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实际上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3小时。后20日,蒙领导恩准,在家专心学习,每日学习时间也不超过9个小时,这样算来,总共的备考时间约为450小时,应当说复习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但也有些缺憾,那就是对时间的紧迫性事先认识仍不充分,以致后来事实上放弃了经济法与法律职业道德部分的复习,经济法部分失分较多。
韩景慧:司法考试以过关为目的,至于你花了多长时间无关要紧。用的时间少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聪明,用的时间长也许正说明对你司考的重视与作风的稳健。复习时间主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不要将时间安排的过于急促。例如你认为自己程度好,只用1个月时间来复习,那么到后来看不完书和法条就会很着急,即使过关了也会很勉强,不会轻松。而且时间打得稍稍松一些,可以留出突然有些事情不能看书的情况,不至于因为计划被打乱而手忙脚乱。同时我也认为看书时间不宜过长,我认识有的人从上一次成绩出来知道没过关就开始看,后来再考还是不过。这是因为时间拉得过长,不适合于司法考试。一方面是前边看过的后边就忘了,另一方面是使人产生疲惫的心理,对于司考不再有一种激情一种期待,看书成了干耗时间的自欺欺人。我认为法律专业考生3个月过关比较正常。非法律专业的或者在职的考生花费6个月的复习时间应当说是必要的。
第三节每天时间的安排
大计划不可少,小计划更重要。没有大计划无法统揽全局,没有小计划则任务难以具体落实。大小计划相辅相成,是司考的两个轮子,共同把复习推向前进。
蔡军:总的复习时间必须具体落实到每一天,我认为在校生每天至少要保持6个小时,上班族每天至少应有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时间没有多少,关键在于把握时间,宁可“前紧后松”,不可临阵磨枪!
王永青:我大的计划是4个月,前2个月晚上大约3个小时用来准备专利代理人考试,而白天大约8小时用来准备司法考试。而后2个月则全部用来准备司法考试。
黄艳兵:我每天花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复习。安排如下:早上7点起床,跑步半个小时,洗刷、吃早餐到8点;从8点复习到中午12点吃午餐,花去半个小时;从12点30分午休1个小时到下午1点30分;从下午1点30分复习到下午5时30分吃晚餐,花去半个小时;从晚上6点复习到晚上10点睡觉。
熊俊:我每天用8个小时复习,而作息安排则是绝对的个人化的,鄙人有个爱睡懒觉、晚上比较兴奋的习惯,所以我一般是早上10点左右起床,看1个小时的书,主要是温习昨天的内容,下午则看3个小时左右,晚上再看4个小时。大约1点休息。
张晓宇:我每天保证八九个小时的学习就足够了。午睡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一般还要睡上2个来小时。虽然这并不科学,但适合我,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袁晴:在每天的时间安排上,我喜欢先苦后甜。每天早上我看3个小时书,中午休息,下午继续看书3个小时,晚上就是自由支配时间,可以看看片,听听歌,使紧张的神经适当得以放松,而且有了晚上可以轻松的激励,白天看书就更加有劲头了。当然,这需要极强的自律性,放松要做到适可而止,切不可因为晚上的娱乐,而影响到第二天复习的进度和心情。
陈玲:制定复习计划要从整体上把握,统筹兼顾。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定时定量,每天都规定一定的任务,每一个阶段都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份好的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切实执行,不能纸上谈兵。复习要有毅力,做到持之以恒。不能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我们切切实实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此刻而已!同时,也要结合复习的具体情况,及时对计划作出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邢涛:要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即使有很好的目标、身体、方法、教材,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也不可能通过司法考试。没有一个人敢说,因为我的智力、记忆力特别好,我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通过司法考试了。司法考试的广度、深度要求考生必须面面俱到,没有死角,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有时间做保证,我认为每天至少要保证7个小时以上,我实际花费的时间要高于这个要求。