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东流?也许是方法和技巧还需改进吧。我是一个偏向于喜欢理科的女孩,也是那种捺不住性子的“狂躁”之徒。虎头蛇尾是我做事最大的缺陷,正是由于缺乏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而终成为制约我进步的绊脚石。每一次的深思反省总能将我性情中最糟糕的一面暴露出来,鞭挞之后总有或多或少的进步。新的一年我许下了一份祝福,一份心愿,再一次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相信每个高分落榜生都是怀着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下跨进了复读的门槛的。一种教育制度的束缚决定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当千军万马一拥而上时,必有不慎者会失足而落。只是为了心中那个曾被摧残的梦,只是为了一种无怨无悔的追求,甚至只是为了实现父母的夙愿,重回重温那熟悉的高三课程。没人知道结局,但却有那么多人愿意尝试。一位老人对我说:看那树上的松鼠想要跳得更远,就要寻找一棵更高的树,就必须敢于尝试。事实上很少有松鼠会因此受伤;即使落下,也会被更低的树枝接住。人如果想追求更高的目标,就必须勇于跳跃。
很久没有呼吸窗外新鲜的空气了,窗外一场雪将一切都变得洁白无瑕,我闻到了冷涩的寒风的芬芳。有些东西正如花香,你尽力去嗅时,却无法察觉它的香气;如果你不注意地呼吸,你会发现花香扑鼻。
(齐老师:沈小力2004年以609分进入理(1)班,2005年高考以同样的609分(其含金量远高于2004年)又一次失去进入北大本部的机会而进入了北大医学部。她不甘心,再次选择了复读。我敬佩这位女孩子追求理想的决心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但也想通过她的经历告诉人们什么叫执著。)
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情结一个班主任的学生情结(1)
人大附中培训中心高考复读班
理科(1)班班主任齐景泉
我,62岁,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老了。
但是,我的胸中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我的眼睛依然清澈,我的语言依然直率,我的心灵依然单纯,我的胸怀依然坦荡。从教34年,历经“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送走了一批批不同时代背景下,在各种家庭环境中,有着各自性格、各自经历的上千名学生,从大姐姐到班妈妈到班主任奶奶,我从没觉得与学生有代沟。我理解他们,他们信赖我。34年我就生活在他们之中,34年我与他们同呼吸、共忧喜。虽说处于大变革、大开放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都会给学校、给学生打上深浅不一的烙印,我们也一起抵御着外来细菌的入侵,但这毕竟是社会上最干净的一块地方,孩子们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最有理想、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有正义感的最纯洁的一群。我爱他们,我以我的理念教育他们,以我的正直影响他们,以我的诚意感动他们,以我的爱心温暖他们,他们也用爱和信任回报了我。一届届的学生对我的爱像是涓涓细流流淌过我的胸膛,滋润着我的心田。是他们,让我的心灵永远年轻,让我的生命之树永远郁郁葱葱!
学校是我一辈子的家。从上学到教学,虽然身份迥异,地点几经变更,但不论在外地、在京城、在远郊、在城区,我从没离开过学校;当我从学生变成老师后,也就从来没离开过我的学生。
但最初走上教育岗位却并不是我心甘情愿的。家庭的贫困使我不得不报考免费食宿的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的六年里,我没有一天不做着毕业后坚决不当教师的梦,而且坚信这梦一定能够实现。但是,在那个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的年代,我们1967届毕业生几乎毫无例外地全部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各个部门的中学,我无奈地当上了中学教师。
是孩子们让我爱上了这个职业。
1968年7月,我来到北方大山中的一个小小的煤矿,担任了初中二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是清一色的煤矿职工子女。我这个没有学过教育学的师范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从此走上了神圣的讲坛。
当我万般无奈走上教育岗位的时候,我只是凭着受党多年教育的觉悟和自己的良知,加上做中学教师的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知道教师要有师德。再有就是两位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一位是老师,她从反面给我的警示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绝不能让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受到一点点伤害,绝不能让他们像我一样,内心深处有一个永远弥合不了的伤口!另一位是同学,她从反面给我的警示是,要格外关注学生良好素质和高尚品质的培养。
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因是插班,没买上课本,只好与同学合用。上课还好说,两人共用一本;下课后各自回家,没书怎么做作业呢?我只好向一位家住得比较近的同学借书,每天等她做完作业后,我去她家取书做作业。这个同学借此常常刁难我,我得帮她干这干那,稍有不从,她就以不借给我书来威胁我。有一天,我忍无可忍顶撞了她,第二天自然交不了数学作业,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了我,本来就一肚子委屈的我当堂就又顶撞了老师。老师怎么收拾我的,老师被气成什么样,我后来都记不清了,我记住的只是老师的不公正和我的一肚子委屈,而且一记就记了一辈子。我一生只恨过两个人,居然就是这位儿时的老师和使我陷入困境的同学。直到写这篇文章、写这件事,反思一下几十年前的这件小事,老师也很冤,她根本就不知道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没交作业是该批评啊!这位老师姓什么,长什么样,我早忘掉了,只记得是位中年女老师;对那位同学更是毫无印象。其实现在回想,我真正记住的是一种不经调查了解就武断地加人以罪名的做法,这种做法深深地伤害了一个曾是学习模范,自尊心极强的小女孩。在四十多名同学面前被公示、被呵斥,对她来说是无法忍受的耻辱,何况她有内情。那位老师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当然也忘不了那位自私、狭隘、妒嫉心极强的同学给另一个孩子的心灵造成的重创。她在何方?她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她是否还记得那个她曾经欺侮过的小女孩?她可知道她多么深地伤害了她,给她心上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阴影?
