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与第一个股票柜台(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3:48 本章字数:1083
当时,延中股票由中国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部代理发行,胡瑞荃副经理在现场操作。他说:“从江宁路排队转弯到南京路,人群长队绕了好几条街,结果20路车也开不动了,交警跑来找我为什么不事先打招呼……延中股票发行额共500万,原来计划在柜台上发行350万,可到中午12点一看,不得了,已经超过350万。我马上打电话请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金管处,对方说要控制在450万以内。到下午3点钟一看,已经发到470万……”
尽管上海在1984年发行股票时盛况空前,但这些股票并不能交易,持股者意见很大。直到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在静安区开设了全国第一个股票柜台…静安证券营业部,才有了股票交易。这家营业部位于靠近静安寺的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入驻前原是一家理发店,面积仅为12平方米,一开始,墙上的小黑板写着仅有的两只股票的名称。
9月26日当天,该柜台开始正式办理由其代理发行的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两家公司股票的代销代购业务。当日,股票柜台卖出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股票共1700股。由于拥挤,钱款股票无法交割,只得提供临时收据日后交割。
黄贵显回忆起营业部开业时的情景:“我们应该是9点钟开门,但那天是提前半个小时,8点30分开的。因为门口人太多,围得水泄不通,把交通堵死了……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个坐轮椅的人,从老远的地方来的,首先让他买了。总的来说,大都是买进,卖出很少。当时一共发行了十几只股票,但真正能上市的就两只股票,而且都是机构控股的。”
据称,这些股票因为涨势不错,机构都不肯放出来。黄贵显还曾动员延中等几个机构卖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公司股份化的初始想法与之后向公众募集资金的想法相去甚远,大部分企业都只是想在内部员工中间募集资金,后来尽管向公众开放了一些股本,但上市公司惜售心态较重。可见,当年虽然已经有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但未必都能如愿以偿。这些股份制公司惜售股票的行为,对上海本地的证券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美国《旧金山考察家报》记者法兰辛·布雷维提撰文说:“吹嘘得很厉害的上海股票市场实际上是一个不确切的错误名词。很多市民手拿现金来到这里,却败兴而归,因为股票早已售罄。大约有140家本地企业已发行了股票,然而只有两家企业的股票被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市出售。”
据说,静安营业厅里的两张长椅后来通常都坐不满人。到1986年第四季度,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只股票成交量共1367股,每日交易维持在30股左右。
正文 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3:50 本章字数:1067
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南北混杂。当时,一批又一批青年从全国五湖四海赶来沐浴改革春风。大老远地赶来后,第一个接触的事物就是股票,许多人也因此改变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1989年,一个个子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年轻人来到深圳,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憧憬,还透露出自负以及大显身手的抱负。
他叫刘宏,一个80级南开大学的天之骄子。那一年,他放弃大学讲师的职位,只身来到深圳打拼,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来晚了。
当时的深圳,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量有才华的年轻人接踵而来,然而像刘宏这样莽莽撞撞过来的却不多。很多单位都直接地告诉他,已经不缺人手了。
为了谋生,这个年轻人只好在码头搬运货物,生活的残酷让他平添了几分现实。
有一天,他正好路过深圳荔枝公园,不知为何,他的脚步停了下来。眼前的景象彻底吸引了他…很多人聚在那里,胸口贴着纸片,手上举着牌子,走来走去,大多靠眼神交流,对上眼的,就如同地下党一样,点点头,然后走到老荔枝林内部去交流,整个场面有点像童年时玩的游戏“找朋友”。他走近一看,原来那些纸片是股票凭证,有万科、深发展等“老五股”品种,牌子或小纸条上还写着价格。
原来那时候,在巨大的赚钱效应刺激下,深圳人对股票的狂热早已被大大调动。在证券公司柜台买到挂牌的股票,出门在黑市便能立即翻倍。作为深圳炒股集散地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总部营业面积太小,疯狂的人们因此背着装满现金的麻袋进行黑市交易,区域不仅扩大至特区证券公司附近的街边,甚至包括街对面的公园。
