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 寒湿咳嗽的特点是:
A。 咳声重浊 B。 咳声清脆 C。 咳声如犬吠 D。 咳声低微 E。 咳声紧闷
24。 花剥苔主病为:
A。 脾胃气虚 B。 胃阴不足 C。 胃中热盛 D。 胃气阴两虚 E。 胃阴枯竭
25。 大便先干后溏,多属:
A。 脾气虚弱 B。 肝郁乘脾 C。命门火衰 D。 湿盛伤脾 E。 食滞肠胃
26。 身热不扬的发热,是由于:
A。 脾气虚损 B。 阴经郁热 C。 风寒湿痹 D。 湿遏热伏 E。 阳明腑实
27。 凉燥与温燥的共同病症是:
A。 脉浮数 B。 舌苔干 C。 有汗 D。 咳嗽 E。 口渴
28。 我国最早记载提炼乌头碱结晶的文献是:
A。 《肘后方》B。 《周易参同契》C。 《道藏》 D。 《白猿经》E。 《齐民要术》
29。 泻下药中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的药是:
A。 芒硝 B。 番泻叶 C。 火麻仁 D。 牵牛子 E。 甘遂
30。 下列哪项不属于水火共制法?
A。 煮 B。 蒸 C。 炙 D。 淬 E。 氵单
31。 首次记载神曲功效的医药著作是:
A。 《千金方》B。 《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 D。 《药性论》E。 《食疗本草》
32。 下列药中除哪项外均属寒凉药性?
A。 川楝子 B。 青木香 C。 枳实 D。 青皮 E。 郁金
33。 补气养应,清火生津,首选:
A。 山药 B。 西洋参 C。 沙参 D。 太子参 E。 玄参
34。 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又能退无汗骨蒸的药是:
A。 赤芍 B。 白薇 C。 生地 D。 丹皮 E。 郁金
35。 既能祛风湿,通经络,又能降压、解毒的药物是:
A。 独活 B。 豨蔹草 C。 络石藤 D。 忍冬藤 E。 桑寄生
36。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八反”的药物?
A。 干草反甘遂 B。 乌头反贝母 C。藜芦反半夏 D。 干草反大戟 E。 乌头反苦蒌
37。 下列哪组不完全是利胆退黄药?
A。 栀子、黄柏、秦艽 B。 大黄、龙胆草、苦参 C。 郁金、虎杖、川楝子
D。 垂盆草、茵陈、金钱草 E。 柴胡、黄芩、川楝子
38。 葫芦巴的入药部位是:
A。 果实 B。 根 C。 种子 D。 叶 E。 花
39。 下列哪项不属于清肝明目的药物?
A。 桑叶、菊花 B。 青葙子、密蒙花 C。 夏枯草、决明子 D。 蔓荆子、谷精草E。 熊胆、夜明砂
40。 下列哪项不是甘草的归经?
A。 脾 B。 肺 C。 胃 D。 肝 E。 心
41。 甘味药的作用是:
A。 补益、和中、润燥 B。 补益、和中、利水 C。 补益、和中、温阳 D。 补益、和中、缓急 E。 补益、和中、止咳42。 玉女煎的组成药物是:
A。 生地、玄参、麦冬、知母、牛膝 B。 熟地、玄参、麦冬、知母、牛膝 C。 生地、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D。 生地、熟地、玄参、麦冬、知母 E。 以上都不是
43。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含有地黄的是:
A。 一贯煎 B。 芍药汤 C。 归脾汤 D。 当归补血汤 E。 当归四逆汤
4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A。 枳实 B。 厚朴 C。大黄 D。 当归 E。 芍药
45。 久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A。 发汗散寒,宜肺平喘 B。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C。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 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E。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46。 温经汤的功用是:
A。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B。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C。 温经活血,通络舒筋
D。 温经止痛,疏肝通络 E。 以上都不
47。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
A。 益气生脉,温经散寒 B。 益气温经,散寒止痛 C。 益气养血,温经通脉
D。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E。 益气温经,和血痛痹
48。 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理中丸三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 温中化湿 B。 温中补虚 C。 温中降逆 D。 健脾止泻 E。 缓急止痛
49。 方药配伍中寓“清金制木”之义的是:
A。 桑菊饮 B。 泻白散 C。 凉膈散 D羚角钩藤汤 E。 镇肝熄风汤
50。 镇干熄风汤中少佐茵陈,意在:
A。 清泻肝热 B。 疏解肝郁 C。 疏肝泄热 D。 清热利湿 E。 以上都不是
51。 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意在:
A。 益气补虚 B。 扶正祛邪 C。 益气固表 D。 使祛邪不伤正 E。 以上都不是
52。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吐不止,心下满痛大便不解,舌苔黄厚脉弦有力者,治宜选: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大柴胡汤 D。 小柴胡汤 E。 调胃承气汤
53。 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者,治宜选用:
A。 补中益气汤 B。 桂枝汤 C。 牡蛎散 D。 玉屏风散 E。 以上都不适宜
54。 气阴不足,症见体倦气短,口渴多汗,舌燥咽干,脉虚细者,治宜选用:
A。 生脉散 B。 消暑益气汤 C。 当归补血汤 D。 竹叶石膏汤 E。 白虎加人参汤
55。 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疼痛,头昏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胸闷泛呕,心烦口渴,不欲多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宜选用:
A。 藿香正气散 B。 银翘散 C。 川芎茶调散 D。 玉枢丹 E。 新加香薷饮
56。 哪部著作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薄之火自内攻之则鸣”?
