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三王五帝相提 并论。贾生的论述非常好。他说:
秦兼并了各个诸侯国,山东三十多郡,缮治津渡和关口,占据险隘和要
塞,训练军队,加以防守。然而陈涉率领几百个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 用弓戟一类的兵器,只用锄、■、木棍,(军无存粮,)走到哪里,吃到哪 里,横行天下。秦人有险阻而不能固守,有关口桥梁而不能封锁,有长戟而 不能刺杀,有强弩而不能发射。张楚的军队深入腹地,在鸿门作战,连越过 篱笆一样的困难都没有。于是山东大乱,诸侯同时并起,豪杰俊士互相推立 为王。秦派章邯率军东征,章邯在外利用自己统率的军队相要挟,猎取私利, 图谋他的君王。群臣不讲信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立为王,最终 也没有醒悟。如果子婴具有一般君主的能力,只要得到中等才能的辅佐大臣, 山东虽然叛乱,秦国故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祭祀不会断绝。
秦地被山带河,地势险固,是四面都有屏障和要塞的国家。从缪公以来, 至于秦王,有二十多个君主,常常称雄于诸侯。难道秦国世世代代都是贤明 的君主吗?那是它的地理形势所造成的。而且天下曾经同心协力进攻秦国。 在这个时候,贤人智者会集,优秀的将领统率指挥军队,贤明的宰相互相交 流彼此的谋略,然而被险峻的地形所困阻,不能前进。秦就给他们敞开关门, 引诱敌人深入,进行交战,于是六国百万之众败逃,土崩瓦解。这难道是武 力和智慧不足吗?是地形不利,形势不便的缘故。秦国把小聚邑合并成大城 市,在险阻要塞驻军防守,高筑营垒,不去交战,封锁关口,占据险隘,持 戟把守这些地方。诸侯都是从平民百姓中起来的,以利相合,没有素王那样 的德操。他们的交谊并不亲密,他们的下属还没有诚心归服,表面以灭秦为 名,实际上图谋私利。他们看到秦国地势险阻,难以侵犯,必然撤军。秦使
百姓休养生息,等待诸侯的衰败,收养贫弱,扶持疲困,来向大国诸侯发号 施令,不怕不得意于天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自己被抓去成为俘虏, 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策略不正确。
秦王骄傲自满,不虚心下问,因循错误而不进行变革。二世继承下来, 沿袭不改,残暴凶虐,加重了祸患。子婴势孤力单,没有亲近的人,地位危 险脆弱,无人辅助。这三个君主一生迷惑不悟,国家灭亡,不是应该的吗? 在这个时候,世上不是没有深谋远虑、知权达变之士,然而所以不敢尽忠直 谏,纠正错误,是因为秦国习俗有很多禁忌,忠诚的话还没有说完,而自己 已被杀害。所以天下之士,侧耳听命,叠足而立,闭口不言。这三个君主丧 失了治国的原则,忠臣不敢直言规劝,智士不敢出谋划策,天下已经大乱, 奸邪的事情没有人向君主报告,这难道不是太可悲了吗!先王知道上下壅塞 蒙蔽会损害国家利益,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士,以整饬法令,建立刑罚, 而使天下太平。国势强盛时,能够禁止残暴,讨伐叛乱,天下归服。国势弱 小时,有五霸代替天子征讨,诸侯顺从。国势衰削时,内有所守,外有所附, 国家可以存而不亡。秦国强盛时,法令繁密,刑罚严酷,天下震恐。到了它 衰落时,百姓怨恨,天下叛离。周朝天子依次得到了治国的规律,所以一千 多年间,国运不绝。秦朝本末俱失,因此国祚短促。由此看来,国家安危的 基础相差太远了。民间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有道德修养的 人治理国家。观察远古的得失,考察当代的所作所为,参酌人的因素,了解 盛衰的道理,明悉权力威势的恰当运用,弃取有一定的次序,变革有适当的 时间,所以历时久远,而国家安定。
秦孝公据守殽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地方,拥有雍州地域,君臣坚守自
己的国土,窥视周朝的政权,有席卷全国、收取天下、囊括四海的意图,吞 并八方的心愿。在这个时候,商君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治和各种制度, 致力于耕织,整修攻守的武器,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使诸侯互相争斗,于 是秦国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西河以外的一片土地。
孝公死后,惠王、武王继承旧业,沿用遗留下来的策略,向南兼并了汉
中,向西攻占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地方,获得了地势险要的郡县。 诸侯恐惧,开会结为同盟,商量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异宝和肥美的土地, 用来罗致天下之士,合纵缔盟,互相结合在一起。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 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明智忠信,宽厚 爱人,尊贤重士,相约以合纵来破坏秦国的连衡策略,集合了韩、魏、燕、 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士卒。当时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 赫这一类人为各国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 乐毅这一伙人沟通各国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 颇、赵奢这一批人训练和统率各国的军队。