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敬畏,第一是说他们在天主的大能前,感到惊讶惊奇。「天上那些不断注视祂的大能者,一面瞻望,一面战栗。可是,他们的战栗,不是惩罚性的,不是畏惧的战栗,而是惊讶的战栗。也就是说,因为他们看见天主的超绝伟大和奇妙莫测,而感到惊奇。」﹝同上诙撬邓蔷粗靥熘鳎试赋挤湎拢桓摇⒁膊换嵊兴栽健!柑熘鞴倘幻挥形肪澹蛭k没有什么在祂之上,而祂应该服属其下的;可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说,享永福者也没有畏惧或敬畏;他们的幸福,就是在于完全服从天主。」﹝第十九题第十一节释疑二�
在圣神的敬畏的恩赐之后,继续要讨论的,是相反望德的恶习或罪恶,即失望与妄望。
望德基于信德。意志的嗜欲活动,基于理智的认知。理智的理解错误,也导致符合此错误理解的嗜欲活动错误。「关于天主,理智的正确理解是:人类的救恩,以及罪人的宽恕,都是从天主而来的。﹒﹒﹒错误的意见则认为,天主不肯宽恕忏悔的罪人, 或者祂不肯用圣化的恩宠,使罪人回头归向祂。所以,正如那符合正确理解的望德的行动,是可称赞的德性行动;同样,那符合关于天主的错误意见,而与望德相反的失望行动,是不良而有罪的。」﹝第二十题第一节正解�
错误的见解,能是来自普遍的认知方面,也能是来自关于个别事物的认知方面。就如三段论中结论的错误,能是来自大前题,也能是来自小前题。同样,人的失望,能是基于普遍否定或怀疑天主的仁慈;也能是基于关于个别事件的错误认知,以为自己罪孽重大,不配获得天主仁慈的宽恕。在后一种情形下,信德并没有被否定。所以,并不是唯有人失掉信德,陷入不信的罪时,才会失望。「一个人,在普遍方面,持有信德的正确评断,譬如说,在教会里有赦罪的权力;同时却有可能受着一个失望行动的折磨,即对他来说,由于他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自认已失去了得到赦罪的希望,因为他的估计,在这件个别事件上,已被破坏了。这样说来,没有不信,也可能有失望;正如没有不信,也可能犯其它的死罪一样。」﹝第二十题第二节正解�
向天主之德,以天主为对象。所以,相反向天主之德的罪,是直接相反天主,重于其它的罪。至于相反信、望、爱三向天主之德的罪,孰轻孰重,就应该说:「不信、失望、以及憎恨天主,都相反向天主之德。如果我们把憎恨天主和不信与失望相比,我们就会发见,以它们本身来说,即在它们自己的种类方面,它们是比较重大的罪。因为,不信是由于一个人不相信天主自己为真实的;而憎恨天主则是由于一个人的意志反对天主的仁善本身;至于失望,则在于一个人不希望分有天主之仁善。由此可见,不信和憎恨天主之相反天主,是针对天主本身;而失望之相反天主,则是针对我们分享祂的仁善。所以,就其本身来说,不相信天主是真实的,或者憎恨天主,比不希望从天主那里得到光荣,罪过更大。」﹝第二十题第三节正解还攵晕颐抢此担喾赐碌氖锤O铡!敢蛭率刮颐窃侗茏锒瘢嘉颐侨プ非笊频氖挛铮晃耍绻朔牌送拢突崴廖藜傻叵萦谧锒瘢⒎牌菩小!供z同上�
望德使人希望仰赖天主的神佑,获享永福,即享见天主。一个人缺乏这方面的希望,能是由于受到肉体快乐的影响,特别是性快乐的影响,使自己对神性的事物感到厌倦,故不予重视,或认为永福容易获得,无需努力。因此,有人认为失望来自淫欲。这是意志不怀希望的外在原因,即来自感觉嗜欲的原因。不过,意志本身也能由于灰心丧志而感到失望,这是意志不怀希望的内在原因。因此,也有人说,失望来自沮丧﹝acedia!敢蛭谏ナ鞘谷嘶倚纳ブ镜挠蔷濉!供z第二十题第四节正解劣凇覆豢舷赶胩熘鞯亩骰荩庋氖韬觯彩谴泳谏ダ吹摹!供z第二十题第四节释疑三蛭谏フ吣钅畈煌模悄切┦顾倚纳ブ镜谋吹氖拢蝗菀紫氲轿按蟮暮拖怖值氖拢撬冻隽撕艽蟮呐Γ佑强嘀兄匦抡酒鹄础�
「妄望似乎表示一种奢望,或过度无节的希望。」﹝第二十一题第一节正解庵止鹊南M苁腔诠刃爬等俗约旱哪芰Α!敢阅侨苏淌炎约旱哪芰Φ南M此担绻G蟮模匀衔芄坏玫剑涫等闯鏊哪芰χ希饩褪峭!供z同上材苁腔诠刃爬堤熘鞯哪芰Α!钢劣谀切爬堤熘魃窳Φ南M部赡苡捎诠任藿诙晌褪撬担绻桓鋈怂G蟮纳苹蚶妫衔孔盘熘鞯纳窳腿蚀龋强赡艿模涫邓词遣豢赡艿模焕缫桓鋈讼M挥没诟亩玫阶锏纳饷猓蛳M挥泄投孟砣俑!!供z同上裕竿硎竟鹊南M⒉皇撬担硕蕴熘鞔嬗泄鹊南M侵溉讼M犹熘髂抢铮玫揭恍┯谔熘鞑皇室说亩鳌!供z第二十一题第二节释疑二�
