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恒均2008杂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恒均2008…2…11

 告诉我,你适不适合民主

    这几年,我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评论,几乎都是换汤不换药,总是把民主的理想挂在嘴边。由于理论水平有限,地位也不高,有时又喋喋不休,所以朋友常常嘲笑我活脱脱一个推销民主的小商贩。

    为什么到处推销民主?当然是我觉得她好,觉得她适合中国,中国人应该得到她,玩弄她,享受她——用民主的手段玩弄统治我们的领导者和享受我们的权利肯定比统治者用绝对的权力玩弄我们要舒服得多——这也是我在大陆体制内呆了十年又到美国和澳洲住了十年后唯一的一点收获。

    看到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胡主席和温总理在多个报告和讲话中强调民主和法制在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要从党内实行民主开始一步步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我挺兴奋的。同时这些年下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意识到,要想长治久安,要想和谐社会,自由、民主和法制缺一不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统治者良心发现时就偶尔施行仁政一下,大多时间就不把民众当人看。

    当然,要想在中国这种国家建立成熟可行的民主和法制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会碰上许许多多的困难,最大的困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不够解放。集中体现在这样一句话上:中国人不适合民主。

    不知道大家留意到没有,这句话(中国人不适合民主)以前常常是倒过来说的:民主不适合中国。两句话意思相似,其实却有很大的差别。“民主不适合中国”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二,民主不适合中国人。第一句话说的是“硬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地小人多,矿产不够丰富,地又特别薄(粮食也不够吃),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思想等等。第二句话则说的是“软件”:中国人观念还比较落后,也就是说思想还不够解放,或者用俗语说,咱中国人贱,每时每刻都需要主子折腾和关爱。

    然而,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这些年,无论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阶层人中,“民主不适合中国”这句话说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人不适合民主”。这两句话的区别很简单,“中国人不适合民主”不再强调那些不适合民主的“硬件”,而是只强调“软件”:人的因素。

    这种话语的转变是与时俱进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开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都一直在强调民主建设,谁还敢说中国国情不适合民主?要是不适合,也就是你思想不够开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连续30年一个劲地迅速发展,而就在前不久,我们的经济总量业已超过英国,据说正在追赶美国,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这种情况下,谁还继续一味地强调中国的国情(所谓国情,也就是他们所说的落后和不发达),实在是有悖常理。

    而且补充一点,西方诸国开始实行现在的这个民主制度的时候也大多是一百多年前,难道说我们现在的中国比一百多年前的英美澳还落后?

    于是,现在被那些坚决反对民主的人士常常挂在嘴边的不再是“民主不适合中国”,而是“中国人不适合民主”了,这一改就不同了,那意思很明显:不错,中国的发展使得我们国家已经逐渐具备了实行民主的硬件,但作为中国人,你们还不行呀,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硬得起来吗?

    我过去几年在到处“推销”民主的过程中遭遇的有趣的事也就来自这句“中国人不适合民主”。

    可以想象,过去几年我在中国大陆接触了多少民众,和认识不认识的朋友聊天,只要谈论政治,我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最后总会扯到民主体制上。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民主是个好东西,也能意识到无法实现民主是因为一些利益集团顽固不化。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党政官员、社会各界人士甚至包括下岗工人、民工和农民,在同我说起民主和中国时,确实认为中国人不适合民主,他们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话:中国人不适合民主。

    听多了,我就开始分析,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前,我才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不觉大吃一惊。先是觉得有趣,随后觉得很没趣,接下来就感到很难过,以致最后都有些痛苦了。

    我发现了什么呢?我发现了所有对民主持否定态度的人说出的理由绝大多数是这句话:“中国人不适合民主”,而当他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句话里的“中国人”并不包括他们自己!

