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映的第一周观众人数打破了记录,再以后它风靡了全美,广大观众很喜爱这部
片子和卓别林的新形象。他在片中挑了个摩登的职业:大企业的机械工人。
影片篇头字幕是“《摩登时代》是有关工业和个人奋斗的故事——人类为追
求幸福而战斗”。
片头一开始就是一个经典性的蒙太奇:一大群羊冲过一扇栅栏门,接着是一
大群工人涌出地铁到工厂去上班……
大工厂里占主宰地位的,是大型自动化机械。经理为提高效益还要在厂房里
安装电视挂屏和摄像装置,来监视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工人。查理一刻不停地拧
紧传送带上运送的大螺丝帽,动作稍慢就跟不上传送带的运转。他实在忍不住想
搔搔痒,马上其他工人就接不上趟,整道工序就混乱了。工长斥责他,经理从电
视挂屏上警告他,他只有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快速地工作着……
经理仍想提高生产力,一个发明家建议使用他发明的“自动喂饭机”,让工
人吃饭时也能手不离带地工作。查理被选来试这新玩意儿:他站进一特制的装置,
面板卡住他脖子,手可以在传达带上拧螺丝。发明家开动了“自动喂饭机”,插
着煎玉米的旋转轮子过来了,查理只要张嘴,玉米棒旋转着就被啃去一小圈玉米
粒;一匙汤又自动送到他嘴边,跟着一块毛巾自动过来替他擦嘴……发明家问他
如何,这小人物下意识地点头表示可以,经理很兴奋。
突然,“自动喂饭机”运转失常:叉着玉米的轮子飞快移动,玉米棒撞击在
查理的鼻子上,汤匙把滚烫的汤浇了他一头一脸,软软的毛巾也成了抽打他脸的
东西……查理扭头转脸想避开,但脖子卡得死死躲不开,“自动喂饭机”在飞快
运转,玉米、汤匙、毛巾从两侧,下边轮流打击他。他使劲也挣不开,鼻子被玉
米棒打出了血,这台喂饭工具竟变成无情地折磨、击伤他,使其挨饿受辱的机器。
查理惊恐而苦恼,观看的工人们恐慌却爱莫能助,发明家手忙脚乱……
“自动喂饭机”行不通,经理下令加快全部机器的运转速度。传送带的快速
和工作动作的单调,使查理精神紧张过度,动作慢一点竟扑倒在传送带上,被卷
进机器中,工友们急忙停住机器,从巨型齿轮中把他倒出来。他终于神志失常,
只要看到像螺丝帽的东西就拧。甚至看到工厂女秘书衣服和裤臀部位的纽扣、装
饰物,也跟上去拧紧……他把机油喷射在工长、警卫脸上、身上。他被关进了疯
人院……
查理病愈出院,却失掉了工作。他在街上流浪,看到一辆卡车上掉下来一大
块红布,遵守公德的他就捡起红布追赶汽车。背后街上碰巧有一队游行示威者在
拐弯,看见红布挥动着就跟上去。警察认为查理是领头人,把他投进监狱。而在
那里,他觉得比在工厂里干活舒服。他的犯人伙伴和几个匪徒都想逃跑,匪徒把
麻醉剂放进盐瓶中充盐,想麻醉守卫。查理糊涂地吃了后神志不清,竟帮助守卫
抓回企图越狱的伙伴……于是他被放出,并进了造船厂。
他不小心把一条尚未造好的船放下了海,自己也失了业,他此时向往有吃有
住的监狱,设法使自己被抓上开往那里的警车。在车上邂逅因偷抢食物被捕的流
浪女郎(宝莲。高黛饰),他爱上了她,两人逃离了警车。
查理在一家大百货公司找到一份守夜的工作,他为了女友还兼穿滑轮鞋进行
表演。他在楼梯和楼口以惊险吓人的溜冰式舞蹈动作,为公司推销了许多滑轮鞋。
但别人又以窃贼的罪名把他送进监狱。
他出狱后,在一家酒店找到了女友,她在这里当舞女。查理也在此做了
侍者,他举着烤鸭穿过小舞厅,随着舞步挤过拥挤的跳舞人群,那只烤鸭也
好似在跳舞……他又当了歌咏者,演唱《我在寻找蒂蒂纳》,大受欢迎。但酒店
里的客人对他年轻貌美的女友过于殷勤以至发生冲突,最后警察又追逐来了,他
俩逃出酒店,不知方向地向前走去……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在艺术上最大胆的一部作品,是世界上最后一部无声
故事片。但在片中,他运用了很多音响效果。虽然人物没有对白,但在影片尾声,
他让观众第一次听到他唱的歌,一首国际闻名的流行曲《我在寻找蒂蒂纳》。他
混用英、德、意、俄、西班牙,可能还有犹太文的单词来合成这首歌的歌词。各
国报刊、电台纷纷报道“夏尔洛终于开口!”“流浪汉第一次发出了声音”“卓
别林以一首歌来告别他的无声时代”。
此片没有对白与紧凑的情节,却因奇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许多轻松活泼
的插曲等“附加品”,博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包括那首奇怪的歌曲。
