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卓别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章,并对以前演的轻歌舞、哑剧是属于技术性强的舞台艺术,而今演的以刻画
人物为主的情节剧是属于艺术性强的舞台艺术这一点,有了初步认识。
    然后,他出演《福尔摩斯》中的比利。1887年,英国著名作家阿瑟。柯南道
尔笔下诞生了一位侦探福尔摩斯,《福尔摩斯侦探集》一出而伦敦纸贵,继而全
球畅销。世界各地成立有“福尔摩斯崇拜者俱乐部”,一些大学生组织有“福尔
摩斯研讨会”。小说中描写的“福尔摩斯住宅”伦敦贝克街(2 )
    221 号,百余年来竟成“福尔摩斯故居”。坐落于伦敦诺森布兰街德大街10
号的一家小酒店,由于建在书中描述过的一处旅馆遗址上,也被后人改为“福尔
摩斯博物馆”……当时戏剧界改编“福尔摩斯戏剧”,可想而知是多么狂热。而
塞恩斯伯里在英国的“福尔摩斯戏”中,被认为是扮演福尔摩斯最杰出的一位。
    在排练中,卓别林留心观察,记下了什么叫舞台技术,怎样进行角色间的配
合,怎样停顿和开始,怎样巧妙地递点子给别人让他转身或坐、立等。
    这出戏无论在伦敦或外省的演出都盛况空前,共上演了10个半月。在回到伦
敦演出时,卓别林跟管事的争取了一下,让他哥哥雪尼进入戏班,扮剧中一个小
配角。这样兄弟俩在一块儿学艺、生活、挣钱,然后租了一套好房子,把恢复了
理智的母亲接到一起住,在客厅里放了一台钢琴,在母亲的卧室里摆了鲜花。母
亲看到儿子们正在长大,学艺有成,感到十分欣慰。
    从13岁起,卓别林在伦敦戏剧界渐为人识。1905年《福尔摩斯》的改编者、
美国演员吉勒特来到伦敦续演此剧,剧团邀请16岁的卓别林为吉勒特配戏,继而
在正剧中也用他饰比利一角。戏在伦敦西区上演,西区是上流社会所在,当了西
区的演员,就意味着身份不同于那些小剧团了。卓别林跨过了泰晤士河,出入于
约克公爵戏院。吉勒特的福尔摩斯一演而大红,后来欧美一些画家就以吉勒特的
形象,为《福尔摩斯探案》作插图。就连希腊国王及王后也驾临约克公爵戏院观
看这出戏。
    演完这出戏后,卓别林又在一个马戏团呆了一段,当过杂耍演员。然后在歌
舞短剧和笑剧中,饰演一个名闻18世纪英国的大盗和一个以不流血施行外科手术
著名的博迪医生。他在外形上把自己打扮得跟博迪医生惟妙惟肖,并竭力刻画一
个学者和教授式人物的性格。虽然是取笑而已,但他已在注意将自己训练成喜剧
演员了。同时从16岁起,他每天练习小提琴、大提琴4 ~6 小时,每周都请戏院
的乐队指挥或乐手教他。
    第五章卡尔诺的青年幻想家卓别林的青春期自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他向往
那些富有热情、轻率莽撞的事情和浪漫惊险的生活。在当时那光怪陆离的社会环
境中,有时难免想入非非、陷入空茫。例如那时犹太喜剧演员在伦敦最叫座,他
就从美国笑话书里摘编出歌曲和对话,带上一大把假胡子模仿犹太人说话,排了
一出轻歌舞。没想到在台下排起来还不错,一登台就不行了,假胡子遮不住他的
青春年少,那些笑话观众早已耳熟能详;他的犹太口音听起来也别扭,更要命的
是剧中内容是反犹太人的,而他竟不知道。于是与他5 岁登台时相反,人们扔上
台的不是便士而是桔子皮。他恐慌地从台上逃也似地下来,连那几本笑话和音乐
书都没带走。
    这可怕的一晚,给少年得志的卓别林一个教训,使他认清了自己,知道自己
不属于演轻歌舞剧的喜剧演员类型。
    那么演男主角如何,他也雄心勃勃地试了一下,在《快乐少校》的短剧中扮
主角,一个多情、热心的丈夫。初时卓别林激情满腔,但演少校太太的却是一个
徐娘半老的女人,也是一个女酒坛子。卓别林在演出中要把她搂在怀里,一边嗅
她口鼻中喷出的酒臭气味,一面还要勉为其难地去热情地吻她。
    一周之后,卓别林想成为男主角的壮志雄心被那杜松子烧酒气冲得消失殆尽。
    挫折倒没有使卓别林消沉,他认定自己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擅长刻画人物性格
的喜剧演员。这时正是1907年,卓别林17岁,他等待着新的机会。此前,雪尼已
经进入伦敦久负盛名的卡尔诺剧团,这是一个专演喜剧、闹剧、哑剧的大型剧团,
有5 个戏班在英国各地巡回演出,能组织精锐班子出国演出,甚至在美国设有分
部。老板卡尔诺先生原来是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正因为如此,当初雪尼多次向
他推荐卓别林,说自己的弟弟有演喜剧的才能,卡尔诺先生总以他挑剔的目光说
卓别林还小。
    卡尔诺剧团那年最走红的短剧《足球赛》,由最叫座的名丑韦尔登主演。
    目光挑剔的卡尔诺先生仍不满意与之配戏的那个演员。因为这个,他让雪尼
