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说对不起!
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终有〃转圈〃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天堂〃;其实有时候你也真的是大错特错,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十一、让奇迹发生
如今自己愿意互相认错,就是在替自己与家人创造了天堂与奇迹;化不可能为可能。
十二、爱
一切都是爱,〃爱是最伟大的治疗师〃。
十三、等待转机
如果没有转机,就要等待;急只会治丝益棼;当然,不要以为空等待,成果就会从天下掉下来,还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但是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或舍本逐末;但若不努力时,你将什么都没有。
十四、耐心
等待唯一不可少的是耐心,有志者事竟成。
十五、智慧
智慧使人不执着,而且福至心灵。
十六、保留一点纯真
纯真,不一定懵懂,不一定装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透澈程度。当我们多了一点年纪,少了一些脾气,渐渐明了,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辈子的,有些事要用一辈子去懂。也许,世界太大了,人太多了,心太乱了,来不及看,来不及想,来不及懂。在着重五颜六色的人际包装时代,情感的外放,感觉的内敛,我们需要多一点的纯真,多一点的透明感
怎样才能做到发音吐字清晰
我国著名播音员夏青的声音浑厚、质朴、别具一格;与之齐名的葛兰的声音则亲切、悦耳、独树一帜.几十年来,他们俩的声音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已经是家喻户晓、响彻四方.当然,播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播音员是生活中说话的佼佼者.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有理由说话含糊不清.我认为,声音悦耳、吐字清晰应该永远是口语交际的客观要求.
据国外资料统计,人每天用于说话的时间平均是一小时,这样人一生中用于说话的时间累计可达两年半左右,甚至更长.如果把这些话记录下来,便是1000部(每部400页)的巨著.我们知道,说话是人的本能之一,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类活动.一般说,通常的对话环境下,说话人的音色、音量和音域,关系不是很大,发音吐字却是交际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您可能是深有体会.其实,跟您有同感的大有人在.
怎样才能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呢?我个人认为:熟悉言语产生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言语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通过频繁使用而发展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实际上,它的形成过程很复杂,决不是动动嘴唇和舌头的问题.因此,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活动和作用,对于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做到吐字清晰是必不可少的.人类没有单独用作发音的器官,而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作为自己的发音器官,而这些器官原本不能产生言语,只完成维持生命的动作,只是到后来才用于说话.发音器官有肺、气管、喉(包括声带)、咽、鼻和口.这些器官形成一条形状复杂的从肺部一直延伸到唇的“管道”.由于舌、唇和咽、口、鼻的形状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发出不同的语音来.大多数的言语声波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产生出来的.
了解和熟悉了言语产生的过程以后,接着要做的就是矫正发音和吐字的不良习惯.在口语交际中,只有发准每一个字、词的读音,交际活动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否则就会造成歧义和误解.例如:有位青年农民进城办事,需要住旅馆.他问路人:“同志,雷馆有没有?”路人一听,立即射出警惕的目光,厉声问道:“雷管是国家禁止私人买卖的爆炸品,你要它干什么?”经过再三解释,方知是青年农民发音不准,将“旅馆”说成“雷管”.像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当面说话,有手势、表情等辅助手段,听者还能估摸出点意思来,可是,远距离通信联络,如果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就很容易产生误差,影响表达效果.苏联艺术语言大师符。阿克肖诺夫说:〃吐字不好,不清楚,就象是键子坏了的破钢琴似的,简直叫人讨厌〃.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克服发音吐字方面的不良习惯.如鼻音(音色暗淡,枯涩,听起来像感冒声,从鼻中发出的堵塞的声音)、喉音(声音闷在喉咙里,生硬,沉重,弹性差)、捏挤(单薄,发扁,声音似从口腔挤出)、虚声(小声小气的声音,有时在换气时带有一种明显的呼气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发音圆润动听,吐字清晰悦耳.