    何其惊人的发现呀!要知道,我过去几年接触的人可不是一般的多,而是非常之丰富多彩,从北京的官员到地方官员,从工人到民工,从警察到秘密警察,从下岗工人到农村的老农民……,我是见了人,逮到机会就谈民主的。而我见的这些人中,凡是拿“中国人不适合民主”来驳斥我的,通过对他们前后话语的分析,我可以肯定,他们口里的“中国人”绝对不包括他们自己。

    在刚过去的春节中,我有机会在湖北随州家乡和城市市民以及来自老家最欠发达地区的村民接触,我特意把这个问题进一步展开。结果让我惊恐地发现,连来自农村地区的,第一次听说“民主”这两个字,后经过我二十分钟解释才终于闹明白“民主”的意思后也开口便说:“那几几八好噢,巴哈不球中,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不球中,搞不住!”这句我用随州音写下的话翻译过来就是:那(民主制度)真好,可是,大概行不通,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素质低),不行的,会出事的。

    于是我进一步问,为什么不行。他们会说一大通实际的问题,例如有些农民愚昧,不看长远,只看眼前,无法分辨好人坏人,以及受到小恩小惠就投那个人的票,就像乡村基层选举经常发生的一样。如果我不制止他们,他们会一直说下去。于是,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开门见山地问:你别说其他人,你就说自己,如果这样的制度引进来,你可以吗?

    天啊,同胞们,我听到了什么答案?我听到的是:这没得事——意识是:我没有问题,我能够适合那种制度,也就是说他不会搞歪门邪道,不会选不该选的人!要知道,我这个答案不是来自一个人,两个人,而是几乎所有的说出那句“中国人不适合民主”的人都或多或少表达了这个意思。迄今为止,竟然没有一个人对我说:我不能适合民主!

    我不能不思考呀,而且我认为这可能是近几年我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发现的最有趣也最让人反思和难受的问题。再想一下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接触了那么多党政干部,高级和低级知识分子,商人老板、工人农民和小商小贩,发现凡是出口就说“中国人不适合民主”的,他们口中的“中国人”几乎一律不包括他们自己。我以前只是忽视了这一奇特的现象,没有去进一步追问,但现在细想一下,确实如此。

    如果说,我谈话的对象只是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党政高级官员或者商人老板这三大精英集团,我想,也许我还可以理解这一怪现象,因为他们毕竟是精英,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他们在喊出中国人素质低、不适合民主的时候,显然是悲天怜人的旁观者。至于他们自己,其中有些人不但认为素质已经高得不但适合民主,而且都高到可以评判民主了。所以,如果我发现的现象只存在于这些人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题在于,和我谈话的既包括官员、商人和知识分子这些精英,也包括被这些精英认为素质特别低下的社会各阶层如下岗工人、民工和农民,他们中对民主引进到中国持否定意见时说出“中国人不适合民主”或类似此意的话语时,那口气竟然是如出一辙。让人感觉比恐怖电影还恐怖的是他们话语里隐藏的潜台词和精英们是一模一样的:除了我之外的中国人(或自己所在群体的中国人)不适合民主!

    如果认为我夸张的朋友,现在就停止阅读我的文章,先到网络去搜索那些专家学者的文章和高级官员的讲话,看看他们在说出“中国人不适合民主”的时候,是否把他们自己包括进“中国人”里了。有条件的,还可以立即拿起电话,打给你的亲戚朋友,或者到街上或者农村去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找那些说出“中国人不适合民主”(或类似话语)的人,不动声色地问他们一句:你适不适合民主呢?

    我可以告诉你,那答案准让你大吃一惊,如果有可能,你找几个文盲聊一下,向他们详细解释一下什么叫民主,然后轻轻问他们一下,你觉得你周围的人适合这样的制度吗?抛开那些持肯定态度的人不说,对于那些持否定态度的,你不妨再追问一句:你适不适合民主。我的经验表明,他们说的周围人中一定不包括自己。因为他们一定认为自己可以搞定,可以适应这种比较先进的制度。

    这是个什么现象?是中国人“以邻为壑”的心理作怪,还是日本人说的“一个中国人是龙,三个中国人是虫”的现象?是否有人研究过,我不得而知,但现在静静回想一下,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又让我联想到回国后的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我见到的所有大陆同胞,几乎都在向我抱怨: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极其低下,社会风气非常恶劣……我朝周围一看,果然,中国的道德水平已经接近谷底,社会风气也是全球罕见的恶劣,可是——可是我周围的所有那些人在说“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极其低下”的时候,话语里的“中国人”是不包括他们自己的。我就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每一个都把自己排除在道德水平低下的“中国人”的社会风气会每况愈下呢?

    还是回到民主这个话题。从理论上说,中国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