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恒均2008杂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和体育锻炼,这才发现,为了高考,这些高中生每天早上六点半爬起床上学,然后就是一天紧张地学习,直到晚上十点下晚自习。更可笑的是下晚自习前,老师竟然还布置课外作业——要知道,他们课外的时间就是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半!至于体育课,已经被精简到只剩下早上的体操,有些毕业班甚至连体操都省掉了。

    我原本以为高中生是这样,问了一下,发现初中生和小学(五、六年级)几乎也这样,高中生要考大学,初中生也要考高中,小学五、六年级就要准备考初中。而在各种考试中,体育成绩都不用计算在内的。据说,国家定的体育达标标准,只要不是身体有严重缺陷的,几乎百分之百能够通过。

    初中、高中阶段不但是孩子们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可是现在的教育制度,为了升学,牺牲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身体。

    儿子在澳洲刚刚进入中学读书时,我曾经对澳洲中学的教育制度心存疑虑,要知道哪怕是高考的前一年,所有澳洲中学的上下学时间还是雷打不动:早上九点上课,下午三点放学,三点以后学生们就可以任意撒野了。而就在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之间,还有多得让我这个中国人不解的体育和娱乐科目。我掰指头算了一下,儿子每天在学校大概也就学习两到三个小时,那能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我不能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西方的教育都是这样下来的,然而,现在他们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上,都比整天让孩子在埋头“学习”的中国先进了20到30年。

    我和一位外国朋友谈起我们高中孩子如何刻苦学习的时候,他半开玩笑地说:很理解你们要赶英超美的心情,但是你们也不能这样折腾你们的孩子呀。

    这样折腾孩子不但无法赶英超美,有可能培养出为数不少的病夫也说不准。我们人为地设立了一种教育制度,让“很傻很天真”的孩子们没有时间去锻炼发育中的身体,逮到机会就拼命向他们灌输那些除了用来考试就几乎毫无用处的“知识”,我们就是这样折磨我们的孩子的。当然,我们折磨的不仅仅是孩子。

    在和父亲谈起学校的体育课时,父亲也来劲了,他说,不要只说孩子,大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现在到城市和乡镇走一下,看看各地的体育设施怎么样了?篮球场还剩下几个?父亲还说,按照人口平均下来,现在的体育设施包括篮球场可能远远比不上三十年前中国经济最差的时期。

    父亲的话提醒了我,其实我也感觉到父亲所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很严重了,例如在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篮球场等免费的体育场所却越来越少。建筑商们最多按照政府的规定,勉勉强强弄出一些绿化带来。

    现在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少了,单位内部和单位之间的体育活动包括各种体育友谊赛也被越来越多的聚餐和旅游所代替。当然,官员和老板们喜欢的高尔夫球场倒是越来越多……

    为了升学,孩子们不体育了,为了赚钱,成年人也没有时间锻炼了,为了发展,我们的体育设施和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我想,在奥运发展的历史上,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的国家:奥运金牌的数量和成本与民众(包括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成反比。

    离开湖北回到广州后打开电视看香港新闻,正好看到香港街头在举行一个慈善筹款活动。画面上一些我看着眼熟的香港名人正在玩接力赛跑,但跑起来却很滑稽,原因是他们必须边跑边拍一个篮球——困难的是,这个篮球是用麻线团胡乱卷起来做成的,形状不规范,弹性不佳,拍起来跳不高,而且还随时改变方向……原来这是一个为内地贫困地区孩子们捐款购买日用体育用品的慈善活动。

    随着播音员的介绍,我心情越来越沉重,中国内地竟然有上千万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最基本的体育用品,很多地区的学校竟然买不起篮球,孩子们只好用麻线团就地取材,做一个极其不规范的“篮球”,还有孩子用木板做成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播音员继续说,一些边远地区的孩子甚至没有看到过篮球是什么样子的……

    热心的香港市民在这一次慈善活动上募集到几百万港币的善款,这些款项将专门用于帮助中国大陆贫困地区的学校购买最基本的体育用品:乒乓球拍、篮球……播音员最后总结道,虽然这一点善款相对于中国大陆广大贫困地区的儿童是远远不够的,但反映了港人的爱心,也反映了在奥运之年,港人积极关心内地贫苦地区……

    使用公共事件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我是认同和支持的,更何况这些年没有一个公共事件大过奥运会。所以,对于那些从奥运会和奥运精神中各取所需,来为自己关心和追求的事业推波助澜的个人和团体,我举双手赞成,并表示敬意。对于国家加大投入,让我们的运动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上抢金夺银,纳税人都没有意见的话,我也不愿意多说。

