经阳关穴)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寒水筋血气狐 。)女子带下瘕聚。(带下白赤带也。瘕聚 
气痛 
不常之名。)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气有余则逆。血不足则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 
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阴廷之孔。)其络循阴器 
。合篡间。(二阴之间)绕篡后。(肛门之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中行 
之络)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此督脉并太阳之 
经者也。)其少腹直上者。贯齐(脐同)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此督脉并于任脉者也。)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 
溺。嗌干。(冲督任三脉。一原而三歧。冲脉起于胞中。病故不孕。督脉系廷孔。循阴器。 
合篡间绕篡后故为癃为痔。冲脉并于少阴。故遗溺。少阴之脉。循喉咙。故嗌干。)督脉生 
病治督脉。治在骨上。(曲骨穴。)甚者在齐下营。(阴交穴。)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 
在缺盆中者。(天突穴。)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阳明之脉。由侠颐之大迎 
穴。渐上颐面故名侠颐为渐也。)蹇膝伸不屈治其楗。(膝痛偃□能伸而不能屈。取辅骨上。 
横骨下为楗。楗股骨也。)坐而膝痛。治其机。(侠髋为机)立而暑解。(热蓄骨解。)治其骸 
关。(注见下。)膝痛痛及拇指。(足小拇指)治其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邪所着。如物隐 
伏其中。)治其关。(膝解为骼关膝之节解也膝之外侧上骨为连核。下骨为辅。辅骨之上为 
上为关也。)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太阳经气穴。)连 若折。治阳明中俞 。(阳明 
经 
井荥俞原经合穴中取其所宜。)若别治巨阳少阴荥。(若 痛支别者。宜治足太阳通谷穴足少 
阴然谷穴)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淫泺。似乎酸痛而无力也。)治少阳之维。在外踝上五寸。( 
光明穴。○按经脉之交者为维少阳之维。是阳交穴。当在外踝上七寸。)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如患人之年数)次灸橛骨。(即尾穷。)以年为壮 
数。 
视背俞陷者灸之。(察其。诸俞陷下宜灸者。)举臂肩上陷者灸之。(肩 穴。)两季胁之间灸 
之。(京门穴)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阳辅穴)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侠 穴。) 下陷脉灸之 
(承山穴。)外踝后灸之。(昆仑穴。)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此乃肉间结核也。) 
膺中陷骨间灸之。(天突穴。)掌束骨下灸之。(阴 穴。)齐下关元三寸灸之(关元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