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識內依末那為依,外依前五識為用,其所分明了知,全在五塵落謝影子,既無體性何
可執為我耶?是故物伲窠詾闊o我,我之意義,不過對待稱謂之假名。如我對人曰
我,人亦自稱曰我,猶枺c西相對立名,非有一定之處所而可謂之為枺c西也。
┌─地────┐
├─水────┤
六大┼─火────┼─色
├─風────┤
├─空────┘
└─識──────心
上之五蘊、色法一而心法四,此言六大、色法五而心法一。蓋對迷於物伲睢⒚
於精神溨艘燥@一切法無我之義,當機說法之妙用也。大者、周遍義。世界一切法
皆不出乎此,故云六大。地者堅伲⑺吡髻|、火者熱力、風者動力,火與風又謂之
氣伲照摺o處不遍,除地水火風體伲饨詾榭眨諡檠圩R所見,又為人生感覺
之樱ǎ晃逭弑緹o體相,皆為吾人心中分別之境界、思量之境界,而分別思量此境界
之具,則謂之識。識何以名大?因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故識亦大。凡有
地水火風空之處,識亦隨之,故謂之大。世間一切法除礦物等只有五大而無識外,一切
有情皆具六大。故六大能包括世間一切法而無遺。仔細考察,則知世間一切法只有六
大而無我,而六大之中亦復無我。
┌─眼──┐
├─耳──┤
┌六根┼─鼻──┼────┐
│ ├─舌──┤ │
│ ├─身──┘ │
十二處┤ └─意─────┐ ├─色
│ ┌─色──┐ │ │
│ ├─聲──┤ │ │
└六塵┼─香──┼──┼─┘
├─味──┤ ├───心
├─樱ぉぉ肌 々
└─法───非色非心
處即處所,即十二種體相所依止之處。如表分色法十一、心法二者,蓋六塵中之
法兼通於色心故。十二種名茲不細解,但所謂根者具有二義:一、曰所依託,二、曰
能生長;譬如眼根、為眼識之所依,又能生長眼識也。塵者亦有二義:一、變礙搖動
,如微塵之塵;二、汙濁心性,如塵垢之塵。世間一切法依十二處觀察之,只有十二
處而無我,十二處中亦無我。
┌─五根─────┐
┌─六根──┤ │
│ └─意根───┐ │
│ ┌─五塵─┐ │ ├色
十八界─┼─六塵──┤ ├─┼─┘
│ └─法塵─┘ │
└─六識─────────┴──心
界謂界別,云十八界亦舉世間一切法皆盡之。分心法八、色法十一、以法塵兼通
於心色故,茲不細論。蓋所以對治精神物伲鼉擅跃闵钫撸^察結果亦無有我。以上所
言五蘊、六大、十二處、十八界,皆所以觀世間一切法無我:由無我而推知其皆為無
常、苦、空、不淨,既得了知當得了脫。本來無有,尚何貪愛之足云。
乙、三界五趣九地
┌地獄
┌琰魔王界┤
│ └餓鬼
│ ┌畜生
┌地居………小三界┤金輪王界┤
┌有形有欲界┤ ┌時分 │ └人類
│ └空居┤知足 │ ┌神仙
│ │化樂 └釋天帝界┤
│ └他化 └天類
│ ┌離生喜樂位……初禪天
三界┤有形無欲界┤定生喜樂位……二禪天
│ │離喜妙樂位……三禪天
│ └捨念清淨位……四禪天
│ ┌空無邊處天
└無形無欲界┤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非非想處天
三界本名欲界、色界、無色界,以其意不甚明顯,今特新定三名:曰有形有欲界
、有形無欲界、無形無欲界,此三界為世間一切正報之大類。有形有欲界者、五趣雜
居地也,有形伲⒂形镉⒐试挥行斡杏祟愐嘣谄渲小S行螣o欲界者、其形清淨
微妙、其心則無有物欲,常在禪定之中,故亦謂之禪天,離生喜樂位、定生喜樂位、
離喜妙樂位、捨念清淨位、四者居之。由此界更進一步,則有無形無欲界、形伲钥
,心靜恆一,生之者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
五趣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類。地獄餓鬼屬琰魔王界,凡受惡報之眾
生墮於地獄餓鬼之中者,琰魔王管轄之。琰魔王(即閻羅王)者責罰王也。畜生人類
屬金輪王界,所謂人間世也。神仙天類屬釋天帝界,所謂天界也。此琰魔王界、金
