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洋的决心具体体现在“血路”两字上——杀出一条“血路”,既隐喻道路之艰险,也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改革也不是请客吃饭,会遇到顽固的抵抗,会有斗争,甚至会有“流血”。不过,这“血”会是谁的呢?是那些顽固不化、阻碍历史进程的利益集团的冷血?还是提倡思想解放的改革者和思想先驱们的热血?
不幸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毫无例外地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改革和思想解放之路上面都洒满了鲜血——而这鲜血绝大多数是改革者和思想先驱们的!
1949年以后的历史就尤其惊心动魄,思想先驱和改革者们前赴后继,但几乎都一个个倒了下去。毫无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先驱者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让我们顺着先烈们杀出的血路走到今天。虽然那些思想的先驱者和敢为人先的改革者没有几个能够幸免遇难,与我们同行至今,但我们却不应该忘记他们——
大家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很多当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代表普世价值的词语如“人权”、“自由”、“民主”和“维权”等以及诸如“讲真话”、“权力制衡”、“给领导人提意见”、“批评领导人”大家国人已经普遍接受的事儿都曾经让我们的思想先驱和改革前辈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些甚至在仅仅提到这些词语时就被利益集团和暴君给灭了。
在我们感叹他们命运悲惨和民族多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当初这些先行者,今天我们也许离现代文明与和谐社会更加遥远?我们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在黑暗中慢慢摸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有责任和理由为那些主张解放思想的领导干部鼓劲、加油,而且即使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思想解放。不过,让人感到非常不解的是,汪洋同志解放思想的呼吁发出很久了,省委和省政府一直在大张旗鼓开会学习,轮番发言表态,人人过关,甚至没有因为暴风雪而中断,可是,中国的民间却没有什么反应,而且十年来一直走在舆论监督和思想解放前列的网民们,对于汪洋同志的思想解放也不冷不热。在互联网上,无论是新闻跟贴、论坛还是博客,“思想解放”的话题几乎显得冷冷清清的。
(春晚用语)为什么呢?我这里提一点自己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
最重要的一点,网民们搞不清这次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背景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第一次思想解放,我们废除了两个凡是(1978年),第二次思想解放,我们虽然始终没有搞清楚“姓资还是姓社”(1992年)“要公还是要私”(2002年?)这两个问题,但妙就妙在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巴,于是13亿人民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这次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或者换句话问?我们要解放什么?当然这和目前思想解放主要是汪洋同志在领导干部中进行有关,虽然我们也不时从报纸上看到一些断章取义的会议讲话内容,但总体上还是瞎子摸象——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解放什么。
我相信,很多能够坐在守卫森严的会议室里听汪洋同志讲话的领导干部可能和普通民众一样心存疑虑,摸不清汪洋总书记到底要大家解放什么思想,以及解放到什么程度,也就是界限的问题。前几天聚会时,一位律师问我,这次思想解放太突然了,会不会是“引蛇出洞”,然后一网打尽?
问题很搞笑,但稍微对共和国思想解放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是绝对笑不出来的。我不怀疑高层领导人的善意和决心——中国确实到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来一次更大的改革的时候,但在现有的体制和强大的利益集团操控下,所谓“思想解放”到最后保不准就客观沦落为一个圈套,勇敢者稍有不慎,就会把这个圈套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到那时,思想还没有解放,灵魂倒很有可能从身体里被“解放”出来。
虽然有同志写文章说中国的历次思想解放都是民间先动起来,最后迫使上面采取行动,所以看上去都是“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其实一条看不见的线是“由下向上”的。这话太过于一厢情愿。中国民间一直在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没有上面的关注和变化,你再动也是白动,甚至最终把自己动到死亡之地、永世不得翻身。例如,包产到户的政策据说产生于安徽某个地方农民的一次自发冲动,后经媒体大肆渲染,上面也睁只眼闭只眼,乐得你们去说北京顺应民意。大家难道忘记了,在这几个农民签订合约分地之前,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这样想甚至这样做的农民?——结果你想知道吗?都被活活整死了,你只不过只看中央电视台,不知道而已。就我所知道,我老家附近就有至少两个因为在文革中说出诸如“土地不如分给我们(农民)”就被折腾得家破人亡,理由是想复辟旧社会,阴谋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是不是比那几个私自搞包产到户的农民的思想更解放?不过,还是那句话,他们可能没有活到文革结束,被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给砸死了。
所以,如果上面没有大力提倡思想解放,不允许反思20年的改革,一切都是白搭。现在即使是汪洋提出来了,下面仍然心有余悸。不过,既然上面汪洋们已经提出来了,我们总不能没有反应吧?!
