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衣友,日设酒食,妻子相对。文求受署为椽,进见如宾礼。数月,以立秋日署文东部督
邮。入见,敕曰:‘今日鹰隼始击,当顺天气取好恶,以成严霜之诛,椽部渠有其人乎?’
文中曰:‘无其人,不敢空受职。’宝曰:‘谁也?’文曰:‘霸陵杜稚季。’宝曰:‘其
次。’文曰:‘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宝默然。”
〔注三〕一九四七年二月,傅斯年发表《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只追到皇亲
国戚的罪状,而不追当今圣上的罪状。
记清朝后宫
清朝的后宫同辈情形是:皇后(大太太),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其次为贵妃(二
姨太。二人),其次为妃(三姨大。四人),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其次为贵人(五
姨太。人数不定),其次为常在(六姨大。人数不定),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
定),最后为宫女。
宫女最特别,她们的地位是丫鬟,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二十五
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同时期官女的平均数目,在清朝最少,约两千以下。在这方
面,清朝比起来最有“仁政”。因为,比起唐玄宗的四万宫女来,当然是“仁政”。
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婢作夫人,要馒馒来。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宫女要升到
贵人或嫔,得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秀女则一进来,便可做到贵人以上。例如宣宗道光
皇帝的和妃,就是由宫女科班出身的;文宗咸丰皇帝的贵妃(后来的慈禧大后),就是由秀
女一做便是贵人,由贵人升为嫔,做嫔时候生了儿子(后来的穆宗同治皇帝),皇帝一高
兴,再把她升为妃,以至贵妃(大家称为懿贵妃)。
除宫女以外,其他的都是皇帝正式姨太太,永远不能脱离宫廷。她们中间,嫔以上分居
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就分配给她们一起住。宫女名额按地位来分,一般情形
是:皇后分到宫女十人,皇贵妃、贵妃分到宫女八人,妃嫔分到宫女六人,贵人分到宫女四
人,常在分到宫女三人、答应分到宫女二人。
进宫以后,通例就不准再回娘家了。要回娘家,得经过特例恩准。清朝慈禧太后年轻时
候,当秀女选进宫去,为文宗咸丰皇帝生下男孩,皇帝高兴之余,才“特恩赐”她回娘家几
小时,大家认为这是“旷典”。人不能回家,家人能做到到宫里来探望,就很不错。家人到
宫里来,能在皇宫附近下轿的,更是殊荣。据濮兰德《慈禧外记》(陈冷太译,台湾中华书
局)有一段这类事实的稀有描述:
慈禧既离锡拉胡同家中,而入宫闱,从此与家人隔绝。有一老妇侍彼多年,尝谈老太后
入宫之后,仅归省一次,其言甚有趣味。今述之于下:一千八百五十七年英一月,即咸丰六
年,乃同治皇帝诞生之九月。慈禧蒙皇帝特恩赐回家省亲一次。归省之日,早有太监至其家
中,告以某时驾到。其家人及亲戚人等,闻此旷典,莫不欢忭。邻居及行道之人,观者如
堵。届时太监及侍卫群从拥黄轿而至,其母率家人亲戚排立院中,入内堂,太监请妃降舆,
登堂升坐。除母及长辈外,皆跪子地,叩头行札。排筵宴,其母陪坐于下,盖妃为皇子之母
也。慈禧虽在宫中数年,性情毫未改变,谈笑一如昔日,毫无骄傲之容。家中各事,皆殷勤
垂问,尤以其妹读书为怀。人人见慈禧之度量广大,性情温和,莫不称赞。慈禧问答各事,
尽一日之欢。惟冬日昼短,转瞬即暮。大监请妃回宫,恋恋不舍,云所处地位,不能时与家
人相见,甚以为戚。但望皇帝或再降恩意,许予归宁。或有机会准吾母入宫。言毕,赏赐家
人,遂返宫中。此后未曾归省。后其母时时入宫视其女云。
满族入关以后,为表示不分彼此,首先表示满汉可以通婚。第一个皇帝清世祖,在顺治
五年(一六四八)宣布,汉族官吏的女)“欲婚满洲者”,可以登记。清世祖自己,为了以
身作败特地讨了汉人户部侍廊滦州石申的女儿做妃子。《永平府志》记载这位小姐颇得恩
宠,因为她被赐居永寿宫,可以穿汉式冠服,她母亲石申妻赵淑人来看她的时候,还可以在
附近下轿——“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内右门下舆入宫”!
