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卓别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独裁者》曾获得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三项奥斯卡奖提名,最终未能获
取,就是这个“非美活动委员会”暗中起了作用。
    这年下半年,好莱坞19位著名人士收到了“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传票。
    10月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演员罗伯特。泰勒、贾莱。古柏、迪尼斯影片公
司及迪尼斯乐园老板华德。迪尼斯、导演地密尔等出席,作了“友好”的证词,
即证实电影界有“赤色活动”。迪尼斯说曾有人企图劝他把米老鼠和唐老鸭,用
来作“赤色宣传”。这样,一些大报和一些权威人士,发动了一场反“赤色活动”
的大规模活动。一些进步的文化战士,开始被逐离美国。1933年被希特勒下令驱
逐,来到美国避难的著名音乐家艾斯勒也受到威胁。卓别林立即在11月致电法国
著名美术家毕加索:“你能否组织起一个法国艺术家委员会,由它出面向美国驻
巴黎的大使馆抗议这次威胁到汉斯。艾斯勒的罪恶的驱逐行为,同时请你寄给我
一份抗议书,以便在这里发表。”
    毕加索马上满足了这位他从未谋面、但很敬重的人的要求,组织了法国一批
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作家、画家、电影导演、演员、评论家,如画家马蒂斯,文
学批评家艾尔莎(阿拉贡夫人)等,签署了一份抗议书。
    收到传票的剧作家、曾任美国作家联盟电影编剧协会主席的约翰。劳逊与导
演赫伯特、威廉等著名人士,引证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拒不出席听证会,而被国
会提起公诉(他们先后被判半年至一年的监禁)。卓别林又联合加菲尔德等著名
人士发出支持这几位受害人士的声明。
    劳逊后来形容听证会进行的情况,就像卓别林的电影那么滑稽和富有社会意
义。因为,他们被判之后不久,听证会主席、众议员帕内尔自己被指控滥用公共
资金,同一些被指控为“蔑视”他的“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人一起蹲了监牢。
    1947年底,在纽约发生的反对《凡尔杜先生》的行动,不过是这整场丑剧的
序曲的一部分。因此,卓别林于当年12月公开了他对美国电影生产组织的宣战,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决然和好莱坞,和好莱坞那班人宣战。我不喜欢背后批
评的人,我认为这种人是自以为是和不起作用的。因为,我对整个好莱坞,特别
是对美国电影,已不再抱任何信心,所以我决定公开宣布我的意见。
    你们都知道,某些美国电影院(特别是在纽约)对《凡尔杜先生》一片所抱
的态度。
    若干造谣生事的人,开始把我当作“反对美国分子”来看待。
    这只是因为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不一致,并且也不想一致,因为好莱坞的大
人物们认为可以扫除任何不合意的东西。但他们不久就将从这种迷雾中惊醒过来,
不得不认清一下某些现实情况。
    我要公开宣布的就是这些:我,查理。卓别林,我宣布好莱坞已经濒于死亡。
电影是被称为一种艺术的,但在那里它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千百米胶片在旋
转。我要附带指出,在好莱坞,假如有人拒绝迎合一小撮狼群的意图、要以革新
者的姿态出现、敢于反对“大企业”的法则……那么,无论这个人是谁,他也不
可能在电影方面获得任何成功。
    ……
    不久以后,我可能会离开美国,虽然我在美国也曾获得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
满足。
    在那个我将度过我余生的国家里,我将尝试恢复自己成为一个和别人没有差
别的普通人,因而也就能获得和别人相同的权力……
    这,当然引起了那些反对、妒嫉、眼红他的人的极度恼恨。演员罗伯特。泰
勒(《魂断蓝桥》的男主角)竟撕下他那英俊小生的面罩,说他主张把所有的赤
色分子都遣送到不可能生活下去的地方去,他叫骂“查尔斯。卓别林是一个危险
分子,他被当作一个经济和军事专家,其实他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暗藏分子而
已。”
    一个叫丕格勒的记者则攻讦卓别林“这个移居美国已35年的外国人,以他在
道德上的坠落、他的巨额债务、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表演的懦怯态度……等等
出了大名,这个外国人对美国的事务进行了不可容忍的干涉。”
    一些国会议员同时也发动了“卓别林案”,共和党议员凯恩要求驱逐卓别林,
因为他向毕加索发出电报是“犯了叛国罪”。民主党议员伦金要求押送卓别林出
境,因为他的“不名誉的私生活造成了全美国道德的堕落”,而且他拒绝接受美
国公民籍。
