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葛佩琦回忆录
ISBN:7300019706
作者:葛佩琦 著
出版社: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社
年份:1994
页数和开本:208页
内容简介:葛佩琦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57年曾被错划为大右派。本书自叙他的革命经历和坎坷的人生道路。
一 我的青少年时代
二 抗日救亡搞学运
三 冒险犯难参加八年抗战
四 热烈欢庆抗战胜利
五 为争取人民解放继续战斗
六 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七 蒙冤受屈坐监牢
八 一唱雄鸡天下白
九 中央总书记为我雪沉冤
罗竹风:出生入死 艰苦卓绝
附录:
葛佩崎同志的生平
“一二·九”老战士聚会京城深切悼念老战友葛佩琦
前言
我是山东省平度县人,青少年时期,家境贫寒。1930年来到北平,当学徒工,学开汽车。后来半工半读,读了三年中学。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党的外围组织),积极支援“七·七”抗战。北平沦陷后,我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抗日前线。曾组织抗日游击队,在豫东、冀南打游击。1938年在抗日前线,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接受党的派遣,打入国民党高级军事机关,搞情报和策反工作。我曾单独策动汉奸部队一个独立团,参与策动汉奸部队三个师反正,他们脱离了日军控制,编入了抗战部队序列。
抗战胜利后,接受我党西安地下情报组织派遣,通过地下工作关系,我打入国民党“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担任“少将督察”、“东北通讯处处长”。以此为掩护,搞情报工作。我搜集了大量重要军事情报,通过地下电台,报给我党。1947年10月,我党在西安、北平、沈阳等地的情报组织,被敌人破坏,我的单线领导人被捕,我的组织关系中断了。
由于历史的“误会”,1957年我被错划为“极右派分子。接着被错捕、错判,被判无期徒刑,坐冤狱1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英明决策的指引下,承胡耀邦总书记的过问,我的判刑冤案彻底平反,错划右派得到改正,党籍得到恢复。
我的冤案平反后,报纸、杂志上刊登了一些有关我的报道,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关注。有些同志、朋友,特别是我家乡的父老,再三催促,要我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因此,我写了这本小册子。请读者指教。
一、我的青少年时代
1.放牛放猪苦读书
我1911年9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仁兆镇所属的一个农村 淖泥沟村。少年时家境贫寒;父母膝下有我们弟兄五人和一个妹妹,八口之家,只有三亩半地。我8岁时,开始从塾师赵锡圭老师读书。农忙时节,村塾放假,我就回家帮着干农活。因为我是最小的弟弟,哥哥们不肯让我下地干重活,我就去放牛放猪。我们村西北有一片荒地,村民把它叫做“西北荒”,这是放牛的好地方。我把牛纲绳(拴在牛鼻上的绳子)接上一条长绳子,把绳子的另一头拴上一个铡钉(约30厘米长的铁钉),把铡钉插迸草地里,牛就可以在半径约6米长的圆圈内吃草,而跑不掉。我就坐在河边的树荫下读书。晚秋季节,在刨出地瓜(白薯)的空地里,还遗留有埋在土里的小块地瓜,这是放猪的好地方。我把猪赶到地里,猪用嘴翻土找地瓜吃。我就坐在高坡上,一面了望着猪,一面看书。
当时,平度县只有一所县立高等小学,没有县立中学。有一所美国基督教会办的知务中学及附属小学。我从私塾考入了该校小学六年级。我小学毕业的那一年,知务中学停办了。在本县没有中学可升,我就在家干了半年农活。我升学心切,听说距平度县城300多里的黄县城,有一所崇实中学,办得还不错。1929年春节后,我父亲给我买了一条小竹扁担,让我担着行李和书籍,随着我们村赴黄县当长工的乡亲们,到了黄县,考入了崇实中学。这也是一所美国基督教会办的学校,校长是一位美国牧师,他的中国名字叫蒲其维。
1928年5月3日,日本侵华军队在济南,肆意屠杀我国同胞,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
1930年5月3日,黄县祟实中学学生会要召开全体同学大会,纪念“五·三”惨案。大会秩序单上列着“向国旗三鞠躬”。美国校长说,“向国旗鞠躬”,那是崇拜“偶像”,违背了基督教教义,要求学生会取消这一项。学生们坚决反对。在开会时,全体同学毅然向国旗行了三鞠躬礼。第二天,美国校长宣布:“停止上课,解散学校。”美国教员立即停课,中国老师继续上课。在老师们的支持下,学生们组织起读书维持会,维持学校秩序,保证正常上课。维持到6月中旬,举行了期末考试。名义上宣布放暑假,实际上学校就解散了。
有钱的同学准备转到其他城市上学,我怎么办呢?
