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研究生考试试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 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
A。 脾燥胃湿,燥湿相济 B。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C。 胃主纳谷,脾主磨谷 D。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E。 胃为水谷之海,牌为胃行其津液
10。 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哪组经脉经过气街?
A。 足少阴与足太阳 B。 手少阳与足少阳 C。 手阳明与足阳明 D。 足厥阴与足太阳 E。 足阳明与足少阳
11。 下列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A。 十五别络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筋     D。 十二经脉     E。 奇经八脉
12。 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
A。 胸腹部 B。 肌肤体表部位 C。 关节和骨骼附近 D。 四肢末端 E。 头面及项部
13。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甘”则
A。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E。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4。 病色交错,肾病见白色为 :
A。 吉中之顺     B。 吉中之小逆     C。 正病正色     D。 凶中之顺     E。 凶中之逆
15。 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者为 :
A。 肺痈         B。 肺痿          C。 肺胀          D。 肺痨         E。 以上都不是
16。 白锫的出现,多因 :
A。 气分热盛 ; 熏蒸皮肤 B。 风湿热邪留于肌表 C。 湿热火毒内蕴 D。 风热外袭肺卫 E。 湿郁汗出不彻
17。 舌络少苔而润 ; 属于 :
A。 阴虚火旺      B。 营血有热       C。 表热证       D。 血瘀证      E。 气分热盛
18。 腻苔的特征是
A。 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揩之可去 B。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
C。 舌面上出现饭粒样麋点 D。 苔质颗粒不消,垢浊胶结 E。 以上都不是
19。 身热不扬的表现,多由于:
A。 脾气虚损     B。 阴经郁热     C。 外感风热     D。 湿遏热伏     E。 阳明腑实
20。 以下何脉不主宿食?
A。 紧脉         B。 促脉         C。 结脉         D。 滑脉         E。 涩脉
21。 气滞血瘀的痛证可见 :
A。 革脉         B。 涩脉         C。 紧脉         D。 牢脉         E。 迟脉
22。 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为何脉 ?
A。 雀啄脉       B。 釜沸脉       C。 解索脉       D。 弹石脉       E。 鱼翔脉
23。 下列哪项与俞穴按诊无关 ?
A。 局部有条索状物 B。 出现结节 D。 有压痛  C。 有敏感反应点 E。 有波动感
24。 鉴别表证和里证的要点,下列哪一项最主要 ?
A。 脉浮或沉 B。 舌苔白或黄 C。 有无头身疼痛 D。 有无恶寒发热 E。 有无咳嗽咯痰
25。 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属于 :
A。 表热里寒     B。 真热假寒     C。 上热下寒     D。 真寒假热     E。 表寒里热
26。 患者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属于 :
A。 风寒束肺     B。 寒邪客肺     C。 饮停于肺     D。 痰湿阻肺     E。 以上都不是
27。 营分证的病人,一般不出现:
A。 舌质红络     B。 夜间低热     C。 脉象细数     D。 时有谵语     E。 心烦不寐
28。 下列哪种用药方法是错误的 ?
A。 旋覆花包煎 B。 生大黄后下 D。 阿胶炸化兑服 C。 鹤草芽入煎服 E。 附子先煎
29。 既治风湿热痹,又治湿热黄疸的药物是
A。 茵陈         B。 垂盆草         C。 白鲜皮        D。 防己         E。 五味子 
30。 功能补肺气、补肺阴、补脾气、补脾阴、补肾固涩的药物是
A。 太子参       B。 西洋参         C。 黄精          D。 山药         E。 五味子
31。 虎杖的功效是
A。 活血调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疮,化痰平喘 B。 活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化痰止咳 
C。 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通便,化痰止咳 D。 活血通络,法湿退黄,清热解毒,利尿通便 
E。 活血消锄,利湿退肿,解毒疗疮,化痰通便 
32。 乌药的归经是
A。 肺、肝、脾、肾经     B。 肺、牌、肾、膀胱经   C。 肺、胃、肝、膀胱经 
D。 肝、胃、大肠、膀胱经 E。 肝、肾、胃、小肠经
33。 治疗筋骨折伤首选药组是
A。当归、乳香、丹参 B。桃仁、红花、郁金 C。大黄、丹皮、赤芍 D。 蟅虫、骨碎补、自然铜 E。血竭、儿茶、麝香
34。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主治风湿热痹的药组 ?
A。 黄柏、蚕砂 B。 木通、防己 C。 独活、威灵仙 D。 白鲜皮、薏苡仁 E。 忍冬藤、络石藤
35。 槟榔的功效是
A。 杀虫、消积、行气、活血 B。 杀虫、消积、行气、止泻 C。 杀虫、消积、行气、止咳 
D。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E。 杀虫、消积、行气、止瘸
36。 马钱子日服剂量是
A。0。3~0。9克 B。0。15~0。3克 C。0。05~0。1克  D。0。03~0。06 克 E。0。1~0。3 克
37。 哪味药能治疗疥癣、牙痛,跌打损伤 ?
