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Y:从一些东北军将领回忆录看,他们当时对直罗镇失利后失去几个部队番号的不满,多少有点儿小题大做。也是当时中国军界的一个习惯做法,不能当真。在热河失守后,张学良也以此要挟南京要大笔军费。另外,36年4月6日,张学良与周见面时讲,东北军在陕西库存军用物资,二、三年也用不完,他自己还有很多私款可作军用,可见张学良并不真的很在乎南京是拨付足量的补给,他只是拿这做文章。总之,直罗镇之战后,东北军对红军的围困基本到位,红军也没有办法打破,东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既然张学良已形成对红军的军事优势,那么他有什么理由反对蒋介石的先消灭红军,再行抗日的主张呢?所以讲东北军惧怕红军,倒是真的,但却不能解释张学良为什么反对蒋介石先打红军的战略,东北军可以围住红军,让胡宗南来打嘛。蒋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和安排。
C:这确实有点神话直罗镇战役的意思,夸大这一点,才能讲清楚红军同东北军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张学良就有点复杂了。
Y:这就有了第三个疑点,蒋介石在五全大会之后,就开始着手与苏联和中共联络,试图谈判。对此,张学良是知情人。蒋介石没有瞒着张学良,倒是瞒着其他人。在红军东征与晋军作战期间,董健吾和张之华从上海持财政部调查员的官印,到红军总部传送蒋愿意政治谈判的信件。而董、张之行全由张学良安排,事先事后都向张学良汇报。既然张学良知道蒋也在和红军联络,那他怎么能够认定蒋介石是一定要消灭中共呢?那他为什么还认为拉住中共搞西北割据局面是可行的呢?无论如何,张应当可以想到中共有可能选择和蒋合作,而抛弃他张学良呀。最后还有个疑点必须要讲,就是东北军抗日是真的吗?
C:你的意思是,张学良不抗日?
Y:那倒也不是。只不过我认为张及东北军不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热衷于抗日罢了。这个东北军一直以来就没有什么抗日的实际行动。“九。一八”它没有抗日;热河事件,它也没有抗日。相反,两次事件,都是让人数极少的日本军人给赶跑了,几乎就没有什么抵抗。华北事变中,也不见东北军有什么作为。长城抗敌,真正打日本的是宋哲元和傅作义。这两位都算是西北军的底子。随后张学良出洋,东北军编成四个军,驻防地也算是离日本人很近的地区,34年初,张学良回国,调东北军南下去武汉,鄂豫皖,离抗日前线愈来愈远,也没有见张学良喊叫着要打日本人,不愿南下吧。他要抗日,那时可以抗命不走呀,留在华北抗日呀。哪里用得着到1936年再来侈谈什么要去华北前线抗日。他倒是心情愉快地跑到武汉,热心剿匪。
C:那时张国焘带四方面军去川陕了。东北军防区里没有多少正规的红军部队,只有些残部罢了。说实在,东北军并没有打过剿共的硬仗。其实,东北军只是在早年军阀混战时有作为,之后,这个部队就是跑来跑去占地盘,没有打什么仗,但喊得很凶,不像西北军做得多,叫的少。
Y: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认为张学良坚决抗日。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他的这个抗日英雄的形象,怎么就迷倒了不少著作家呢?
C:这是个人的性格因素吧,拉出来一付英雄气概来,很有戏剧性,非常地东北人。
Y:我看徒有其表,不是那么回事。我查了一下,还别说,即便是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在抗日战场也鲜有作为。至少他们比川军差的多。所以那个国仇家恨,就根本是个虚词。我们不能仅凭张学良的那几个表演,就认定他是坚强抗日的。那个时期,重要人物,谁不说抗日呢?所以,这个疑点要消除。
C:那张学良到底为什么要和红军联合呢?为什么送红军大洋又接济物资呢?为什么又要搞西安事变呢?为什么三番五次地高调促蒋抗日呢?把上述几个疑点消掉,那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呢?
