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力潜规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部分后记

    《史记》是史,也是文学巨著。无论将其当历史读,还是当文学读,都是横亘在今人面前的高不可攀的高峰,都需要以登山者的虔诚来面对它。登上巅峰,并不代表征服了它,只代表你所选择的路径可以抵达顶峰。即使抵达了顶峰,你对山的了解仍不过万分之一,原因很简单:你只能选择一个路径登山,而不可能脚踏山的整体。造物主造出了时间,造出了时间的顺序法则,但造物主自己并不受这个法则的限制,它制造出这样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时时间是倒流的,高尚与伟大的在先,愚蠢与龌龊的在后,先人反让后人高山仰止。    
    执是之故,向有读古人书之说。诚如卡夫卡所言:“大多数现代书籍只不过是对今天的闪烁耀眼的反映,这点光芒很快就会熄灭,古典的东西都是把它最内在的价值表露到了外面———持久性。时新东西都是短暂的,今天是美好的,明天就显得可笑,这就是文学的道路。”    
    有些东西,古代的好。这是一种规律。你叫它“复古”也好,叫它“怀旧”也罢,它是客观存在。孔子就是“复古”与“怀旧”大师。《史记》则是让中国人产生“复古”与“怀旧”的动因之一。    
    历史向前走,社会向前发展,文明由低级走向高级———这些都是不争的。还有一个同样不争的事实:历史中有些东西,是难于超越或根本不能超越的。有些事物是前后倒置的。这种逆时间的人或事,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只不过人物类型与时间性质有所不同罢了。西方有苏格拉底、耶稣、但丁,中国有孔子、司马迁、李白。今天,如果有一位诗人,宣称他的诗超过了李白,那么十有八九他是个疯子。同理,如果有一位史家说他写的史在文学性上超过了司马迁,我只能回敬他两个字:梦呓!    
    凡此种种,说明人文世界(自然世界另当别论)不存在绝对的事物。人文的发展可以不受时间轴的制约,天才可以过早地出现。像司马迁这样的历史家、文学家兼思想家,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司马迁是造物主逆时间的杰作,是造物主送给中国人的珍贵遗产。中国是因为有了司马迁,才使混沌未开的鸿蒙有了清晰的轮廓,才使后人看清楚了先人走过的轨迹。    
    我不赞成绝对的历史进步论(人类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进步,文明水平越来越高)。毋庸置疑,自然科学是这样的,人文科学的一部分领域也是这样的,但不能一概而论。在艺术方面,在道德方面,在神学方面,在意志修炼方面,在灵魂洗礼方面,在文字表达方面,在自我把握方面,存在大量今不如昔的事情。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作为史,《史记》是无法超越的。《史记》流传至今,百读不厌,每一诵味,须襟顿涤。不仅今人再也不可能写出《史记》这样铺采文、体物写志、韫蓄广厚、境界高阔的巨制,而且能够读懂这部巨制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总结读《史记》感想的话,以上就是最大的感想。    
    《史记》神闲气定,笔墨如生,不是死物,而是灵物。它载圆履方,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几乎涵盖司马迁之前的天地万物,丑恶善美。须声明,我读《史记》,首先不是为了治学,而为是为了治病。奇书治病:警世发聩,治我麻痹;春秋笔法,治我愚钝;神气毕贯,治我无采;激昂峻拔,治我消沉;疾声厉色,治我软弱;崇论宏议,治我平庸;执着创格,治我守旧;放达形骸,治我拘谨;谑浪笑傲,治我呆板;补残钩沉,治我狭隘;爱心逾火,治我无情;见诬不申,治我鸡肠……读《史记》,无病不可以治矣。    
    既能治己病定能治人病。将心得写出,以飨亲爱的读者———这便是我写本书的初衷。    
    希望引起读者共鸣———也许只是个奢求而已。    
                                                                                           王文元    
                                                                                   2004年7月月12日于苇子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