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

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与实、似与

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

们处理事务、人?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

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我们还应注意到,“和”的最终旨归,是人的内心的心性平和,也就是说,

“它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它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

;是人本的,而不是物质的。

下一篇( 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刺客的赌博游戏

「原文」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使延州来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

告 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

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告 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着

我何?”光曰:“我,尔身也(6 )。”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7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

席,皆王亲也(8 ),夹之以铍(9 )。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10),执羞者坐

行而入(11)。执铍者夹承之,及体(12),以相授也。光伪足疾,人于堀室。

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13),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

(14)。

「注释」

?吴子:吴王僚。因;乘机。楚丧:指楚平王之死。?公子掩余、公子烛庸

:吴王僚的同母兄弟。潜;楚国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延州来季子:即

吴公子季札。上国:指中原各国。?王嗣;王位的继承人。?弱:幼小。(6 )

身:自己。(7 )崛(ku)室:地下室。享;宴请。(8 )王亲:国君的亲兵。

(9 )铍(pi):用刀鞘装的剑。(10)羞者:进献食品的人。献体:脱光衣服。

(11)坐行:用双膝着地而行。(12)及体。意思是剑尖挨着了身体。(13)铍

交于胸:剑从两旁交叉刺进胸部。(14)阖庐:即公子光。

「译文」

吴王僚想乘楚国有丧事的机会去攻打它,他派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 军队

包围潜邑,“又派季札去访问中原各国,接着又去晋国访问,以观察各诸侯的态

度……吴国的公子光说:”这正是时机,不要错过了。“他告诉 设诸说:”中

原各国说过这样的话:“不去索取,哪里能得到?‘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想得

到王位。如果事情成功了,季札即使来了,也不能废除我。” 设诸说:“君王

是可以杀掉的。但我母亲老了,儿子还年幼,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公子光说。

“我就是你自己啊。”

夏天四月份,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下武士,同时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武

士坐在道路两旁,。一直到大门口。门口、台阶、里门和坐席上全是吴王僚的亲

兵,都拿着剑在吴王两旁护卫。进献食物的人在门外脱光衣服,改穿别的服装,

再跪着膝行进去。拿剑的人在两边用剑夹着献食物的人,剑尖一直挨着献食者的

身体,然后把食物递给端的人送上去。公子光假装脚有病,进入地下室。 设诸

把短剑放进鱼肚子里端了进来,他抽出剑来刺杀吴王僚,两边吴王亲兵的剑同时

交叉刺进了 设诸的胸中,就这样刺杀了吴王僚。接替的吴王阖庐封 设诸的儿

子做了卿。

「读解」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由产生弑君念头,到刺杀成功,一切都发展得那

么快,出人意料,干净利落,如同足球场上的单刀赴会。

在那个时代,弑君是目无王法的弥天大罪,后果自不必说。敢于产生这样的

念头,可以说是胆大包天。不过,这在宫廷之中是家常便饭,政变随时都可能发

生,什么王法不王法,规矩呀,礼丁呀等等,全是针对外人和百姓的,宫廷内部

的皇亲国戚,全不把它们放在眼里,为了争权夺利,什么都可以做出来。宫廷之

外的平民百姓把宫廷内的一切都看得那么神圣和神秘,其实远不是如此。

设诸算是运气好,虽然自己也成了刀下鬼,到底还是让阴谋得逞了,成功了,

成功后坐上了王位的人,又会像前任一样,做出对祖先、神明恭敬的样子,板着

面孔教训平民百姓,照样征收赋税、派遣劳役。权力的更迭,多数时候对平民百

姓没有什么意义,百姓的生存状况多半不会有多大改善,仅仅是宫廷内部一些人

因此发达了,一些人因此遭殃了。

不过,有时候宫廷权力的更迭,也可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比如,倘若荆

柯刺秦成功了,历史就将改写。鸿门宴上,如果刘邦真被杀了,历史将是另一种

样子。

历史中充满了各种偶然因素,很多偶然因素都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甚至产生

深远影响。可以找到的例证太多了,它们表明,历史发展并非直线式的,也并非

每个历史转折都是必然的,可以预料的。

人生也是如此。暗杀政敌本身是一种冒险,一场赌博,其中也充满了偶然性,

决定胜负往往在一刹那,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之上。倘若 设诸动作慢一点,公子

光将是另一种下场;但他胜了,胜者为王,命运出现了转折,上天把天平倒向了

他一边。

下一篇(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

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

——为臣以尽忠为天职

「原文」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

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3 );申包胥如秦乞师?,

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6 ),虐始于边楚(7 )。寡君失守社稷,

越在草莽(8 ),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9 ),若邻于君(10),疆场之

患也(11)。逮吴之未定(12),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士也。若以君

灵抚之。也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

“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13)下臣何敢即安(14)?“立,依于

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15)。九顿

首而坐。秦师乃出。

「注释」

?申包胥:楚国大夫,包胥是字,申是他的食邑。?复:同“覆”,颠覆。?

昭王:楚平王的儿子,名壬。随:诸侯国名。?如:去到,往。?封:大。豕:

野猪。(6 )荐:多次。食:侵食。(7 )虐:侵害,残害。?越,流亡。?夷

:指吴国。德:这里指贪心。厌:满足。(10)邻;接邻。(11)疆场:边界。

(12)逮:及,趁。(13)所伏:藏身之地,安身之地。(14)即安:到适当的

地方去,指“就馆”。(15)《无衣》:《诗。秦风》中的篇名。

「译文」

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

要颠覆楚国。”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

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

猪,是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

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

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

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

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

事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

馆休息,我们考虑好了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

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起来,

靠着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

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着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读解」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另一种游说方式:动作表演。在言辞游说不起作用的时候,

就用动作来表演,并且坚持不懈,终于感动了“上帝”,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

的。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包胥的表演功夫,竟然可以哭上七天七夜,连水都没有喝

一口。这个说法虽然论人怀疑有添油加醋的夸张成分,但申包胥的这种精神,也

够让人感动的了。

这种做法,也可以叫做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申包胥对秦哀公说的那番话,本

来就是假托楚昭王的名义编造出来的,算得上是“瞒天过海”。他在秦庭的痛哭,

说不定也是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叫做“随机应变”吧。以一国之大夫的身份,顾

不得什么脸面啦,体统啦,身份啦,大胆放肆而又坚持不懈地在外国政府的官府

中大哭特哭、滴水不沾,是不是也有点“苦肉计”的味道?

目的很简单:击败吴国,保住楚国,即“借刀杀人”。身为一个臣子,并未

受国君之托,敢于如此胆大包天地擅自行动,确实表现了为臣的忠诚不移的美德,

也可以说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吧。哪个国君有了这样的巨子,都是一种幸福,

何愁成不了大事!

可惜的是,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