A。 麝香        B。 樟脑        C。 苏合香        D。 菖蒲        E。 冰片
38: 下列哪味不是治疗梅毒的药物 ?
A。 大风子       B。 苦参         C。 硼砂           D。 轻粉         E。 土茯苓
39。 功能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药物是
A。 瓦楞子       B。 牡蛎         C。 乌贼骨         D。 赤石脂       E。 禹余粮
40。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凉肝息风药 ?
A。 牛黄、羚羊角 B。 菊花、钩藤 C。 蚤休、熊胆  D。 胆南星、全蝎 E。 玳瑁、珍珠
41。 古代医籍中,系统论述“八法”者,首推:
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伤寒明理论》 D。 《医学心悟》E。 《医方集解》
4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内容的是
A。 补、和        B。 攻、散        C。 滑、涩        D。 寒、热        E。 固、因
43。 下列何药不是一贯煎的组成药物 ?
A。 北沙参        B。 天门冬        C。 麦门冬        D。 生地黄        E。 枸杞子
44。 牵正散的组成药物是
A 僵蚕、白附子、薄荷B。蜈蚣、白附子、全蝎C。全蝎、白附子、僵蚕D。蜈蚣、白附子、僵蚕 E僵蚕、蜈蚣、全蝎
45。 下列何药不是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 ?
A。 银花          B。 连翘          C。 玄参          D。 当归          E。 甘草
46。 大补阴丸的功用是
A。 滋阴补肾     B。 滋阴疏肝     C。 滋阴降火     D。 滋阴潜阳     E。 滋阴息风
47。 败毒散的功用是
A。 峻下热结,泻火解毒 B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C 疏散风邪,清热解毒 D。 解毒消痛,化痰散结 E。 以上都不是
48。 完带汤的功用特点是
A。 健脾化湿止带,兼以清热 B。 健脾收涩止带,兼以化湿 C。 健脾化湿止带,兼以舒肝 
D。 益气健脾和营,兼以止带 E。 健脾渗湿止带,兼以养血
49。 枣仁汤中配伍茯苓的主要用意是
A。 健脾渗湿     B。 利水消肿     C。 渗湿止泻     D。 利水蠲饮     E。 以上都不是
50。 温经汤中配伍半夏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化痰而和胃 B。和胃降逆而止呕C 通降胃气而散结 D降逆散结而消痞 E化痰开胃而行津
51。 旋覆代赭汤主治 :
A肝郁气结之痞  B寒热互结之痞  C水与热结之痞    D。湿浊困阻之痞   E。胃虚痰阻之痞 
52。 胶艾汤主治 :
A。阴虚内热,冲脉不固之崩漏      B。 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崩漏     C。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崩漏                      
D。 冲任虚损,阴血不守之崩漏     E。少腹痰阻,血不循经之崩漏
53。 桂枝茯苓丸主治 :
A。 脾阳不足,聚湿成饮,咳痰稀白, 胸膈不快   B。 中阳不足,饮停心下,胸胁支满,心悸目眩 
C。 脾失健运,痰停中脘,流溢四肢,臂疼肢肿 D。 下焦虚寒,小便自浊,频数无度,凝如膏糊 E。 以上俱非所宜
54。 风温犯肺,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者,治宜选用:
A。 杏苏散        B。 桑杏汤        C。 银翘散        D。 桑菊饮       E。 止嗽散
55。 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
A。宿痰内伏于肺 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C。 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D。邪客于肺,肺气不利E。 痰瘀互结,肺失宣
56。 最早提出用大剂红花、桃仁、降香及失笑散治疗死血心痛的医家是
A。 孙思邈         B。 危亦林        C。 朱丹溪        D。 王肯堂        E。 林佩琴
57。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
A。 善惊易恐    B。 心悸头晕    C。 面色无华    D。 倦怠无力    E。 脉结代而心动悸
58 久病自汗、盗汗、病及肺肾,以阴亏为主而火热不甚者,应在用 :
A。 黄连阿胶汤   B。 当归六黄汤   C。 知柏地黄丸   D。 麦味长寿丸   E。 清燥救肺汤
59。 患者小便频数带血,其色淡红,饮食减少,精神困惫,面色萎黄,腰背酸痛,少腹坠胀不舒,头晕耳鸣,舌质淡,脉虚软,治疗主方宜选 :
A。 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 B。 六昧地黄丸合无比山药丸  C。 无比山药丸合补中益气汤 
D。 无比山药丸合六君子汤   E。 六味地黄丸合六君子汤
60。 证见目黄身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疗主方
A。 茵陈五苓散 B。 茵陈蒿汤 C。 甘露消毒丹   D。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E。 大柴胡汤 
61。“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此语出自 :
A。《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  B《济生方?积聚论治》   C《医学入门?积聚门》
D。《医宗必读?积聚》          E。《景岳全书?积聚》
62。 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搞,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紧,病前无创伤史,
当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