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枝(2)


  这样看来,在意大利的中心,美丽的内米湖畔,在远古时期,每年也上演着十分激烈的悲剧。意大利的商人和士兵后来在他们野蛮的亲族、高卢的克尔特人那里也看到过这种悲剧。如果罗马的雄鹰们曾经飞扑过挪威的话,那么,野蛮的北方雅利安人中也曾反复地发生与此略有不同的悲剧。这种仪式可能就是古代雅利安人崇奉橡树的一个主要特征。
  最后一点须要提问的是:为什么把槲寄生叫做金枝呢?它那微白带黄色的果实是不足以体现这个名称的,因为,维吉尔说过,这金枝连枝带叶都是金黄色的。也许这名称的得来是由于槲寄生的树枝折下来存放几个月以后变得十足的金黄色的缘故。那鲜艳的金色光泽,不仅在叶上,而是遍布枝茎,整个树枝看来确实像是一根金枝。布列塔尼的农民在自己茅屋前挂着大捆大捆的槲寄生树枝,每年6月间它们呈现的金黄色泽确实引人注目。布列塔尼有些地区,特别在莫尔比昂一带,农民还把槲寄生的树枝挂在牛栏马厩的门上,防御魔邪、保护牛群和马匹。槲寄生枯枝的黄色可以部分地证明何以槲寄生有时又被认为具有显示地内宝藏的性能,因为根据巫术顺势原则,黄色树枝和黄色金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密关系。民间传说紫蕨的种子具有神奇性能,认为它在仲夏节前夕开花如同黄金或火一样。这同关于槲寄生的特性的说法,完全类似,也正好证实了前一说法。在波希米亚,据说蕨类种子“在圣约翰节那天开出金黄色的花朵,闪出火一样的光辉”。因为蕨类种子有这样神秘性能,谁要是有了它,或者拿着它在仲夏节前夕登山,就会发现黄金矿脉或地内宝藏发出的蓝色火焰。俄罗斯民间传说,如果你能在仲夏节前夕的子夜采到神秘的蕨花,你只须把花向天上扔去,它就会像天上星星一样落下来,正好落在地内宝藏的上面。布列塔尼寻找宝藏的人在仲夏节前夕的子夜采集蕨类种子,一直保存到来年复活节前的星期日,将它们撒在他们认为藏有珍宝的地上。蒂罗尔的农民想像,到了仲夏节前夕,能够看见地内埋藏的珍宝像火焰似的发光,如在这时按照规定的注意方法采集到蕨类种子,就能帮助把埋在地下的珍宝弄到地面上来。瑞士弗里堡州的人习惯在圣约翰节那天夜里守在紫蕨旁边希望能得到妖魔自己送来的宝藏。波希米亚人说,谁如果在这期间得到紫蕨的金花,就得到了一切地下宝藏的钥匙;如果未婚的姑娘在一现即逝的金花下铺一块布,就会有赤金掉到布上。在蒂罗尔和波希米亚,你如果把蕨类种子放在钱币中,无论你花多少钱,钱币总不减少;还有人认为蕨类种子在圣诞节夜里开花,谁要是采到了这花,就一定要发财。施蒂里亚的人说在圣诞节之夜采集蕨类种子,可以迫使妖魔给你送一袋钱币来。
  根据与此类似的巫术顺势原理,人们认为蕨类种子能发现黄金,因为它本身就是金黄色的;由于同样原因,它能使保存他的人永远不乏黄金。可是,当人们说蕨类种子是金黄色的时候,又说它像烈火似的闪光。因此,我们考察采集这种神奇种子的两大节日——仲夏节和圣诞节——也就是一年之中季节变化的两大转移点(圣诞节不过是古代异教徒庆祝冬至的节日而已)的时候,应当把蕨类种子烈火似的性质一面看作它的主要方面,而把它的金子般的性质一面看作它的次要和引申出来的方面。蕨类种子应是太阳在行程中每当夏至冬至两个极点时发出的火花,一个日耳曼的故事证实了这种观点。故事说一个猎人在仲夏节正午用箭射太阳,获得了蕨类种子。猎人射中了太阳,太阳滴下了三滴血,落在猎人铺开的白布上,这三滴血就是紫蕨种子。故事里说的血滴就是太阳的血,紫蕨种子便是直接从太阳的血转来的。因此可以认为紫蕨种子可能是金质的,因为据信它是太阳的金火喷射出来的。
  像紫蕨种子一样,槲寄生也要在仲夏节或圣诞节采集,也就是说,在夏至日或冬至日采集,它也具有显示地下宝藏的性能。瑞典人们在仲夏节前夕用槲寄生做成神杖,或者四根不同的木质中必须有一根是槲寄生,寻宝者于日落后将神杖置于地上,如其下有宝藏,则神杖便蠕动如活物。如果说槲寄生能发现黄金的话,那么,这也就是金枝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了;如果说金枝是在夏至日或冬至日采集的,那么,跟黄金般的紫蕨种子一样,金枝不也是太阳喷射出来的火种吗?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只是简单地肯定答复。我们已经考察到古雅利安人之所以在冬至、夏至或其他节日仪式上点燃篝火,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作为太阳巫术,就是说,是为了要给太阳增加新的火力。由于那些篝火通常是用橡树木柴摩擦起火的,所以古雅利安人可能认为太阳定期地从神圣橡树中吸取其潜藏的火源。换句话说,他们可能以为橡树是太阳的火库或热火的储藏仓库,不时地为它提供火热。假如橡树的生命被认为是寄存于槲寄生里面的,那么,根据这种观点,槲寄生里面一定含有火的种子或火的根源,通过摩擦橡树的木柴迸发出来。因此,与其说槲寄生是太阳的火迸发出来的,倒不如说太阳的火是被认为由槲寄生发出来的,这样可能更正确些。所以,槲寄生射出金色的光辉,把它叫做金枝,就不奇怪了。也许,像紫蕨种子那样,它被认为是只在那些固定的时候,特别在仲夏节,由橡树取火为太阳增添火热的时候,才现出金色来。希罗普郡'在英格兰西部,威尔士的边界上。'的普维尔巴奇地方人们相信在他们记忆中橡树在仲夏节前夕夜间开花,天亮前就凋谢。姑娘们若想知道自己的婚姻前途如何,便在夜晚于橡树下面铺一块白布,第二天早上白布上面有一点灰烬,那就是橡树上开过的,凋谢的花烬。姑娘拾起这点花烬放在自己枕下,于是未来的丈夫便会在她梦中出现。橡树如此短促地花开花谢,大概就是槲寄生的金枝的特征。这种推测从以下考察到的事例得到证实:在威尔士,也是于仲夏节前夕采下槲寄生的金枝放在枕下,以求梦中预示佳讯;而且用白布承接想像的橡树花烬的做法,跟督伊德祭司们用金镰刀割下橡树枝上的槲寄生并以白布承接的做法,完全一样。鉴于希罗普郡毗邻威尔士,有关橡树在仲夏节前夕开花的信念可能直接发源于威尔士,虽然也可能是原始雅利安人信念的遗迹。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意大利有些地方农民至今仍在仲夏节那天早晨采集橡树制作“圣约翰膏”。这种油膏跟槲寄生一样能治百伤,也许就正是槲寄生本身赋予它的美质。因此,就容易理解何以对像槲寄生这种微不足道的寄生植物竟冠以并不反映它在树上真实形态的“金枝”的称号。另外,我们还可以理解何以在远古时期人们相信槲寄生具有灭火的显著性能,而在瑞典迄今还把槲寄生存放在家里以防火灾。根据巫术的顺势原则,它的猛烈属性使它成为可能治疗火伤和预防火灾的最好药物。


