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节,使演员无法将对白同自己的表演风格结合起来,这一点反映在喜剧演员
身上尤为突出。但是,观众热烈欢迎这种新样式的影片,因为声音使电影成为与
人的情感更直接的交流工具。这一点在《爵士歌王》问世后的一个多月后得到证
实,米高梅公司不甘示弱,拍出了一部大型音乐片《轻歌曼舞》。映出时极为轰
动卖座,这是有声电影的发轫。
1928年8 月,俄罗斯3 位著名的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
洛夫,对有声电影发表了一篇宣言,透彻地看到了音响的丰富表现力。
认为必须意识到无声电影的不足之处,认为有声片的出现使梦想成为现实。
这些,使世界各国的影片公司、制片厂,纷纷转向对有声片的投拍,各电影
院都开始争订有声片。卓别林和爱森斯坦等电影家及那些电影公司都有接触,这
些电影院过去也都是争订他的影片的。如今他面对这开始到来的技术革命,自己
问自己难道要成为明日黄花了吗?
但是,他观看了最初的几部有声片走出影院时,他固执地认为有声电影的日
子是不可能维持多久的。所以1928年,他继续创作、拍摄了那部由自己主演的喜
剧默片《马戏团》。20年代是喜剧片和西部片的年代,它们代表了当时两种典型
的美国影片的样式,卓别林以上述影片保持了它的独立性和显赫地位。
有声片的浪潮席卷着全球的电影界,它使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几乎无一幸免
地消失,除了卓别林。因此,朋友们、专家们、影迷们都在注意着他的动向,就
连以前公开表示不喜欢有声电影的朋友乔。申克也提醒卓别林:“恐怕以后是它
们的世界了,查理。”但卓别林针对自己的情况,这样说:“我不相信我的声音
会丰富我的任何一部喜剧片,相反的,我的声音将会破坏我
所希望创造的形象,使人感到我的人物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一个幽默的
思想,一个喜剧性的抽象品。“
他决定再拍一部无声电影,这引起了众多报刊杂志的评论文章,对他的影片
的前景表示担心和怀疑。以往一听说他要拍片,就迫不及待登门订单的制片商,
现在也似乎提不起很高的兴趣了。他们明白地告诉卓别林,想要看到他精彩的有
声片。这使卓别林感到自己似乎已宛若隔世,一时担心自己是否踏上了没落之途。
这段时间,可想而知在他倔强的外表下,内心世界正遭受多么大的痛苦。
他回顾了自己从影的历史,思索着为什么以前拍出的好多无声片,能具有世
界性的魅力,能吸引包括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工薪阶级在内的观众对象……
他想到,既然不同类型的娱乐可以同存,那么不同类型的电影也是可以并世
的。再则,他坚信自己的哑剧艺术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不能再拍出一部理想的
无声片呢?
于是,他创作、主演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艺术片之一《城市之光》。这部影
片后来在好莱坞庆祝它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由著名的电影史学家、影评家组成
的评委会,把它评为美国电影史上的“十佳影片”之一。
影片的主题是:当城市繁荣起来的时候,城市里贫富悬殊的现象也更为明显。
卓别林通过流浪汉与卖花盲女、百万富翁之间的关系,来展开剧情。
他为拍摄《城市之光》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29年至1930年,他进行创作
构思,用的是3 个素材:一个是讲一个演小丑的演员,由于在马戏场上出了事故,
导致双目失明。
此人有个多病和神经质的女儿,医生在他出院时叮嘱他不要让女儿知道他已
失明,应等到女儿身体康复后再说,以免刺激这孩子。后来,小丑走路、行动老
跌跌撞撞,引得不知底细的女儿哈哈大笑。
一个是他在1927年拍过的一个未完成的片子《自杀》,内容是一个人要投水
自尽,为了保证能沉到水底,他在绳子一头捆了块大石头。正在这时,夏尔洛出
现了,劝阻此人,不料自己被绳子缠住失足落水,被石头拉着沉下去。本来想自
杀的人,反而笑着走开了。
再一个是他酝酿了数年的故事:富翁俱乐部的两个会员,有次聊天时谈到,
人清醒时的意识是不可靠的。于是他们决定,用河滨马路上一个流浪汉做一次实
验。他们把流浪汉送进他们宫殿一般的豪华住宅,让他尽享声色犬马之乐。待他
烂醉如泥熟睡后,又把他送回栖身的马路边看其反应。结果流浪汉清醒后不相信
