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林方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王的脸马上沉了下来,半晌才神情忧戚地说:“唉!奶娘,说心里话,我真不愿意生在这个帝王之家,更不想做什么太子!有时我真想跑到山上、出家当和尚去!或者干脆一死了之干净!如果人真的能重新托生,我好想下辈子也有个像你这样慈爱自己孩子的娘亲。我情愿意天天打渔耕地养活娘亲,也不想再看见这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动动都有人监视、随时都可能被怒骂鞭挞的皇家御苑!” 
  鲁王的眼中盈满了泪花。这满天下,包括他的王妃和姬妾面前,他也要装出大丈夫的面目。也只有在妹妹这个面目慈祥,身份又特殊的奶娘面前,才敢说这番话。 
  秀月听了不觉鼻子一酸、眼圈一热:在宫中这些年,她亲眼目睹了面前这个身子骨还没成型的鲁王,常常为了一篇文章没背熟,一张贴子没有写好,或是和宫人嬉闹了几句,就会被人告到陛下那里,被狠狠地责打或是训斥一顿。有两次,她陪娘娘去看望被陛下打得起不来床的鲁王,要不是亲眼所见,她怎么也不会相信,竟是被他亲生父亲下手打成的。 
  秀月悄悄拭了拭眼睛:“鲁王,一会儿见了娘娘可不要说这些话。鲁王是天生下来要做大事的人物,所以才会比别人要格外受些苦!” 
  “唉!”鲁王重重地叹了口气再也无话了。 
  直到众人和鲁王都离开紫云殿以后,秀月才扯着小公主的手儿走进殿来。秀月一边哄小公主玩连环锁儿,一边不急不慢地劝慰道:“不管陛下如何,娘娘也不要与陛下计较才是。娘娘想,陛下虽是万民之主,可也有身心无奈的时候。陛下和娘娘毕竟是多年的结发夫妻。娘娘若还不知体谅陛下,这世上还有谁体谅他呢?虽说陛下近些日子没有过来看娘娘,娘娘还要做出不经意的样子才好。该派人过去嘘寒问暖还要派人去问。 
  “娘娘知不知民间有句话,叫做‘抬手不打笑脸人’?陛下虽一时心情不好冷待了娘娘,却不会因为娘娘依旧对陛下的关切反倒更生气吧?再有,娘娘还要打起精神来,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才好。娘娘你想,凭郑姬那样的性情,陛下和她肯定有沤气的时候。一时念及娘娘多年的温柔和情义,过来看娘娘和小公主时,娘娘总不成再去匆匆忙忙梳妆打扮吧?若是陛下到了娘娘这里,见娘娘没事儿一样高高兴兴地接驾,依旧亲亲热热,陛下心里自然又暖和又舒展。若娘娘只管和陛下沤气,陛下认真生娘娘的气了,一定要怎么样,娘娘你想,又有哪个大臣能阻挡得了的?” 
  李娘娘起初也不大在意她的话,听到此时,觉得颇有几分的道理。低头思量:这个身为奶娘的秀月竟有这些见识! 
  独孤迦罗平时的心计和点子倒是比众姐妹高些一筹,可她毕竟是朝臣之妻,又是儿女亲家,来往过甚自然会引起陛下和朝臣的猜忌,反而对皇儿不利。这个秀月和别的宫人不一样,她既在宫里走动服侍,却又身份特殊,和自己是真正的荣辱与共者。而在宫中,做为皇妃的自己,有许多话就是烂在肚里也不能对别的嫔妃和宫人诉说的。即令和自己再亲近的宫中姐妹,也要留有七分的余地。否则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根。 
  自打这个奶娘进宫以来,因了小公主,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自然比别人长了些。和她的关系不觉也渐渐亲密起来。有时苦闷的话儿也和她诉上一诉。没承想,她总能不动声色地为自己剪剪灯烛、拨拨亮光。 
  如今听她这番话里的道理,独自思忖:自己虽出身罪人之女,可毕竟还是被陛下册封为宫中一品嫔妃了。而像自己这样可以为陛下生儿育女、热汤热茶服侍的人,无论宫中哪个女人都能做得到。而陛下新娶的皇后、突厥汗国的阿史公主,却能为陛下做所有嫔妃都做不到的事——自她迎回中夏后,不仅为陛下免却了西北之虞,听说突厥还准备出兵十万助陛下伐齐呢! 