金枝(3)


  以上这些想法可以部分地说明维吉尔让埃涅阿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著名十二卷史诗《埃涅阿斯纪》里的主人翁。这里指的是该诗第六卷中叙述埃涅阿斯前往阴间寻访他父亲的阴魂,询问有关罗马未米的命运的那一段情景。'在进入幽昧的阴间时随身带着一根槲寄生的光辉树枝的道理。诗人描写地狱门前茫茫无际的幽深森林,英雄埃涅阿斯在飞旋的两只鸽子的引领下,一步步进入那太古森林深处,直至看见远方树荫中闪烁着金枝的光辉,照亮着其上纵横缠结的枝干。如果深秋木叶萧疏的森林中槲寄生的枯黄树枝被认为孕育着火的种子,那么,对于一个在黑暗阴间孤独的彷徨者来说,还有什么比既能照亮足下道路又能当扶手拐杖的槲寄生树枝是更好的良伴呢?带着它就能勇敢地面向征途中可能遇到的任何艰难险阻。当埃涅阿斯走出森林,来到冥河两岸,那缓缓的河水曲折地慢慢地流过阴间的沼泽,粗暴的舟子不让他乘坐渡船,这时,他只好从怀中抽出那金枝并把它高高举起,那咆哮的篙工一见立即畏缩如鼠,温顺地请英雄登上摇摇晃晃的小船。由于载不动活人,未到中流小船便沉入水底。即使在现代,如我们已经考察到的那样,槲寄生也一直被认为是防御巫法和邪魔的良物。古人更可能认为槲寄生具有这些神异功效。假如说槲寄生像我们有些农民相信的那样能够开启一切关锁,那么,埃涅阿斯手里拿着它,不是也很像“open Sesame”'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中,大盗进入宝库开门时念的咒语。一念此语,宝库石门便自动开开。'(“开门,莎莎咪!”)的开门咒一样,能够打开死亡的大门么?
  我们还可以推断出维尔比厄斯在内米被人们把他同太阳混为一体的原由。假如维尔比厄斯是树神(我在前面曾试图这样说明过),那么,他一定是金枝所寄生的橡树树神;因为古老传说都把他说成是这片神森林的第一个森林之王。既然是橡树之神,他就一定是定期地为太阳增添火焰,因此就容易被人们把它也当作太阳,把他跟太阳混同起来。同样,我们也能说明为什么巴尔德尔、一个橡树神灵,被形容为“容光焕发,射出耀眼的光辉”,并且为什么常常把它当作太阳。总的看来,我们可以说,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知道的唯一取火办法就是摩擦木头,原始人一定以为像树液或树汁那样,火也是可以储藏起来的东西,要用力把它提取出来。加利福尼亚的塞纳尔印第安人“表示相信整个世界曾经是一个大火球,火的要素从火球传进树木,所以只要将两块木头互相摩擦,火就出来了”。加利福尼亚的迈杜印第安人也认为“大地基本上是一个熔化了的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