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0-针灸逢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咳嗽一声。随咳出针。此为泻法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患瘦弱。不可专行补法。经 
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疾只宜 
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如人有疾。根据前 
用手法。催气取气。泻之既毕。却行补法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转针。如针左边捻针头向右 
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食指向前。大指向后。仍捻针深入一二分使真气深入肌肉之分 
。如针右边。捻针头转向左边。用左手大指食指持针。食指向前大指向后。仍捻针深入一二 
分。如有数穴。根据此法行之既毕。停少时于针头上轻弹三下如此三次。仍用左手大指食指持 
针以大指连搓三下谓之飞。将针深进一二分。以针头向左边。谓之一进三飞。根据此法行至五 
六次。觉针下沉紧。或针下气热。是气至足矣。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急以手按其穴 
(按补泻散见于宝命。八正。离合。真邪。针解等篇。又有并合流注迎随诸法。而大成 
书中有烧山火。透天凉青龙白虎等名。皆失经义○内经针。即刺也。俗以针在穴中良久者谓针。针 
至穴即去者谓刺。非也)。 

卷三群书汇粹
用针咒
属性:天灵节荣愿保长生太玄之一。守其真形。五脏神君。各保安宁神针一下。万毒潜形。急急如律令摄。 
凡针默念咒一遍。吹气在针上。想针如火龙。从病患心腹中出。其病速愈。 

卷三群书汇粹
制针法
属性: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 者好或作医工针○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 
则无 
之属皆是也。若用金针更佳。 

卷三群书汇粹
煮针方
属性:先将铁丝于火中 红。次截之。或二寸。或三寸。或五寸。长短不拘。次以蟾酥涂针上 
。仍入火中微 不可令红。取起照前涂酥 三次。至第三次乘热插入腊肉皮之里肉之外。将后药 
先以水二碗煎沸。次入针肉在内。煮至水干。倾出待冷。将针取出。于黄土中插。百余下以 
去火毒。色明方佳。次以铜丝缠上。其针尖要磨圆。不可用尖刃。 
麝香(五分) 胆矾 石斛(各一钱) 穿山甲 当归尾 朱砂 没药 川芎 广郁金 细 
辛(各三钱) 沉香 甘草(各五钱) 磁石(一两能引诸药入铁内) 
上药同针入水。用瓷罐煮半日。洗择之。 
x又方x 
巴豆(去壳) 乌头(各一两) 麻黄(五钱) 木鳖子(切片) 乌梅(各十个)。 
石药同针入水如前煮法(原方有硫黄五钱。硫黄损铁。故去之) 

卷三群书汇粹
九针图(灵枢)
属性:r九针图一pi…i13。bmpr 
x一曰 针 头大末锐取法于巾针至末寸半渐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用之金鉴曰 者锐也 
欲浅刺不令深入x 
x二曰员针 其身卵其锋取法于絮针长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间气满x 
x三曰 针 其身大其末员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气出x 
x四曰锋针 其身锋其末取法于絮针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用之 金鉴曰。刃三隅其上去八分 
下留八分x 
x五曰铍针 其末如敛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取大痈脓又名敛针也。铍音批 同x 
r九针图二pi…i14。bmpr 
x六曰员利针 尖如KT 且员且锐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取法于KT 针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x 
x七曰毫针 尖如蚊虻喙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x 
x八曰长针 长其身锋其末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大成曰今之名跳针是也x 
x九曰大针 其锋微员取法于锋针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解肌排毒用之金鉴曰形如铤相而且巨x 
x按类经注曰。巾针絮针綦针等制必古针名也。大成第一 计注曰箭头针也第四锋针注曰三棱针也其针式 
皆与灵枢不同意亦相通第九大针x 
x针注曰。一名燔针调经论注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暖耳粹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x 

卷三群书汇粹
第二次止痛方
属性:乳香 没药 当归 花乳石(各五钱可加甘草三钱)。 
上药同针煮半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今以 
细砂皮先在木上打光然后磨针亦得)。 
再用松子油涂之。长近人气。 