妄想是不正当的嗜欲活动,基于对自己和对天主的错误认知,所以是罪。而且「人妄恃天主的妄望,比过度仗恃他自己的能力,罪过更大。」﹝第二十一题第一节释疑一率窍蛱熘髦拢蕴熘魑韵蟆O喾赐碌耐灿Ω檬亲⒅毓刃爬堤熘髡庖环矫妗>驼夥矫胬此担竿亲铩2还仁幔蛭熘骷仁俏尴奕噬频模粤鹾涂砩猓瘸头8苯庸橛谔熘鳎灰蛭罢咧橛谔熘魇歉莸k自己;而后者之归于祂,是为了我们的罪过。」﹝第二十一题第二节正解�
望德是对天主的正当的希望,妄望是对天主的不正当的希望;妄望直接相反望德。但是由于望德也相反畏惧,尤其是奴隶的畏惧,所以妄望也透过望德,而间接地相反畏惧。「为此,妄望似乎显然相反畏惧,尤其是奴隶的畏惧;因为此一畏惧所注视的,就是来自天主公义的惩罚,而妄望就是希望脱免这样的惩罚。可是,……它更与希望相反,因为它表示一种不正当的对天主的希望。……所以妄望相反希望,比相反畏惧更为直接;因为二者都是关于同一个所依恃的对象,只是希望的依恃正当,而妄望的依恃不正当。」﹝第二十一题第三节正解�
相反望德的妄望,主要「是妄恃天主的仁慈或神力,希望无功而得光荣,或者不用悔改而得到宽赦。这样的妄望,似乎直接来自骄傲,就好像一个人这样自负,甚至于以为自己不论是个怎样大的罪人,天主也不会惩罚他,或不许他得到光荣。」﹝第二十一题第四节正解秤姓庵滞娜耍诟咛ё约海衔熘骰崆ň陀谒V劣凇敢桓鋈苏淌炎约旱哪芰Γコ⑹宰鲆患鏊哪芰Φ氖拢孟裎且患赡艿氖拢庋耐匀焕醋孕槿伲灰蛭桓鋈擞捎诤茉敢獾玫焦馊伲呕嵛斯馊伲コ⑹宰鲆患鏊哪芰Φ氖隆!供z同上�
多玛斯最后讨论有关望德和敬畏的诫命。所谓诫命,主要是指旧约法律的诫命,着重于指出,旧约法律中,是否应该有、以及是否实际有关于望德和敬畏的诫命。
旧约法律的诫命,「有的是属于法律的本体的,有的是属于法律的前提或前导的。法律的前导,就是这样的诫命,没有了它们,法律也就不可能了。」﹝第二十二题第一节正解粲诜傻那暗嫉慕朊皇欠梢酝獾亩鳎欠傻目撕突 !腹赜谛诺滦形屯滦形慕朊褪钦庋慕朊蛭诺滦形偈谷说男闹侨コ腥夏俏蝗擞Ω梅拥牧⒎ㄕ撸欢竦蒙捅ǖ南M睦巳プ袷亟朊!供z同上o是这样的诫命,不像法律本体的诫命那样,是用命令方式颁发的。「可是,那些关于信德和望德的诫命,却不应该用命令的方式被颁发出来;因为,除非一个人已经相信,并怀有希望,给他法律也没有用。正如关于信德的诫命,是以报导或提示的方式颁布的……;关于望德的诫命,在第一次颁布法律的时候,是以许诺的方式被宣示出来,因为那给服从法律者许下赏报的,就以此激起他们的希望。为此,所有在法律里的诺言,都有激起希望的作用。」﹝同上裕梢哉庋担涸诰稍挤芍校唤鲇Ω糜校乙彩导视泄赜谕碌慕朊坏o是它们属于法律的前导,不是以命令的方式,而是以许诺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敬畏是孝爱的畏惧,由于爱天主而害怕得罪天主。这种「对天主表示尊重的孝爱的畏惧或敬畏,是属于对天主之爱那一类的,而且也是一切有关尊重天主的规定的源头。为此,在法律里,定有关于孝爱的畏惧的诫命,如同定有关于爱的诫命一样;因为二者都是为了引导人民实行法律所命的外面的行为,而天主十诫也都与这些外面的行为有关。」﹝第二十二题第二节正解耍昝偷谑率谒担骸敢陨校∠纸裆现髂愕奶熘飨蚰阋笫裁矗渴且竽憔次飞现髂愕奶熘鳎男械k的一切道路,爱祂,全心全灵事奉上主你的天主。」
另一种畏惧是奴隶的畏惧,即怕受惩罚的畏惧。「正如在颁布法律的时候,并不需要一条有关望德行为的诫命,而人民已受许诺的鼓励去遵守诫命;同样,当时也并不需要以命令的方式,颁布有关畏惧惩罚的诫命,而人民已被惩罚威胁着去遵守诫命了。这样的情形,一方面已经发生在天主十诫里,后来也发生在以后的那些法律次要的诫命里。」﹝同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论信德
第一题 论信德
—分为十节—
我们讨论向天主之德,先从信德开始,其次讨论望德(第十七题),其后讨论爱德(第二十三题)。
关于信德,可从四方面来讨论:第一,论信德本身;第二,论与信德有关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