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作者:康拉德-赛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53年1月1日,这一计划开始实施。它与苏联1927到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相似,集中全国力量加速重工业建设:建发电厂、搞电气化,建钢铁厂、机械厂、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厂,制造化学基础材料所需的生产设备。该计划总投资的90%用于工业,仅有10%用于占全国人口80%的农业上。工业投资中的88。8%用于重工业,仅有11。2%用于消费品生产。重工业的建设核心是150个大型项目,对此苏联在技术上给予了极大支持,而在资金上给予的支持却很少。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巨大的完整的实施工业联合体是工业化战略的标志。 
        
        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辽宁省的鞍山钢铁公司,鞍山是东北地区的中心。1957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该公司钢铁产量占全国的2/3。   
        中国不仅工业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而且国家和社会体制也在照搬苏联的模式。北京政府的机构设置与莫斯科政府很相似,他们建立了与莫斯科相同的部委,例如一个完整的计划委员会和一系列主管各工业系统的部:机械制造工业部、冶金部、化工部等。而且教育也是按苏联的模式搞的,学校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现代化工业培养技术人员、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教学计划来自苏联。掌握俄语是个人前程发展的先决条件。1。2万多位苏联和东欧的工程师和技术员来到中国,3万名中国的工程师、科学家、工人和大学生赴苏联进修学习。 
        
        在一些部委、省级管理机关以及一些国有企业里,那些曾经生活在群众中的农民革命者们的位置被城市官僚取代,他们在写字桌上发号施令。专家和技术权威换下了那些游击战出生的干部。尽管共产党仍然宣传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而且许多人毫不怀疑这种宣传,但实际情况只是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为了这个目标,平均主义社会的理想必须要区分差异性。到1955年,共产党的干部分成了26个不同的级别。 
        
        毛在偏离苏联模式   
        人们会惊奇地问道,毛怎么会推行一个与延安精神相矛盾的发展模式呢?在50年代初不仅毛将苏联作为落后国家迅速发展工业的一个榜样,而且在民主制的印度,尼赫鲁也接受了苏联的发展模式。甚至西方也有人提出警告,注意苏联计划经济将要超过西方市场经济。 
        
        从工业发展的数字来看,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辉煌。中国甚至超过了苏联相关时期的工业化速度。按照官方的统计,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为18%。中国在这一期间的发展为工业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几年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中国照搬苏联工业化发展战略而出现的问题。建设重工业所需资金来自农业税收,农民为城市的工业化担负费用。然而中国的大多数农民生活在自给自足的水平上,农业人均生产1952年时仅是苏联五年计划开始时的1927年的20%。中国的农业没有什么“盈余”可提取。以加重农民的负担来积累资金所导致的后果,正像毛后来所说的那样,是“清干了池塘的水来捕鱼”。 
        
        与欣欣向荣的城市相比,农业的增长却缓慢乏力。1953到1975年期间,农业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计划指标。按西方的估计,中国农业生产每年仅增长2。7%,略高于人口的增长率(2。2%)。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给重工业建设在资金上带来了更多的缺口。第二个问题是城市中失业率迅速增加。大量投资的重工业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然而城市人口却增长很快,当然也包括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 
        
        早在1955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还在实施期间,毛就开始疏远苏联的发展模式。外部俨然不知,党内已出现了两个阵营,这最终导致了10年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局面。 
        
        毛和毛的追随者们主张放弃苏联的发展模式,提出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的发展道路。在寻求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上毛的想法是,动员5亿农民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他认为,群众定能移山。 
        
        反对毛的这个“唯意志论”政策的人是一些列宁主义者,以刘少奇为代表,在政治局占多数。他们主张继续实行苏联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准备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实际,对农业的投入给予倾斜。 
        
        农业集体化(1955~1956):党内冲突爆发   
        两个阵营之间爆发冲突的焦点是农业集体化的速度问题。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制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个谨慎的、长期的发展战略,用15年的时间分阶段实现集体化。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应该自然衔接,其办法是让农民们认识到,集体化可以使他们更加有效地耕作土地,提高收入。 
        
        这是党的行之有效的路线,然而毛在1955年中旬要求加快集体化的速度。他在党内的大多数同事对此犹豫不决。他们亲眼目睹了斯大林在30年代初期强制实施集体化运动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时1000万富农被杀害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农业生产全面崩溃,导致饥荒,工业建设也止步不前。毛以党内从未有过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争论。1955年7月31日,他越过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直接对省、市和县级党委书记发表了讲话,他说:“在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新高潮……”51 
        
        这个讲话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进程。它的发展远远地超出了毛的乐观主义式的期待,省级领导和地区干部的政治热情与贫苦农民的理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毛高兴地说是一个“快速的浪潮”,波及到了全国。1956年中旬,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集体化基本上完成。几亿农民集中在48。5万个农场。与斯大林的集体化有所不同的是很少发生公开的暴力行为,没有严重地影响生产。 
        
        集体化运动的成就鼓舞着毛在城市里开展了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通过“五反”运动已经士气低落,很快就被说服,将他们的企业廉价卖给国家。有些人舞狮和舞龙,以示欢庆。手工业和服务行业的私营企业纳入了城市集体企业中,这样到1956年底在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仅有两种形式: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和城市的国家所有制或小规模的集体所有制。如果把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标志的话,那么中国于1956年底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与苏联处于同一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的过渡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毛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正确,并且战胜了党内思想保守者和优柔寡断的人。他决心利用这次胜利,迫使共产党开始一条新的航线,从经济和政治上与苏联模式彻底决裂。然而就在1956年这位伟大的主席遭受了打击。 
        
        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1956)   
        1956年2月20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上做了著名的关于斯大林罪行的“秘密报告”,将斯大林描绘成一个凌驾于党之上、搞个人崇拜的篡权者。这个讲话震惊了全世界的共产党组织,引发了波兰和匈牙利的暴乱。在中国不可避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即党的领袖究竟要不要高居党之上,要不要搞个人崇拜。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毛的同事们想利用这次讨论限制他的权力。 
        
        而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8次代表大会提供了机会。1945年制定的党章在这次会议上要进行修改,该党章已经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思想的组成部分。这次会议删除了毛泽东主义这个提法,党重新要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来领导。除此之外在党章中还增加了一个反对个人崇拜的章节。在组织结构上会议决定设立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增设了由邓小平担任的党的总书记一职。所有这些决定都削弱了毛在党内的绝对权威。 
        
        毛的威望受新闻报道的影响而继续下降,报道说操之过急的农业集体化导致了混乱和生产的停滞。1956年,粮食产量事实上仅增加了0。3%,棉花产量下降了6%。列宁主义者们立即指出,党要重点谨防“左倾冒险主义”而不是右倾保守主义。 
        
        就在半年前,即1956年4月25日毛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他在讲话中首次阐述了新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但他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看到,党代会毫不客气地将他的讲话搁置一边,而对计划委员会制定的1958到1962年的新五年计划热烈赞成。该计划包含一些有利于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修改措施,提出继续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 
          
        第十五章 “大跃进”(1958~1960)   
        这个开端源于毛的观点,他认为苏联的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它不是通向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而是在党和国家的官僚机构中滋生出一个新的剥削阶级。它不符合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以剥削农民的方式来刺激重工业的发展。按照斯大林的方法,粮食是以非常低的国家价格向农民征购,而购买工业消费品和农机设备却要农民支付很高的价格。然而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完全不同于苏联的农民,还处于维持生存的边缘上,当时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只有当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才能为工业化提供所需资金。 
        
        “愚公移山”   
        毛制定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战略,迅速与苏联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