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于孟子底时代。司马迁记孟子之前后,齐有三验,邹忌在孟子前,其次为驻衍,
在孟子后。“驻衍睹有国益浮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
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同大不经,必先验小物,
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次)并世盛衰,因
载其机样度制,推而远之,至于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称弓l天地剖判
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苟卿
列传》)
阴阳底说法是骆衍时代底流行思想。《易》十翼与《庄子》书中说阴阳底地方
很多,驻衍所用来立一个学派,所增底是他底推尊黄帝,笃信机祥和五德转移等等
主张。阴阳家很尊黄帝,后来与道家对于事物消长顺逆之理参合,而成为秦汉间最
流行的“黄老道”底要素。“牵于禁忌,泥于小数”,信于机样,是黄老道底特点。
阴阳思想是道家成为道教之枢纽。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说:“尝窃现阴阳之术大样
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道家使人精神专,
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出.国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
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至于大道
之要,去健羡,细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太劳则蔽,形神骚动,欲
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
之则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日‘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复长、秋
收、冬藏,此无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日“四时之大顺,不可失
也’。……
道家‘无为’,又回‘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淇术以虚无为本,以因
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放日‘圣人不得,时变是守’。”从
司马议底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家与阴阳家同主“大顺”之道而以“因循”为用
底。阴阳底教义在道教里头极其重要,几乎没有一样宗教行为不与它有关系。
占道教思想与中国的人生观底大部分,次于阴阳,就是五行说。五行或者也是
阴阳家采用旧说或从当时一般的“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底见解加以符应底说法而
来。“五德转移”即五行相生相克底说法。在《庄子才物》、《说剑》,《鹊冠子
·夜行》,但于·经下人《贵义》等章都有阴阳五行之说,而《贵义》所记很足以
代表验衍以前民间对于五行与实际生活底关系底见解。
子墨子北至齐,遇日者。日者日:“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
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日:“我谓先生不可以
北。”子墨子回:“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
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
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以戊已杀黄龙于中方,若用子之言,是则禁天下之行者也。
是卧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从这一段看来,五行说已为当时底日者所
应用,《苟子啡十二子篇》说子思“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可以见得这种见解
底渊源很长。阴阳五行,有些学者以为中国古代从波斯底星学传来底,用五色来分
星次和方向也是西方诸古国所有,故这种说法我们虽不能准说是外来的,然而为天
文家所主张是无可怀疑底。因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鸟,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星
宿底颜色不同,以致各方对于颜色底好尚也不同了,所谓县尚黑,殷尚白,周尚赤,
都是从分野而来底。
天文家所主张隔五行,讲幅》底人将他与《河图》、《洛书》底“数论”参合
起来,便成为后来中国人一般的见解。“数”底理论,依《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三”推到无尽,变化随其数之增减交互而起。
《系辞传》上所谓“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即是此义。
从“三”回溯到“一”为一切现象界底原状,《老干》所谓“圣人抱一”(二十二)
即是此“一”,敢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道’堤无形的宇宙本体,数是宇宙底现象,但
不是物质。物质是从“数”再行综合而起底。物质底起源,照后来的五行家及键纬
家底说法是由于天地底数互相配合而成。《易纬·乾凿度》有天一秒六生水,天七
地二生火,天三地八生水,天九地四生金,天五地十生土之说,这五种就是万物底
最根本的原质,就是叫做五行。五行因相生相克之故便产出宇宙一切的事物。《大
禹漠》虽载“水、火、金、木、土、谷”六府,《甘誓》和《洪范》虽有五行底名
字,究竟是后人附会底,故不尽与阴阳的“数论”相符合。五行相生相克底说法,
《春秋纬·文耀钩》和《春秋繁露》都记载着。董子解五行底意义说:“行者,行
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五行相生)。”
他解“比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照他所说,五
行底次序是木、火、土、金、水。“间胡胜”即五行相胜底情形,就是“水胜火,
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上胜水”。《白虎通·五行》所载底也差不多。五行相
生相克之理,不但是驻衍一派底人喜欢说,就是先秦诸子也都很喜欢说。《庄子才
物》也载:“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统于是乎有
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这也是不完备的五行相生相克底见解。《管子·
五行篇》说:“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
生。”这也是五行说成立底本谊。
在一般中国人底哲学里,阴阳五行永远占着很大的势力,凡人生日用等等事物
都呈现根消相长相生相克底现象。一言以蔽之,凡历史上的进程,无非是从阴阳五
行所生底“运气”底流转。时令、历史或“天运”,在中国人底感觉中是很容易领
受痛。“运气”底吉凶可以应用到一切天时、地理、人事上头。但运气是什么呢?
“运”是从阳底性产出底,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气”是从阴底质构成
底,所谓初、二、三、四、五、终六气。五运六气底说法,依《内经索问》(卷十
九)《五运行大论》及《六微旨大论》说,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
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六气应五行之变,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号甲相合,
命回“岁立”,谨候其时,则初、二、三、四、五、终六气可以知道。看来,“运
气’域者是历话家底旧说也不一定。
我们底历法是用干支底互配而成。干支底由来,依旧说,也是以河图》、《洛
书》来户前者生十干,后者生十二支。时今底运转是根于干支底相配。一月支含有
阴阳动静、五行生克底性质在内。“性”属阳,是五行底本体;“质”属阴,是阴
阳五行综错所生底六气。六气在时令上自“初气”至“终气”循环周流,终而复始。
阳性隔五行随着阴质底六气运行,因其高下相合,升降相因之度而有变化,而有吉
凶。故五运六气底流转,就是宇宙里万有底现象。运气底流转是有法则的,自一时
_一日、一月、一年、一纪运(六十年),乃至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都有
一定的运气。时间卜运气底吉凶,并不是人力所能改移,因为那是宇宙进行中除旧
布新必要的历程,
六气到后来,由初气、二气等,变为胎、生、壮、老、死、化六个宇宙进行底
时期。宇宙在一“元’俄时间中都具有这六种运气。现在的“元”底运气,照王桥
仁才图会》底算法,今年是第六万八千九百四十四年。元是天他终始消息底运气,
其计法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百六十年),三十运为一会(一万零八
百年),十二会为一元。这与《春秋纬·无命苞渐记自开辟至春秋获激凡二百二十
六万七千岁,共分为十纪底说法不同。要了解我们现在的元痛历史进程,可以看下
列底图表。(见下页)
图表中,须形表示时间进行底方向。菱形上表本元六气,下表十二会。开即于
会,闭为丑会,建为寅会,除为卯会,满为辰会,平为巴会,定为午会,执为末会,
破为申会,危为酉会,成为戌会,收为亥会。菱形者,表示宇宙万物从过去元人于
虚无,从虚无进化直到壮为广延极盛时期,过此则渐次收缩复至于虚无。为是涨缩,
周流无尽。
今表中,表示天地底运气自虚无人于子会,至“甲”而天成;入丑会,至“乙”
而地立;至黄会第六千年“丙”,而人始生,那时人得天地之气未足,形状性情只
与禽兽略异。到了巴会第六千年“丁”,而黄帝出。现在是午会,“戊”是今年,
民国十六年,天地底运气已渐渐入到衰老底时期了。过此以后,人未会第三千年至
“己”,就到了地老天荒之运。到了酉会第六千年“庚”,而人与神仙俱灭。到了
戌会第三千年“辛”,日月星辰不行,第五千年天大昏,六千年天阎,一万年“壬”
而无坏尽。亥会第六千年“癸”而地坏。过此,则天地人俱灭坏,复归于无,循环
到未来的子会,再纪新元。这样的见解很合于天文家对于日星生灭底推测,虽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