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亢津竭,故死不治。又曰不过十日死者,言上文不交会于中土,则五日死,此阳明土气亢热,
亦不过十日死。五、十居中,皆土数也。此言阳搏阴搏则死,是非阴阳之常,而为阴阳之别也。
帝问四经十二从,乃探阴阳之理,而求其常。岐伯不论阴阳之常,而论阴阳之别,意谓欲知阴阳
之常,必知阴阳之别,不知阴阳之别,则阴阳之理,犹为未尽云尔。
卷之一
灵兰秘典论第八篇
属性:灵兰,藏书之室,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密之典章。盖心
为君主,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帝闻岐伯之言,而悟为君之道,故尊奉
其言,斋戒择吉,以藏灵兰之室,故曰灵兰秘典。
x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x
使,去声,下同。人身十二经脉,内合有形,皆谓之脏。藏者,脏也。十二脏中相为传使,有
贵有贱,不可不知,故以为问。
x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x
十二脏相使,探其贵贱,故赞其所问之悉,而请直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至贵者,莫如君。君者,人之主也。若以十二脏论之,则心者,君主之官也。虚灵万应,故
神明出焉。首举心为君主,而郑重言之,所以示贵也。
x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x
相,去声。位高近君,犹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脉,故治节由之出焉。
x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x
气勇善怒,犹之将军之官,运筹揆度,故谋虑由之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断,去声。生阳上升,无所偏倚,犹中正之官,识量惟胆,故决断由之出焉。
x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x
膻中,即心包络。心包代君行令,犹之臣使之官,宣通络脉,故喜乐由之出焉。
x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x
胃主纳,脾主运,皆受水谷之精,犹之仓廪之官,主入主出,
五味各走其道,故五味由之出焉。脾与胃,以膜相连,故合言之。
x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x
糟粕所出,犹之传道之官,食化而变粪,故变化由之出焉。
x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x
盛,音成。受胃之浊,水谷未分,犹之受盛之官,腐化食物,先化后变,故化物由之出焉。
x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x
肾藏精,男女媾精,鼓气鼓力,故肾者,犹之作强之官,造化生人,伎巧由之出焉。
x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x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故三焦者,犹之决渎之官,合中上而归于下,水道由之出焉。
x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x
藏,如字,下同。位居胞中,故膀胱者,犹之州都之官,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故津液藏焉。得阳
热之气,而津液始达于皮肤,故气化则能出矣。此心为君主而诸官各守其职者如此。
x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x
承上文而总结之。凡此十二官者,贵贱相使,不得相失也。主明,心主神明也。下安,诸官各安其职也。
以此心主之神明,而养生,则寿也。殁世不殆,寿及子孙也。以为天下则大昌,寿及万民也。
x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x
x宗大危,戒之戒之。x
十二官以君为主。不明则危,贵贱混淆也。闭塞不通,十二官不相使也。形乃大伤,经脉之有形伤
败也。以此养生则殃,言不但不能养生,而灾殃且至也。以为天下,其宗大危,言不但自身危困,而宗祧且大危
也。君主之尊,神明之贵,乃如是也,故当戒之戒之。此申明十二脏之贵贱相使,而首重君主之神明者如此。
x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x
当,去声。承上文大危之意,而言至道在微。上文大危,乃人心惟危之义。此至道在微,乃道心惟微
之义。道惟微也,故变化无穷,既微且变,则人孰知其原!不知其原,故窘乎哉!消者瞿瞿,瞿瞿,惊顾
貌;犹言探其消息,仍瞿瞿然惊顾,而孰知其至要之所在也。闵,忧也。闵闵,忧之深也。当,切当也。
深忧道之切当,而仍不知孰者之为良也。所以叹道之至微而难明也。
x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x
承上文至道难明之意,而言恍惚难明之数,生于毫厘之至微。然虽至微,亦有可明,故又言毫厘
之数,起于度量,可以度而知其长短,可以量而知其多少也。既可度量,则千之万之而微者可以益
大。微者可大,则推之大之,而道之形体乃制。制,正也。所以承道之至微,而又叹道之至大也。
x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x
x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x
帝闻岐伯之言,知神明之重,君主之贵,至道之微,至道之大,君臣契合,一德一心,故赞之曰∶
善哉,余今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谓心主神明,犹之精光之道也;主明下安,
犹之大圣之业也;以心主神明,主明下安之意,而论至道之微,至道之大,犹之以精光之道,大圣之业,
而宣明大道也。故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史臣复记黄帝果择吉日良兆,书岐伯所授之言,
藏诸灵兰之室,以传后世,而保守弗失焉。
卷之二
六节藏象大论第九篇
属性:大论二字,旧本误传四气调神下,今各改正。
六节者,天以六为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
以成一岁,天有六六之节,地则以九九制会也。藏象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神藏五,
开窍于耳目鼻口,形藏四,开窍于前后二阴,窍虽有九,其位惟六,又神藏形藏,合于三阳三阴之六气,
犹之以六为节,以九制会,故曰藏象。此篇为《六微旨大论》提纲,故曰《六节藏象大论》。
x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x
x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x
阴阳之理,一奇二偶,合而为三。三而两之,为六。三而三之,为九。故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而
人则以九九制会,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人身之天地久矣。帝举以
问,意欲详明天人相应之道也。
x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x
x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x
天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也。气数,二十四气之常数也。六六之节,九九制会,所以正天之度,正
气之数也。故申明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而有迟速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而有生杀也。
x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x
x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x
奇,音箕。日月阴阳之行于天地也,行有分野之纪,日月阴阳之周于天地也,周有南北道之理,日行迟,
月行疾,故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日一岁周天,月一月周天,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
成岁,今止三百六十日,复有小月,是以积气之余,而有盈闰矣。
x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x
上古树八尺之臬,度日影以正东西,是立端于始也,参日中之影,与极星以正南北,是表正于中也,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推日之行度,气盈五日有余,朔虚五日有余,以终一岁之数,
是推余于始也,始中终,合气数以推之,而天度毕矣。
x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x
天度积气余而盈闰,气数则十五日为一气,一岁二十四气,无有所余,故问何以合之而成闰。
x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x
天度者,天之道,气数者,地之理,故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制会者,二九合三六,四九
合六六,以成一岁,又四九合六六,又成一岁,其一九,则合六而余三,故两岁有余以成闰,此
气数之合于天度,九九之制会于六六也。
x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x
天有十干之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此六六三百六十日之大法也。
x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x
地之九州,人之九窍,皆通乎天气者,三才合一之道也,阴阳之理不外五行,故其生五,五行之
理,通贯三才,故其气三,生五气三,上下相通,自古为然,此引生气通天论之言,以明三才合一,
九九之制会于六六也。
x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x
x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x
由生三气五而推论之,三才各具五行,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以九而分应乎地,则为九野,九野,即九州也。以九野而复应乎人,则为九藏,九藏,即九州也。形藏
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
神。合为九藏以应之,谓膀胱小肠,前阴主之,胃大肠,后阴主之,是形藏四,而归窍于前、后二阴也。心
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