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吻之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压力),后来这些作品被结集为《小鸟:阿尼丝·林情色作品选》。在短篇故事《希尔达和兰戈》(选自《小鸟》)中,她带领我们踏进了一个偶遇相会和匿名之吻的世界。有一天夜里,巴黎模特希尔达在蒙巴特高地的一次晚会上,对一个肤色浅黑的墨西哥画家兰戈颇有好感,两个人迅速地、充满激情地拥抱在一起:    
      几乎是同时,她觉得自己深陷黑暗当中,陷入到他金棕色的身体当中。他靠向她,圈着她吻了她。那吻热乎乎地,快速地;他的呼吸拂过她的脸,他吻着她的耳朵,她的眼皮,她的喉咙。她什么都看不见了,什么都听不见了,毫无知觉般,每一个吻,就像被灌进了一大口酒,加剧着她升高的体温,每一个吻都使他的嘴唇更加火热。    
      就像希尔达和兰戈一样,林和亨利·米勒的火热爱情据说也把她变成了一个永不餍足的情人。他们的爱情故事,毫无疑问,对林和其他很多男人的亲吻冒险中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第七章 书本中的吻传奇爱侣

      哦,把我从草上举起!    
      我完了!我昏迷,倒下!    
      让你的爱情化为吻    
      朝我的眼和嘴唇倾洒。    
      ——雪莱 (1792~1822)    
      阿伯拉尔(1079~1142)和海萝丽丝(1101~1164)的故事也许是最具有悲剧色彩的爱情传奇。这对著名的爱侣生活在12世纪的法国,以其充满激情的通信而闻名于世。阿伯拉尔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海萝丽丝是当时受过良好教育的才女,当地一个教士会成员的外甥女。阿伯拉尔在他的《受难史》一书中写道:    
      她的舅舅对她的爱和想把他培养成才女的愿望相等,他想使她接受最好的教育,最终是为了有可能得到她。她没有一丁点低俗的美丽,她以其丰富的学识高高地站在众人之上。    
      阿伯拉尔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高个子的举止得体的”女学生。海萝丽丝当时只有17岁(比阿伯拉尔年轻二十多岁)。阿伯拉尔草率地把课程安排在教士的府邸里,海萝丽丝就住在那儿,他们深深地相爱了。“我们连在了一起,起初是连在同一屋檐下,接着是连成一条心,在授课的借口下,我们放任自己谈情说爱。”    
      不过,每当我们渴望一个僻静的角落时,我们只需埋头书本边足够了。书总是翻开摆在那里的,只有爱情成为优先话题时,提问和解答才十分热烈。相互的亲吻多于箴言的阐释。    
      海萝丽丝的舅舅发现了这对恋人。海萝丽丝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监护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生下后,他们两个做出了秘密结婚的承诺,但海萝丽丝被家人送进了修道院。阿伯拉尔也面临了更严峻的惩罚。海萝丽丝家族的人对他进行报复攻击,他们阉割了他。阿伯拉尔带着无限的羞辱进了圣丹尼斯修道院,当了一名修士。海萝丽丝后来摘去面纱,成了阿根杜本笃会女修院的院长。这对恋人受着残忍的分离的痛苦,只能靠通信来保持彼此的联系,传达着他们彼此的忠诚。    
      “第一次他亲我,他只是亲了一下/在写这诗篇的手,从此我的手就越来/越白净晶莹,不善作世俗的招呼。”英国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1806~1861)在她的《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中,深情地回忆了她和她的文学伴侣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初次见面的场景。这对恋人被后来的学者们称之为“不朽的爱侣”,在他们相恋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给对方写热情洋溢的情诗。和阿伯拉尔和海萝丽丝一样,这对恋人也不得不把他们的爱和吻藏起来,因为巴雷特颇有控制欲的父亲反对他们的结合。他们私奔到意大利的比萨,在那里小住了一段时光,然后移居到了佛罗伦萨。就是在佛罗伦萨的这段时光里,勃朗宁夫人写出了她最好的作品,长诗《奥罗拉·莉》(1856)。婚后的勃朗宁夫妇一定是度过了很多亲吻不断的激情之夜,我们从《奥罗拉·莉》里可以找出一个段落,巴雷特这样描述一个吻:“像心醉之夜那样漫长寂静。”勃朗宁夫人的“我究竟怎样爱你?让我细数端详”也是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情诗名句之一。    
      “我吻她的唇,半张着的唇。我从未如此真实地拥吻任何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诗人萨尔瓦多·达利这样写道,他描述的是他在地中海岸边第一次拥吻他深爱的女人加拉时的场景。(达利在西班牙的海滨渡假胜地卡达克斯遇到了皮肤微黑、轮廓清晰的美女加拉,旋即爱上了她。加拉当时已经嫁给了诗人保罗·艾吕雅,但后来她改嫁了达利,成了他的缪斯。)对达利来说,这一吻象征着“彼此互相渴望的开始,驱使着他们吞没了对方直到最后一口。”     
    


