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住“宗”,给学生开宗而明义,就可引导学生走上健康之路。(这个班的班长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已回国发展。)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也懂得爱。当然,他们不必为我搬砖垒墙,但他们在我为他们全力付出的时候,悄悄地为我的孩子补上拉下的功课,教给她学习方法,跟她聊天谈心,直到今天,我的孩子还和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保持着联系;看到我住的房子潮湿得可以爬出蚯蚓了,他们在贺年卡上写下了他们的祝愿:祝老师明年分到新房!一位远去欧洲求学的女孩,临行前恋恋不舍,说她忘不了在人大附中的三年,这三年对她一生的事业至关重大,她真诚地说:“老师,不管我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您需要,一声呼唤,我一定会到您身边。”我流着幸福的热泪送走了她,如今,这位当年的小才女早已博士毕业,事业有成。
回忆中,一届届学生笑嘻嘻地从我眼前走过,招着手,呼唤着我,一种幸福感充盈着我的全身,我爱他们!
在欣慰的同时,我也看到在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的今天,在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商品社会里,提倡正面教育,提倡真、善、美也阻力重重。有些孩子的家长、朋友为让孩子适应复杂社会,不停地向学生传授着种种生存之道、发财之道、升官之道,八面来风都吹向了尚未定型的孩子,教师怎么办?古人云“君子不可欺之以方”,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君子不好当。君子方正,而因其方正,襟怀坦荡;因其方正,坦率耿直;因其方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其方正,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所以常被人“欺之以方”!而方正过了线,为迂腐,君不见,古代小说戏曲中的酸秀才,大多不坏,却是市井笑料,骗子玩物。那我们还要不要培养方正的君子?我以为学校只是教育的战场之一,学生接受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有意或无意的教育,你挡不住八面来风;但学校毕竟是教育的主战场,而老师则是教育战线的主力军,像培育树苗,教师是园丁,他必须科学浇水施肥,精心照料,让树苗挺拔茁壮成长,其挺拔,即为正,受八面来风影响,却绝不会被八面来风撼动。一棵成材后的参天大树,它虽有无数的旁逸斜枝,却都生长在笔直的主干之上,千姿百态而不离其本;我们培养谦谦君子,也同理,其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品德是他们一生立身的根本!而且培养其“正”并不代表不培养其“变”。何况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他们正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唯其正,才能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同时教其“变”,则会学会为人处事,会学会灵活机动,会懂得战略策略,会走好其人生之路。
对这个问题,我也曾有个思考过程。人们常说:“班如其师。”意思是说,一个班级的班风气质极像其班主任的作风气质,有其班主任的性格,所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种体会。记得我在带1991届(入学)学生时,政教处一位老师对我说:“你们班的学生太老实了,干了好事也不言声,要是人家别的班,早跑来汇报了。”是啊,老实巴交的班主任,带出了老实巴交、实干傻干的班;是啊,我们打扫花园,我们会后收拾大会议室,暖气跑水我们搬砖铺路,我们为全校文艺汇演搬架搭台,顾不上吃饭……学校有什么活都爱点我们班的将,用着方便,又得心应手啊!但是年终评奖时,我被年级老师推选为优秀班主任,而优秀班集体却没有我们班的份!当时,我真是怒火万丈,但也开始反思,我特别特别担心的是,我反复问自己的是,我会不会害了这些孩子啊?我太强调老实做人,诚实做人,不图名利,孩子们到社会上会不会吃亏?思考的结果是,还要坚守“宗”,也要与时俱进。我现在也懂得了让孩子们除了学会做人以外,还要学会推销自己。其实中国古人早就懂得这一点,《毛遂自荐》的故事不是已告诉我们,芒刺的锋芒须让它“得处囊中”才能显露出来呀。毛遂自荐推销自己,给自己争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的事业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是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类似文章还有很多,各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都在传授着做人的方方面面,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而如今,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逼使我们把“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变成倾泻而下的阵阵急雨,从“无声”到“有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无声”正是“有声”之前的准备,不可或缺,古代一个毛遂的个案发展成现代千千万万个毛遂积极推荐自己。
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情结一个班主任的学生情结(5)
我想,我不必杞人忧天,我的孩子们虽然受了点打击,但像这样的甚至比这大得多的打击,他们将来的人生路上不知还要遇到多少,让他们提前体验一下吧。中国有句老话是“老实人吃亏”,但中国还有句老话是“老实人常在”,为了他们今后的路走得好,走得正,我还是要君子“教之以方”,我还是要为他们的善言善行而骄傲!