其实,做到正确发音吐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一是学习一点语言学的常识,二是养成勤查字典,随时正音的良好习惯,三是广泛的从社会信息中寻求帮助,利用看电视、电影、听广播等有意识的听辨,矫正自己在发音吐字方面的毛病.当然,进行发音吐字的训练不能忽视。1、发音器官训练.如口腔开合练习、唇的圆展练习、舌的前伸后缩练习、舌尖练习等,学会灵活控制发音器官的各种活动,能使发出的声音准确、清楚.2、声母、韵母练习.声母训练时要严格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找准着力点,使发出的音有弹力;韵母训练时要严格控制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圆展和舌位的前后.3、正音练习.指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标准,矫正自己的方音、难点音.如平翘舌练习(z…zh;c…ch;s…sh)鼻音、边音练习(n…l)前后鼻韵母(n…ng)及声调练习等.
应该说,在声母、韵母、声调都能正确掌握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讲求声音的优美动听.这就需要进行共鸣训练,学会控制胸、口、鼻这三个共鸣器官的方法,使发出的声音圆润悦耳,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听后心旷神怡.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如果您能坚持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实践,“如何吐字清晰”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主持人的必备杀手锏
第一,主持人要有亲和力.
不同类型的节目需要不同气质的主持人.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显得有权危感、要睿智,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则要活泼大方,能够活跃节目气氛;对谈话节目而言,则需要主持人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能让别人感到亲切和放松的一种气质与魅力.主持人的亲和力首先来自于他对待嘉宾与观众的正确心态.所谓正确的心态,就是指主持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嘉宾与观众,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
第二,主持人要具备很强的“说”与“听”的能力.
第三,主持人机智灵活,现场反应要迅速.
即兴谈话要求主持人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嘉宾的意思,并做出合适的回应,用相声界的术语来说,就是要有“现挂”的能力.主持人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能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知识储备充分了,主持人的头脑才能快速运转.
第四,主持人要有幽默感.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拥有幽默感不仅可以让自己显得平易近人,赢得别人的好感,而且在主持节目时更能举重若轻,轻松掌控现场.
主持人的瞬间协调与配合
协调,是指主持人把握整体节目使之调合、合谐的节奏;配合,是指主持人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好节目任务,既要绿叶扶红花,也要红花适绿叶.台上台下都需要主持人的协调与配合,台上台下瞬间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效果、节奏等,左右着整台节目的好坏.因此,把握节目瞬间的协调与配合,对主持人而言尤为重要.
瞬间协调与配合的基础
主持人瞬间协调与配合搞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主持人的政治与文化素养的根基打得牢不牢.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才能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与时俱进地跟上新形势对主持人工作的新要求.新的时代要求主持人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习文,也要懂史,还要涉猎哲学、法律、军事、科技、社会学、心理学等,还可以通过借鉴姊妹艺术之长,如相声、小品、戏剧、曲艺、演讲等,来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这些既要靠平时潜心的学习,还要靠日积月累的实践.在台下打下了这些厚实的功底,主持人才能在台上成竹在胸,处变不惊,灵活应对.
瞬间协调与配合的要点
——台下磨合与台上应变
主持人之间的“对手戏”,也就是两个人之间或是多个节目主持人台上台下的瞬间协调与配合.对手的协调与配合非常重要,而与对手的协调与配合主要体现在台下的磨合与台上的应对两个环节上.
在咸宁市电视台举办的2003年春节晚会上,由于两个主持人缺少了台下的磨合期则难以搞好台上的即兴配合,只是各自说自己的台词,在配合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抢话或重复语句的失误.整台晚会下来,不仅主持人自己紧张,就连摄像、灯光和台领导都跟着捏了一把汗.这是一次台下没有磨合好,台上也就配合不好的事例.相反台下与对手较好的磨合,则有利于现场应变发挥.在一次“3。15诚信维权”晚会节目上,在台下我们俩的协调就比较融洽,到了台上配合自然就十分默契,晚会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一段插曲,由于电脑突然出了故障,晚会事先准备的宣传片未能按时播放,我们急中生智,在瞬间说出了以下一番话(我是女方):
女:摄像机怎么突然对准了大屏幕了呢?
男:还不是观众看你的样子太难看了,摄像师不忍心对着一直拍嘛!(调侃的)
女:不是吧!我自己认为长得还能说得过去啊,真的对不起观众了吗?那我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