輪王界、釋天帝界,三者又曰小三界,皆未出乎地輪之外故曰地居,即六道眾生之所
居。地居之外又有空居,已不在此大地,一曰時分、二曰知足、三曰化樂、四曰他化
。時分者、太陽之光亦不能到,其時分則以自身光明天華開合別之;知足者、即兜率
天,五欲淡薄,稍有所得已覺滿足,而其味最妙最好,故曰知足;化樂者、其所受用
皆隨心應念變化而有;他化者、其受用皆由共同業變化而有。地居空居雖分別而言,
實則只一五趣雜居地耳。
九地者、地即地位義、等級義。有形有欲界居其一位,無欲有形界中四位,無欲
無形界中四位,凡九位。自五趣雜居地至非非想處天之九種地位,遞進遞高,特未至
出世間地位耳,故曰九地。僅存其名、茲不具論。
丙、器世間 器世間者,一切有情之依報也。第一章已詳細說明茲不重贅。依正
二報皆是苦報:五蘊六大十二處十八界者,所以集起此果報之法體也;三界五趣九地
之有情世間,及大千之器世間者,所集成之果報體也。云何皆苦?則以五蘊六大十二
處十八界,觀察結果皆無我故,皆虛偽不實故,皆無主宰故。
丁、福業非福業不動業 福業應得福報,如受天人神仙正報之類;非福業應得惡
報,如墮惡趣而受地獄餓鬼畜生等正報之類;不動業則得禪定果報,如受二地乃至九
地諸正報之類。要皆隨業受報,故有依正三界等果報。果報無常,有時而盡,故為有
漏因果,皆因未出輪迴,未得究竟離苦故也。
戊、三世流轉生死相續 過去、現在、未來、謂之三世。眾生依於過去之業故受
現在之果報,依於現在之業故(或兼過去之一分)受未來之果報,如是流轉生死不斷
。中間或善或惡福非福等,均由自作自受。要皆輪迴於三界五趣九地之間,以取分段
生死,循環相續無有已時。眾生迷謬不能自覺,我佛垂慈特為道破,吾人聞之,可不
警然起行以求解脫而趨登佛地乎。
三 確知世間虛偽決志擇滅
世間之義盡於上節所言,當可確實了知矣。使世間而有一毫可貪者、貪之可也,
使世間而有一毫可愛者、愛之可也:乃究其極,無非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則擇滅之志
有何而不決耶。
第三節 離貪愛為根本
上節以了生死為因、從悟理言,本節以離貪愛為本、從修行言。夫人自有生以至
於死,凡可以直接間接於生者,未得則貪、既得則愛、固無日不昏迷沉淪於貪愛之中
,而不能自拔。其或貪而不得則瞋隨之,愛而忽失其癡轉盛,是貪愛諢⿶乐矗
死之門也。小乘之法既在斷除煩惱生死,或以離貪愛為根本之用功處也。試分別言之
:
一 觀苦本之所由起
如上節言生為苦本,找匀缥迦ぞ诺厝Т笄ф镀攀篱g一切諸苦。皆因妄業而
生。一切妄業,皆因不明本空無我之妄心而起,妄心衝動故有三世流轉,生死相續輪
迥不息。欲明斯義,請就下列各項釋之。
二 十二有支
本表十二有支之「有」,即指三界五趣九地器世間一切所有。支即支分,謂一切
所有生死流轉皆因此十二支分循環不息,故曰十二有支。亦即生死流轉之因緣,故亦
名十二因緣。茲就三世以解釋之:
┌無明─
┌過去┤
│ └行───────業
│ ┌識─┐
│ │名色│
│ │六入│
十二有支─┤現在┤樱 々
│ │受 ┘ 惑
│ │愛 ┐
│ │取 │
│ └有 ┘
│ ┌生 ┐
└未來┤ ├─────苦
└老死┘
眾生於過去世迷理迷事無明所作善惡業行,一一蘊藏於第八阿賴耶識而不自知,
是即過去時代之迷惑。過去、前世死時昏迷不覺,唯是「無明」冥然存在,死後忽然
衝動(此如忽然動念即習慣之業力也)名之為「行」;行者動義,蓋即過去世之業染,發
而為行,則將受生矣。現在入胎初僅有「識」,此即第八阿賴耶識。蓋因過去世無明
衝動之行轉引而生,是為現在世有生之始(世俗謂臁贽D生投胎也)。有「識」乃有「
名色」,名色者、胎藏也,名屬於精神,色屬於物伲蔷衽c物伲Y成胎身,復
有「六入」,即六根全矣。「樱箘t出胎時與外界感樱病S杏|則有身心諸「受」,
苦、樂、憂、喜、捨等是也。自識至受五者皆為現在世之苦報。至此身心已備,又起
「愛」著,因愛著而生執「取」,曰愛曰取,即為現在世之迷惑。何以故?愛取皆以
我為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