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众神的宫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穑∕U)来命名那个猜想的沉埋的陆块。虽然他的译作有误,但他的关于这座岛的命名却保留了下来。

关于这个消失的陆块的故事的剩下部分,由布拉斯哇的乡村伙伴…奥格斯特斯·来·普龙爵,一个有一定声望的医生和考古学家…写完。美杰文化也促进了他的理论的发展。

来·普龙爵是第一个在由凯顿挖掘美杰废墟的人。在那儿,他曾经和他的美国国籍的妻子艾丽斯生活多年。他也亲自翻译了古书《秋那手本》。他的翻译,受到了布拉斯哇的作品和他对翠翠·伊泽废城墙上图片解释的双重影响。

木皇后的传奇

穆多彩的生活展现出来了。两个穆国的王,寇和亚克,曾经共同竞争他们的妹妹木皇后。寇王子获胜了,但被他的妒忌的兄弟杀害。而亚克杀了他兄弟后,随后便从木皇后手中接过王权。这个〃戏剧〃达到最高潮的时候,穆开始下沉。但木皇后逃了出来,到了埃及,并建了一座斯芬克斯,用来纪念寇王子。她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爱斯伊斯,并继续考察埃及文化。

根据来·普龙爵的描述,许多其它穆地人,逃到了南美洲,在那儿的由凯顿,他们编写自己的历史,并为他们的领导建立庙堂。为了证实他的理论,来·普龙爵声称:美杰文写法和埃及的原始图文写法相似。但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多数专家的承认。

在十九世纪80年代,普龙爵和他妻子在布鲁克林居住,并写了多本关于他们的发现的书。其中,最著名的是《木皇后和埃及的斯芬克斯》,它出版于1896年。

神秘的谜语

斯芬克斯是常见于埃及和希腊的艺术作品和神话的狮身人面怪物,据说,它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就要被吃掉。这个谜语是〃今有一物,先是四足,后是两足,最后三足,这是何物?〃奥狄浦斯终于猜中这个谜语,这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匍匐爬行,长大时两脚步行,年迈时拄杖行走。这个故事暗示斯芬克斯是全知的。今天斯芬克斯仍是智慧的象征。作为艺术雕像,最古老、著名的斯芬克斯雕像是埃及吉萨地区的巨大斯芬克斯卧像。

据说建于第四王朝第四代国王哈夫拉统治时期的狮身人面像,通常被认为是哈夫拉的肖像,此后各种斯芬克斯雕像的面貌几乎都是埃及国王肖像。这种说法已广为各国学者接受,如今有不少著名的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甚至法医专家,纷纷提出专业见解,对这个几乎已成定论的〃神话〃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狮身入面像至少比埃及考古学家确认的年代要早几千年。

过去,古埃及学家一口咬定位于吉萨地区的狮身人面像建于距今4500年左右。根据是它的面貌与当时的哈夫拉法老颇为神似。同时,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著名埃及学家利用电脑三维空间绘图法,在荧屏上将毁损的狮身人面像恢复原貌,结果发现它的面貌与开罗博物馆陈列的哈夫拉肖像相同,于是,狮身人面像身世之谜的千古传说总算有了〃科学〃根据。

然而,事隔不久,又有人依样画葫芦,画出的却是美国歌星〃猫王〃的形象,舆论哗然。于是,不少学者抨击电脑绘图的证据穿凿附会、不足为凭外,种种不利于埃及学家传统共识的说法相继出现。美国波土顿大学的地质学家在研究埃及吉萨地区古迹时发现,该古迹的形成比目前人们所认为的时间还要早4000年。

人们一直以为这个神秘的石雕像是公元前2500年前后建成的。然而科学家们在对石雕像风化的情况考察后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建造,要向前推2500至4000年。科学考察表明,石像的裂缝和风化是由长期淋雨造成的。在同地区同时期的其他石头结构上(其中包括附近的大金字塔)没有发现相同的风化情况。科学家们认为,这样的降雨现象是在冰河期结束(大约公元前1 年)后才发生的,但是要比哈夫拉法老王朝早得多。如果狮身人面像是由比古埃及人还早的一种文明建造的,在沙漠下面还会发现别的古迹。科学家们对雕像周围的地底进行的考察表明,有沟直通雕像的岩基。这一发现表明,狮身人面像当初是建造在一个古代的悬崖峭壁的顶端,后来沟被沙石填满遂形成了现在的状态。狮身人面像可能是跨越不同时期的作品的论点,获得多位学者的支持,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声波探测雕像,发现它的正面和两测的风化程度是后半部的两倍,可见后半身是在较晚时期建成的。

最近,纽约警察局资深法医学家多明戈细心地比较,测量了哈夫拉法老雕像和狮身人面像的脸部特征及其角度,并为狮身人面像画出几幅还原像,怎么看也不像哈夫拉法老。他指出,如果宙埃及入雕刻技巧高明的话,这两尊雕像绝不可能摹拟自同一个人。他认为哈夫拉在位期间只曾对狮身人面像进行过修补。