清朝第二个皇帝清圣祖康熙的后宫中,也有汉姓。这种情形,在皇宫中就已开始普遍。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个皇帝仁宗嘉庆,他的生母孝仪皇后本姓魏,是他父亲高宗乾隆的三个
皇后之一(魏后)。据《清实录》,她在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被儿子特谕于五碟内改
书“魏佳氏”,这好像特地掩饰当今圣上已有一半血统是汉族。
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
头大·头大·两头大
研究中国文化,有许多使人头大的错综现象,其中一个,就是婚姻中的“两头大”。
《古今小说》卷十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中檗妈妈说:“如今我女儿年纪又小,正好相
配官人,做个两头大。”《醒世姻缘》第七十六回就有“狄希陈两头娶大”。这种现象,它
的历史背景又何在呢?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唐尧看中虞舜,“妻之以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
于她们,如妇礼。”照《列女传》所说,这二女姐姐叫娥皇,妹妹叫女英。从《史记》文字
上看,虞舜讨来这对姐妹花,姐妹两个的地位是平等的。虽然“尸子”上说姐姐是妻、妹妹
是媵(陪嫁)。但《晋书》(礼志)引侍中博士张恽的话,说:“昔舜不告而娶,婚礼盖
阙,故‘尧典’以厘降二女为文,不殊嫡媵。”明说姐妹是不分大小的。姐妹地位如果是平
等的,那么这自然是一种“两头大”。
“两头大”就是不分妻妾,而是没有小老婆、全是大老婆之意。(或是全是小老婆、没
有大老婆之意。)春秋时代,已屡见不鲜。陈顾远《中国婚姻史》说:
晋献娶于贾,烝于齐姜(收继为婚),又娶二女于戎,复得骊姬,且有其娣,此并非仅
以升骊姬为元妃。即以为妻,其他尽视为媵妾也。齐桓除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外,并有三夫
人,王姬、徐赢、蔡姬是也。郑文夫人竿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既皆以夫人称,则必为匹嫡
也。晋文初奔狄,狄人纳季隗;适齐,齐桓公妻之;入秦,秦伯纳五女,怀嬴与焉……
晋文公娶的这些夫人们,得了天下后,虽然重新排定了一次次序,但是当年娶的时候,
却一个个都是正妻无误。
到了魏晋时代,双娶二嫡的现象,开始加多。陈顾远记录:
右夫人,实开其端;而北齐时,以刘芳孙女,崔肇师女,夫家坐事,并赐魏收为妻,时
人比之贾充置左右夫人,又其续也。
这种双娶二嫡现象,那时候似甚流行。《魏书》(酷吏传)记李洪之有张、刘二妻,
“为两宅别居,二妻妒竞”都是这一类例子。这时候又流行起并后,相沿成例,一直到清
朝。陈顾远记三国时。孙皓宫中,佩皇后印殁者甚多,尚非即以后称也。春秋以降,并后之
事,除北齐后主外以北周为著。当时五皇后并立,曰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左大皇后、
天右大皇后、天中大皇后是也。唐无并后之事,但在五代方面,后唐之大祖。刚有刘曹两
妃,为晋王时,各被封为夫人:庄宗正室曰卫国夫人韩氏,其次燕国夫人伊氏,其次魏国夫
人刘氏:既皆以妃及夫人称、即非绝对之妻妾关系可知,故庄宗即位后,得尊生母为皇太
后,而以嫡母为皇太妃。并册魏国夫人为后也。元其始即采并后之制,新元史后妃传载之详
矣。明并后匹嫡亦有数例,一为懿文太子之常吕两氏并册为妃,一为秦王樉之纳王保保妹为
妃,又以邓愈女为配。其他又有宪宗时两太后并尊之故事也。降至清世,穆宗立后,尊文宗
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其生母皇妃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并临朝听政,则又两宫并尊
之续也。
“两头大”正式成为习语惯例,和清朝乾隆的施政有关。陈顾远说:
清高宗时,以律既禁异姓为后,又必令昭穆伦序相当,结果或竟无后可立,遂定兼祧之
法,令一子采承两房之嗣,此又为世人开一双娶之新径。民国成立以后,习俗仍有“开门立
户”之事,即一人借兼祧为名,可娶多女,称曰“平妻”或”平处”,亦即所谓“两头大”
是。然在法律上则以有妻更娶,既干禁例,兼祧并娶亦显违科条,故兼祧后娶之妻,仍视之
为妾。现行民法已废宗祧继承之制。刑法对重婚罪之规定又详且尽,则兼祧也、双娶也,更
无存在余地矣。
祧是继承为后嗣的意思。兼祧是一个儿子,继承两房,同时为两支家系之后。一子两
祧,是乾隆爷心血来潮特定的条例(俞樾《俞楼杂纂》卷十一有“丧服私论”论独子兼祧之
服.议论得最有味)。这个条例,居然为中国人开了一条合法的“两头大”的门路;这真是
别有洞天的发展了!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日
郑子群先娶陈氏女,经吕布乱,不知存亡,又娶徐氏女,而陈氏还,遂二妻并存。王毖
先娶妻,入魏,与乡隔绝,又娶,生子昌,亦为双娶事实。吴国朱某娶妻陈氏,入晋,晋又
赐之以妻,各生子,及其终也,二子交相为服,世以为贤。陈说先娶李氏,为贼掳去,后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