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释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宴结束的很晚,但结束后,张素元并未安歇,他连夜召开了最高军政会议,对于辽东目前的形势而言,分分秒秒的时间都极为重要。

密室还是那间密室,圆桌也还是那张圆桌,除了江成久替换了赵明教,人还是一年前的那些人。

张素元简略地介绍了和顾忠信商定的条件后,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都了解大帅的脾气秉性,也都清楚大帅和顾忠信的关系,所以不能把政治家说了不算,算了不说那一套用在大帅对顾忠信的承诺上。

“大帅,如果朝廷一直这么苟延残喘下去,我们也就一直得困在辽东吗?”祖云寿看了看郭广成后,率先问道。

“平灭离人,收服蒙厥,平定整个北方需要很长的时间,帝国看来不大可能坚持到那天,而且即便它能坚持到我们想要出关的时候也不要紧,到时不须我们出关,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想要它什么时候断气,就让它什么时候断气。”张素元一笑,淡淡地说道。

听张素元说得如此笃定,众人这才咂么出点滋味来,大帅跟顾忠信的约定是:季家一日在京城里坐着,辽军就决不入关。这样一来,事情就容易多了,难怪大帅如此有把握。

“大帅,朝廷会答应我们的条件吗?”左长问道。

“不会全部答应,但也必定得和我们妥协,思宗没的选择,而我们的底线是息止干戈,开放商道。”

“大帅,朝廷之所以顾此失彼,根源就在辽东的耗费,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朝廷以喘息之机?思宗虽然刚愎自用,愚蠢乖戾,但也勤勉有加,一心以中兴帝国己任,而且朝中也不乏经国治世的人才,一旦卸去辽东的重压,国事未必不可为。”郭广成忧虑地说道。

“广成,不会有这种事,如果有,思宗也就不是思宗了。”微微叹了口气,张素元说道,“思宗接受我们的条件后,他必然要在京师和山海关之间布下重兵,以防备我们突袭。京师和山海关之间关山漫长,无险可守,朝廷面临的压力只会更重。”

“大帅,思宗行事不可以常理度之,如果他继续发疯,不顾一切从全国调兵,全力备战,同时又与皇天极勾搭连环,默契配合,我们要如何应对?”朱虎城问道。

赞许地看了朱虎城一眼,张素元向着诸将问道:“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大帅,将士们的战斗力和物资储备都已今非昔比,若只是两线防守当可万无一失,而今目前的关键就是粮食,如果粮食无虞,我们必可履险如夷,平安度过。”祖云寿率先说道。

说到粮食,自然郭广成最有发言权,见众人的目光都向他看来,郭广成于是说道:“自大帅重履辽东以来,便从各种渠道囤积粮食;八旗兵入关后,粮食就只能由赤剑派经海路运抵。如今我们囤积的粮食虽说可以使辽东全体军民正常支用一年有余,但战事一起,生产力必然得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海路也必然被截断,若战事旷日持久,海路、陆路的通道都被截断,则形势不容乐观。”

听了郭广成的话,众人俱都默然,都把目光转向了张素元。

“火器局组建的如何了?”张素元并没有理会诸将问讯的目光,他向郭广成问道。

“熟铁、硫磺、硝石等物资都已储备充足,从西夷和江南火器局请来的技师日前也已到了宁远,但还缺乏大量的熟练工匠和制造火器的器械。”郭广成答道。

“大帅,工匠的问题不必担心,末将已安排好了,大批工匠陆续就会到来。”左长说道。

“左将军,现在不必有任何顾虑,就是把京城和江南的火器局全都搬倒宁远都无所谓。”张素元笑着说道。

众人大笑过后,张素元接着向郭广成问道:“广成,什么时候可以大量生产?”

“最快也得一年的时间。”略微想了想,郭广成说道。

“广成,你责成一个干练精细之人专责此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满足一切供应,但要记住,质量一定要保证,不许有一支枪管爆裂!”张素元郑重地说道。

郭广成点头应允后,张素元又问道:“向西夷定购的火枪到了多少?”

“从四月下旬开始,赤剑派共运来了三批,每批五百支。”

“都检验过了吗?”

“都验过了,其中有一百二十四支枪管爆裂。”

“我们现有的火器呢?”张素元向祖云寿问道。

“以大帅定下的标准,连发十枪后,二百支鸟铳仅有两支完好,连发二十枪后,二百支鸟铳枪管尽皆爆裂;三眼枪和佛朗机的情况和鸟铳差不多,各试了一百支后,末将就下令停止检验。”祖云寿苦笑着说道。

祖云寿苦笑,张素元苦笑,众人无不苦笑,如果火器不是常常炸裂伤人,以致士兵用起火器来缩手缩脚,即便就是王桢化之流统兵,八旗兵也不至猖狂到这种地步!