Y:要解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看看蒋介石与中共在这段时间的关系。从这个关系中,我们来猜测张学良的考虑。老蒋在红军到达陕西以后,他的处境同以前有大的变化。主要就是华北事变使他开始有了紧迫感,他想尽力加快速度,以便通过不长的时间来完成他对地方势力的整合,当然也包括国民党内部上层力量的整合。老蒋自1928年以后,他的主要政治努力和主要的政治危机,都是在这个力量的整合上的。我估计,他原先是有个不紧不慢的时间表,他同反蒋力量斗争时,一直很有耐心,他慢慢地磨,几次下野,以退为进。“九。一八”事变,他并不紧张,他有个整体的判断,他要靠英美的力量来制衡日本。至于苏联,他是很了解的,苏俄同英美搞不来,同日本就更搞不来了。所以他只担心英美迁就日本。他外交上的工作,就是拉住英美,他也想引导日本国内的亲华力量,他也是个知日派,他身边有很多人都是知日派,他可以很深刻地了解日本政治。
C:说国民党有亲日派,不那么准确。只能讲有知日派。即便是有亲日派,也不能讲亲日派就是卖国的,是汉奸。这有区别,有重大区别。知日派或亲日派,主要的观点,还是认为,中国搞不过日本,只能选择与邻为善。英美都靠不上,苏俄更危险,要赤化中国,所以有个奇怪的现象,最反共的是亲日派,英美派倒是对共产党有些亲近感。
C:日本一直有个“北上”与“南下”的战略选择。北上是以殖民东三省和朝鲜为基础,图谋苏联远东地区;南下则是建立亲善的中国政权,图谋东南亚的殖民利益。“北上”,“南下”的唯一共同点就是拿下东三省。
Y:拿下东三省,苏联人的反应,就是日本有可能采取“北上”战略,这样苏联就重新有了危机感。蒋介石对此有准确判断,1932年起,就同苏联密谈年底复交。美英对东三省问题,反应有点复杂。美国肯定不高兴,但这个时期美国实行孤立主义外交,光说不做。英国则是采取绥靖外交,希望日本这个祸水向苏联冲。所以李顿调查团报告也是模模糊糊的,事实上等于承认日本在东三省的利益。这样蒋介石只好回过头来找苏联,两国很快谈到一起,复交就水到渠成。蒋介石从中更印证了苏联的安全利益同中共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他可以分开处理,一方面联苏,一方面剿共。这个认识左右了蒋介石很长的时间,他是基于这种认识来处理中共问题的。
C:蒋介石同时也保持着对英美对华政策的警惕,特别是英国的政策的变化,他其实是很不喜欢英国人的。
Y:东方没有谁喜欢英国人,但又拿英国人没有办法。他们太滑头了。这个时期英国人就表现的最典型。他们的总的想法是希望日本采取“北上”战略。不管斯大林的欧洲政策如何,都可以在远东削弱苏联,甚至有可能引苏联力量重心放在亚洲大陆,从而减轻对欧洲大陆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允许甚至鼓励日本在满蒙的企图是有利于英国人的。所以,在此时,蒋介石没有办法取得英美的实质支持。他只能靠苏联。他可以在联苏问题上有主动权。“九。一八”之后,他采取主动,找苏联人谈,苏联马上响应,似乎忘掉了一年多前的中东路事件,而且谈得极顺利,蒋可以有允诺的东西给苏联,这个允诺的核心首先是抵制日本,其次才是外蒙和满洲的利益。面对英美,蒋没有东西可以允诺给英美。他在英美的外交空间中没有处于有利的可以交易的位置。这是“九。一八”之后蒋眼中的世界力量格局。这种判断,随后就不断地被加强,到德、意、日接近,法西斯主义兴起之后的1935年,这个判断就变成现实。即英美只能是一种远期的可以指望的力量,现实中只有苏联可以指望。
C:过去讲亲日派、英美派似乎也有讲不通的地方。说到底,国民党这些人还是些坚定的爱国者。他们是根据国际局势、力量格局来制定方针的。自李鸿章以来,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这么回事。他们对此有很多的知识和案例的积累。到蒋介石时,又增加对共产国际的知识。应当讲,在那么种积弱的国力水平下,南京政府应对还是难能可贵的。
Y:“九。一八”之后,世界政治格局有段沉寂期。日本那里,到底战略方向在哪里,一直定不下来。大致讲他们可能有的方向是三个,“南下”、“北上”如上所讲,还是一个可能就是彻底征服中国。征服中国这件事,在日本,据我所知,一直没有靠前的位序,好像日本主流人物对此并不认同,只有几个少壮军人和政治人物可能有此观点。他们总体上还是把中国当作一个利益范围来处理的,他们想改变的是远东或东南亚的殖民地格局。他们要分食这些“无主的土地”。所以,“北上”谋苏联远东地区,或南下谋美英东南亚殖民地是个主要方向。在这两个战略方向上,中国都是日本的利益范围和后院。所以在日本外交中有个类似美国对拉丁美洲的“门罗主义”潜流,就是针对中国的。所以我想日本犯不上直接殖民中国。它就是要搞个坚决亲日的政府。但在蒋介石政府这里,事情却并不那么简单。他担心的不是日本“北上”或“南下”,他担心也没有用,反正他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止日本,就让他们去冲击那些白人吧。他担心的是日本如果在白人面前退缩了,会不会干脆拿中国开刀呢?
C:他一定有这个担心。他在“九。一八”、“一。二八”那样严重的情况下,都很沉着,但到华北事变时,蒋就有些沉不住气了。
Y:华北事变在蒋这里是个标志性的事件,他认为日本有可能考虑即不“北上”,也不“南下”,而是按征服中国的历史传统战略,图谋华北,使华北脱离中央,然后从绥远一带威胁关中、陕南,使当年蒙古铁骑大迂回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