    当“非美活动委员会”声称要卓别林去华盛顿接受传讯时,卓别林拍去一份
电报,说自己是一个和平贩子。此后,他收到措词特别客气的复电,就说他不必
再去受讯,此事已经结束。
    毫无疑问,卓别林在他的影片中宣扬的和平思想和人道主义,是举世公认的。
1948年,卓别林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时,在《凡尔杜先生》一片故事的背景环境
地法国,电影批评家联合会与法国报界人士磋商后,却一致同意,向挪威议会主
席斯笃辛发出一封要求信:卓别林先生的影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拥护和平
的思想,和影片中表现的对人类的热爱。他的最近两部作品——《大独裁者》和
《凡尔杜先生》,尤其显著地表现了……
    这些特点,在这两部影片的后半部里,都出现了尽力宣扬亚弗雷特。诺贝尔
先生的宝贵思想的宣言。
    基于此点,法国电影批评家联合会……建议把诺贝尔和平奖金授予查尔斯。
卓别林先生……
    不知何故,挪威议会主席一直没有就此信作出答复。而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大
报却在读者中,发起了一次替卓别林购买返回英国的单程船票的募捐活动。
    此后,听证会的调查黑名单,随着议员麦卡锡掀起的在文化界清除“赤色分
子”的浪潮而扩大。它沉重打击了电影界数百名优秀编剧、导演、演员和其他电
影工作者。好莱坞一时雾晦云暗、风雨飘摇,许多有才华的电影工作者被迫离开
电影业和美国。卓别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在1953年离开的。
    第二十一章莎士比亚式的悲剧《舞台生涯》离美之前,他还拍了一部令人称
道的悲剧影片《舞台生涯》。那时《凡尔杜先生》放映之后,“非美活动委员会”
也暂时没来找他的麻烦。素来乐观的他抛开受审、听证会、影片受攻击这些给他
带来的痛苦,在1949年又开始思索新的电影题材。
    他想到的题材是一个老喜剧演员,和一个年轻的芭蕾舞女演员之间发生的故
事,主题是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爱。他说“世人无论披上什么新的外衣,他们
骨子里喜欢的仍是爱情故事。正如黑兹利特所说,情感要比智力更能吸引人,所
以它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贡献也更大。并且,和《凡尔杜先生》那种冷酷的悲观主
义相比,它完全是别具一格的。更重要的是这个主题鼓舞了我。”
    《舞台生涯》的剧本长达750 页,1950年他修改了初稿,精简删节了不少,
到1951年完成了分镜头剧本。此期间,《城市之光》于1950年4 月,在美国再版
重映,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无疑给了他颇大的安慰与鼓舞。同期他还编写了一部
芭蕾舞剧《科洛宾娜之死》,本来是想交给两个舞蹈演员演出的,但为了丰富《
舞台生涯》的内容与艺术性,他把它放入影片中。
    影片的背景是1914年夏天的伦敦,曾红极一时到老丧失了青春、健康、名气
的卡伐罗(卓别林饰),身上似乎有着卓别林父亲那一辈人的影子,他的被人遗
忘和喝倒彩,与卓别林本人当时在美国的遭际几乎一样。
    影片开头是暮色苍茫的街道,孩子们(由卓别林的孩子们扮演)围住一个演
奏管风琴的老艺人。这时,一个衣着整洁的绅士回到了小公寓,却老也开不了门,
原来落魄的名演员卡伐罗喝得大醉……他好不容易开了门爬上楼,一股特别的气
味又使他转回楼梯底下,……他破门而入,救了一个用煤气自杀的少女。
    名叫梯丽的少女是舞蹈演员,她梦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舞蹈家,然后嫁给一个
青年音乐家。但她生病双腿麻痹,丢掉了工作,也失去了爱情……为了给少女治
病,卡伐罗将他最好的东西小提琴抵押给高利贷者,并想重操旧业。
    一个游艺场老板告诉他,没有一家游艺场愿聘请年老的他了。
    但卡伐罗一直在座客稀少的小地方,演滑稽的驯虱者……他晚上回到家,做
梦有了个伴侣即梯丽。他与梯丽合唱着一首《沙丁鱼之歌》,并在梯丽的帮助下
恢复了昔日的声誉……
    梯丽可以下床,但没有卡伐罗扶助就不能走一步。卡伐罗告诉她由于老想着
悲惨的童年,所以患上了心理病,要坚强起来。为此,卡伐罗自己戒了酒,希望
重登大剧院舞台……然而,他的笑语、噱头观众却不欣赏,喝倒彩、起哄、扔杂
物。这是因为他老了,变得内向而矜持,过去与观众之间的那种亲密默契关系消
失了。老板请他不必再去……
    他很晚才与梯丽见面,说自己完全失败了、绝望了。但梯丽却把老人以前鼓
励她的话回赠给他“现在你必须奋斗,奋斗,奋斗。”她激动地说着用足了力气,
竟站了起来踱着大步。看到自己这样,她不由自主地又笑又哭,心理作用导致的
麻痹症,被坚强的意志征服了……她一遍遍喊道:“我能走了!”那晚,她快乐
地与老人在伦敦的街上走了一晚。
    梯丽又练习起来,卡伐罗以一个行家的目光认定她是块跳舞的材料,鼓
    励并陪她上剧院应征。姑娘演得很成功,被聘在一部舞剧《科洛宾娜之死》
中当主角。她介绍卡伐罗去演一个小配角……梯丽上台之际踌蹰不前,她觉得脚
又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