    然而,让我有些沮丧的是,和奥运会关系最大的一重奥运精神显然被忽视了。奥运会的本质是什么?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奥运会是一场旨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奥运会的精髓应该是体育吧,奥运会最原始也是最大的精神应该是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主的吧。

    可是,看看我们乡村的孩子!竟然在用自制的篮球锻炼身体,用木板作球拍……,我们都无动于衷,等着香港人在那里筹款帮我们的孩子买最基本的体育用品。再看看那些走出了乡村上了初中、高中的孩子,他们的体育课已经被减少到不能再少了,他们为了考试几乎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了,再这样下去,光靠那一小撮被国家包养起来的运动员拿金牌抢银牌,其意义又在哪里?

    我想,我也要借助奥运会的东风呼吁重视青年一代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在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课本的时候,也要为他们送去必须的体育用品。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多划拨一些空地建成公众免费享用的球场和运动场,少一点开发既破坏环境又劳民伤财的高尔夫球场,还有,在中国还有那么多孩子连基本的体育用品都买不起的时候,千万别让人知道我们的奥运体育场是历史上最奢华和造价最高的……

    杨恒均2008…2…22

 柏芝、阿娇和许霆都是我的老师

    我一直想当老师,可混了半辈子,至今还没有大学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眼看当老师的理想灰飞烟灭,突然听到人家叫起了“杨老师”,真是大喜过望。毫无疑问,现在最流行的称呼除了“老板”,就是“老师”了——不论尊卑,无分男女和老幼,见面了口一张就是老师长、老师短的,叫得人心里热乎乎的。

    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平民找到了表达的平台,话语权不仅仅掌握在首长、领导和老师们的手里,每个人都能够传播新的知识和各自不同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上)三人行必有我师,一点也不过分。当很多网友声称从我的文章中看到一些新的玩意从而尊我一声“杨老师”的时候,我也偷偷从他们的留言里了解到新的信息和民意,学到了不少东西。你看看,我是你的老师,你也是我的老师。我们彼此彼此,老师老师。

    不过,最近我最应该喊一声老师的应该是张柏芝、阿娇和许霆,也就是柏芝老师、阿娇老师和许霆老师。

    ******

    如果我告诉你,我一直对艳照门不感兴趣,你千万别说我虚伪,要怪就怪中国的垄断企业——我一直别无选择地使用联通的无限上网,上网速度之慢,别说下载艳照,就是看新闻也经常要等到新闻失效了,网页才慢慢打开。我有什么办法,全中国无线上网就此一家,别无他店。

    当然我可以到网吧里去下载来看,之所以没有去,完全是因为我的经验主义作怪。什么经验主义?就是我在香港的几年工作经历,按照我的经验,原本以为香港吵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又是一起明星露光走馅的无厘头事件。要知道,我在香港的几年,几乎每个月都被娱乐杂志的诱人封面误导而买下这些用胶布封起来的杂志。等到躲在办公室打开来一看,才知道上当。那些封面所说的所谓走光,往往是女戏子们故意露出大半边丰乳或者小半截肥臀以增加知名度的诡计,害我花冤枉钱。

    有了这个经验,我原本以为“艳照门”也不会怎么样。所以也就没有关注,——再说,我得关心北京两会、体*制*改革和中国前途呀,几个明星的那点屁事,用得着我“杨老师”出马?——所以,很多网友留言要求我评论一下“艳照门”,我都没有回应。

    说起来不好意思得很,直到两天前我才从一位好友那里(就是给我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我也不会屈打成招地透露公安老师们他姓什名谁,他的名字消失在今年寒冷的北风里,我记不起来了)第一次看到了几张“艳照门”的照片,我一下子怔住了……(以下从大脑里删除几个自然段落)……

    ……

    ……

    兴奋、激动和迷茫了两天,我才想起来应该找网络上的详细报道和评论看一下,了解更多真相。这一看,就让我忍不住喊出了“柏芝老师”和“阿娇老师”。

    在这个网络信息的时代,大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资信,表达观点,交换意见,在平等的讨论和争论中揭示越来越多的真相,辨明越来越多的真理,从而达成共识或者求同存异。从这一点来说,任何一个进入网络、进入公众视线的公共事件只要允许追问、讨论和争论,都将是我们学习的教材,也是公民教育的最重要途径。毫无疑问,在这些公共事件中扮演了形形色色角色的“演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