“火器都交给郑将军了吗?”张素元向郭广成问道。

“是的,大帅,末将勘验之后立刻就启运至张家山岛。”郭广成答道。

看到众人疑惑的目光,张素元肃声说道:“你们都知道火器的威力,但你们可能还远未真正认识到火器的威力,火器将改变战争的形态。春秋时以车战为主,及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战争形态为之一变,一至于今日,今后,战争形态会在我们手里再一次彻底改变!”

“昔日帝国开国之初,云南掸邦土著酋长思伦发起兵叛乱,大将沐英奉旨征讨。每次临敌,思伦发皆以象兵打前阵,使沐英连连失利。接连几次失利后,沐英根据象兵打前阵的特点,他采取了置火铳、神机箭为三行,列阵中,待象进,则前行铳箭俱发;若不退,前行退后,次行继之;又不退,次行退后,三行继之的策略,大败思伦发,剿灭叛军。”

“如今火器的威力今非昔比,填充更容易,发射的间隔更短,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如果我们采取沐英三行继射的战法,你们想想情况会如何?”

“大帅,如果火器的质量过关,那八旗兵再骁勇善战不也是土鸡瓦犬吗?”左长兴奋地说道。

“若再配以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出色的指挥,确实如此!”张素元点了点头,说道。

“大帅,原来您将郑将军调往张子山岛就是为了训练这种新军。”祖云寿恍然大悟地说道。

“是的。”张素元答道。

当初,张素元重归辽东不久,他就密令郑学峰率五千精壮的士兵赴张子山岛。张子山岛位于辽东仓储重地华觉岛的南面,相距不远。

为了保密起见,张素元没跟任何人谈及此事,祖云寿、郭广成也都只是知道郑学峰在张子山岛,但具体做什么,他们毫不知情。率军出关前,张素元告知郭广成,不到形势危急,不得调郑学峰出岛。

自从郑学峰率军登岛之后,就再没有一个外人上过张子山岛,一切所需都由郑学峰派人自华觉岛提取。

见众将满脸好奇的神色,张素元笑道:“过几天,你们就随本帅同去张子山岛,看看郑将军究竟练出了一支什么样的新军!”

“大帅放心,郑将军为人沉稳精细,是辽军中最有才学的将军,他一定不会辜负大帅所望,一定会练出一支全新的军队。”祖云寿开心地说道。

一时间人人都很兴奋,原本以为漫长得没有尽头的征战之路,转眼间,将在他们手中成就的千古盛世却看似唾手可得!

“广成,户籍排查做完了吗?”过了一会,待众将平静下来后,张素元问道。

“两个月前已全部完成,性别、年纪、身体情况、有无读书、家庭情况无一遗漏。”郭广成答道。

“总共有多少人口?”

“总共有一百三十二万八千七百三十四人。”说到这,郭广成不由打了个沉儿放才接着说道:“其中男女比例接近五比八,十八到五十岁之间的成年男子不足三十万。”

听到这,张素元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连年战乱使得男少女多,十万辽军中有八万是本地人,辽东十八到三十岁的壮年男子几乎尽在军旅,这可怎么是好?

整整一夜,张素元与诸将初步商定了辽东的大政方针,当一切就绪后,他发现一直很少开言的江成久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说。

“成久,有话但说无妨。”张素元鼓励道。

“大帅,如果思宗迁都怎么办?”

张素元不由讶然地看着江成久,虽然一直对江成久高看一眼,但他还是小看了江成久。

“思宗什么时候迁都,我们什么时候入关。”张素元缓缓地说道。

至此,众人再次叹服,对张素元的深谋远虑再次叹为观止,他们这会儿才明白大帅与顾忠信何以约定这样的条件。

最后,当会议要结束时,张素元又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议题。

一百零九章 海事

 张素元向众人言道,说他极其厌恶给人下跪,也不喜欢别人给他下跪,他说天地君亲师,独君不可跪,他要诸将想个什么辙,使民既不跪官,更不跪势。

众人面面相觑,片刻之后,除了郭广成头还有点发晕外,其他几位俱都高呼赞成,大声叫好,但叫好归叫好,可大帅要他们想出辙来推行此事,又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他们谁都没辙。

天地君亲师,以君居中,数千年的积习岂是现在上下嘴唇一碰说改就能改的,这绝不是一纸号令可以解决的事。

看到众将无不面现难色,张素元也苦笑一声,而后正色说道:“这件事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成就的,但也不能因为难就不做。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我们各自身边的人做起,先使小官不跪大官,然后再推而广之慢慢来。广成,你一定要留心想个好法子,务必首先要在公堂上使民不跪官。”

看到张素元的神色,郭广成知道这绝不是因为大帅本身讨厌的关系,大帅一定另有深意,只是这深意究竟是什么,他却一点头脑都摸不着,而且他也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必要,但大帅既然这么交待了,他就要竭尽所能地做好。

会议结束后,张素元不过小睡了两个时辰,就又起身去去看望方中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