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卓别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林饰),因国内暴动,带着皇后逃亡。抵达纽约时,受到他的首相、驻美大使
和大批记者的欢迎。更多夫国王在机场发表声明,说他是因不肯制造原子弹想和
平利用原子能,才失去王位的。他热烈赞扬美国是自由的国度,却没想到移民局
官员抓住他的手指,蘸着墨水在入境册上按下指印……
    安顿好后,他急忙去银行存财物。但银行铁门拉上已不服务,只好由大使引
导游览百老汇等处。他看到青年人在跳阿飞舞,超宽银幕影院在上映子弹横飞的
影片。在夜总会,侍者听不懂他的话也不管他是否国王。为了果腹,他只好具体
表演甲鱼爬,才要到甲鱼等菜肴。
    12小时后,首相拐走了国王的财宝,王后到巴黎去办理跟他离婚的手续。更
多夫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出售其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上。他听到隔壁浴室有女郎唱
歌,他与忠诚的大使争着从钥匙孔向那边张望。突然里面发出“救命”声,国王
用毛巾掩住脸,破门而入……
    漂亮的女郎假作扭伤足踝,让国王屈尊为她按摩。国王回到自己的浴室后,
神魂颠倒忘了脱衣,就跳入浴缸……
    隐瞒了身份、为电视台工作的女郎,以美貌征服了国王,使其出席“专”
    为他举办的宴会。20位纽约社交界人士,怂恿国王朗诵哈姆雷特的独白。女
郎在国王朗诵前、后,插入一段爽身粉和牙膏的广告,国王毫无察觉。巧妙伪装
的摄影机将此“节目”,传送到1 千万个家庭的电视屏幕上去了。大使看到后大
惊,以为国王疯了。
    女郎为对这次秘密摄影播送,向国王表示歉意,带给他一封内附2 万美元支
票的信。国王生气地看也不看就撕掉它,但旅馆的账单递到面前时,他又急忙把
支票捡起来贴好……
    大饭店的昂贵账单使国王不安,终于答应女郎的要求,为获得5 万美元替皇
冠牌威士忌做广告。他试镜头时做出喝了的样子,赞美此酒。正式播出时不料真
的喝下去,却呛得剧烈咳喘、一脸怪相。广告经纪人急忙中断播出,但为时已晚。
数千万观众看到此广告后,却大为满意。……全国贴满了夏多夫国王被酒呛成怪
相的广告画。
    女郎因国王对她有几分迷恋,又要国王签一份10万美元的合同,替润面肤做
广告,但在摄影前须先做美容手术,医生把国王的脸皮绷紧,用线在其耳后缝合。
国王的新尊容把大使和女郎吓了一跳,糟糕的是绷得太紧根本不能发笑,否则缝
线会裂开。国王的朋友带他去夜总会,台上的表演是糊纸工人跟浆糊桶打架,观
众们大笑,唯独国王一付冷面孔。后来他实在忍不下去,一笑线全绷开……
    一天晚上,他在饭店门口发现一个小孩(卓别林四子迈克尔饰)。是他那次
参观一所“进步学校”时见过的,据称那里的学生可以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
当时这个叫鲁伯特的小家伙在读马克思的书,现在他因父母被“非美活动调查委
员会”收审入狱而无家可归。国王安慰他,带到自己房间洗澡、烘衣。于是,小
孩被人误作国王的侄儿。“鲁伯特王子”便代国王接见原子
    能委员会的代表,结果其过于激烈的言语惹怒他们,国王只好送他回校。
    新闻界马上造谣,说国王包庇“小赤党”,密探马上围住他与大使。他们想
逃离美国,夏多夫糊涂地在“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票上签名,还以为是别
人要留作纪念。
    既然在传票上签了名,国王只得出庭接受传讯。他在电梯里将手指按错一处,
伸进了消防笼头箱拔不出。耽误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才拔出来,手指头仍卡在
消防水管里……
    他急忙跑到法庭,举起右手宣誓,手指上仍套着消防水管。走廊上的消防队
员发现了水管在外面,以为着了火赶快接上水宠头。水管突然喷出水柱,国王控
制不住,将法官、记者、旁听人包括国王的律师,冲成了落汤鸡……
    国王被当庭宣布为“友好的证人”,免予起诉。皇后此时回心转意。国王决
定立即离开美国,也不留恋美貌女郎。去机场途中,他顺道去“进步学校”与鲁
伯特告别。小孩为救父母已向调查局供出了他的赤色分子朋友,校长夸奖说“你
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鲁伯特却感到羞愧,用胳膊挡住流
泪的脸……
    夏多夫国王带着忠诚的大使上了飞机,飞回欧洲……
    通过“一个国王”在纽约的遭际,来淋漓尽致地讽刺“麦卡锡主义”和“非
美活动调查”,这真是卓别林的一大发明。他所扮演的国王夏多夫,简直是个现
代的堂。吉诃德。这个新的银幕形象的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揭露与反对虚假、伪
善,争取和肯定民主、自由,维护人道主义、人类尊严。
    影片无疑激怒了一些美国人,卓别林在萨伏依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时,美国
记者去得最多。《法兰西晚报》的伦敦通讯员报道:“会刚一开始,美国记者就
发动了攻击……几乎像吵架的样子。……指责他不该拍摄一部有倾向性的反美影
片。卓别林气愤地回答道:”我就应该听凭欺弄而毫无反应?
