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卡耐基先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避暑胜地穆伦停留,住在一家伦敦公司经 营的旅馆里。通常,这家旅馆每周自英国邀请两位演说家来向宾客发表演说,其中一位 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她的讲题是“小说的前途”。她承认,这个题目不是她自己选的, 而最糟糕的是,她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因为她对这个题目并不真的关心,因此也就顾 不得是否讲得精彩。她只是匆忙准备了一些提要。在演讲时,她站在听众面前,全然无 视他们的存在,甚至正眼都不瞧他们一下。她有时抬头望着前方,有时候低头看着自己 的笔记,有时候又望着地板。她按照笔记逐条地念着空洞的言语,眼中充满恍惚的神情, 语音飘渺,她把字句一一滚入远古的太虚之中。
这种表现完全谈不上表达,她的“独白”也完全没有沟通感。而好的演讲者的首要 条件就是要有沟通感。一定要让听众感觉到,有一股讯息从演说者的脑海及心中直接传 达到他们的脑海及心中。也许,上面所讲的那种演讲只适宜在荒凉无水的戈壁大沙漠里 举行。事实上,这种演讲听起来就象是以大沙漠为听众,而不是在向一群人发表。
关于演讲的表达技巧,已有人写过很多荒谬而且拙劣的评论,使得这件事一直笼罩 在各种规则、仪式与人为的神秘中。老式的“演讲术”一向为人们所憎恶,更是经常把 演讲一事弄得极为荒谬。一些想学会演说技巧的生意人到图书馆或书店找资料时,往往 找到一些名为“演说术”的巨册著作。
但这些东西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有些学生尽管在很多学科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 仍然被迫去练习及背诵韦伯斯特和英格索的“演说术”,这种做法相当落伍,而且也违 背我们时代的精神,就好比英格索夫人和韦拍斯特夫人所戴的帽子还在今天出现一般。
自从南北战争结束以来,已出现了完全崭新的一派演说理论。为了赶上时代精神, 新式的演说就象电报那般直截了当地说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其演说态度也象和听众中的 某一个私下交谈时那般亲切。
良好的演讲态度可以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演讲场所,说话所使用的力气却不尽相 同。否则,如果在一个较大的场所进行演讲,而使用的却是在小的场所演讲的力气,那 大部分听众可就要听不见演讲者的声音了。为了显得自然,演讲者在向四十个人发表演 说时,必须花上比他在向一个人谈话时更多的力气;就如同建筑物屋顶上的雕像必须作 得很大,如此,人们从地上望上去时,才会觉得那座雕像似乎和真人一般大小。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内华达州的一处广场发表演说。演说之后,一名年老的听众 走上前来向他问道:“这是你平常说话的声调吗?”他希望演讲的声调能稍微再提高一 点。
唯一能够学得这种自然技巧的法子是练习。练习时若发现自己说起来矜持扭捏,就 停下来,在心里尖刻地对自己说:
“呀!那里不对?清醒起来,要有人性,要自然一点。”然后假想自听众里站出一 个人,也许这个人是坐在后排的人,也许他是最不专心的人,就和这个人闲话起来。想 象他问了你一个问题。你现在正在回答他,而且你是唯一能回答他的人。
他若是站起来同你说话,而你也郑重其事地回答他,这个过程必然能立即使你的讲 演更如平日的交谈,更为自然,更为直截了当。
你也许进展得很顺利,到最后,你实际地提出问题,并回答他们。例如,在你的谈 话当中,你也许会说:“你们各位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这样说,是不是掌握了什 么证据?
当然,我确实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我现在说明如下:……”然后,你接下去回答你 自己提出来的这个想象中的问题。这样作会显得十分自然,将可打破一个人唱独脚戏的 单调局面,将会使你的演说显得直接、愉快而且更象与朋友闲话家常。这时你的演讲态 度必然就会更好一些。
卡耐基举一个例子说,如果你向社区委会发表演说,你的谈话态度应该和你向老朋 友约翰·亨利·史密斯聊天一样,究竟社区委员会是什么样的聚会呢?不过是一群的约 翰·亨利·史密斯聚在一起罢了。单独对付一个人而有奏效的办法,难道就不能对付他 们全体也同样奏效吗?