把卓别林叫去:“你哥哥介绍说你戏演得不错,你有把握和韦尔登先生合演《足
球赛》吗?”卓别林意识到时来运转了,冲口而出:“我只要有机会就有把握。”
卡尔诺先生笑笑:“17岁还很年轻啊,可你看上去比17岁还要小。”卓别林马上
耸耸肩:“那只是一个化妆问题。”卡尔诺先生大笑,他从这个神气动作看到了
一个喜剧演员。于是决定,一周之后由卓别林来试演两周。
    卓别林在前面这周只有两次与韦尔登先生排练的机会,因为那位名角不高兴
排来排去,他要玩高尔夫球,他每周的包银是卓别林这些小演员的10倍。排练的
时候,卓别林也没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韦尔登甚至因他台词念得慢而怀疑他是
否胜任角色。卓别林却在暗中努力,每晚去观看《足球赛》,看他要扮演的那个
角色如何演。这一看他心里有了底,知道自己可以超过那个演得呆笨而不自然的
倒霉人。
    轮到卓别林时,这台戏放到了伦敦游艺场上演。那天晚上卓别林的神经紧张
得像时钟上拧紧了的发条一样,他来回在巨大的舞台后台踱来踱去,口中念念有
词加默默祈祷。但乐声一响起来,幕布一升起来,就由不得他再焦急紧张。脚步
一迈上台头脑反而清醒了,“按自己设计好的去做”,他背对
    着观众一步步走到台子中间。从表面看,他穿的是大礼服,戴的是大礼帽,
脚下皮鞋还套着鞋罩,手里拄着一根拐杖,真是衣冠楚楚。当他一转过身来,脸
上却赫然“长”着个大红鼻子,出人意料。观众不由发出了笑声,以往每次在韦
尔登出场前是没有这个效果的。
    卓别林心里有底了,高招迭出:他耸耸肩,“噼叭”弹了一下手指,走起了
圆场;在一个哑铃上绊了个跟头,手杖下意识地挥上去。结果是人刚站好,手杖
挥在一个吊球上,这球“叭”地反弹到他脸上,打得他东倒西歪,手杖又扬起来
从侧面给他脑袋一下,观众们哄堂大笑,乐不可支。他从从容容、轻松自如地演
下去,裤子不知怎么褪下去了,一颗钮扣也丢了。他四下寻找,假装捡到了什么,
拿起一瞧,马上气呼呼地扔掉:“这该死的兔子!”
    观众们笑个不停。韦尔登一出场,卓别林又激动地搂着他,悄声细气地说:
“糟糕,给我一根别针扣住裤子,快!”这些插科打诨,都不曾排练过,是卓别
林自己的创意,也为韦尔登出场之后两人的表演创造了条件。
    演出非常成功,卓别林下台后,演员们都与他握手祝贺他。那天晚上,卓别
林在回家的途中,倚在威斯敏斯特大桥的栏杆上,看着夜色中闪亮的河水,静静
地流向远方,心中快乐的简直想哭,这次成功又是他的一个人生转折。
    第二、三天晚上,卓别林一出场,掌声就响起,高明的观众并不歧视有才华
的年轻演员。于是卡尔诺先生,提前与他签订了演出一年的合同,每周付酬4 镑。
    《足球赛》在伦敦上演了1 个多月,然后赴各地巡回演出。韦尔登扮演的喜
剧角色,是模仿兰开夏郡痴呆型的傻瓜,这类形象在英格兰北部有剧场效果,但
到南部地区就不太受欢迎了。相比之下,卓别林却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颇有些
喧宾夺主。这刺激了韦尔登的妒忌心理,把自己受到观众冷淡的气,发泄到卓别
林身上。在戏中一些地方,他要打卓别林扮的角色的耳光,是假装打在脸上,由
别人在舞台侧幕拍出巴掌声。但韦尔登借这个机会打真的,特别是有次剧评家批
评了韦尔登而赞扬了卓别林的演技后,韦尔登醋意大发,在演出时重重抽打卓别
林,以致打得他鼻孔流血。事后,卓别林只有警告这位名角,如对方再敢这样,
他就会用台上那哑铃砸其脑袋瓜。
    在卡尔诺剧团的这几年,卓别林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努力把戏剧、杂技、
戏法、歌舞、插科打诨、令人发笑或使人流泪忧郁的笑,自然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初步形成了一种别致、清新的风格。他演艺大进,年纪轻轻便成了卡尔诺剧团的
台柱之一,在丑角这一行中他挂头牌。
    1909年春,法国巴黎的“女神”剧场邀请卡尔诺剧团去演出。卓别林随团第
一次出国,固然非常激动,还有一点因素,就是他以前听一位叔叔夸耀说:英国
的卓别林家族,是一位18世纪初法国将军的后裔。在“花都”巴黎豪华富丽、金
碧辉煌的女神剧院观看他们演出的,有珠光宝气的印度王子赳赳武夫的土耳其军
官、美丽优雅的法国太太、小姐。
    大名鼎鼎的德国作曲家、印象主义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在看了卓别林的戏
后,把他请到包厢见面,夸他“是一位天生的音乐家和舞蹈家”、“是一位真正
的艺术家”。卓别林诚惶诚恐,他知道自己距离真正的艺术家还有一段路程,因
为他连德彪西这样一位真正的大音乐家都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