卷三群书汇粹
暖针法
属性:素问遗篇注云。用圆利针。长针。未刺之时。先口内温针暖而用之。又曰毫针于人近体 
暖针至温方刺。 
旧云。口体温针。欲针入经络。气得温而易行也。今或投针于热汤中。亦此意耳。口温 
与体温微有不同。口温者。针头虽热而柄尚寒。不若着身温之。则针通身皆热矣。 
王节斋曰。近有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 
。多 
以取效(此即调经论燔针也。可以治筋寒病)然古者针则不灸。灸则不针。夫针而加灸。灸而 
且针乃后人俗法。此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 
行。于疾无与也古针法最妙。但恐不得其精而误用之则危拙见于顷刻。惟灸得穴。有益无害 
。 

卷三群书汇粹
火针法
属性:火针即淬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效。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烧 
时令针头低下恐油热伤手。先令他人烧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手热。先以墨点穴。使针时 
无差。火针甚难。须有临阵之将心。方可行针。先以左手按穴。右手用针。切忌太深。恐伤 
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凡行火针。必先安慰病患。勿令惊惧。与灸略同而 
疼无几时。一针之后。速便出针不可久留。即以左手速按针孔则能止痛。人身诸处皆可行火 
针。惟面上忌之。火针不宜针香港脚。反加肿痛。宜破痈疽发背溃脓在内。外面皮无头者。但 
按毒上软处以溃脓。其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墨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凡针肿上不可按 
之。即以手指从两旁捺之。令脓随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须侧身回避。恐脓射出汗身也 
。 

卷三群书汇粹
孙真人雷火针法
属性: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三钱。 
麝香 
少许艾叶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药末掺之。卷极紧收用。按定痛穴。以笔点记 
。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艾药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 
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其法灸一火。念咒一遍先捻火在手。念咒曰。雷霆官将。火德星 
君。药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针藏烈焰。炼成于仙。都九转之门。蠲除痛患。扫荡妖 
氛。吾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咒毕即以雷火针按穴灸之。务要诚敬。勿令妇 
女鸡犬见。 

卷三群书汇粹
太乙针法
属性:艾绒(二两) 桃树皮 乳香 没药 硫黄 雄黄 穿山甲 川乌 草乌(各一钱) 麝香 
(三分)。 
上药为末用绵纸一层药一层卷紧或用线扎。灸时用红布衬于痛处。将此针在火上烧着灸 
之。如雷火针法。 

卷三群书汇粹
艾叶
属性:本草云。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曝干 
。陈 
久者良。辟恶杀鬼。又采艾之法五月五日。灼艾有效。制艾先要如法。令干燥。入石臼捣细 
。筛去尘屑。取洁白为上。须令焙大燥。则灸有力。火易燃。如润无功。图经云。旧不着所 
出。但云生田野间。今随处有之,惟蕲州所产。叶浓而干高。气味最胜用之尤妙 丹溪曰。 
艾性至热。入火灸则上行。入药服则下行。 

卷三群书汇粹
艾炷大小先后
属性:明堂曰。灸炷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病不愈则是灸炷欲大。惟头与四肢欲 
小耳 
。又曰。艾炷根据小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如腹 
胀疝瘕。 癖伏梁气等。须大艾炷。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但去风邪而已不宜大炷。如巨 
阙鸠尾。当脉上灸之。不过四五壮。艾炷宜小。若艾炷大而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头上灸 
多令人失精神。背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 外台云。人年三十以上灸头不灸三 
里。令人气上冲目。明堂云。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皆宜审之 资生云。凡灸当先阳 
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 

卷三群书汇粹
壮数多少灸法
属性: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 
有至 
三五百壮千壮。此亦太过。曹氏灸法。有百壮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云针入六分。灸 
三壮。更无余治故后人无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项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 灸 
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须得身体平直毋令倾侧。若倾侧穴不正。徒 
破好肉耳。 

卷三群书汇粹
艾灸补泻
属性:图翼云。灸法有二报三报。以至连年不绝者。前后相催其效尤速或自三壮五壮。以至百 
壮千 
壮者。由渐而增也凡以火补者。勿吹其火。必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 
火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以火泻者。可吹其火。传其艾宜于迅速须待灸。疮溃 
发然后贴膏。此补泻之法也然用火之法。惟阳虚多寒经络凝滞者为宜。若诊其脉数口干咽痛 
。面赤内热等症。俱不宜灸也。 

卷三群书汇粹
灸疮要法
属性:资生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故履底 
炙令 
热熨之。三日即发今人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溏灰中煨热拍破。热熨疮上十余遍。其疮 
三月遂发。又以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