美国的电影评论界的态度却是冷淡的,有报道说:“电影批评界都一致替这
部影片的缺乏统一性表示惋惜。批评界认为这部影片的作者只是用一条非常牵强
的线索,把一些有趣的或优秀的特别事件混在一起而已;可以很恰当地说,这部
影片是既无‘起’,又无‘中’,又无‘讫’。”“但广大观众却很喜爱这部影
片,他们很庆幸在影片中再度看到从前的夏尔洛……并不太多地表现心理状态,
也不大谈社会学和哲学的夏尔洛。”
可是,恰恰有人就非常武断地认定了这部影片的社会意义。一些大资本集团
的喉舌报纸如此攻击“卓别林还从来没有变得这样强硬和叛逆过。……
他更明显地成为企业巨头们和警察的公开敌人了,人们是不会饶恕他的。“
在纳粹党掌权的德国,《摩登时代》遭到禁映。希特勒政府的宣传部长戈培
尔命令其在巴黎的代表,以盗窃他人作品罪控告卓别林。这个戈培尔在德国大资
本家的支持下,于1933年获得德国电影托拉斯的领导权。设在巴黎的托比制片厂
即属德国公司,该厂在希特勒上台前的1932年拍过《我们要求自由》。系由法国
导演雷纳编剧、导演,其中也提出了失业和机器的问题。
但因为雷纳未依法取得剧本的著作权,所以托比就能以制片厂拥有本片的名
义,诬蔑《摩登时代》抄袭该片。他未征求雷纳的同意,就迫不及待地指控卓别
林。
然而,在法庭辩论时,雷纳的证词击败了托比。雷纳一开始就宣称:他对能
给予他的老师一些微小的帮助感到骄傲。《我们要求自由》的真正创作者所作的
证词,使戈培尔的下流手段落空。卓别林没料到的法西斯分子气势汹汹打上门来
的第一次较量,就在友好的、正直的法国艺术家的支持下获胜了。
《摩登时代》在洛杉矶上映时,卓别林一如既往在影院厅灯熄灭后,进去观
察观众们对影片的反应。这次,他出入几家电影院的结果是,发现了一个既成事
实:自《城市之光》上映5 年后,一些生来就不知道“无声片”为何物的儿童们,
都不了解《摩登时代》中的人物,为什么不说话光打手势?
1916年以来,卓别林就保持着收集影片信息反馈的作法:他总是抽查式地找
一家大众化的影院,出其不意地放一部尚未公映的影片。他每次以极度不安的心
情等待着结果,然后通过剪辑、修改去掉某些拍摄中认为是很不错的画面。
他非常重视各类观众的初步反应,尤其是重视儿童的反应。他要是懊丧地说,
孩子们看到某个插曲或某个镜头时没有发笑,他的合作者、工作人员
就知道他要下决心剪掉或重拍这一场、这个镜头了。他在《巴黎一妇人》上
映时,曾说过:“我从不努力地去献媚观众,但我也从不企图阻止观众发表意见。”
这一次,洛杉矶新一代儿童的反映,以及一些朋友们的态度,促使他下了决
心。没过多久,他就宣布,他的下一部电影将是对白片。
第十七章南中国海滨的秘密婚礼是什么内容呢?他过去曾有过拍摄莎士比亚
著作《哈姆雷特》的打算,也有拍《耶稣的生平》的意向。他曾与友人说过,耶
稣是传道者臆造的,从未存在过。他有过改编小说《好兵帅克》的考虑,也有过
5 次拍摄《拿破仑》的计划。他自己扮拿破仑,约请某女歌星或别的女演员饰约
瑟芬皇后。他以往认真研究过拿破仑的传记,他眼里的拿破仑与别人眼里的拿破
仑不一样。
他说拿破仑是一个虚荣心强、易于动怒、多情善感的人……他想这样写拿破
仑:1821年这位法兰西皇帝逃出圣赫拿岛后,发现世界面貌已与过去大异,欧洲
成了商人的天地。他什么都不懂,都不适应,最终成为一个幸亏没有老死他乡的
流浪汉……
他没有再构思下去,卓别林决定休一次长假,一来恢复疲惫的身心,二来他
想彻底地放松,不想听任何有关影片的报道。这,只有不动声色地离开好莱坞和
洛杉矶了,因此他决定赴檀香山。
他带着宝莲和她的母亲悄悄地坐轮船,第一站到了旧金山。他们上岸去买了
一些旅行用品,返回船上经过码头的仓库时,卓别林看见那儿堆放着的货物箱上
盖着运往“中国”的字样。他心中一动,脱口而出:“咱们到那儿去。”宝莲问
:“到哪儿去呀?”他说:“到中国去。”宝莲一惊:“你这是在开玩笑吧。”
因为原来只说去檀香山,卓别林说:“咱们现在就去,否则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宝莲急了:“可是我什么衣服都没带呀。”“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到檀香山去买
嘛。”卓别林说。
卓别林是那么喜欢在海上航行。他认为,航海是一种灵丹妙药,没有什么能
比航海更容易恢复人的健康,抛开人从尘世带来的烦恼了。不过,等船舶把人带
到海上医治好人的病痛后,最后还得驶进港口,把对大海依依不舍的人送回无聊
沉闷的世界。
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