  自己虽曾在陛下藏韬晦略的十多年里,与陛下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可也正是因此陛下才破例册封自己为一品妃嫔,并令自己掌管后宫多年的。若自己不知轻重,果然遭陛下嫌恶,什么祸事不会临到头上?自己出身罪家,犯了律条原比一般人要罪加三等的。那时别说为儿子争太子了,只怕连性命也难以保全了!自己生死倒也事小,从此苦了两个儿子和小公主没娘疼着护着,那才叫人死不瞑目呢。 
  想到此,娘娘当即就令宫人为自己更衣上妆。此后,一直做出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依旧白天黑夜地给陛下送汤送衣、问寒问暖,还主动让宫人带小公主过去问候父皇。   
  第十二章(3)   
  果然,没过几天,郑姬因抱怨陛下一直不愿谈及立储之事,仗着陛下平素对她的恩宠,见了面不仅不知取悦,反而哭哭哭啼啼地,并以出家为尼要挟陛下。 
  武帝此番终于沉下了脸。他一挥袖子,丢下兀自号啕的郑姬愤然离开翠薇宫。 
  武帝独自站在御花园里,望着偌大的皇宫六院,却不知该到哪个嫔妃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才好?虽说前面的天元宫里新娶的皇后寝宫倒是夜夜灯火通明,天天丝竹隐隐,可是皇后因年龄小他近二十岁,而且既不懂中夏的诸多规矩,言语也不甚通顺,每日只知在宫中领着她从突厥带来的乐手舞伎们歌舞演乐,加之她也不谙男女风情,所以自迎娶回宫后,武帝对她除了定时问候之外,很少有什么夫妻亲昵。 
  掖宫诸院虽有六七位嫔妃夫人,论知心和体贴数李妃;论娇媚俏丽便是郑姬了。 
  比之李妃那种知冷知热却含蓄端庄的性情来,郑姬的热情洋溢和恰到好处的娇嗔,确令每日为国事所累的武帝每一踏进翠薇宫便感到一种别样的轻松。可是,近日来郑姬为了储君册定之事,也开始变得胡搅蛮缠起来,竟敢恃宠干涉起朝廷立储大事来。却不知这已犯了帝王的头等大忌。 
  博闻强记的武帝深知历朝历代帝王和国家覆灭的原故都是什么。他也许会钟情于某一个嫔妃,但决不会为了任何一位女子陷入痴迷,甚至动摇根本。 
  武帝不觉想起了患难多年的李妃来。此时静下来思量,其实在宫中众多嫔妃宫人当中,还是数李娘娘最贤惠明礼知大义的。到底是南朝汉文化抚养出来的王公闺秀,自己虽那般冷淡呵斥于她,数月未曾去看她,仍旧还是知疼知热、无怨无悔地,天天都送衣送汤到御殿,早晚从不间断。 
  想到此,武帝不觉心下一热。遂想起夫妻一同患难的岁月里诸多往事来,心下不禁一酸。当即决定到紫云殿去。 
  一身朱纱常服的武帝一面随意浏览着黄昏御园的绿水小桥和山石花草,一面来到了紫云殿。 
  此时已值夜色乍临时分了。 
  武帝在殿前伫立了一会儿,见紫云殿里正华灯初上。天上一轮月儿将圆未圆,清光轻泻在院中亭台上。风儿送来阵阵银桂的馨香。几个宫人正在廊下灯下哄小公主捉迷藏。李妃娘娘笑容可掬地和奶娘、宫监一起站在一旁青砖平台上看宫人们逗公主玩。 
  小公主的笑声如银铃一般在柔和的傍晚荡漾开来。 
  这里真有一种家的感觉。 
  一个宫人突然发觉了站在殿下台阶边的陛下,忙叫了声:“禀娘娘,陛下驾到——” 
  众人闻报一时都慌了手脚。因见陛下身着常服、腰系九环带,脚踏六合靴,飘飘洒洒地微笑着上了紫云殿台阶时,忙垂手恭立:陛下驾到! 
  小公主小燕子一样张着双臂飞到武帝身边,武帝呵呵笑着一把抱起小公主,举得高高地晃了几晃,又在她小脸上亲了亲,便朝李妃望去。见她身着淡紫绣花小襦,下面是一条秋香色撒花曳地罗裙,倭堕发髻拿一支绿玉簪斜卡着,依旧飘逸大方、柔媚动人。 
  武帝原以为冷落了她这么多日子,好歹轻重总会露出些不尴不尬的生分来。不想李娘娘笑吟吟地连忙嘘寒问暖,又吩咐宫人快去做汤上点。携着陛下进了殿,嘴里说着家务琐事。见武帝望着自己绣襦罗裙,又笑道,说这绣花是自己照着花园子里的牡丹画的,问陛下这绣花的配色是不是太艳了些?一面又说起汉王的贴写得又有起色啦、小公主又会背了几首古诗啦等等,一面就令小公主给父皇背《木瓜》和《丰年》等几首诗上来。 
  武帝耳听着小公主脆生生的诵诗,感受着一种居家过日子的宁静和温暖,心下不禁叹服李娘娘:不愧患难多年的妻子,懿德品行实在令人敬服! 
  是夜,夫妻柔情依旧、合好如初。 
  如此一番折腾,武帝反倒更把册立鲁王为太子的主意给坚定了下来。 
  武帝决定立即册立鲁王为大周储君。 
  他厌倦了朝中的争辩。 
  天子一言九鼎。大周的江山社稷交给谁合适,他还当得了这个家! 
  故而,也不待再与群臣商议,也不令上大夫王轨参预,只把内史中大夫来和叫来,在大德殿自己的御书房内,令来和、乐运、颜之仪等人拟定圣旨:册立长子鲁王宇文赟为太子,并命第二天上朝时将圣旨递交开府大将军尉迟运、赵王等当众宣诏。 
  众人拟完圣旨退出大德殿后,中大夫来和按捺不住满心惊喜,径直驱车来到隋国公府上。 
  见了杨坚,未及坐下,也不及款叙,来和就喜冲冲高嚷:“隋公!嫂夫人!快拿好酒来!今天你们两口子得好好慰劳兄弟我一番!” 
  杨坚望着来和那副喜不自禁的模样,虽清楚这高兴事肯定与自己有关,却不知究竟是何喜事,竟值得他如此兴奋?于是一边笑呵呵地令夫人独孤氏去安排酒菜,一边亲自在一只青玉茶盅里为来和斟上茶:“来公,你来品品看,这是新到的江南小芽。” 
  因是季昆之交,故而独孤氏也不须避讳,交待完酒菜也来到客房坐下,听听到底有了什么大喜事? 
  来和此时也顾不上与杨坚品茶论道,一脸喜色地说:“隋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