    我没有攻击美国,只是攻击一小撮心怀不善的人。‘“
    有的美国记者又老调重弹说,他在美国挣了一大笔钱。卓别林说:“说我在
美国发了财的人,真是自欺欺人。我的收入有四分之三向来是来自欧洲和亚洲,
我在美国得到的最大的‘赏赐’就是从我那里抽取所得税,税率常常是100 %。
说实在的,我倒是一直是你们国家的一个好主顾。”此言确凿,虽然他1952年已
经离开了,但对他的《舞台生涯》一片在欧洲所赚的钱征税,一直计算到了1955
年。
    第二天,卓别林在他华贵的灰礼服上,佩挂上法国授予他的玫瑰型的荣誉军
团勋章,出席“伦敦外国记者联合会”举行的午宴。这个团体向来只招待政府首
脑、各国外长或世界知名的政治人物,这次特别邀请了卓别林。300 多位各国新
闻界代表,听他对政治问题的回答:《一个国王在纽约》绝不是一种政治宣传,
它只想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已。我并不认为‘驱巫活动’(“非美活动调查”
与驱逐进步人士)和它所造成的有毒的气氛,已经大大改变了美国的面貌。我根
本不相信我的影片能给美国带来任何损害,它的用意是为美国服务,而不是伤害
美国。
    我曾在这个国家里愉快地生活了30多年。普通的美国人是勇敢的、非常可亲
的。说我憎恨美国,那是不对的。我热爱它,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但是我对那
种对待我的方式,对一小撮人强加于别人头上的某些事情,例如告密等等,则毫
无好感。美国无论怎么说还是强大的,它经受得起讽刺。
    我并不是一个政治人物,我也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我更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甚至也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读卡尔。马克思的著作。而人们还可以
说我是个资本家哩,因为我出卖我的影片。像我这样一个人,最关心的东西就是
人的尊严。如果你们一定要给我加一个什么头衔的话,不妨把我称作无政府主义
者,或者不如称非正统主义者。
    我今天是,将来也永远是一个不可改造的浪漫主义者。
    卓别林在影片中,写了一句对夏多夫说的台词“你虽然是一个国王,但你却
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这句台词稍改一下,即是他本人的写照“你虽然是
电影世界、喜剧王国的国王,但你却是一个真正的民主斗士。”1957年9 月12日,
伦敦贴在双层公共汽车上的海报就是这样写的“《一个国王在纽约》,喜剧皇帝
最近完成的一部最轻松的影片”。
    9 月12日当晚,这部片子在里赛斯托广场电影院首映,并为英国盲人募捐,
最佳位子票价达12英镑。但1500座销售一空,因为约3000人在维持秩序的50名警
察面前争购。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在旁边一家影院献映新片,尽管也有50
名皇家空军军官和20条警犬捧场,却受到群众冷遇。
    68岁的卓别林和乌娜带着3 个孩子出席了首映式。8 岁的约瑟芬在人群中挤
丢了,一个门卫找到了她,把喜剧皇帝的小公主送进父母的包厢,引得观众们齐
声欢笑……翌日起,影院外排成长蛇队形的购票者有增无减。
    9 月下旬,卓别林夫妇到意大利乡间小住,并为罗马报界放映《一个国王在
纽约》,又引起不小的轰动。
    影片在法国的首映式,10月23日在欧洲最大的影院“高蒙宫”举行。
    5000多热情的观众出席。放映结束后,5000多人声震“高蒙宫”:“好啊,
夏尔洛!下次再见!”最公正、宽容的观众和电影评论家,总是在法国。
    《一个国王在纽约》被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和法国影评家认为,是一部
莫里哀式的喜剧杰作。它与卓别林其他巨片,一齐在世纪的影坛上放射着灿烂的
光华。
    第二十五章退隐莱蒙湖畔,出版自传从1958年开始,69岁的喜剧皇帝退出影
坛。他潜心在德邦别业庄园撰写他的自传,笔耕不辍5 、6 年,据说出版商觉得
它太长,结构也乱,几次要他压缩或重写,但有时奏效,有时效果不大。这期间,
1962年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同时,乌娜给他生
下第8 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
    说到孩子,卓别林退隐的几年,才有精力与时间经常同他们呆在一起。
    当然,是在他写作中的休憩时间。他教孩子们拍电影,如何在镜头前自然地
表演;他弹奏钢琴让孩子们唱歌。有时,他和乌娜同孩子们在草地上做游戏,在
庄园里捉迷藏,然后在放映厅放映这种家庭生活片来看。孩子们天真的脸蛋,欢
快的笑声,是他的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