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ダ忠蛔啵偈蘼饰瑁缃癫乓慌6!闭饣耙蔡瘫×诵�
没办法,贾老太太的教育方针是养而不教。最明显的受害人是宝玉,其实黛玉几个姑娘也一样,只是天生聪明,又各有缘故,不是庶出,就是客边,所以自然不能完全想宝玉一样天真无邪,总的靠着自己琢磨点事。。
这就是为什么在贾家,宝钗显得比这些姑娘都精明,人家有母亲教养着,有母亲的,外祖母,曾外祖母的……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智慧。怎么能是贾家一个小姑娘能自己琢磨出来的。
黛玉这姑娘身体不好,在贾家过的又郁闷,自然有些偏激。何况没有这张利嘴,哪里压的住贾府这帮子刁仆?!久而久之,成了习惯,虽然让贾府的那些刁仆怕了她,可是也成了习惯,有些刻薄的话,张口就来。
这毛病不改改,以后嫁人,到了夫家有的是亏吃。所以紫鹃总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劝着哄着,黛玉这毛病总算好些了。不过到底有多少效果,紫鹃也没底,不如借机试试,看黛玉是不是真的改了些。
紫鹃就问:“今天我在外头看着那刘姥姥手舞足蹈的,不知道是什么高兴事啊?”
“不过吃了酒,听了音乐,就那般了。一把年纪了,也不自重。”黛玉果然瞧不上刘姥姥了。
紫鹃笑着说:“姑娘不能这么说。这吃了酒,又听到音乐,随着起舞,可是盛唐遗风啊!更不要说两晋风流了。想那盛唐时代,就是公主贵妃,宴会上也会随着音乐随行舞蹈,何等洒脱。”
黛玉坐下了:“你也说了是盛唐年代了,多少年前了。规矩风俗都不同了啊。你也别追忆古风了,先给我倒茶去。”
紫鹃一边倒茶一边说:“规矩什么的,都是读书人立的,经过教化人们才学会的。刘姥姥是个乡野之人,来自自然,也没学过什么规矩,所以反而能发自内心,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反而承继古人豁达自由之风。”
“可是人要连规矩都不要了,不是和动物一样了么?”黛玉反驳。
紫鹃把茶杯放在她跟前:“动物怎么了?人家庄子还想当烂泥里的乌龟呢。
人家乡下人,生活贫苦,有机会自然放开一乐。要不,本来日子艰难,再弄一堆规矩把自己套上,还活不活了?
人家几十年都这么随便的过过来的,难道因为进了有钱人家,就得战战兢兢的,连自己的本性都不要了?”
“……这样啊。我还以为她是故意做这样姿态出来,给人取乐呢。”黛玉有些动摇了。
紫鹃再接再厉:“姑娘不会损人家了吧?人家不过年纪大了,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再说了,不是我说,她就是不顾脸面故意做出姿态来讨好,也是为的贾府给她资助,帮她家度过难关,知恩图报。
她又做不了别的,给老太太一乐,也算尽心。同人不同命,穷人也没太多讲究,求的就是大家一起乐呵。
比那些要了人家东西,还死撑这脸面的要好的多!”
“行了,我也没当着刘姥姥说,不过和宝玉一句玩话。刘姥姥反正没听到的,以后不说了便是。”黛玉撒娇的说。
紫鹃见好就收,这教育孩子的循序渐进,换了话题:“今天的宴席吃了一天,姑娘恐怕没吃好吧?我让春芊准备了燕窝粥,姑娘吃一点吧。”席面这东西对黛玉这样肠胃虚弱的人来说,某种意义上不是享受,是受罪,何况还吃了酒。
黛玉点点头,一时又问:“刘姥姥家真的那么穷么?”
“是啊,我听说,刘姥姥跟周婶子说,她们家里二十两银子过一年,好几口人呢,连衣食住行,人情往来都在里面了。而且还要交税,年景不好的时候,交不上税,可是连二十两过日子的银子都没有了,所以才求到贾府里的。”紫鹃趁机进行劳苦大众生活状态教育。
黛玉低头吃粥,见紫鹃在一边想事,就又说:“我们有些闲钱用不了,给她些,合适么?宝玉还要了那成窑的杯子给她呢。我当时心里还埋怨他要人家不要了的东西呢,现在想想比我强的。”
“好啊,我也攒了些月钱,给她一些,日常花用,比其他东西实惠。”紫鹃松了口气,还是善良的孩子啊。
紫鹃说:“姑娘真是个好心的。我看咱们过年的时候的笔锭如意的金裸子,一直放着没动,送给她们又吉利又实惠。”紫鹃这会子想出送什么了,要送银子送不过王夫人,送物品送不过宝玉的成窑茶杯,所以不如送给漂亮吉利又一样实惠的。
黛玉点头:“那就送这个吧,多给几个,找个荷包装上,也像个送礼的样子。”
正经考虑起送礼的礼数来了,看来不能说尊重刘姥姥,起码考虑刘姥姥的面子了。知错能改,此子可教。
于是,紫鹃估算了时间就去找刘姥姥了。这个点要卡好,宜早不宜迟。
要不等刘姥姥收了半炕的礼物,其中包括王夫人的一百两银子和宝玉的成窑茶杯,几个笔锭如意的金裸子,就不算什么了。
别说紫鹃事事算计,她也没办法。她的日子看着好过,主人良善,也算得贾家实权主人的重视,自己管着一屋的事,同事们也算安分。可是紫鹃清醒的很,她现在其实走的就是刀尖上的舞步了。
原着上最着名的体现她这钟处境的反应,是紫鹃“试玉”。“试玉”是好玩的么?把贾府的宝贝凤凰蛋弄的死去活来,疯疯癫癫,这事多么危险啊。
想宝玉和凤姐被魇住的时候,贾政派人做了棺材,其实一来为了不要事到临头来不及,二来也算冲上一冲也是好意。可是贾老太太口口声声要把做棺材的打死。可是宝玉同学可是贾老太太的逆鳞虎须。
☆、29、五十步笑百步?
