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伊斯兰教圣源道堂胡门门宦简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尼活动,于二〇〇三年被评选为广河县太子寺拱北管委会成员。他有二子:安尤卜、默哈木。第七辈教主伊布挼*嘿麦自小攻读经书,但未曾及长,他有三子:哈如尼、安尤卜、吴默瑞*。第七辈教主讷比尤自小攻读经书,但未曾及长,他有二子:奴嘿、哈三。第七辈教主优素甫自小攻读经书,但未曾及长,他有二子:哈么德、格吉如。第七辈教主伊迪瑞*司自小攻读经书,但未曾及长,他有二子:外力尤、耶尔古白。第六辈教主瓦西卜生年不详,他自小学习在本村清真寺求学,但未曾及长。后来于叛乱期间被捕,然后关押在靖远监狱,不久约于一九六二年壬寅年因病归真,然后将他埋葬在一山沟里。到二〇〇四年(这年有个闰二月,九月是斋月)他的后人同克麻利、洼嘞等人去靖远寻找父亲,准备搬迁父亲的骨殖。第一次去了,他们未确定位置便返回了。第二次去后,他们查问当地一汉民老汉,经过仔细核实后基本确定了墓址,但其后人还在怀疑。这时夜幕已降临了,他们就此度过了一夜。天亮后,经过洼嘞的梦境才确定该墓址。然后破土开坟,当他们开坟见尸时,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而且骨殖还完好无损,完整无散,直至搬运来到广河拱北,但仍丝毫未损。然后他们再次举行简单地丧葬仪式,将其埋葬在拱北西侧的坪上。

第四辈教主六阿訇,其名不详,是天赋之才,指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不学自通的一种天赋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故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有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能也”。所以,众称他为“胎里会”老人家,又称“六阿訇”。他十二岁时,就出任北乡考瑞清真寺开学,后又出任广河石那奴清真寺开学,并从事传教转朵斯达尼活动。有一天,他的母亲在闲谈中跟他惹笑说:“六娃儿,你在太爷的洪福上当老人家着好着哩,七娃儿?达吾德每天从早到晚当羊着孽障的很嘛,你看是啊木(怎么办)是好”,由于胎里会自幼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所以母亲这么一说,他立刻明白此意,说:“阿娜,你放心,我一定把七娃儿教着阿訇成给”。自那以后,七娃儿再没有去当羊,开始去寺里投师求学,加之其兄胎里会的尽心教导,加强辅导一路经,尤其是《叻么啊提·光辉的射线》经的主要内容。在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精神下,七娃儿终于念成了盛名一时的大阿訇,大老人家,众称七阿訇。那时,第四辈教主胎里会(六阿訇)太爷和七阿訇太爷等在南乡一带传教转朵斯达尼,大马太爷的三子伊黑俩苏太爷和四子艾布伯克瑞*(红子桥四师傅)太爷等其后代在东乡一带传教转朵斯达尼。有时候,胎里会太爷、七阿訇太爷等一些老人家在东乡一带转朵斯达尼去时,由三师傅太爷、四师傅太爷等去陪同,当三师傅太爷、四师傅太爷等去南乡一带转朵斯达尼时,由胎里会太爷、七阿訇太爷等陪同。就这样,他们弟兄相互陪同转朵斯达尼,上行下效,在教门方面说的话都是一致的,在调养朵斯达尼方面不分彼此,然而也没有出现任何分歧。至于后来,执掌拱北事务和教务权的第三代教主尕穆扎外无常后,由其七弟七阿訇太爷继任了执掌拱北事务和教务权的第四代教主。

——注:剋(ki);瑞(rei);咋(zua)的借音。

至于第四辈教主六阿訇,人称“胎里会”,自他成家以来,一直未后,直到其三十六岁时才喜得一贵子,经名不详,俗称“三六儿”。他在石那奴开学期间,有一年夏季,广通河洪水凶猛,眼看就要发水灾,伤村民。于是在这危机关头石那奴村的一些朵斯达尼急忙向胎里会太爷去求救,胎里会太爷答应他们的求救,说:“你们捡些小石子来,我吹些笃啊,你们向洪水扔去,一会就没事了”,然后他们捡来一些石子,胎里会太爷在那些石子上吹了笃啊,他们立即拿去扔向那洪水。一会时,那洪水顺河而流,逐渐弱小了,石那奴人也化险为夷了。同时,他也显过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一些奇迹。后来,胎里会太爷又被搬请到达板清真寺开学任教,传教授道多年,直到他患病在身才回家养息。病重期间,他聚众举行了临终讨白仪式后,对克那红麻梁的朵斯(挚友)克那黑阿訇说:“我之后你一定要把我的“三六儿”教着材料成给,然后把太爷的机扎(亲笔秘籍)给他说着明白给”。克那黑阿訇满口承诺,胎里会太爷笑着点头了。然后又给妇人说:“以后三六儿把经念好的时候,你把先人的机扎(亲笔秘籍)拿出来给他,让他好好地当老人家去,若他好好不念时,你就不要管他,也不要把先人的机扎(亲笔秘籍)给他”。然后胎里会太爷无常了,享年仅三十九岁。众家族及一些哲麻提,以及一些朵斯达尼以沉痛地心情一一瞻仰了他的尊贵遗容,举行了转古兰经、站直纳则等丧葬的一些仪式后,把他安葬在太子寺拱北附近。后来,把他迁至拱北西亭子西左侧。

