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0-针灸逢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肺痈。咳吐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 
转燥 
。然后成之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 
于上出。行动数武。气即喘鸣。大要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以通 
肺之小管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然肺虽燥而多不渴。勿以其不渴而用燥热之药。肺痿咳唾。 
咽燥欲饮水者自愈。肺痿六脉沉涩而急。或细数无神。脉口皮肤枯干而气息粗者死。 
寸口脉浮而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浮则汗出数则畏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 
营。 
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 
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金匮原文作脉 
微而数。) 
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 
即痰 
为之裹。遂成小痈所结之形日长。则肺日胀而胁骨日昂。乃至咳声频并。浊痰如胶。发热畏 
寒。日晡尤甚。面红鼻燥。胸生甲错。金匮治法最精。全在未成脓之先。今人误作虚劳治之 
。迨至血化。为脓。肺叶朽坏。倾囊吐出。始识其症。嗟无及矣间有痈小气壮胃强善食。其 
脓不从口出。或顺趣肛门。或旁穿胁肋。仍可得生。然不过十中二三耳。 
肺痈初起。疑似未真。用生大豆绞浆饮之。不觉腥气者是也咳则胸胁微痛。痛在右畔肺 
之长 
叶。而坐卧得宁。形色如常。便溺自调者可治。若溃后大热不止。时时恶寒。胸中隐痛。痛 
在左畔肺之短叶。此金气虚。溃后再难平复。而喘汗面赤。脓痰腥秽不已者难治。若喘鸣不 
休。咯吐脓血 臭异常。正气大败。而不知痛。不得卧。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颧 
红唇反。声哑鼻煽者不治。金匮论脉滑数为肺痈。滑数者。已成之脉。又云微而数。微数者 
初起之因也。大抵初起脉不宜数大。溃后忌短涩。脉缓滑面白者生脉弦急。面赤者死。(微 
当作浮) 

卷六论治补遗
头痛
属性: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贼之逆皆 
能相 
害或蒙蔽其清明。或壅遏其经隧。与正气相搏。郁而成热脉涩而痛。若邪气稽留脉满而气血 
乱。则痛乃甚。此实痛也。寒湿所侵真气虚弱。虽不相搏成热。然邪客于脉外。则血涩脉寒 
。卷缩紧急。引小络而痛。得温则痛减此虚痛也。因风痛者抽掣恶风。因热痛者。烦心恶热 
。因湿痛者。头重。天阴转甚。因痰痛者。昏重。愦愦欲吐。因寒痛者绌急而恶寒战栗。气 
虚痛者。恶劳动。其脉大血虚痛者。善惊惕其脉芤头痛自有多因。而古方每用风药者。高巅 
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在风寒湿者。固为正用。即虚与热者 
。亦假引经。 
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浅而暴者名头痛。深而久者名头风。头风必害眼 
者。经所谓东风生于春。病在肝。目者肝之窍。肝风动。则邪害空窍也。 
久头痛而略感风寒便发。须重绵包裹者。此属郁热。盖本热而标寒也。因其本有郁热。 
毛窍长疏。故风寒易入。□□内热。闭逆为痛。惟泻火凉血。佐以辛温散表。 
头痛虽各经皆有火证。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甚。脉 
必洪 
。多内热口渴。其或头脑振振痛而兼脉绝无表邪者。必火邪也。白虎汤加生地麦冬木通泽泻 
。他经则芍药花粉芩连知 龙胆栀子择用之。但治火不宜佐以升散。盖外邪之火。可散而去 
。内郁之火。得升愈炽矣。 

卷六论治补遗
头旋
属性:头眩目花。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此虚极乘寒也。或七情郁而生痰动火 
。随 
气上厥。此七情致虚也。酒色过度。肾虚不能纳气归元。使气逆奔而上。此气虚也。吐衄崩 
后。或产后失血。脾虚不能收摄营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血虚眩晕也。 
一有每遇风寒。即发眩晕不省。冷汗时流者。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x白 
薇汤x。 
白薇 当归(各一两) 人参 甘草(各一钱)分为五服水煎 
x止眩汤x 治头眩疼。恐畏胸满。 
茯神(一钱) 远志 防风 细辛 白术 前胡 人参 桂心 熟地 甘菊(各七分) 枳 
壳(五分) 
x清阳汤x 治目眩梦斗。恐惧色变。此属胆虚。 
防风(一钱) 人参(七分) 细辛 川芎 甘草 茯苓 独活 前胡(各五分) 

