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十二诸侯年表》、《左传》哀公十九年《释文》)、四十四年(《帝王世纪》) 三说。《左传》哀公十九年:“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鲁哀公十九年当周敬 王四十四年。〔2〕“元王仁”,周敬王子,公元前四七五——前四六九年在位。《集 解》、《索隐》引《世本》作“元王赤”。〔3〕“元王八年”,本书《六国年表》同。 按《史记》所记敬王即位之年和元王卒年是明确的,因此敬王、元王在位年数合计应为 五十一年。上述三说,如按敬王四十二年说,则元王卒于九年;如按敬王四十三年说, 则元王卒于八年;如按敬王四十四年说,则元王卒于七年。《六国年表》用四十三年之 说,故元王为八年。此亦作“八年”,虽同《六国年表》,但敬王少一年,总年数有误。
《春秋世族谱》作“元王十年”,则是将九年误为十年。〔4〕“定王介”,周元王子, 公元前四六八——前四四一年在位。《汉书?古今人表》作“贞定王”,《世本》(《集 解》引)作“贞王”,且将元王、贞王世次年数互易。《集解》引皇甫谧说谓贞定王又 名应。按贞王、定王均是贞定王的省称。贞定王是二字谥。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1〕分有其地。


【注释】〔1〕“三晋”,赵、魏、韩。“智伯”,智襄子,即荀瑶。


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1〕哀王立三月,弟叔袭 杀哀王而自立,〔2〕是为思王。〔3〕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 是为考王。〔4〕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注释】〔1〕“哀王”,周定王子,公元前四四一年在位,立仅三月。〔2〕“弟 叔袭”,此句一般多以“袭”字连下“杀”字为读,然《汉书?古今人表》作“思王叔 袭”,以“叔袭”为名。按“叔”字似应为排行字,非名,今从《古今人表》。〔3〕 “思王”,周定王子,公元前四四一年在位,立仅五月。〔4〕“考王”,周定王子, 公元前四四○——前四二六年在位。《汉书?古今人表》作“考哲王嵬”,亦用二字谥, 考王是省称。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1〕


【注释】〔1〕“威烈王午”,周考王子,公元前四二五——前四○二年在位。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1〕是为桓公,〔2〕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
 
威公代立。〔3〕威公卒,子惠公代立,〔4〕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5〕号 东周惠公。〔6〕

【注释】〔1〕“河南”,自敬王迁都成周之后,王城称西周,成周称东周。汉于 王城置县称河南,于成周置县称洛阳。这里河南是指西周。〔2〕“桓公”,西周桓公, 名揭(见下文《索隐》引《世本》)。〔3〕“威公”,名灶(见《庄子?达生释文》)。
〔4〕“惠公”,西周惠公。〔5〕“巩”,周邑,在今河南巩县西南,当成周以东。〔6〕 “东周惠公”,名班(见《索隐》引《世本》),《汉书?古今人表》注为“威公子”, 非是。《韩非子?内储说下》:“公子朝,周太子也,弟公子根甚有宠于君。君死,遂 以东周叛,分为两国。”同书《难三》亦载其事,但“公子朝”作“公子宰”。梁玉绳
《史记志疑》以公子朝为西周惠公太子,公子根为西周惠公少子。后者即东周惠公班。 东周惠公之封,据《括地志》、《述征记》(本篇及《赵世家正义》引)在周显王二年, 即《赵世家》所说“(赵成侯)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这里因述西周桓公之封而连 类及之,本应述在下文。其说可从。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1〕命韩、魏、赵为诸侯。〔2〕


【注释】〔1〕“九鼎震”,周灭商后把九鼎安放在郏、■即王城内,九鼎所在也 就是王城所在。这里是说王城地震。〔2〕“命韩、魏、赵为诸侯”,在此之前,三家 分晋已成事实。此年是周天子正式承认三晋为诸侯,分别立为国家。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1〕是岁盗杀楚声王。〔2〕


【注释】〔1〕“安王骄”,周威烈王子,公元前四○一——前三七六年在位。〔2〕 “楚声王”,楚简王子,公元前四○七——前四○一年在位。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1〕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 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注释】〔1〕“烈王喜”,周安王子,公元前三七五——前三六九年在位。《汉 书?古今人表》作“夷烈王喜”,亦用二字谥,烈王是省称。〔2〕“周太史儋”,见 本书《秦本纪》、《老子韩非列传》,事迹不详,《老子韩非列传》引或说谓“儋即老 子”。“秦献公”,秦灵公子,公元前三八四——前三六二年在位。


十年,〔1〕烈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2〕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 公称伯。〔3〕九年,致文武胙于秦孝公。〔4〕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5〕 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三十三年,贺秦惠王。〔6〕三十五年,致文武 胙于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7〕