A。 《景岳全书》 B。 《河间六书》 C。 《内外伤辨惑论》 D。 《医学心语》 E《医宗必读》
57。 寒哮病久,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白,脉沉细者,治宜选用:
A。 小青龙汤 B。 紫金丹 C。 苏子降气汤 D。 参蛤散 E。 金匮肾气丸
58。 下列哪项不是肺账危重时的临床表现?
A。 心慌动悸 B。 面唇紫绀 C。 肢体浮肿 D。 咳吐脓血 E。 嗜睡昏迷
59。 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致使外邪侵入,津液耗伤,筋脉失养,皆可致痉,此种误治致痉的理论始于何书?
A。 《黄帝内经》 B。 《金匮要略》 C。 《诸病源侯论》 D。 《景岳全书》 E。 《张氏医通》
60。 治疗气厥实证的最佳方剂为:
A。 四磨汤 B。 五磨饮子 C。 六磨汤 D。 逍遥散 E。 大七气汤
61。 偏头痛的病机多为:
A。 肾虚精髓不足 B。 气血亏虚,不荣于脑 C。 外邪侵袭,阻遏络道
D。 瘀血阻滞脑络 E。 肝经风火上扰
62。 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手撒肢冷肢体软瘫,汗出甚多,二便自遗脉微欲绝者,首选:
A。 独参汤 B。 参附汤 C。 生脉散 D。 回味回阳汤饮 E。 参附汤合生脉散
63。 胁痛的辨证要点,当以何者为主?
A。 肝胆 B。 气血 C。 虚实 D。 表里 E。 阴阳
64。 阳黄初起见表证者,治宜选用:
A。 小柴胡汤 B。 甘露消毒丹 C。 大柴胡汤 D。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E。 以上均不适宜
65。 患者腹大坚满,脘腹撑满,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治宜选用:
A。 实脾饮 B。 滋水清肝饮 C。 中满分消腕 D。 木香顺气丸 E。 胃苓汤
66。 患者心悸,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疗最佳方剂为:
A。 天王补心丹 B。 安神定志丹 C。 归脾汤 D。 桂枝干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E。 人参养荣汤
67。 患者水肿十年,反复发作,日轻夜重,下肢肿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甚,最佳治疗除利水外,还应:
A。 温肾健脾 B滋阴固肾 C。 温肺散寒 D。 温阳化瘀 E。 温肾纳气
68。 以下哪项不是癃闭的病因病机?
A。 膀胱湿热 B。 肺热壅盛 C。 心火亢盛 D。 肝郁气滞 E。 中气不足
69。 患者遗精频作,心烦少寐,口渴口苦,口舌生疮,小便热赤浑浊,大便溏臭不爽,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宜选用:
A。 天王补心丹 B。 三才封髓丹 C。 知柏地黄丸 D。 导赤丹 E。 程氏萆薢分清饮
70。 治疗瘀结血瘀之痿病,宜用何法?
A。 疏肝理气,化痰祛瘀 B。 理气舒郁,化痰消痿 C。 理气活血,化痰消痿
D。 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E。 活血化瘀,祛痰消痿
71。 下列哪一项不是治痿的主要病因?
A。 心火亢盛,水火不济 B。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C。 肺热伤津,津液不布
D。 脾胃亏虚,精微不输 E。 肝肾亏损,筋髓不荣
72。 患者劳累后即见低热已五年,近旬每日上午低热,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证属:
A。 阴虚 B。 气虚 C。 血瘀 D。 阳虚 E。 肝郁
二、B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以次类推,每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者一次以上
A。 左肾右命门说 B。 两肾统称命门说C。“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说 D。“命门者,目也”说E。命门为水火之宅说
73。 《难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
74。 《内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
A。 元神之府 B。 精明之府 C。 中精之府 D。 血之府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