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乘起信论 义理新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論》「實謂」問睿慕鉀Q,可以專用舊本,當做原作者(
        不論是誰)實際表達出來的整套內容﹔新本則供補充即足。
        我們依此有關「實謂」問睿募俣ǎ丝蛇M而探討「意謂」
        問睿

        (三)「意謂」層次

            我們都知道,「實謂」與「意謂」之間存在著詮釋差距
        ﹔也就是說,《起信論》作者實際上表達了甚麼,並不必等
        於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甚麼。我們在「意謂」層次所關注的
        是,《起信論》中重要語句的茫j意義,以及此論所包含的
        多層義理及其相互關聯。我們柝散整卷《起信論》,究竟能
        夠分析幾層義理出來﹖  
            依我多年來的自我探討,我認為大乘佛法至少可以析出
        以下十八門義理,即(1)不二門(the trans…metaphysical
        gate),(2)判教門(the metaphilosophical gate),
       (3)二諦門(the paramarthalsamvrti gate),(4)教
       化門(the pedagogical gate),(5)實相門(the
       ontological gate),(6)緣起門(the cosmological
       gate),(7)心性門(the metapaychological gate ),
       (8)解脫門(the enlightenmental or soteriological
       gate),(9)心識門(the psychological gate),
       (10)實存門(the existential gate),(11)業
        報門(the gate of  karma…effects),(12)禪定門
        (the cultivational gate),(13)戒律門(the gate
        of ethics and morality),(14)教團門(the social
        gate),(15)應病門(the psychotherapeutic gate),
        (16)時機門(the historico…temporal gate),
        (17)藝術門(the aesthefic gate),以及(18)文
        化門(the cultural gate)。大乘佛法無量無邊,當然容
        許各種不同的層面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我祇能
        說,以上十八門至少代表了大乘佛法的主要層面,必要時可
        以斟酌增減,譬如另外析出因明門、經濟門等是。(裕13)我
        在本節姑依上述大乘多門之說,儘可能柝出《起信論》中存
        在著的多層「意謂」,當做初步的詮釋。
            首先是不二門。大乘佛法所云「不二」(Nonduality)
        及指言語

        127頁

        道斷、心行處滅而體認到的不可思議的如如境界,一切不可
        說,亦不可得。「不二」並非單純平板的「同一」(Sameness)
        或「統一」(Unity),而是蘊會無限二元分化可能性的源頭,
        故有大乘「不二而二」或「不一不二」的弔詭語(a paradoxical
        expression )。《起信論》所云「真如」,就其究竟離言無
        相言, 即不外是原本不二,故曰﹕「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
        說相, 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
        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以一切
        法悉皆真故。 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
        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此段明白說明(離言)真如
        (亦即「一心」或「摩訶衍」)原本不二的弔詭性。 「真如」
        離一切境界差別之相,絕對絕待,其本身亦是假名。 《起信
        論》的不二門義實與龍樹《中論》所云「八不中道」, 般若
        經中的「空亦復空」或「真空」, 《維摩經》中的「不二」
        相通契合。
            緊接不二門的是二諦門,依據「不二」而有勝義諦與世
        俗諦之分,不二而二,隨世俗言說而有二諦的差別,但於言
        亡懀Ы^的最勝義諦則究竟平等,相即不二。《起信論》作者
        對於不二門展現為二諦門的處理手法極有獨創,似有批判地
        超越並統合中觀、唯識兩派之說的跡象。因此處處開展「不
        二而二,又同又異」的弔詭義理。譬如(心)真如原本不二
        ,依此而有離言真如與依言真如之分﹔依言真如原亦假名,
        但又許有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之分﹔如實空則與離言真如保持
        弔詭微妙的契接關係。又如《起信論》的「一心」正因原本
        不二,故弔詭地開出二門,即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依照同
        理,依究竟不二的如來平等法身而有「本覺」之名,依此隨
        即產生覺與不覺之分﹔本覺又依上述二門之義,分為性淨本
        覺(如實空鏡、因熏習鏡、法出離鏡、緣熏習鏡)與隨染本
        覺(智淨相、不思議業相)。又專就心生滅門言,亦依「不
        二而二」之理,分別淨法熏習與染法熏習,如此說明染淨相
        資的現象。再如諸佛「法身」原屬不二法門,「所謂從本已
        來,色心不二」,然依二諦之理,「離於色相」(不二)而
        又「能現色相」(差別),彰顯而為報身與應身。作者故云
        ﹕「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
        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作者扣緊
        不二法門而方便言說二諦的高妙手法,由此可見一斑。
            不二法門離言說相,依二諦方便可有「不二而二」的言
        說,由是分別產生實相門與緣起門。大乘佛教的主要特色之
        一是「真空」(即)妙有