常常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 大军,冲击函谷关,进攻秦国。秦人开关迎战,九国军队徘徊逃遁,不敢前 进。秦国没有耗费一箭一镞,而天下诸侯已处于困境。于是合纵瓦解,盟约 废弃,争先恐后地割地奉献给秦国。秦国有余力来利用各国的短处,追赶败 北逃亡的敌人,使百万尸体横卧在地,流的血把大盾都漂浮了起来。趁着战 争胜利的便利条件,宰割天下诸侯,把山河一块一块地割取过来,强国请求 归附,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暂,国家没有发 生重大的事情。
等到秦王,继承六代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挥舞长鞭,驾御天下,兼并
了西周、东周,消灭了各国诸侯,登上帝位,控制了天地四方,手执鞭杖来 抽打天下,威震四海。向南取得了百越地区,设置了桂林、象郡,百越的君 主低着头,用绳子系着脖子,把生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又派蒙恬到北方 修筑长城,守卫边界,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武士不敢 挽弓复仇。于是废除古代帝王的原则,烧毁诸子百家的典籍,以此来愚弄百 姓。毁坏坚固的名城,杀死豪杰俊士,没收全国的兵器,集中在咸阳,把这 些兵器销毁,熔铸成钟鐻,又做了十二个铜人,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然后劈开华山作为城垣,利用黄河作为渡口,据守高达亿丈的城池,下临深 不可测的溪流,作为固守的凭借。优秀的将领、强劲的弓弩手把守要害的地 方,忠实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武器,谁也无可奈何,天下得到安 定。秦王的心里,自以为关中地方坚固,就像有千里铜墙铁壁,子孙可以世 代做帝王,功业流传千秋万代。
秦王已经死了,余威还远震四夷。陈涉是用破瓮做窗户、用绳捆门轴的 穷人家子弟,为人庸耕的农民,而又是流徙之徒,才能赶不上一个中等人, 并不具有仲尼、墨翟那样的贤智,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插足士卒行列之 间,崛起田野之中,率领疲惫散乱的士卒,带着几百个徒众,转身攻秦。砍 断树木作为兵器,高举竹竿当作旗帜,天下百姓响应陈涉,云集在一起,携 带着粮食,如影相随,山东豪杰俊士同时并起,消灭了秦国。
再说秦国并不弱小,雍州的领土,殽山、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和从前一
样。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君主尊 贵;锄■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遣送远方戍守的一群人,并不能与 九国的军队相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比不上过去的谋士。然而 成败情况大不相同,所建立的功业大小截然相反。如果拿山东各诸侯国与陈 涉比较长短大小,衡量权势和力量,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秦凭借小小的一 块领土,一千辆兵车的力量,招致八州诸侯国,使与自己地位同等的诸侯来 秦朝见,(这种情况)已有一百多年。然后把天地四方当成自己的家私,用 殽山、函谷关作为宫垣,(但是)一人发难,宗庙全部毁灭,生命死在别人 手中,被天下人笑话,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进退攻守的形势 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秦国统一了四海之内,兼并了各国诸侯,南面称帝,来抚养海内百姓,
天下之士闻风倾服,如此局面是什么原因呢?可以回答说:这是因为近古以 来很长时间没有帝王的缘故。周室衰微,五霸已经去世,天子政令在全国不 能下达,因此诸侯使用武力进行征伐,强国侵略弱国,人口多的欺压人口少 的,战争连绵不断,百姓疲敝。现在秦王南面而坐,称王天下,是在上面有 了一个天子。凡是庶民百姓都希望能人生安定,没有不虚心敬仰天子的。在 这个时候,保持威势,巩固功业,国家安危的关键就在这里。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的心理,运用一己私智,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 废弃仁义治国的原则,树立个人的权威,禁止典籍流传,使刑法残酷,以权 术暴力为先,以仁义为后,把暴虐作为统治天下的开端。兼并天下的人崇尚 权术暴力,安定天下的人重视顺应民心,知权达变,这就是说攻取征战和持 盈守成在方法上是不同的。秦摆脱了战国纷争的局面,称王天下,它的统治 原则没有更替,它的政令没有改变,它用以创业和守业的方法没有什么差异。 秦王(没有分封子弟功臣),孤单一人占有天下,所以他很快地灭亡了。假 使秦王能够考虑一下上古的事情,以及殷、周兴衰的踪迹,来制订和实行他
的政策,后世虽然有骄奢淫佚的君主,也不会出现危亡之患。所以三王建立 国家,名号显扬而完美,功业传世长久。
如今秦二世即位,天下百姓无不伸长脖子来观察他的政令。挨冷受冻的 人有件粗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