【注释】〔1〕“十年”,据本书《六国年表》应作“七年”。〔2〕“显王”, 周烈王弟,公元前三六八——前三二一年在位。《汉书?古今人表》作“显圣王”,注 为夷烈王子,用二字为谥。〔3〕“称伯”,称霸。〔4〕“致”,赐送。“文武胙”, 祭祀周文、武二王的祭肉。“秦孝公”,秦献公子,公元前三六一——前三三八年在位。
 
〔5〕“秦会诸侯于周”,本书《秦本纪》说“(秦孝公)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 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六国年表》也说“诸侯毕贺。会诸侯于泽。朝天 子”(“泽”,《集解》引徐广说谓“《纪年》作‘逢泽’”),在后二年。研究者多 以二者为一事,即逢泽之会诸侯朝天子事,并以该会在此年,而盟主非秦孝公而为魏惠 王(参看杨宽《战国史》三一八页注〔1〕,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出版),情况 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6〕“秦惠王”,秦孝公子,公元前三三七——前三 一一年在位。初不称王,即位十三年始称王。〔7〕“其后诸侯皆为王”,按战国中期 以来,各国相继称王。楚称王早在春秋早期,是例外;魏、齐、韩称王在秦以前;燕、 赵、中山、宋称王在秦以后。


四十八年,显王崩,子慎靓王定立。〔1〕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 立。〔2〕王赧时东西周分治。〔3〕王赧徙都西周。〔4〕

【注释】〔1〕“慎靓王定”,周显王子,公元前三二○——前三一五年在位。“靓”, 音 jing,通“静”。〔2〕“赧王延”,周慎靓王子,公元前三一四——前二五六年在 位,是最后一代周王。下文作“王赧”,似“赧”字是名而非谥。《索隐》引皇甫谧说 “延”作“诞”,并以《谥法》无“赧”字而以“赧”字非谥。按古代灭国之君往往都 无谥,“赧”与“延”音近,疑王赧即王延,作“赧王”非。“赧”,音 n3n。〔3〕“王 赧 时东西周分治”,东西周分治在显王二年,非此时。〔4〕“王赧徙都西周”,敬王 以后,周王居成周。周显王二年东西周分治后,西周君居王城,东周君居巩奉王,成周 与巩并称东周。此时则王弃东周而投靠西周,迁居王城。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1〕有五庶子,毋適立。〔2〕司马翦谓楚王曰:〔3〕 “不如以地资公子咎,〔4〕为请太子。”〔5〕左成曰:〔6〕“不可。周不听, 是公之知困而交疏于周也。〔7〕不如请周君孰欲立,〔8〕以微告翦,〔9〕翦 请令楚资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10〕

【注释】〔1〕“西周武公”,《集解》引徐广说谓即惠公长子,而惠公有二,一 为西周惠公,一为东周惠公。《索隐》云《战国策》作“东周武公”。《汉书?古今人 表》从《史记》作“西周武公”。按今本《战国策?东周策》之《周共太子死》章只作 “周共太子死”,没有提到武公,但隶于《东周策》。〔2〕“毋適立”,《周共太子 死》章作“而无适立也”。“毋”通“无”,“適”同“嫡”。〔3〕“司马翦”,楚 之司马,名翦。鲍彪疑即昭翦(见《东周策》的《昭翦与东周恶》章注)。〔4〕“资”, 资助。“公子咎”,当即五庶子之一。〔5〕“为请太子”,此上二句《周共太子死》 章作“何不封公子咎而为之请太子”。此章与《西周策》的《谓齐王》章酷似,其首句 作“谓齐王曰:‘王何不以地齐周最以为太子也?’”“齐”字通“资”,《史记》似 与《谓齐王》章更为接近。〔6〕“左成”,楚臣。〔7〕“知困”,犹言计穷。“知” 通“智”。〔8〕“不如请周君孰欲立”,不如问周君欲立谁为太子。〔9〕“微”,暗 中。〔10〕“果立公子咎为太子”,以上是据《东周策》的《周共太子死》章,但该章 左成之言下未言公子咎立为太子,而云“公若欲为太子,因令人谓相国御展子、廧夫空 曰:‘王类欲令若为之。此健士也,居中不便于相国。’相国令之为太子”。金正炜《战 国策补释》指出“公若”、“若”皆立为太子者之名是正确的。今按“公若”应脱“子” 字,“若”与“咎”字形相近,易混,“公〔子〕“若”与“公子咎”应是同一人,所
 
以《史记》说公子咎立为太子。又《周共太子死》章与同书《西周策》的《谓齐王》章 酷似,只是“楚王”作“齐王”,“司马翦”作“司马悍”,“左成”作“左尚”,“公 子咎”作“周最”,乃传闻异辞。其确切年代不可考。


八年,〔1〕秦攻宜阳,〔2〕楚救之。而楚以周为秦故,〔3〕将伐之。苏 代为周说楚王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