更不要说本来就看着贾老太太嫡系的自己不顺眼的王夫人了。
原著上的紫鹃不疯不傻,为毛要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弄一处紫鹃“试玉”啊?又不是活麻烦了。当然是实在没办法了,索性破釜沉舟。有点鱼死网破的劲头了。
现在的紫鹃,可不要把自己逼到那时候才想办法。要未雨绸缪,不放弃一丝机会。
她们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而黛玉小姑娘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只是还没明确的想法,再说黛玉的身份地位也不好有什么动作。这样紫鹃只有把所有的可能,都在自己的计算里才能安心一点。要不黛玉一条命,自己一辈子都在里面了。
紫鹃的时间观念没问题,所以她及时潜伏书上记录的刘姥姥的必经之路,终于在刘姥姥看见别人的礼物的时候拦住了她:“好在赶上了。我还姥姥已经走。”
刘姥姥看了一下眼前这个乳白暗花比甲,月白长裙的女子。浓密的乌丝简单而整齐,头上不过一只小银钗,和贾府里里那些花枝招展的丫鬟们素净了许多,但是一身素装更显得肌肤如玉,娴静清雅,站在那里婷婷的如同一株早春里怒放的玉兰。
“你是那个屋里好多书的姐儿的屋里的姑娘吧?”刘姥姥记忆很好,最难得的居然是没被紫鹃安排的那一屋子珠光宝气的金玉物件晃花了眼,一眼就看出黛玉房里最大的不同是那骨子里透着的书香气。有些人,也许一生不识得字,但是却能重视文化的本质,不管这本质是不是被埋藏起来。
紫鹃突然感觉自己那配合贾老太太审美观的炫富摆设,在刘姥姥这样精明又不是朴实的老人家面前有些可笑。不是人家是没有多少大见识,就没有大智慧。
同时紫鹃心里也暗自思量:红楼梦的果然经典,就是一个乡下来的穷亲戚都是不一般的智商,自己必须更加谨慎努力才能生存啊。
紫鹃对刘姥姥笑的一脸真诚:“难为姥姥认得我。我哪里是什么姑娘,姥姥叫我紫鹃就好。我们姑娘就是老太太的外孙女林姑娘,就是您说的屋子里好多书的那个。
我们姑娘说了,虽然远,也算亲戚。偏人多事杂,见了一回板儿小哥儿,也没给个见面礼。这是我们府里年下给压岁钱的金裸子,虽然不算什么东西,好歹图个吉利。以后孩子上个学堂什么的,逢年过节给先生送礼也好看些,还希望姥姥别嫌弃。”
刘姥姥虽然在贾府算是享受一把了,但是除了平儿,谁注意给她面子?好的像贾老太太,居高临下的炫富起码表面话客气,不好的周瑞家的鸳鸯什么都是有话直说,这话好说不好听。如今居然听了紫鹃这么一段不由一愣,又想起在林姐儿房里,那林姐的茶,这主仆不管是不是教养太好的客套,但是这份礼数尊重,还是让她感动的。
“林姐儿太客气了。我们那里受得起。”刘姥姥看看紫鹃,眼里眉梢看不出一丝轻蔑虚伪——到现在,紫鹃心里真的有些佩服这刘姥姥了,所以态度自然真诚的很。
紫鹃把荷包塞在刘姥姥手里,说:“哪有什么受不起的?等您孙子以后出息了,金榜题名,做了官,您也是老封君。”
刘姥姥真听到这句才听住了。紫鹃本来就有意点她一句,这刘姥姥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何况她女婿家本来就靠读书科举做过官的,所以才和王家连宗的。只是现在家里败落了,王狗儿不是个精明有远见的,刘姥姥本人出身环境限制,一时可能忽略了板儿读书的问题。
紫鹃不能指望自己一句话能改变板儿的命运,进而改变巧姐的命。因为就是读书,能蟾宫折桂的又有几个?不过读几日书,识些字,对孩子总没坏处。
以刘姥姥的精明世故,断不会钻了牛角尖,把不适合读书的孩子逼成无用的书生,读不出来自然考虑其他出路。
果然刘姥姥说:“紫鹃姑娘说的话,我老婆子可不敢想,不过希望他这次来见过些世面,回去能懂点事。”
“我看王少爷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呢。那边等着姥姥呢,我就不耽误姥姥了。就告辞了。”紫鹃也不多留,省的看见人多了,贾府这些人主业就是不务正业,好事也能给你编成坏事。
回来和黛玉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