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明大起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D。桑吉仁谦 
绪论:人类及“人的问题”(1)
一、由“生日蛋糕”说起
在讲述“人类”这个既古老又沉重的话题的时候,我想到现代人类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即现代人都是有生日和“过生日”的礼俗的。这个风俗的形成不拘限于哪个民族,所有的人类都重视自己出生的这个重要的日子,所有的人类同样重视“过生日”的礼俗,这似乎是人类共有的。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过很多次“生日”,每过一次“生日”都是要吃甜蛋糕;可是我又想,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生日”,还在有生之年连续地“过生日”,作为个人所依赖的人类群体有没有“生日”呢?假如有它在什么时候?怎么“过生日”的呢?
这似乎是个比较古怪的问题,但它并不违背生活的逻辑:既然作为人类群体成员的个人有“生日”,并且按部就班地“过生日”,那么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类为什么就没有“生日”呢?他们为什么不按人的一般需求“过生日”?人类的“生日”由谁组织“过”?
这的确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正如《中外大预言》一书中所言:“人就是问题,问题就是人”。①对这句断言的内涵你不妨仔细想想,人的个体出生一月后要过“满月”,一年时要过“生日”,人类个体把自己的出生看得非常重要;但作为群体的人类既不知道自己出生在何时,也不知道纪念“生日”这一重要的时刻。在人类的个体与群体之间出现如此大的文化反差,难道这不是问题吗?特别是不是“人的问题”呢?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起来:个人的问题和人类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个人在“过生日”这一重要事件上的“问题”是:为什么不在出生的当天吃蛋糕却在出生后一年纪念日里吃蛋糕?为什么“生日”蛋糕不是苦的、酸的、涩的或是辣的,偏偏却是甜的呢?为什么从出生第一年始年年吃“生日”蛋糕,不吃不行吗?等等。这些就是个人的“问题”,我把个人的“问题”称之为“小问题”。我对个人的这种“小问题”的理解是:人在出生的当天不能吃蛋糕,是因为他没能力吃蛋糕,也品尝不出蛋糕的酸甜苦辣,所以个体的人在出生当天就没有遗留下吃“生日”蛋糕的习俗。那么,为什么在出生周年时吃“生日”蛋糕,而且要吃甜蛋糕呢?这是因为人在出生时过于痛苦和紧张。为了缓解和消除这种痛苦和紧张,就以甜性的食物来中和体内的情绪,消除记忆深处的痛苦经历,以示他在出生时很轻松、很甜蜜,不留任何不愉悦的出生经历和记忆。
进一步的“小问题”是:个体的人们只要吃下甜性的“生日”蛋糕,就一定能缓解紧张,消除痛苦的情绪吗?答案似乎是相反的!因为第一,个体的人所处的年龄不一样,“生日”蛋糕的滋味也会不一样,比如一个小学生和一位耄耋老人品尝“生日”蛋糕的感觉就会不一样。第二,人们所拥有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品尝“生日”蛋糕的滋味也会不一样,比如一个英雄式的亮点人物和一个劳改犯吃“生日”蛋糕的滋味就会大相径庭。第三,人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品尝的蛋糕滋味也会不一样。比如一位科学家和一名虔诚的信教徒所品尝到的“生日”蛋糕的滋味就会不一样,如此等等。
总之,个体的人“过生日”,吃蛋糕,这一礼俗本身与个体的人的生命和生活直接相关;“生日”蛋糕只是某种象征,吃这种带有文化象征意味的“生日”蛋糕,才使它长期存在和延续不断的真正原因。
绪论:人类及“人的问题”(2)
绪论:人类及“人的问题”(3)
下面,我们不妨再尝试一下非现成的方法,我以为人类历史的这个“大蛋糕”的制作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不是故弄玄虚,不着边际。目前,我们发现了亿年前印在岩石上的人类足印;发现了5亿年前的三叶虫和踩死三叶虫的穿着凉鞋的人类足印;甚至我们在南非还发现了距今有20亿年的金属球和同样有20亿年历程的核反应堆;还有4万年前制作的“星图”,3万年前的洞穴壁画,160万年前的精细石器、4000年前的彩电和2000年前的计算机;等等。所有这些人类文明的遗迹算不算是历史“大蛋糕”中的合理成分呢?如果我们要将这一切人类的文明遗迹统统装进“大蛋糕”的盘子里,那么,人类历史的这个“大蛋糕”的制作年代就不是用现成的方式计算出来的300万年以上,而是2亿年到20亿年以上。
这个严酷的现实,能使习惯于公理的现代人类接受吗?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用科学的现成方式计算的时间的大部分并非人类的,是类人猿和猿猴的;而用非现成方式计算的时间历程中的文明遗迹却是人类自身的,与猿猴类绝无干系,这难道不是对目前的人类学研究和人类起源说的莫大讽刺吗?