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情结一个班主任的学生情结(2)
在“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的1969年,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我这个在籍人数50多人的班级只有十来个学生上课。每天课余,班长做向导,我们翻山越岭逐户家访,把学生一个个地请回学校。当有一天来到离校最远的一个贺姓女生家时,我震惊了!这一家七八口人只有一条棉裤,谁出门就谁穿。当地人戏称此地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家家房顶上都压着大石头,否则飞沙走石把房顶都掀了。十冬腊月,能冻掉人耳朵的口外寒冬,这一家人只穿着单裤缩在热炕上,孩子的父亲无奈地说:“不是我们不让孩子上学,天太冷,路又远,孩子没棉裤呀。”我默默地离开了。回校后我以我们班委会的名义给孩子家长写了一封信,从我每月25元的生活费中拿出5元以班费的名义封进信里,请他们为孩子买条棉裤。我委托班长给她家送信,嘱咐他快去快回,不要问长问短,可是当我第二天早读走进教室时,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欢迎我。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叫出了班长,原来他出于好奇,跟家长一起看了信,戳穿了我的谎言,并向全班同学通报了事实真相。我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一点点小事,却受到了这么隆重的欢迎。孩子们的脸上漾满了笑容,眼睛里充满了对我的信任,那一刹那,我的心颤抖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觉得我一下子爱上了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们!
贺同学穿着崭新的棉裤来上学了。经过一户户动员,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校复课了。我把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当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学生除了上课,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停课是家常便饭。我带着这些孩子们背沙子、挖防空洞、挑水抗旱、种收庄稼、远途拉练训练……生活倒真是丰富多彩!每当我身穿一身旧制服,近三尺长的大辫子塞在一顶已经泛白的旧制帽里,英姿飒爽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会立刻欢呼起来:“今天劳动!”所有的活动我都身先学生。虽然我是城市生、城市长的城里人,但我不怕吃苦,常是汗比学生流得多,我一声招呼,孩子们前呼后拥,这些矿山孩子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各项活动我们班总是第一。我这个年轻的班主任成了他们的核心和灵魂。
我得到了学生的爱:挖防空洞时,当我跪在地上,吃力地抡起镐头时,镐头立刻会被学生抢走,他们不舍得让我干,把我撵到洞边当监工;挑水抗旱时,每一担水要翻过山坡走二里地,学生们挑着大桶健步如飞;他们心疼我,一位女生从家里给我带来一对袖珍白铁皮小桶,我挑着这副水桶实在滑稽,但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宠爱。
记得有一次我请假一周回京办事,回来后一进教室就被学生团团包围,够不着我的登上椅子,跳上桌子,七嘴八舌向我诉苦,告诉我,没有我的日子他们就像没娘的孩子,有多么可怜!那一刻,我拉着他们的手,抚摸着他们的头,应答着他们的问候和倾诉;那一刻,我迎着那些热切的朴实的信任、敬爱的目光,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虽然我还是个姑娘,但此刻我觉得我不只是他们的老师、大姐姐,我好像就是他们的妈妈,我身上负有的不只是老师对学生,还被赋予了妈妈对孩子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我的心被这融融的暖意、被这无比的信赖彻底融化了,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的精神境界实现了升华,我突然爱上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