        128頁

        ,不二法門的「真空」彰顯而為實相門的種種具象性「妙有
        」,如用中國形上學的一對名辭「體用」表示兩者的關係,
        則前者是體不二),後者是用(實相)。《起信論》的「立
        義分」定立「一心?二門?三大」,上面已經敘及一心開二
        門,至於「三大」,則指「摩訶衍」義的體大、相大與用大
        而言。體大(「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屬不二法門,相
        大(「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與用大(「能生一切世間
        出世間善因果」)則分別指謂《起信論》的實相門與緣起門
        (以及業報門)。又依言真如的「如實不空」相(「常恒不
        變,淨法滿足」),因方便言詮而有的本覺相(如智淨相等
        等),覺與不覺之「同相」,(「諸如種種互署皆同微塵性
        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等等,皆屬實
        相門。我們也不妨依二諦分別廣狹二義的實相門,譬如上面
        覺與不覺之「同相」可以看成勝義諦(狹義)的實相門,至
        於此一「同相」與覺與不覺之「異相」(「如種種互署各各
        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皆可
        視如兼含二諦(廣義)的實相門。蓋因覺與不覺的同異二相
        究竟平等不二之故,世俗諦層次呈現出來的所謂異相或差別
        相,如從無分別心的最勝義諦去看,亦不外是妙有實相。後
        來天台的「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華嚴的「事事無礙」,
        禪宗的「砍柴搬水,無非妙道」等等皆與廣義的實相門相應
        ,表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旨。
            佛教史家常有實相論系(中觀、天台為主)與緣起論系
        (唯識、華嚴為主)對峙之說。如就《起信論》考察,是否
        實有此一對峙,令人置疑,不如看成一體兩面,相輔相成,
        也就是說,實相門偏重一切法靜態真實的體相,緣起論則偏
        重動態作用的觀察,「緣起(即)性空」一辭即可說明這兩
        門原是一而二,二而一,無所謂對不對立。我們依此看法去
        析出《起信論》的緣起門(即所謂「真如緣起」或「如來藏
        緣起」),才有正面積極的詮釋意義。
            緣起乃是心生滅因緣之事,屬世俗諦,但《起信論》作
        者為了大乘所倡一切眾生皆能涅槃解脫的充份保證,也為了
        旁助大乘信徒的正信與修行的日益堅強,(裕14)必須強眨
        真如或如來藏的相大(「具足無量性功德」)與用大(「能
        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終可克服源乎無明的妄念
        妄習。作者依此如來藏緣起見地,對於心生滅緣起有關的染
        淨二法相互熏習的現象學描敘,似很樂觀地強眨麥Q法熏習的
        力量強過於染法熏習,故云﹕「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
        ,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

        129頁

        法熏習則無有斷,屬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
        ,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又云﹕「
        是心(新本作『心性』)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
        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
            《起信論》中,心性門及是緣起門的理據(義理根據)
        ,如不肯定「心真如」、「心性(不生不滅)」、「如來藏
        」、「一心」、「心體(離念)」、「自性清淨心」、「如
        來法身」或即「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