看到此情此景,刘宏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在大学期间,他曾在南开大学图书馆里看到过一本讲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史的书。这本书曾令他无比着迷,借阅多次。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股票吗?他思忖着,便开始留意起来。
刘宏日后成为中国本土另类套利投资风格的私募代表,在证券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当时还有一个叫做林园的陕西汉中人。林园生于1963年,到深圳的时候是1989年,差不多与刘宏同期接触股票。来深圳之前,林园对股市一无所知,他的第一份职业是深圳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生。工作了两年,由于无法适应医院倒班的工作节奏,他调到了深圳博物馆工作。在博物馆工作期间,他曾在南京某知名学府进修电子工程。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医学专业的人而言,学习电子工程存在很多困难,股市无疑为林园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寄托。
正文 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3:53 本章字数:1275
当年,林园一家共同筹集了8000元,以88。45元的价格买入了30股深发展的股票,之后反复操作,短短几个月获利12万元。
据说在1989年年底,林园与家人凌晨3点起来拿到股票就开始做自由交易。那个时候的交易环境特别简陋,营业部大厅中间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诸如“深原野,10块5毛有没有人要”,不消多久就涨到11元,到时就会有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和菜市场没有两样。通过这样来回倒几次,林园他们赚了不少钱。如果有朋友要买哪只股票,又刚好有人想卖,他们还可以中间介绍一下,每笔可以赚100多元。
相似的经历还发生在后来成为女私募的李雅非身上。1962年年底,李雅非出生于四川泸州,1983~1987年她一直在泸州一所中学担任英语老师。1987年,不甘平庸的李雅非应聘到泸化进出口公司,两年后被借调到深圳工作,住在深圳园岭…而这恰好是中国股票交易的诞生地。
1989年,李雅非在园岭附近草坪上见到了刘宏当年在荔枝公园看到的相似情景:许多人围聚在那里,手里拿着比A4纸略小的纸张,有的举着牌子,有的将小纸条贴在额头上…这些小纸条正是股票凭证。李雅非很快发现股票来钱很快,于是她拿出6000元试水,买了深发展、金田、振业3只股票。仅仅过了一周,账户上就多了1000多元。
这些早先试水的草根股民利用早期中国资本市场不流通的盲点而火速赢利。渐渐地,他们中的一些人胆子大了起来,问朋友、亲戚借钱买股票,由此赚得第一桶金。
那两年,很多后来成为大腕的私募们都不约而同地南下深圳。
李驰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1988年从浙江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1989年南下深圳特区。李驰当时有个杭州女朋友,家底殷实,起初女友家反对他们离家那么远,但李驰当时对南下怀着满腔热情,几乎是将姑娘“劫持”过去的。
刚到深圳的时候,李驰在蛇口上了一个为期3天的培训班。有人在学校的门口摆了张桌子,卖深圳安达公司(深圳“老五股”,现为ST国农)的股票,100元钱一张。他发现,好多人买了之后,一两个月涨到107~108元,就卖掉,以为很好赚钱,殊不知后来这张“纸”涨到了3000元,上涨近30倍。他上了投资原始股的第一课。
1989年,年轻的杨骏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招商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做投资和企业分析。一年后,杨骏转到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先后担任总经理秘书、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等职务。
时间再往后几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点文学青年气质的但斌也来到深圳,来到曾一同患难过的哥们所创立的投资公司谋生计,开始接触股票与学习投资。1992年的他,年仅25岁。
1969年出生的刘明达,在大学的专业是化学工程,毕业后他在内地企业待了一年多,1993年才去了东莞从事与贸易相关的工作。同年,他开始接触股票……
这些人后来构成深圳私募的中坚力量,刘明达则与赵丹阳、杨骏、但斌并称私募“四大天王”。
正文 私募雏形沪深已不同(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3…26 10:23:54 本章字数:518
私募雏形沪深已不同
1990年之前,尽管中国证券行业还没有大力发展,但走在历史发展前沿的沪深两地已各自形成鲜明的市场特色。
事实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上海还是以买卖国库券为主。而深圳在发行股票后没两年,就以股票为证券发展的主要方向。直到1992年“8·10”事件”①之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远在上海之上。当时深圳发行了30多亿元的股票,上海才发行几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天的成交量往往是上海一周的成交量。
从沪深上市公司的成立背景看,也迥然不同。上海的第一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