从2002年起,我开始接手复读班工作,至今已连续四年担任理科(1)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不愿称他们为失败者,虽然复读似乎就已经意味着失败;我说他们是一群高分高考失利者。他们的特殊点在于他们都可以上很不错的本科大学,但他们志存高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他们有胆识,但毕竟在他们还不算长的人生路上首次遇到了一次大的坎坷,有些沮丧,有点痛苦是难免的。我的任务就是带领他们排解压力,振奋起来,实现理想。我为这四届学生付出了很多,已毕业的前三届中已有25人进入北大、清华,其余绝大多数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自己向往的名校,他们理想的实现就是对我付出的最好回报。
接手复读班是在2002年,这时的我不再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不是沉稳老练的壮年人,而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一场大病后,已在家休养了两年,懒散无聊又有些虚弱的我,一见到学生,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精神立刻振作起来,人生也不再灰暗。说老实话,我和他们都是在人生路上才刚遭受到重大打击的:在复读还未成风的当时,他们不仅要忍受高考失败的巨大痛苦,还要面对那些应届和低年级学生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他们是高四的,哈,高四!”听到这讥讽的声音,他们头都不敢抬,他们毕竟是一直成绩出色,一直在赞美声中长大的高分生啊!而我,刚从恶性肿瘤的魔爪下逃脱出来,前途未卜,心中惶惶,人生到了最低点。灰暗的老师站在灰暗的学生面前,就发生了奇异的化学反应:一张张年轻的脸,那热切期待的眼神使我的心中油然升腾起一种使命感!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已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精神抖擞,几乎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从早上7点多上早自习,到晚上9点多下晚自习,我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喜怒哀乐在一起,孩子们的脸上很快有了笑容,不再为失败而沮丧,不再为讥讽而羞愧。他们生机勃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他们朗朗的笑声、热烈的争辩声在楼道里回响,他们次次大小考试成绩与本校前三个实验班的成绩打着擦边球,他们的优秀吸引了校本部高三师生惊奇、赞许的目光,在学校领导和高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这届学生取得了8人考上北大、清华的优异成绩。而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则是一年的没日没夜的辛勤耕耘不但没有拖垮我,反而使我焕发了青春,使我的身体结实起来,亲友同事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或问我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或干脆问我大夫是否诊断错了,我得的根本不是恶性肿瘤。其实,报纸、电视广告上宣传的各种所谓治癌良药我没吃过一种,我的秘方就是学生的笑脸,就是充实的生活,就是成功的满足感!
转眼间,我已送走了三届学生,每一届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我没想到这短短的几个月记忆让我那么难忘。几位住校女孩子在那么紧张的备考阶段共同为我绣了一个坐垫,我舍不得用,珍藏起来,但她们几个调皮的合影,我却摆在案头,她们都在对着我笑,工作累了,看看她们,立刻就来了精神。我想让他们为学弟、学妹们讲讲复读的体会和经验教训,一个电话,他们就会认真准备,如约按时到校,耐心细致地讲呀,答呀,讨论呀,不知不觉就是三四个小时而毫无怨言。我在协和医院住院时,他们成群结伙去探望,看着他们送来的鲜花,听着他们关切的询问和祝福,我无比欣慰;而当他们离去后,大夫、护士们纷纷夸奖他们不愧是人大附中的学生,个个都那么有教养时,我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两天,时时有一份感动在我心里涌动着。
3月23日(周四)下午,我下班刚到家,忽然收到一封短信:“齐老师您好,我是李漪,您身体还好吧?我们很想您,所以我和李博悦打算明天下午去看您,您有时间么?”李漪是我上届的学生,现在在北京大学学经济,她短信中提到的李博悦正在清华大学学数学。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她们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李博悦拿出一袋奶油夹心蛋糕递给我,告诉我这是她们公认的清华大学食堂里最好吃的食品,然后就急切地反复问我的身体状况。我再三说我很好,她们却似乎仍不太放心。李漪说她前两天做了个梦,梦见了我,她非常担心,就给同学们打电话打听我的近况,但心中还是不踏实,决定亲自来看看。尝着她们带来的香甜的蛋糕,听着她们娓娓的诉说,看着她们关切的眼神,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儿女能做到这样么?我是知道北大、清华学子们的学业是多么紧张的:很多母亲都有过儿女推托太忙而忽略自己的经历和辛酸,而我走进了学生的梦!一切的辛苦和付出化作了甜蜜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