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汪洋同志(当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认识到我们国家和民族要前进,国家要发展,那么改革必须深入,思想必须解放,但他(们)却不知道该解放哪些思想,从哪里入手,以及解放到何种程度等等。于是他(们)吹响了解放思想的集结号,一是给我们壮胆,二是想看看我们的反应,三是看我们能够冲多远。
结果当然是两种,一种是官员和民众都积极响应,群起而冲之,结果弄得汪洋们都高兴得不得了,思想解放了,国家进步了,社会和谐了,我党稳固了,民众的幸福指数也水涨船高……
另外一种结果则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大家不认为有思想解放的必要,或者大多数人仍然心有余悸,总之,下面没有多少人响应,官员们不积极,民众反应冷淡——正如汪洋同志最初提出思想解放时遭遇到的那样。当然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也总会有少数傻比站起来往前冲……。后果大家是可以预料的——汪洋们最终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太前卫,脱离了中国几千年专制的“中国特色”,中国人不喜欢思想解放,中国人还不太适合思想解放,或者利益集团确实太强大,于是汪洋们退了回去(这对大权在握的一方大员并不是坏事),不但不再提思想解放,而且为了安慰利益集团和那些被利益集团玩弄得麻木不仁的民众,汪洋们不得不把那几个率先站起来响应自己最初提出思想解放号召的人撤下来、关起来,免得他们那被自己煽动起来的思想的火花继续冒烟……
当然这是我的YY(意淫),可是就凭这YY,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汪洋书记的号召,至少让他听到我的声音:汪书记,是的,中国到了非再来一次思想解放不可的时候了,我响应你的号召,先解放自己的思想。
作为一位普通的广东居民——一个网民,一名公民,我怎么响应汪洋的号召呢?我就从自己做起,率先解放我自己的思想吧。一直以来,一些思想不解放的官员让我们认为,公民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力,更没有参政的途径,独立思考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甚至在互联网上的言论也经常被无理地删除……要知道,如果不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关心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谁会有时间无聊地到互联网上去议论国事,讨论思想解放呢?
不如,就让我们先从互联网开始解放我们的思想,请不要删除我们讨论思想解放的帖子吧!
杨恒均2008…2…28香港
别把灾难弄成立功和歌功颂德的机会
进入三月,大地回春,气温回暖。如果谁的心底依然还有雪灾留下的冰封,我建议他打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或者随便翻开一份党的报纸,最近那上面都是对雪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们铺天盖地的赞扬和歌颂,从解放军指战员到公安干警,再到人民公仆公务员以及火车、电力等部门的代表,经过媒体渲染的事迹绝对能够溶化你心中最后的一块坚冰。如果你的神经比较脆弱的话,搞不好还会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感激莫名。
对于这些在雪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党政要员和公务员、武装警察以及电力和运输工作人员,我们除了表示敬意之外,本来不应该说三道四。但我却对一些现象却不能睁只眼闭只眼,更不能闭口不言,否则我会良心不安,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另外一批人——我认为,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感激的人!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灾民,中国的灾民!他们本来是这场雪灾中的受害者,也是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里的主角。但他们从头到尾,却都成为这场灾难中的配角和陪衬。
****
前不久一位朋友同我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来往于中美之间,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中国这次雪灾和美国的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都是百年难见的灾难,如果说到规模尤其是危害程度,刚刚过去的雪灾可能要更严重一些。飓风造成的水灾来去如风,也比较猛烈,可是雪灾却是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破坏时间更长,破坏性也更大。如果对比两次灾难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人们不禁要问,为社会美国的水灾造成了那样严重的结果,而中国的雪灾却要好很多?甚至给人一种雪过天晴,啥事也没有发生的感觉?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的救灾能力强过美国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由于美国那场灾难发生时我正好在国外,几乎一个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