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3-温热经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泻散,只取此二味。故案中有但书用某方而不开明药味者,决非尽用原方,必有加减之处,观者以意会之可也。 
雄按∶ 
此论通极,诸方皆当作如是观。 
邹润安曰∶牡蛎泽泻散证水蓄于下,上焦之气,不能为之化。故《类萃》商陆、葶苈以从上下降,泽泻、海藻以启 
水中清气上行,栝蒌、牡蛎则一以上济其清,一以下召其浊,而使之化耳。 
又曰∶牡蛎泽泻散,治腰以下水气不行,必先使商陆、葶苈从肺及肾,开其来源之壅。而后牡蛎、海藻之软坚,蜀 
漆、泽泻之开泄,方能得力。用栝蒌根者,恐行水之气过驶,有伤上焦之阴。仍使之从脾吸阴,还归于上,与常山之蛇, 
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者不殊也。 
x越脾汤x 
麻黄(六两) 石膏(八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水六升,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 
喻嘉言曰∶越脾汤者,示微发表于不发之方也。大率取其通调营卫。麻黄、石膏二物,一甘热,一甘寒,合而用之, 
脾偏于阴,则和以甘热。胃偏于阳,则和以甘寒。乃至风热之阳,水寒之阴,凡不和于中土者,悉得用之。何者?中土 
不和,则水谷不化其精悍之气,以实营卫,营卫虚则或寒、或热之气,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于表里。所以在表之风 
水用之,而在里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无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害中土,自足消患于方萌矣。 
x甘遂半夏汤x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一本无甘草) 
汪按∶王氏虽为之释究当从一本去甘草为是。 
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分,顿服之。 
王晋三曰∶甘遂反甘草,反者此欲下而彼欲上也,乃以芍药约之,白蜜润之,则虽反而甘遂仍得下渗。《灵枢》有言, 
约方如约囊。甘遂、半夏逐留饮弥漫于肠胃之间,虽利而续坚满,苟非以甘草、白蜜与甘遂大相反者,激而行之,焉能 
去其留着之根?相反为方,全赖芍药之酸可胜甘,约以监反,庶不溷乱中焦而为害。然学识未优者,不可轻试于人也。 
x控涎丹x(一名妙应丸)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各等分) 
为末,蒸饼糊丸。每服五七丸至十丸,临卧姜汤服。 
雄按∶余治虚人饮证,每以六君子汤去甘草,送服,甚妥。达可谓之子龙丸。云∶治流注窜毒甚效。 
王晋三曰∶控,引也。涎读作羡,湎涎也。水流貌。引三焦之水,湎涎流出于水道也。芥子色白,入肺而达上焦。 
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故白芥子走皮里膜外之水饮。甘遂决经隧之水饮,大戟逐脏腑之 
水饮。三者引经各异,湎涎于水道则同,故复之为方,而名控涎也。汪按∶涎即次之俗字,亦作漩,本指口唾,引伸为 
痰涎。王说未当。 
x又控涎丹x 治诸痫。 
生川乌 半夏(洗) 僵蚕(炒,各半两,生姜汁浸一宿) 铁粉(三钱,研) 全蝎 甘遂(面裹煨,各二钱半) 
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二方俱忌食甘草。 
x五子五皮汤x 
即五皮饮(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一方五加易陈皮。一方五加易桑白皮)加杏仁、苏子、葶苈子、 
白芥子、莱菔子。一方无杏仁、芥子。有香附、车前子。 
x桂苓丸x 
桂(一两) 茯苓(二两) 
为末,蜜丸。沸汤下二钱。作汤名桂苓饮。 
x禹功丸x(即禹功散) 
黑牵牛头(入磨一次,不复再磨,四两) 大茴香(炒,一两) 
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服一二钱。或加木香一两。 
x防己茯苓汤x 
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王晋三曰∶余治太阳腰髀痛,审证借用此方,如鼓之应桴。 
x中满分消汤x 
半夏(一钱) 浓朴 黄连 黄柏(俱姜制) 川乌 干姜(俱炮开口) 吴萸(炒)草豆蔻(炒研) 木香 人 
参(各五分) 茯苓 泽泻(各一钱半) 生姜(五片) 
水煎,稍热服。大忌房劳、生冷、炙 、酒、面、糟醋、盐酱等物。身热,脉浮,喘满,有表证,加麻黄五分。血 
虚至夜烦热,加归身、黄 各五分。阳气下陷,便溺赤涩,加升麻、柴胡各三分。脾气虚弱,饮食不磨,去黄柏,加益 
智仁、荜澄茄、青皮各二分。 
x中满分消丸x 
浓朴 半夏 黄连(俱姜汁炒) 黄芩 枳实 白术(同枳实拌湿炒焦) 干生姜 茯苓 猪苓 泽泻 人参(各 
五钱) 甘草(炙,一钱),汤浸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沸汤下。脾胃气滞,食积胀满,加陈皮、砂仁各五钱。 
经脉湿滞,腹皮 臂痛不可拊者,加片子姜黄一钱。肺热气化不行,溺闭喘渴者,加知母三钱。 
张路玉曰∶东垣分消汤、丸,一主温中散滞,一主清热利水,原其立方之旨,总不出《内经》平治权衡,去菀陈 , 
开鬼门,洁净府等法。其汤方主中满寒胀,乃下焦阴气逆满,抑遏中焦阳气,有似乎阴之象,故药中虽用乌头之辛热, 
宣布五阳,为辟除阴邪之向导,即用连、柏之苦寒以降泄之。苟非风水肤胀,脉浮,证起于表者,孰敢轻用开鬼门之法, 