那么,狮身人面像究竟像谁?它到底已有多少岁月?如果新的理论能够成立,那就意昧着在古埃及之前还有另一个文明古国活跃于大地上。

第十八章 忠诚的卫士

一提起吉萨三大金字塔,人们的脑海里立即便会浮现出那座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方的狮身人面像。它的名声如此之响,以致大大超过了哈夫拉金字塔,而可与胡夫金字塔并驾齐驱;它的硕大无朋的形象为世人所熟悉,人们称它为〃沉默〃与〃神秘〃的代名词;它的身世和〃健康〃为各国所瞩目,牵动着古往今来亿万人的心。

相传,公元前二三世纪希腊人统治埃及时期,一批批希腊旅行家横渡地中海来到埃及参观旅游。他们一见到这座奇怪的石像,有人便脱口惊呼:〃斯芬克斯!〃于是,斯芬克斯之名在西方传开了,直到现在仍以此称呼它。

斯芬克斯为何物?为什么希腊人一见此石像便如此惊恐万状,失声相呼?原来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头可怕的怪物,它长着女人的头,狮子的身躯,还添上两只翅膀。它的名字叫斯芬克斯。传说它生性残酷无比,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到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叫过路行人猜谜。谁猜不出,就把他当场杀死吃掉。难怪希腊人见到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就谈虎色变了。

狮身人面像坐落在距哈夫拉金字塔东北372米的一块洼地的中央。当年建造金字塔时,这里是采石场。采石工们把场内上等坚硬的石块开采后建造金字塔,但中央一片岩石内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结构不严,故弃之不用。金字塔竣工后,采石场上便遗留下一座小山。

传说公元前2610年,哈夫拉法老前来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见此山挡于塔前,颇不雅观,龙颜顿时不悦。摆在建筑师面前有两种选择:或拆除,运走;或利用它改为陵墓的组成部分。这时,大概天才的设计师从埃及古代的神话和山的外形中汲取了灵感。远古时,负责保护本部落安全、抵御外来之敌的酋长常常被比作勇猛的狮子。而在神话中,狮子又成为陵墓和庙宇等圣地的卫士。或许设计师意识到了狮子还有残忍的兽性一面吧,于是别出心裁地把小山雕塑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象征着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勇猛结合于一身。

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晶就这样诞生了。

人面像由整块巨石(小山)琢成,高20米,体长57米,如果算上石块砌成的两个前爪,全长72米。它的脸宽4.075米,鼻子长1。71米,嘴大2。30米,耳长1.925米。它头戴皇冠,两耳测有扇状的〃奈姆斯〃头巾下垂,前额装饰着据说能喷射毒液的〃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额挂着标志国王威仪的长须,脖子上围着项圈,鹰的羽毛图案打扮着狮身。石像面貌慈祥,微露一丝神秘的笑容。4000多年来,它忠诚地守卫着金字塔,天天凝视着旭日东升,默默无语地观察着人间的忧患沧桑,自己也忍受着痼疾的煎熬。

发怒的太阳神

哈夫拉开创了雕刻狮身人面像的先例,此后历代国王虽未仿效他在金字塔前竖像,但纷纷制作,为自己树碑传世。第五六王朝的一些国王在金字塔坡道起点的东墙上塑造他们脸型的狮身人面像浮雕,像前地面上俯伏着打败之敌。新王国时期,普遍在神庙门前雕塑两排狮身像,不过像的头有时为人头,有时为鹰头或羊头。后代狮身人面像的规模远不如哈夫拉像,其中著名的有竖立在古都盂夫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和在开罗博物馆展出的哈特苏伯特女王石像。它是古埃及唯一戴长须的女狮身人面像。

新王国时期,哈夫拉狮身人面像被视为太阳神,成了人们朝拜的圣地。当时,石像被尊为霍尔·艾姆·艾赫特,意为〃日出时的荷拉斯神〃。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后,石像的名字由宙埃及语变为艾布·胡尔(埃及方言为恐怖之父,实际上这个名称并不表示石像很可怕的意思)。

近几年来,埃及舆论界不断地疾呼:〃狮身人面像病了〃,〃快救救狮身人面像!〃1981年10月19日中午一声轰响,石像左后腿1926年修筑的护墙塌方,形成一个2米宽,3米长的窟窿,更是牵动着埃及人民和全世界公众的心弦。人们担心,也许有朝一日,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将面对一片废墟,默然凭吊了。

狮身人面像究竟患了何疾?如何医治?

走近石像,仔细端详,你会发现,经漫长的无情岁月的洗札,像脸上道道皱纹,昔日外层的红色胶泥大部分已剥落,皇冠、圣蛇、长须也都不翼而飞,它的鼻子深陷,胸部和全身〃肌肉〃松驰,斑斑驳驳,遍体鳞伤。项圈和彩绘元影无踪,只剩头顶上一个四方形固定皇冠的深洞。关于它的鼻子,近200年来,以讹传讹,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它被拿破仑的士兵当作靶子用炮轰掉了。其实历史并非如此。据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历史学家马格里齐(1364…1436年)记载,那时石像的狮身部分被沙土所覆盖,有一位名叫沙依姆·台赫尔的苏菲派(伊斯兰教一个宗教派别)教徒,反对偶像崇拜,怒于有人经常来此朝圣,于是爬上沙丘,猛砍暴露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