经历过的一切,还以为那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梦。
卓别林经过严肃的分析,认为这3 个素材虽各有特点,但社会意义还不够深
刻,艺术价值还不够高,人物形象还不够丰满。第1 个素材的情节太伤感了;第
2 个素材的情节影院效果肯定不错,但场面过于阴暗、尖刻;第3 个素材的情节
内容都比较好,但人物之间的关系尚未展开与发展。
于是,他把这3 个情节移的移,合的合,经过再创作就成了如下这样:影片
开头,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和各界人士,正在广场上隆重地为一座大型的雕塑纪念
碑举行揭幕式。碑座刻着一句碑文“和平繁荣,谨将此碑献给本市居民”,碑座
上雕塑着3 个铜像。胸前佩戴着出席证和小绸花的人们,喜气洋洋地观看几个大
人物拉动细绳。罩在塑像上的帷幔绸布揭开了,人们惊愕地发现:女塑像的膝上
酣睡着一个流浪汉。街心广场一片喧哗,庄严喜悦的气氛被破坏了。警察们恼怒,
却不知怎样才能从高处把流浪汉弄下来。
失业的查理终于被吵醒,等他明白发生了什么,又害羞地看清楚自己是睡在
裸露的女塑像身上时,赶快慌张地沿着塑像腿部溜下去。他的裤腰却被塑像的大
脚趾头挂住,整个身体吊在半空,徒劳地挣扎,广场上更加混乱,市民们忍不住
大笑……
查理在市内公园旁的大街行走,他想横过大街,却被不见首尾的长长车流挡
住。十字路口的红灯亮了,他灵机一动钻进一辆没有人的汽车,然后开了那边的
车门上了人行道。道旁卖花的盲人姑娘,听到前面的车门声,把从车里钻出来的
流浪汉当成了富翁,便向他兜售鲜花。查理面对这位美丽的卖花女,无法拒绝,
只好绅士般地付出他仅有的一个银币。姑娘拿到银币,赞扬“富翁”的好心。查
理却不小心把姑娘另一只手里的花碰掉,她蹲下去摸来摸去,他指给她看,她扔
摸不着。于是他捡起来,把花在她眼前晃了晃,这才知道这个睁着一双漂亮大眼
的姑娘是个盲人。
他不好意思地把她扶起来,把花塞到她手里。盲女摸到了他的手,一再感谢
他的好心肠。查理与盲女“拜拜”,这时一个富翁正开走停在街边的那辆车。姑
娘误以为流浪汉已走,但同情心仍使查理不忍离去,就坐在她身边。
她不知道,把小水桶的水顺手往旁边一泼,泼了他一头一脸……
一天晚上,查理经过河滨时,看见一个喝醉了的人正往绳子上捆石头,准备
投水自杀。查理上前劝说,醉鬼与他争论生活的烦恼,查理安慰他说:“明天鸟
儿将会歌唱。”醉鬼不由分说,把绳圈套在两个人的头上,接着搬起石头往河里
一丢,自己滑出去而查理反被石头带着跌进河里。醉鬼一惊,赶快伸出手去拉他,
也跌入河里。最后查理把醉鬼救上岸,醉鬼把流浪汉当作救命恩人,带他回到一
处豪华宅邸。原来醉鬼是个百万富翁,他请查理喝酒,查理劝他别喝那么多。后
来,醉鬼富翁慷慨地送给查理一些钱和一部汽车。
查理买下盲女的全部鲜花,并开车送她回到贫寒住所。然后他去富翁家还车,
这时富翁酒醒,根本不理流浪汉……
盲女病了,查理去打工挣钱,然后到华丽的大百货公司买了一只鸭子送去。
他为了维护自己富翁身份的神话、顺从盲女的心理,说鸭子是他打猎打来的野鸭。
富有同情心的流浪汉,想帮助盲女重见光明。一位维也纳的医生给姑娘检查了眼
睛后,说可以给她治好,但这需要一笔数额不小的钱。于是查理为挣到这笔钱,
宁愿铤而走险去参加有奖拳击赛。他瘦小的个子,简直是职业拳师的小菜一碟。
他巧妙地躲在裁判身后,把裁判当作挡剑牌并伺机击中对方几下。但当裁判退开
后,他仍被恼怒的拳师打昏,从拳台上抬下来……
查理再次遇见喝醉酒的富翁,富翁记起这就是救命恩人,于是亲热地拥抱他,
带他回家,慷慨地给了他一笔钱,这钱足以给姑娘动手术。不妙的是,几个强盗
刚好入室来抢东西,打昏了富翁又追赶查理……警察来了,没抓住强盗,却在查
理的钱包里发现一大笔钱。由于富翁酒醒以后不承认他见过查理,查理被指控抢
了富翁。
查理心急如焚,夺回钱包,设法逃掉。他来到盲女家中,得意洋洋地把好不
容易从富翁手中弄到的钱,交给盲女治病。他本来为自己留了几张,当姑娘感激
地吻他的手时,他不好意思地把那最后几张全掏了出来。这样,他自己就一个子
儿也没有了。
警察在继续抓他。他偷了一个警察的警笛,免得一鸣笛来很多警察抓他。
结果他自己无意中吹响了一声警笛,招来了一大群狗还有警察。查理在逃跑
中慌张地把警笛塞进嘴里,结果警笛吞下肚子,引起打嗝,打个嗝警笛就吹响一
次,终于暴露目标。他被抓住送进牢房,他说明了一切却毫无用处……
当查理从监牢放回城里时,姑娘的眼睛已治好。并且靠查理给的钱,在街上
开了自己的小花店。衣衫破烂的查理来到这条街上,到花店深情地隔着玻璃窗看
望姑娘。他受到大街上小孩们的嘲笑和戏弄。卖花姑娘觉得这流浪汉有几分可笑,
对他那样看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