卡耐基说,他曾有幸聆听了奥立佛·罗基爵士的讲演,题目是“原子与世界”。对 于这个题目,罗基爵士曾贡献出半世纪的思考、研究、试验与探查。他有一些他觉得非 说不可的东西。他早忘了自己是在演说,他根本不担心这一点。他只关心着要告诉听众 有关原子的事情,要正确、明畅且感情丰富地告诉我们。他满腔沸腾,一心要听众看到 他所看到的、感受他所感受到的。结果呢?他做了一场超凡绝俗的讲演,魔力四射,威 势慑人,留给听众深刻的印象,他真是个出神入化的演说者。事实上,凡听过他演说的 人,压根儿就没把他想成是一个成功的“公众演说家”,但不是一个演讲家的人却发表 了一场如此精彩的演讲。
如果你在公开发表演说后,听众都怀疑你曾经专门受过当众演说的训练,那你不是 在给你的老师挣面子。老师要你以自然、无比轻松的态度讲话,使听众做梦也想不到你 曾经“正式”受过训练,这才是老师的真正希望。一扇好窗户,它本身不会惹人注目, 它只默默地放出光线。好的演说家也是如此,他自然而无防蔽,听众从未留意他讲话的 神态,他们只感觉到他所论述的题材。
也许,在正式的演讲场合中,真诚和热心可以协助你。当一个人受到自己的情感影 响时,他真正的自我就会浮出表面。
他的热烈情绪,能够将一切障碍烧毁。他的行为举止,将出于自然。他的谈话也将 出乎自然,他的表现也将很自然。
耶鲁大学神学院院长勃朗先生在发表有关传道的演讲时曾说:“我的一位朋友,向 我描述他在伦敦参加过的某次教学仪式的情形,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朋友说,传道的 主讲人是著名的传道家乔治·麦克唐纳。他那天早上念了《新约·希柏莱书》第十一章 的经文。到了讲道时,他说:‘你们各位全都听过有关这些人笃诚信仰的事迹了。我不 必告诉你们信心是什么。神学教授在这方面作的解释,要比我强得太多了。
我在这儿是要协助你们建立信心。’然后,他以简单、真诚及高贵的方式,说明了 他个人对那些不可见的永恒事物的信心,希望以此协助他的教友在脑海及内心建立起信 心。他全心全意地专注于他的工作,他的讲道发挥了很大效果,因为这出自于他自己内 在生命的真正美感。”
“他全心全意地专注于他的工作。”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但我知道,这项忠告并未 受到广泛的注意。因为它似乎显得有点含糊,而且也表现得不明确,一般的学生都希望 得到简单易行的忠告,而且是很明确的忠告,必须是他可以用手触摸到的。最好是象汽 车驾驶手册那般精确的忠告。
这正是一般学生所希望的,也正是卡耐基希望自己能够提供给他们的。这对他们来 说,将容易得多了。这种忠告或规则并非没有,但它们只有一点不对劲:没有效果。它 们会使你的演说失去所有的自然气息、生命力及趣味。卡耐基说他年轻时曾浪费了很多 精力去练习这些规则。
三 排列演讲的顺序
有一次,朋友向卡耐基推荐电视里一个针对家庭主妇而开的节目。它的收视率很高。 卡耐基收看了几次,很欣赏主持人能够请观众发表谈话,认为他们说话的方式也很能吸 引人们的注意。这些人显然都不是职业演说家,从未受过沟通艺术的训练,其中有些语 言很差,并且说白话。可是他们全都很有趣。他们开始说话时似乎全无上镜头的恐惧, 且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如何会这样呢?其实卡耐基晓得答案。他在自己的训练班里采 取这种技巧已经多年。这些人抓住了全国收视者的注意,因为他们谈的是自己:自己最 难为情的时刻,自己最美好的回忆,或是如何遇见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他们历根儿没想 到什么绪论、本文和结论,他们也不关心什么用字遣辞或句型结构。然则,他们却能获 得观众的欣赏,因为完全倾注于他们所要说的事情。
据此,卡耐基认为,学习当众说话有三个法则,这三个法则是人人必须掌握的。
法则之一,说自己的经验或研究的事。那些男女们自身活生生的故事,使得那个电 视节目如此有趣,这是因为,他们在谈自己的亲身经验,他们谈的是自己知道的事。
若干年前,卡耐基训练班的教师们在芝加哥开会。会中,一位学员这样开头:“自 由、平等、博爱,这些是人类字典中最伟大的思想,没有自由,生命便无存活的价值。 试想,我们的行动自由若是处处受制,会是怎样的一种生存?”
他就只说到这儿,他的老师便明智地请他停止,并问他何以相信自己所言。老师问 他,是否有什么证明或亲身遭遇可以证明他方才所说的。于是他告诉了大家一个撼人心 弦的故事。
他曾是一名法国的地下斗士。他叙说他与家人在纳粹统治下遭受的屈辱。他以鲜明、 生动的辞语,描叙自己和家人如何逃过秘密警察而于最后来到美国。他这样结束:“今 天,我走下密西根街来到这家饭店,我能随意地自由来去。我经过一位警察的身边,他 也并不注意我,我走进饭店去,也毋需出示身份证,等会议结束后,我可依照自己的选 择,前往芝加哥任何地方。因此请相信,自由是值得奋斗的。”他获得了全场起立的热 烈鼓掌。
诉说生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