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5.导致小儿囟门高突的原因有
A.温病火邪上攻 B.脾胃虚弱,骨骼失养,发育不良 C.颅内水液停聚D.先天肾精不足,骨骼发育不良
116.小便次数和尿量均明显减少的原因有
A.热邪亢盛 B.吐泻过度 C.肾气不固,排尿失摄 D.津液不化,水湿内停
117.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有
A.呕吐清稀涎水B.胸膈胀闷,气喘息涌,不能平卧 C.胃中振水音 D.肠鸣漉漉
118.食滞胃脘证与胃脘气滞证的共同表现有
A.脘腹胀满疼痛 B.恶心呕吐 C.厌食 D.便溏不爽或便秘
119.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共同表现有
A.眩晕耳鸣 B.口苦咽干 C.面红目赤 D.舌红
120.温病血分证候的病变主要涉及
A.肝 B.心 C.肺 D.肾
121.下列选项中,属于六经病证传经的有
A.按六经的顺序相传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表里之经相传 D.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
122.下列关于朱砂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的叙述,正确的有
A.宜醋淬、打碎后装瓶备用 B.有毒,不可持续服用 C.研末服每次 0.3~1g D.孕妇忌服
123.治疗疮疡肿毒可选用
A.石菖蒲 B.冰片 C.苏合香 D.麝香
124.五味子、五倍子均可用于治疗
A.肺虚久咳 B.久泻不止 C.遗精滑精 D.自汗盗汗
125.水飞法常用于下列哪些类药物的炮制?
A.果实类 B.根茎类 C.贝甲类 D.矿物类
126.山药的归经是
A.肾经 B.肝经 C.脾经 D.肺经
127.下列选项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有
A.甘遂配海藻 B.牙硝配三棱 C.白及配草乌 D.藜芦配赤芍
128.下列选项中,性味甘平的药物有
A.党参 B.太子参 C.西洋参 D.山药
129.下列选项中,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物有
A.香加皮 B.狗脊 C.海风藤 D.海桐皮
130.下列选项中,属于和解剂的有
A.痛泻要方 B.甘露消毒丹 C.普济消毒饮 D.四逆散
131.下列选项中,属于酸枣仁汤组成的药物有
A.川芎 B.茯苓 C.半夏 D.知母
132.下列选项中,属于清骨散组成的药物有
A.秦艽 B.知母 C.鳖甲 D.黄连
133.龙胆泻肝汤与血府逐瘀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
A.生地 B.当归 C.泽泻 D.牛膝
134.桔梗、甘草同用的方剂有
A.百合固金汤 B.止嗽散 C.杏苏散 D.防风通圣散
135.真人养脏汤与芍药汤的共同点有
A.用大黄、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B.用当归、芍药、木香调气和营
C用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以复运化 D.用芍药、甘草和中缓急而止腹痛
136.小活络丹具有的功用是
A.祛风除湿 B.化痰通络 C.活血止痛 D.益气行滞
137.补阳还五汤具有的治疗作用是
A.助阳 B.益气 C.活血 D.通络
138.治疗膏淋实证的方法是
A.分清泄浊 B.利气疏导 C.利尿通淋 D.清热利湿
139.治疗水湿浸渍所致的水肿,宜用
A.实脾饮 B.五皮散 C.猪苓汤 D.胃苓汤
140.癃闭实证的治法是
A.除痰浊 B.清湿热 C.散瘀结 D.利气机
141.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者,治疗可用
A.玉女煎 B.增液承气汤 C.消渴方 D.大补阴丸’
142.腰痛实证的主要病机有
A.寒湿停聚 B.痰浊凝滞 C.湿热蕴结 D.瘀血阻滞
143.《景岳全书》在虚劳治疗理论和方药方面的发展,在于
A.补肾阴 B.补肾阳 C.补脾气 D.补脾阴
144.治疗劳伤心脾,气不摄精之遗精,可用
A.妙香散 B.炙甘草汤 C.人参养荣汤 D.补中益气汤
145.痹病日久,出现的病理变化是
A.寒湿闭阻 B.痰瘀阻滞 C.气血亏虚 D.累及脏腑
146.治疗清气不升之耳鸣耳聋,可用
A.耳聋左慈丸 B.黄芪汤 C.益气聪明汤 D.补中益气汤
147.患者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面浮而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治疗
可用
A.补中益气汤 B.附子理中丸 C.参苓白术散 D.六君子汤
148.内伤发热虚证的主要病机有
A.心气不足 B.中气不足 C.血虚失养 D.阴精亏虚
149.血证属于气不摄血者可见
A.便血 B.吐血 C.咯血 D.尿血
150.治疗胸痹,祛邪治标时可用
A.通阳散寒 B.理气化痰 C.活血化瘀 D.养血通脉
D C B E D C E E A C B D A E B C D A B A C D E C A C B C E D E A B A E A D D E C
D B C B E A D B E B D A D E C B C D E C A A B A C D B E B C B E C A A
76.C 77.B 78.D 79.C 80.E 81.B 82.C 83.A 84.D 85.E 86.B 87.D 88.E 89.C
90.D 91.B 92.A 93.C 94.B 95.D 96.B 97.D 98.E 99.D 100.C 101.A 102.B 103.A
104.B 105.C
'答案'A、B、D B、C、D A、B、C、D A、B A、B、C、D A、C A、B、C、D A、B、C、D
B、C、D A、C A、B、D A、C、D A、B A、C、D A、B、D A、C、D
B、C、D B、D A、B、C、D C、D A、C、D B、C、D A、B、D A、B A、D
A、B、D A、B、C A、B A、B、C、D B、D A、B、C B、C、D A、C、D
B、D B、C、D A、B A、C、D A、B A、D B、C、D C、D A、C、D
A、B、D B、C、D A、B、C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
一、A型题:1~7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择一项最符合的。
1。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了
A。阴阳消长平衡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转化
2。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
A.消长平衡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互根互用
3。所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那种疾病传变形式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4。下列治法中;与相克规律无关的是
A。抑木扶土 B。培土制水 C。滋水涵木 D。佐金平木
5。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肾主封藏 B。心主血脉 C。脾主运化 D。肝主疏泄
6。〃天葵至〃、〃太冲脉盛〃的生理效应是
A。月经来潮 B。汗尿排泄 C。血液运行 D。津液代谢
7。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其中肝之精气上注于
A。瞳子 B。黑眼 C。眼络 D。白眼
8。下列与〃气主煦之〃无关的是
A。气郁久从阳而化热 B。体温的维持恒定 C。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正常的活动 D。血和津液的循环运行
9。〃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10。十二经脉气血贯注的形式是
A。循环贯注 B。手足贯注 C。左右贯注 D。上下贯注
11。 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五别络 D。十二皮部
12。所说导致〃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的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恐则气下
13。导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因素是
A。味过于甘 B。味过与苦 C。悲则气消 D。味过于咸
14。食指络脉诊法始见于
A。 B。 C。 D。
15。唐以前文献中〃哕〃是指
A。干呕 B。噫气 C。呃逆 D。呕吐
16。泻下黄臭秽稀便;排便不爽者;其病机是
A。暑热内蕴 B。脾气虚弱 C。湿热内阻 D。肝郁脾虚
17。胸背彻痛剧烈;主要是由于
A。痰浊阻肺 B。痰热蕴肺 C。心血不足 D。心脉闭塞
18。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是
A。浮脉 B。虚脉 C。细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