卷六论治补遗
目疾
属性:张子和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 
。则 
目耗竭而失明故少年之人多太过。年老之人多不及。但年老之人间有太过者。不可不察也。 
夫目之内 。足太阳经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 。足少阳经。血少气多。目之上纲。手太 
阳经。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足阳明经。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额之中。与太阳 
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 
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愈明。刺少阳出血则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凡血 
太多则溢。太少则枯。人热则血行疾而多。寒则血行迟而少。此常理也目者。肝之外候也肝 
主血。在五行属木。木之为物。太茂则蔽密。太衰则枯瘁矣。夫目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 
。宗脉之所聚。其白睛属肺曰气轮。两胞属脾曰肉轮。两 属心曰血输。瞳神属肾曰水轮。 
乌珠属肝曰风轮。气轮病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即瞳神)神光(即乌珠) 
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涩痛。心火甚也。凡目暴赤肿痛。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 
寒目瞒。皆大热之所为也。(此言目病皆因火邪。然有阴虚冷泪昏眇脱阳等症)外障者。乃睛 
外为云翳所遮。多由赤痛而成或为攀睛。或为 肉。治以宽中开郁。顺气清痰。滋阴降火。 
补肾疏风为主。外视其翳色从何经来而刺之。盖目之为病。肝热则昏暗。心热则烦痛。风湿 
则痒。血少则涩。肾虚则睛损。甚则陷突。微则翳膜矣。 
内障之病。无眵泪痛痒羞明。紧涩之症。但有如薄纱笼者。有如雾露中者。有如见黑花 
者。 
有如见飞蝇者。有如见悬珠者。然其二目光明同于无病者。最难分别。惟目珠不动。微可辨 
耳。徐彦纯曰。内障乃瞳神黑小。神光昏昧也。纲目谓。其有翳在黑睛内遮瞳子。龙木论曰 
。有脑脂流下作翳。有肝风冲上作翳。(此足太阳厥阴之邪)刺天柱风府通里太冲等穴。又有 
用金针于黑眼内拨去云翳。能使顷刻复明。夫目属肝。肝主怒。怒则火动生痰。痰火阻隔肝 
胆脉道。则通光之窍遂蔽。是以二目昏朦如烟如雾。目既昏花。逾生郁闷。故云久病生郁。 
久郁生病。不达此理者。惟以补肝肾药投之。其肝胆脉道之邪气。逾甚逾蔽。致目日昏。必 
究其肝肾果无邪而虚。则以补剂投之。倘正气虚而邪气有余。先驱其邪气。而后补其正气。 
斯无助邪害正之弊。(无论内症外疡目疾善类先要以内科恚中揣摩盖此涉猎在陷症时以免胸 
中无把握)眼之为病。在府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为里。当养血安神暴发者为表易治。久病 
者 
为里难疗。如男子先伤左目。而右目屡发定不可保女先伤右目而左目屡发亦不能救。必须 
观人老少壮弱为主。先将难易预定。如瞳神凸凹者不治。青绿白色者不治。纯黑者不治。睛 
少光彩者不治。此老人及血衰之症。若翳障如半月之状亦难治之。若睛圆不损。不论星多少 
。翳浓薄。皆可治之。翳怕光滑。星怕在瞳神。总宜翳障轻薄。星点细小。若遇翳障未尽。 
不可用刀割。盖目得血而能视。刀割则伤血翳膜。生自肝火。不可以火灸。惟服药于先。兼 
用点药。则病渐退而不复发也。 
凡眼上午不疼下午大痛。是虚热也。上午大痛。下午不疼是实热也。眼泪多者是虚热。 
少者是实热也。 
眼有翳膜渐渐遮睛不痛不疼。冷也有疼痛者。热也。 
眼内膜翳。带白色。冷也。眼膜带红色者。热也。 
眼淡白红者是虚热也。 

卷六论治补遗
太元真人进还睛丸表
属性:伏以医有神圣巧工之妙人不可不知。药有温凉寒热之性医不可不辨昔黄帝尝百药而制本 
草。 
叔和察六脉而烛病原。所以扶世道而救民命者良有在也上古之人。咸臻寿考。况世之最贵者 
。莫贵于人人之最贵者。莫贵于目。夫目者。五脏六腑之精华。百骸九窍之至宝。洞观万物 
。朗视四方。皎洁如珠。包含天地。内连肝胆。外应睛瞳。窍虽开于肝门。瞳乃属于肾藏。 
肾属北方壬癸水。心属南方丙丁火。心肾不和水火交战。则血气停留不散胆损肝虚。定然 
眼中受病。凡疗眼疾须补肾元。次修肝木肝乃肾之苗。肾乃肝之本。修肝则神魂安静。补肾 
则精魄安和。眼目自然明朗。譬如种木当在修根。根壮则枝叶茂盛。根损则花叶凋零。且如 
黑睛属肾。肾虚则眼泪下流。窍门通肝。肝风则冷泪常出。白睛属肺。肺热则赤脉系白轮。 
上下睑属脾。脾风则拳毛倒睫。大小 属心心热则攀睛 肉。眼有五轮。外应五行木火土金 
水内应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轮者。风血肉气水八廓者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目有病患须究根源勿 
用庸医。妄行钩割。夫人好施丹药。脾胃损伤终夜忧思精神耗惫或胆中受热。或肺上受寒或 
食五辛太多或纵七情过甚。或观星望月。或近火冲烟。故使三焦受热。致令两目失明。或迎 
风 
多泪。或视物如烟。或观空中如云雾或视太阳如浊水。五脏虚耗。夜梦鬼交。眼前如见黑花 
绕乱黑轮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