第七章 书本中的吻心灵的问题

      心与心相会在爱人们的唇间。    
      ——雪莱 (1792~1822)    
      几个世纪以来,作家们都对能够触及心灵的吻的说法困惑不已。在《可感知的爱》一诗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罗伯特·赫里克在吻他情人的唇时发现:“在亲吻中,/她的灵魂和爱明白无疑地显现。”柏拉图的灵魂“当他亲吻阿迦同的时候,也出现在他的嘴唇上”,出现在“灵魂的分身”状态下。但丁在其充满幻想色彩的十四行诗里把这种灵魂之吻说成是“嘴唇/比言辞更丰富, /心灵在嘴唇间燃烧,使言语黯然失色。”早期的希腊诗人墨勒阿格洛斯描述了在一个贪婪的热吻中自己的灵魂飞扬的感觉:    
      酒杯是幸福的,因它摩挲着    
      温暖的泽诺菲利娅性感的唇,啊,多么幸福!    
      我愿是她的唇压着我的唇    
      在无法呼吸的啜饮中直入我心灵。    
      在《爱情》一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吉罗拉马·穆齐奥描写了他“从所爱的灵魂中汲取生命的活力”的强烈需要。17世纪的英国女诗人阿芙拉·贝恩在她一首名为《失望》的诗中,写到了一对在草地上幽会的恋人身心合一的感受:“她芳香的嘴唇碰到他的唇,/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心灵,彻底融为一体。”优雅的亲吻让约翰尼斯·塞昆德斯写出了“心灵在一次呼吸中结合,/直到激情消退开始慢慢流淌/好比两个身体里留出的涓涓细流。”在诗歌《吻》中,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火热的心灵之吻看起来简直有些神圣:“当我们生命的呼吸相遇/上帝在加热我们的生命之血,直到情人颤抖的情欲奔跑,/火中之火,神中之欲。”和这些诗人对心灵融合的向往略有不同的是奥地利诗人瑞纳·玛利亚·里尔克的《情歌》,在诗中,他思索着,“我怎样才能守着我的心不使它碰着你的?”    
      凡是触动你的和我的,    
      好像拉琴弓把我们拉在一起,    
      从两根弦里发出“一个”声响。    
      在《你和我》一诗中,19世纪德国诗人弗雷德里克·黑贝尔则是一头扎进放纵的情爱中,这样描绘一个心灵正在融化的拥抱:“他们拥吻,/融化成一个人,/一同滚落进喉咙的深渊里。”    
         
    


第七章 书本中的吻以吻封缄

      我触摸着    
      我的嘴唇朝着你那两片树叶    
      触摸着。你的唇已经枯萎    
      所以呵,来自我的嘴唇的亲吻将    
      向你的嘴唇传达爱的信息    
      我还有更多的幻想    
      将在一封情书里对你诉说。    
      ——J。G。萨克森 (1816~1887)    
      情书是向所爱表达柔情蜜意的绝佳方式。莫扎特(1756~1791)写给他妻子克拉拉的情书,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一样表达了自己爱慕和亲吻的意愿。“……我的爱——我惟一的爱,请在天空中抓住它们吧。我吻了你两千九百九十九又二分之一次,那些吻正飞舞在天上,等着有人去抓住它们呢。”一封热情洋溢的情书很有可能就使恋爱双方的关系达到一个新的阶段。19世纪法国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就曾用这样的甜蜜话语唤起她的恋人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热情:    
      ——假如你知道我多么思念你,假如你知道昨夜的记忆留给我的晕眩的狂喜和满心的渴望。我多么想就着你那甜蜜的呼吸,就着你那让我快乐嘴唇飘落下来的亲吻,表达我的欣喜若狂。    
      毫不奇怪的是,情书中包含的段落和章节,有时经常被人珍藏,有时也经常被人焚烧。    
      18世纪时,吻随着情书旅行各地,情书的作者在关注内容的时候也更重视形式。包裹的主人们通常在一种特制的羊皮纸上把信写好,再用羽毛笔花俏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再吻一吻自己创作的东西,然后,用蜡将信封好,再扎上一根丝带。在浪漫主义早期最热烈的情书当中,就有一封是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时间是1795年12月,地点是巴黎:    
      我的心在痛,充满了悲伤,我一刻也离不开你……我从你的嘴唇,从你的心哪儿得来的爱火一样地消耗着我的生命……你中午就要离开了,我会在三点钟见到你。那时见吧,我的小亲亲,一千次吻你。    
      到时候你什么也别给我,那样我的血里会着起火的。    
      拿破仑和约瑟芬结婚后不久,拿破仑就离开了巴黎,率领着法国军队进军意大利。好几个月的时间,他都请求她到米兰来欢度他们的蜜月。拿破仑急于拥抱约瑟芬,在1796年4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    
      可你会来的,是吗?你会到我身边来的,躺在我怀里,伏在我胸上,吻着我?    
      长上翅膀来吧,来吧!吻你的胸口,再往下吻一点,再往下!    
      拿破仑听到远在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