所以,我简单总结了一下:人类先祖们累代制作的这个历史“大蛋糕”,用前一种检测的方式来衡量,它的绝大部分是用猿猴们的粪便做成的,真正出于人类之手的可食的成分还不足三百万分之一;而用后一种检测的方式来衡量,虽然它的时间跨度有数亿年,但它却是出自人类之手的文明遗物,不仅可食,而且它在时间链条上的表现是惊人的一致。如果允许我形象一点描述的话,用后一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历史“大蛋糕”,虽实体不存,但“大蛋糕”的滓子却洋洋洒洒,从20亿年前洒到了现在!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研究人类的历史科学不得不正视它的客观存在。
二、“人的问题”或“人是什么”
当然,关于人的问题和人类的来源,我们不能仅仅用“生日”和“生日蛋糕”这类话题搪塞过去,实际上那也是不可能搪塞过去的事。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是人类历史上较为辉煌的科学时代,既然处在科学时代,就要用科学的眼光和科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能仅仅用个体的人的研究来替代对整体人类的研究。应该是以人类的研究成果来论说人的实体存在(大意)。②这是因为个体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所经历的也是明确的,而人类的“生”与“死”却是一片茫然;如果不能让这“一片茫然”的人类问题明显起来,个体的人的性质和来源也全是一片茫然。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常识。
那么,“人的问题”究竟是些什么问题呢?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是如何看待“人的问题”的呢?本文又会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和看法?下面,我们分几个小问题来了解一下。
首先,让我们简要地重温一下,人类的生活状态和呈现形式。
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由来已久,虽然我们还弄不清我们的真实来源,但我们熟悉自己的文明史。根据西方学者们制定的文明标准,西方文明的历史上限在距今5000年左右,东方的中华文明自认为也有5000年文明史,但西方人只承认3000多年的文明历史,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常识。
绪论:人类及“人的问题”(4)
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历史中,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是这样的:我们的远古的先祖们最先发明了用石头和棍棒加工而成的工具。发明了可以御寒避风的石洞,同时也发明了火。在这个基础上,狩猎的生活开始了,原始农业诞生了,先祖们用兽皮制作成最初的衣服,用木棒和石头、泥土搭建起最初的房屋,并且用火烧制出最初的泥陶用具,为了表明它的使用功用和所有权,在泥陶的表面刻上某种符号,于是,人类的文明就这样向我们走来。
这之后,人类的呈现状态是这样的: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氏族;以若干民族为基础形成较大的部落,再以基干部落为基础形成部落联盟或最初的“方国”。大小不等的“方国”也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于是通过战争手段,将大小不等的“方国”兼并成最初的国家。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到国家形态之后,这种文明的形态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了,衣服越来越美了,工具越来越多了,食物越来越丰盛了,人的文明素质也越来越高了。现在,我们人类的生活状况和远祖们相比优越多了,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已不再为生存而苦恼,而是为金钱、权力和更高的享受而奋斗。因此,我们目前的每一个人类成员都在拼命地工作,发疯地积累,超现实地享受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也不是被动地受某种外力的压制,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自愿的创造。我们自愿吃苦、自愿拼搏、自愿发挥出自身的所有潜力,从而实现我们所预想的目标,达到我们心中暗藏的那个最终目的。
其实,我们的这一切努力又都是没有目标和目的的,因为我们人类的欲望无穷,小目标实现了又冒出大目标,大目标实现了又出现更大的目标,人类的这种目标意识没有穷尽,所以我们人类的努力和拼搏也就没有终结的时候。
为了实现我们人类确定的某些任务和目标,我们不仅在努力和拼搏,我们还在深深地痛苦着,劳累着,思考着,动作着。我们毕竟不是整齐划一的某种生物产品,我们都是些不同的个体组成,作为个体我们又具有个体间的巨大差异性。因为存在这种差异性,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况、生活状况、奋斗目标以及实现某种愿望的情形都不一样。同样处在一片蓝天下,有人生活得很好,有人生活得很不好,甚至很艰难。这种好与不好的生活状况又激发了人的另一种激情,那就是竞争或斗争,用达尔文的话说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在地球上的生物界充满了这种“选择”和竞争,人类是地球生物之一种,所以也充满了竞争与斗争。且不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否合适,只说人类间的生存竞争和斗争这一点是合乎情理的。人类经过竞争和斗争,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