以鼓动其阴霾四塞乎。丸方主中满热胀,用黄芩之轻扬以降肺热,则用猪苓、泽泻以利导之。故专以洁净府为务。无事 
开鬼门、宣布五阳等法也。 
x小青龙汤x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水一斗,先煮麻黄汤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徐洄溪曰∶此方专治水气。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邪汗未尽,必停于肺胃之间,病属有形,非一味发散所能除, 
此方无微不到,真神剂也。 
x木防己汤x 
木防己(三两)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二枚)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虚者即愈,实者复发,去石膏,加茯苓、芒硝。 
尤拙吾曰∶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书不尽 
言,而意可会也。故又以石膏治热,人参益虚,于法可谓密矣。其虚者,外虽痞坚,而中无结聚,即水去气行而愈。其 
实者中实有物,气暂行而复聚,故三日复发也。去石膏加芒硝者,魏伯乡云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故 
以坚投坚而不破者,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饮下行之用耳。 
邹润安曰∶防己之茎如木,故名木防己。后世以其出汉中,因又名汉防己,非二物也。如仲圣但以防己名汤,则曰 
木防己汤。连他物以名汤,则除去木字,以便称谓耳。后人以茎为木,以根为汉,及治风治水之分,均属臆断。 
x藿香正气散x 
浓朴 陈皮 桔梗 白术 半夏(各二两) 大腹皮(换槟榔亦可,或用苍术) 白芷 茯苓 苏叶 藿香(各三 
两) 甘草(炙,一两) 
为粗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煎热服。汪按∶《兰台轨范》无白术。 
x不换金正气散x 
苍术(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黄,四两) 浓朴(去皮姜汁,炒) 陈皮(去白) 甘草(炙,各三两) 藿香 半 
夏(各二两) 
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温服。或加香豉。 
雄按∶二方皆治风寒外感,食滞内停,或兼湿邪,或吸秽气,或伤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证,的是良方。若温暑热证, 
不兼寒湿者,在所切禁。今人谓其统治四时感证,不审病情,一概乱用,殊可笑也。 
x六和汤x 
香薷(二两) 人参 茯苓 甘草(炙) 扁豆 浓朴(姜制) 木瓜 杏仁(去皮尖) 半夏(各一钱) 藿香 砂 
仁(炒研,各六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水煎,热服。一方无香薷,有白术。汪按∶宜用香薷为暑月受凉闭汗故表之也。 
雄按∶此亦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剂。香薷饮之方不一,主治略同。皆非治暑之药也,用者辨之。 
x五积散x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麻黄 桂枝 炮姜 半夏 茯苓 枳壳 桔梗 芍药 当归 川芎 白芷 生姜 葱白 
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汪按∶麻黄亦为闭汗而设。 
雄按∶此治外受寒湿,内挟冷食之剂。 
x益黄散x 
陈皮 青皮(下食入太阴之仓) 丁香(去脾胃中寒,各二钱) 诃子肉(五钱,能开胃消食止痢) 甘草(炙, 
三钱) 
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钱仲阳用治脾土虚寒,呕吐泄泻。汪按∶徐洄溪谓诃子肉水煎涩难入口。此方似宜末服。 
不必水煎。 
x又益黄散x 
人参 陈皮(去白,各一钱) 黄 (二钱)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芍药(七分) 黄连(少许) 
为末。每服二钱,水一杯,煎五分服。李东垣用治慢脾风。 
x星附六君汤x 
即六君子汤、四君子加陈皮半夏是也。加制南星、白附子。 
附连香饮(佚) 
俟考 
雄按∶本论主治热气深伏,烦渴呕逆,必以黄连之苦降泄热为君。或谓即香连丸,则木香与火升作呕者,非所宜也。 
若寒呕,则石莲丁香饮甚妙。 
x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x 
药即汤见。 
雄按∶此方于橘皮竹茹汤,去生姜之温、甘草之甘,加黄连之苦寒,以降诸逆冲上之火。半夏之辛开,以通格拒搏 
结之气。用治呕哕,其效如神。 
x来复丹x 
太阴元精石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用硫黄为末微火炒结成砂子大) 橘红 青皮(去白) 五灵脂(澄去砂, 
炒令烟尽,各二钱) 
为末,醋糊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x七香饼x 
香附 丁香皮(各一两二钱) 甘松(八钱) 益智仁(六钱) 砂仁 蓬术 广皮(各二钱) 
为末,神曲糊调匀,捏成饼子。每重一二钱,干之,用时杵碎,水煎服。 
x平胃散x 
茅山苍术(去粗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