有不少考生都是在培训班开始、或新的大纲出来之后,才开始着手学习,实际上这个开始时间可以提前,对于没有出台新法和新的司法解释的一些科目,可采用去年的司考教材和题目,新的大纲在这部分一般不会做太大修改。陈海燕:法律专业知识点广博,数以万计的法条,考点密集,记忆强度大,应利用记忆规律,讲究记忆方法。采用及时记忆法,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频率应是先密后疏,并尽量缩短复习周期。运用交叉记忆法,适时变换复习内容,如实体法与程序法、民法与刑法的间隔复习,上午看教材,下午做题。采用循环记忆法,时间间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各学科交叉开来,然后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几部分,有记忆有练习,在复习笔记上做记录,适时调整,不断进步。当你在刚要忘记时恰好又轮到再看1遍,慢慢的你会发现学习法律、复习考试其实是件充满成就感的事情。按照每天的计划,完成一部分就拿笔划掉,把当天的全划掉就去睡觉,每天都能带着满足入眠。
第二部分 我们的准备方法第19节 复习计划(4)
王亮:我们都已身经百战,对自己的看书方式也都熟握在心。就我个人而言,不是一个具有爆发力的人,不适合临阵磨枪,相反越到考试我越放松。因此我的复习进度是由慢至紧,在第三个阶段时达到高潮,最后一个阶段即考前3天时则是适当放松。我每个阶段的作息表都是不同的。第一个阶段的复习较为轻松,作息表如下:
9:00a。m。—9:40a。m。起床、洗漱、吃早饭9:40a。m。—12:20a。m复习12:20a。m。—2:40p。m。吃午饭、午休2:40p。m。—5:40p。m。复习5:40p。m。—7:30p。m。吃晚饭、看新闻或出去散步放松7:30p。m。—0:00复习0:00休息第二阶段的复习慢慢紧张起来,作息表调整为:将早上起床的时间提前1个小时,晚上睡觉的时间顺延半小时。
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主要以做题为主,加之当时已经开学,作息表再次变更为:
7:20a。m。—8:00a。m。起床、洗漱、吃早饭、步行去教室8:00a。m。—8:30a。m。温习串讲内容或者重点法条或是查看昨日的错题8:30a。m。—11:50a。m做模拟题及对答案11:50a。m。—2:30p。m。吃午饭、午休2:30p。m。—5:40p。m。做模拟题及对答案5:40p。m。—6:40p。m。吃晚饭6:40p。m。—11:00p。m。参照答案解析消化错题(在教室)11:00p。m。—11:40p。m。加餐、洗漱11:40p。m。—1:30a。m。参照答案解析消化错题(在寝室)1:30a。m。休息考前三天切忌熬夜,即便你睡不着,即便你同寝室的室友还在熬夜,也要在12点之前休息。作息时间可以参照考试的时间安排,包括中午午睡的时间等。我把起床时间提前到6:40a。m。,中午午休的时间改在12:30a。m。—1:20p。m。。
第四节各科时间的安排
我们说司考无重点,这是强调司考复习的广度,在基础阶段最好不要区分轻重,全面突击。而当复习进入到一定程度或者考生已有了一定的法学基础之后,区分重点就显得意义非常。所以,在整个司考复习中,各科所用的力量并不是相等的,也实在不好相等。
周斌:区分学科,细定策略也是很关键的。我将司考科目按性质分为4类: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核心实体法;刑诉、民诉、仲裁、商法、经济法等技术性部门法;法理、法制史、宪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强理论部门法;法律职业道德等伦理法。再根据各科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
第一类核心实体法,因其考题同时注重理论性及综合运用性,需要精读勤练。为此我将复习重点放在精读辅导用书上,运用“冥想回顾法”全面掌握书本内容。同时我向同事借阅了法律出版社的《辅导用书配套测试题解》,每读完一个章节,便做相应的测试题,依据测试题来把握命题方向,发现知识欠缺,再通过阅读答案解析,再次巩固重点知识。
第二类程序法、商法、经济法等技术性法,没有太深的理论,往往也只考法条,因此我直接阅读法律法规,没有再学习相应的辅导用书。但复习是全面的并不仅限于所谓的“重点法条”。从考试的实际效果看,除经济法因最后时间紧张不得不放弃而失分较多外,其余部分基本没有什么失分。
法理、法制史等基础理论和“三国法”、宪法等强理论部门法,因为考点较为细致且能被教材全面覆盖,短期复习效果较佳,因而这部分辅导用书,我在考试前的1个月连续精读了两遍,占用此黄金月几近60%的时间,确保了卷一的高分。余下的40%的时间,重点放在了程序法、商法等技术性法上,这些法短期复习效果较佳。而刑法、民法等核心实体法,主要放在前面细读,因为这些法既是各种考试必考的法,也是实际司法中运用比较多的法,对其内容的掌握相应地也更深入一些。如刑法总则的条文基本能背诵,因而考前不突击,并不存在多少记忆淡忘问题。至于法律职业道德,由于其伦理法的性质,很多问题可以根据常识作出推断,我决定根据时间,机动安排学习,后来由于时间太紧张,事实上也没有进行专门学习,但实际考试时失分也并不太多。
附:复习策略表
教材法律法规配套测试题解时间安排学习方式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