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1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 飘浮的神灵第55节:帝国的”第二政府”(1)

    自明代以来,在中国穷乡僻壤间游历的外国人大多是传教士。他们刚刚进入这个帝国的时候 简直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因为他们看见在这片国土上,无论多么荒僻的村庄,都会有一座 庙,里面供奉着神灵的牌位。    
    传教士们认为:这是一个对神灵抱有虔诚之心的民族,这是〃开垦上帝子民的一片沃土〃。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们走进了那些庙后,看见了一个令他们迷惑 不解的现象:散落在中国乡村中的那些庙大都摇摇欲坠,粗糙破旧,里面的神像残缺得令人 根本看不清〃神〃的神情。    
    如此的神庙代表着中国人对它的信仰徒有其表。    
    尽管文明发祥绝早、文化传统极其悠久,但是,在中国汉民族生活的土地上却从来不曾诞生 过严格意义上的宗教。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儒家学说的天下,但是〃儒学〃不是一种宗教。宗教的最显著 特征是对某个固定不变的神或者偶像的崇拜,而中国的儒学从它诞生之时起,其理论核心便 是无神论。儒学其实是一种伦理制度的〃课本〃或〃章程〃。它主张控制社会秩序的力量不 是来自信仰,而是来自自我道德约束。它的所有著述无不是关于道德的说教。这种说教不是 用某个神灵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而是要求人在思索和领悟中教育自己。如果说儒家学说 还给了中国人一种值得敬畏的东西的话,那就是〃天〃了。儒学在几千年里不停地告诉中国 人要〃知天命〃。但是,儒家的宗师孔子和他一代又一代的信徒们,谁也没有把〃天〃到底 是什么或者到底代表着什么说明白。中国的〃天〃绝不像西方的〃基督〃或〃玛丽亚〃 他们是有诞生、有身世、有生命悲伤或壮丽的历程故事的。而如果你问任何一个中国人,无 论是学问高深的学者还是目不识丁的村夫:〃天〃是谁?〃天〃是什么?他们定会认为问这 种问题的人肯定精神不正常。宗教往往把某种神灵拟人化,中国人也有这个习惯,但所不同 的是,中国人可以把他们所能看见的或者想像的任何东西都拟人化,不仅仅是神灵。这种拟 人化的泛滥,就是外国传教士们所不解的〃泛神论〃。中国人把〃天〃称做〃老天爷〃,这 在中国仅是一个辈分的尊称即使是如此具体了,中国人也无法回答自己头顶上那个无所 不能地支配着他们命运的〃天〃是怎么回事,他们对本事大得他们都不敢得罪的〃老天爷〃 也就是知道〃它能够管理天气〃。当然,中国人的〃老天爷〃还有一个夫人,叫做〃土地奶 奶〃。虽然〃天〃在中国不是一个神灵,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照样敬畏〃天〃,他们认为人 如果作恶,〃天〃定会知道,定会惩罚这在中国人的心里并不是一种信仰,只是他们听 惯了的一种道德说教。从唐至清,那些越洋过海来到这片土地上的洋人们无不认为中国人最 荒诞的举动也许就是祭天了中国农历新年的某一天里,在帝国辽阔的国土上,处处烟火 缭绕,从贫苦的农民一直到显赫的皇族,都要举行祭天仪式。但是,一直盯着中国人祭天的 外国传教士看得明白:中国人给〃天〃供奉的食物仅仅是摆个样子而已,〃没过多久,他们 自己就把这些食物拿走了,而且很快就吃了〃中国人的祭天是扎根于汉民族集体性格和 行为中形式主义的最典型的体现。    
    在中国,宗教有佛教和道教。    
    佛教是外来宗教。中国人接受佛教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中国人不抵抗外来的教义。佛教起 源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古代印度,它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 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时候,佛教开始向亚洲各国传播。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的数百年时间,佛教 在中国的翻译、研究和普及到达了相当规模。隋唐后,佛教在中国产生了众多的佛门流派, 对中国的哲学、艺术和民间风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但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它 始终在中国的底层民众中徘徊不定,更重要的是,它始终没能进入国家权力的上层而成为统 治思想。同时,对于对〃入世〃有着强烈欲望且一向重视生活享受的中国汉民族来讲,佛教 教义所主张的〃出世〃仅仅是一种对于纷乱尘世的无可奈何的躲避,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他 们是不会遁入佛门的。中国人是世界上家庭观念最强烈的一个种族,于是他们把归入佛门称 之为〃出家〃,而〃出家〃在中国绝对是极其严重的一件事情。佛教在中国汉民族聚集的地 域至今还有相当的影响,但它更多地体现在实用性很强的事物上,如美术、建筑和音乐。    
    


第二章 飘浮的神灵第56节:帝国的”第二政府”(2)