2 背起书包上北京
放假之后,我把行李、书籍和那条小竹扁担存放在肖老师家。我徒步走了三天,回到了家。我向父母汇报了黄县崇实中学已经被解散,下学期不能再到黄县上学了;我并说了我想去北京上学的设想。父亲有些犹豫,并说,没有钱。母亲说:要去就去,北京饿不死活人,没钱读书,就找点工作干。我在家住了几天,父亲东借西借,给我凑了15元钱;母亲给我做了一双布鞋和一套粗布白裤褂。我就回到了黄县。在肖老师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我担着行李,背着书包,到了龙口。住在一位平度老乡开的中华客栈,等了3天船。那位老乡不但没有要我的栈房钱,还帮助我买了一张便宜的船票。我上了轮船,站在甲板上,看到海阔天高。我想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成语。当我看到轮船乘风破浪前进时,我想一个青年人也应该如此。经过两天一夜的航行,船到了天津。
下船后,我随着在船上认识的一位商人,住到仁和客栈。洗完了脸,吃完了饭,天还不黑,我想出去看看天津市容。我问茶房(服务员):这是什么地方?我的意思是要问问这是什么街道,以便回来时问路。茶房回答说:这是“法国地。”我很奇怪;这是中国地,为什么说是“法国地”?想了想,我才理解: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法国租界”,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我漫步在天津马路上,看到矗立在马路两边的高楼大厦,看到飞驰在马路上的电车、汽车,也看到在马路旁要小钱的乞丐。我走到横跨在海河上的“法国桥”(现在叫解放桥),看到一按电钮,桥的两半截可以自动开启,让大的轮船通过。当时,我认为那是了不起的桥梁工程;现在比起我们的南京长江大桥,已经微不足道。我回到客栈,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我枕着行李,睡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我到了天津东站,坐上火车。火车头吼叫了几声,满载旅客的列车,就朝着北京方向奔驰。从窗口眺望,华北原野一片碧绿。经过3个多小时,火车到了北京。下车后,我有些为难了。无钱住旅馆,无亲友可投,何处是我的栖身之地?我想起了,我哥哥有位老师姓刘,在鼓楼西大街华北工程学校教书。我就担着行李去投奔他。他是一位工程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留我在他那里住。我算在北京落下了脚。
3.半工半读上大学
我对刘工程师说:我来北京的目的是要上学,但是家中贫寒,无钱供我,请您先给我找个工作赚饭吃。他说:你哥哥也来信托过我。过了几天,刘工程师说:要介绍我到海京工厂当学徒,问我是否愿意去?我说:愿意去。这样,我就搬到了海京工厂。这个工厂有翻砂车间、锻工车间、刨工车间、修配车间和汽车房。有两部小汽车和一部大卡车;可以本厂用,也可以出租。我被分配在汽车房工作,每天两顿窝窝头,每月1元零花钱,没有工资。开始跟着贾师傅洗刷汽车零件,学修汽车;尔后跟着司机魏师傅学开汽车。学徒工每天必须干的零活是,清扫汽车房,擦洗汽车,还得给师傅洗工作服等等。
1930年8月,我在黄县崇实中学的几位同班同学来到北京,入了北京祟实中学(现在的北京第21中学)。该校和海京工厂相隔一条胡同。我在工厂下班后,就去找他们玩。他们知道我因为没有钱,不能和他们一块继续上学,对我很表同情。王征寿(现任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同学主动借给我25元钱,够交一个学期的饭费了。我父亲给的15元路费,还剩了8元,够交学费了。刘工程师借给我5元钱买书。这样,9月初北京崇实中学开学时,我也插班入该校初中三年级了。当我要从工厂搬到学校时,我向厂长先生告别,他说:你还可以抽空来学开汽车;学会开汽车,可以赚饭吃。所以每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我还是到海京工厂去,跟着魏师傅学开汽车。
第一学期过去了,第二学期的饭费、学费又怎么办?北京祟实中学是一所美国耶稣教会办的学校,原来的校长莱牧师(美国人)办了一个羊奶场,有100多只瑞士羊。每天可以出几百斤奶,这些奶全由学生进行消毒、装瓶分送到用户家。崇实中学的刘教务长,星期天常坐海京工厂的汽车到西山旅游。我是跟车的学徒工,也是他的学生,我常把他从西山买回来的水果,扛着给他送到家;他知道我的经济困难,就介绍我到羊奶场,当了一名送羊奶的工人。
每天早晨4点起床,骑着自行车,带着30多瓶(40多斤)羊奶,分送到北京东单、东交民巷一带的用户家(多数是外国人)。经过路程约40里,6点钟可以返回学校。漱洗之后,到食堂吃早饭,8点钟可以和同学们一同上课。下午4点下了课,再按原路线送一趟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