    道教是来自汉民族本土的一种宗教。公元142年,东汉顺帝汉安元年,道教被张道陵倡导 于四川鹤鸣山,规定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亦称〃五斗米教〃。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 〃太上老君〃,并以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以及《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 道教后来分裂出很多的教派,最后归为正一、全真两派,区别是前者的道士可以不出家,后 者的道士必须出家。道教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这一切都和 儒家学说形成对立。作为一种〃教义〃,道教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距离更 远。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汉民族的百姓也就信起什么来马马虎虎,用起什么来也是马马虎虎了。 如果需要某种仪式了,比如增添人口或者亲人死亡,他们就请来〃专业人士〃:来的如果是 个道士,他们可以说自己信道教;来的如果是和尚,他们也可以变成佛教徒。当然,如果道 士和和尚一起来,在同一个场合做着不同的〃仪式〃,他们也不会感到有什么特别的不和谐 ,他们可以说自己〃什么都信一点〃。他们需要的只是自己的生活内容非常实用却又是 一种形式。19世纪,当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看见道士、和尚与中国的百姓一起进行某种日常 活动的时候,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茫然,他们认为中国汉民族把两个互相矛盾的事件统一 起来的本领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最后才知道,中国人原来根本不明 白这两个事件之间的矛盾关系。    
    信仰需要虔诚的敬畏。    
    既不能出于某种惧怕,也不能出于利益的需要。    
    帝国的臣民们通常只有惧怕而没有敬畏。    
    一个外国传教士问一个中国人,神是否爱他们,中国人的反应吓了这个洋教士一跳:中国人 咯咯地笑起来。    
    〃这是最幽默最放肆的大笑。〃洋教士说。    
    没有敬畏情感的民族是心灵荒凉的民族。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宗教而起的战争。    
    中国每朝每代的揭竿而起和流血厮杀无不是受着最实际利益驱使而从不是为了精神追求。    
    因此,作为引发一百年前中国巨大灾难导火索的帝国北方的宗教冲突,至今仍是一桩历史 疑案。    
    西方宗教进入中国,最早有据可考的是从古长安挖掘出的一块石碑,名曰《景教流行中国碑 》,碑上记载了大唐时期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往事。今天的中国人依旧对中国历史上大唐时 代的国泰民安歌舞升平津津乐道,认为那是这个东方泱泱大国最鼎盛的时期,中国人的如此 印象来自于华美的唐诗、唐乐以及那些出土的唐代玉衣锦画虽然有着许多不识字人口, 但在评价一个时期的国家景象时,却往往从文化的繁荣上开始描绘,这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 常奇特的现象。而大唐确实是这个东方帝国敞开胸怀容纳百川的时代。可以想像到昔日长安 古道上来来往往的外国客商、僧侣、游客、歌伎是怎样愉快地赶着路,因为世界上再没有一 座城市能像长安这样让他们宛如看见整个世界。而在那些自由自在的外国游客中,那时就已 经有了这样一群心怀特殊使命的人,他们远涉重洋来到东方,时刻准备为了信仰而献身,他 们就是西方的传教士。    
    没有人知道西方传教士在大唐这个传教的黄金年代曾经在中华帝国内发展了多少基督教徒或 者天主教徒。后来,除了在绘画和音乐中偶尔可以感受到他们确实踏上过这片国土外,其余 的,他们没能留下任何踪迹。对宗教不感兴趣的中国汉民族没有特殊的理由是不大可能成为 基督徒的。况且,那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很盛,一个著名的中国和尚到印度转了一圈, 回来的时候,中国皇帝亲自到大道边去迎接即便如此轰动的事件发生了,让中国人真正 感兴趣的依旧不是这个和尚取回了什么〃真经〃,而是关于他在旅途上种种离奇的历险故事 ,因为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帝国之外定是一个充满妖魔鬼怪的世界,敢到那个世界中游历一 圈是很刺激的事情安定富裕的时代不需要封闭,平和自信的社会才〃夜不闭户〃。强大 的大唐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憨态可爱,那时,整个中华帝国的形象犹如大唐时期对美人的审美 标准:丰满,微胖,懒散悠闲地斜坐着,睡眼惺忪地似乎永远在浅笑。    
    


第二章 飘浮的神灵第57节:帝国的”第二政府”(3)

    应该说,早期西方传教士在世界各地的传教历程是艰难的,至今,西方在记载他们活动的著 作中依旧把到中国的传教称之为〃东方的冒险〃。西方教会把向世界〃最蛮荒的地方〃传播 〃上帝的旨意〃当做最高的荣誉和责任。在古老的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许多传教士死于恶 劣的食物、严酷的气候、莫名的疾病,甚至充满敌意的土著的毒箭。在中国,至少在明 代以 前,到中国境内传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