在胡子太爷之后历代传教的太爷中,有两个太爷曾留下亲笔,即大马太爷和胎里会太爷。在胡子太爷的亲笔上把胡大的本然、圣人的本然、穆民的本然以“艾哈迪,瓦嘿迪,卧哈德提”着指点了。大马太爷的亲笔上以“一司木·艾尔钻,入嘿·艾尔钻,入嘿·一咋*菲”着指点了。胎里会太爷的亲笔上以“尔实给,啊实给,默啊术给” 着指点了。

从此,胎里会太太为遵行其丈夫遗嘱,终年守寡,开始操心惟一的儿子。然后把他送到清真寺投师学经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求学期间,虽然他很聪明,可他毕竟正处在童年时期,所以他就是有些淘气、贪玩,不好好学。有一次,他因贪玩而惹怒了其母亲,其母亲也非常生气的将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其母亲说:“表面上我是在打你,而实际上我是在打人才着哩”。从此,三六儿阿爷暗下决心,一定要争气,而且为先人争光。真主说:“真主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提升若干级”(古兰经木札吉叻章11节);因为知识是接近真主的最佳媒介,是认主的最好途径,是真主的一大特性。有了知识,可以达到高品,但是先决条件是有益济的知识,再有自身具有害怕和敬畏之心。所以他经过母亲的尽心供帮,克那黑阿訇的精心教导,在加上自己的诚心苦学,最后他念好了尔林,正式穿衣结业了。于是他的母亲很高兴地把先人的亲笔机扎(即秘籍)拿出来给了他,说:“这是你先人留下的亲笔,上面有很多机密的话,你要好好保存,好好研习其内容,然后当你的老人家去吧”。后来他在克那黑阿訇的再三讲解下,基本上懂得了些先人的传授,明白了些教门的道理,但不是那么透彻、精明。

后来,第五辈教主三六儿阿爷被搬到东乡达板清真寺开学去了,他在达板宣教授道多年。他虽然亲受了先人的亲笔,可是对其深刻内容有所不解。有时候,他隐约听到有些老人坐在院里在讨论教门的话题,他当时觉得有些话题不符于经典。于是每当主麻轮到红泥滩时,他在卧尔咀中时而提起那些老人们的不对。他的指责之言被四师傅太爷(大马太爷的四子)觉察到了,有一次,主麻散之后,四师傅太爷(其伯父)提醒他说:“哎三六儿,你不要听取有些哈汉(无知者)们的话,他们知道啥里”,三六儿阿爷听伯父的话音觉得话中有话。所以他一边传教授道,一边继续深造先人所留下的机扎(传教秘籍)。每当主麻轮到红泥滩时,他提前去伯父家坐一会,向伯父请教一些关于教门的话题,懂得一些深奥玄妙的道理。日就月将,积少成多,在先人的传授方面不断进步,精通地掌握了先人的家学。

据说,当时在任学栋叫马有成,他担任该寺学栋,历时八年,期间,他对三六儿阿爷百依百顺,十分尊敬,而且无微不至地在服帮着他。有时候,在闲聊中有些老人问他教门的话题时,他总觉得一无不知。于是他多次向三六儿阿爷求问教门,可是他每次都得到的只是推辞之言。那么三六儿阿爷当时口紧未说的原因是怕他接受不了,因为认主的机密是不能随便透露的,也不是随便明扬的,所以未到时机,不能随便透露他人。有一天,马有成学栋再三地向三六儿阿爷求问教门,三六儿阿爷当时以为时机已到,就答应他下主麻去他家里详细说。主麻的一天,他吩咐老奶奶准备茶饭,他说他请了三六儿阿爷,主麻散是来里。主麻散后,他把三六儿阿爷请到家里了,宰了一只羊。然后在念诵的时候他给三六儿阿爷散了七块白圆,三六儿阿爷念诵着尝了他的菜后就给他捷要说了几句,就是俗常说的“三言两句”,最后抹了一把脸着起身了,回到了寺里。而马有成学栋送走三六儿阿爷,折转进门的时候以轻视的语气说:“哎吆,胡门的教门就这么的吗?”。为此,他的信仰开始动摇了,到吉格日时候时,他却跑到新教寺里做吉格日去了,有人发现后感到很奇怪,因为他多年任老教寺学栋,又服帮三六儿阿爷多年,今天他为什么却跑到新教寺里做吉格日去了?那人立即把马有成学栋的行踪向三六儿阿爷汇报了。三六儿阿爷顿时气愤极了,又后悔极了,他拍手扳脚地说:“哎呀,坏了,坏了,我把我先人的宝贝倒在马有成的茅坑底子里了”。最后,马有成因背弃光明正道、进步一方,投向黑暗的、没落的一方而神志不清,卧病在床,口吐乱语,屎尿不顾。结果,上茅坑的时候一头栽在茅坑底里解死了。这就是蔑视机密,轻视先贤,弃明投暗的结局。像这种事情在广大教徒中出现的较多,因为他已抓揽后因未定信而又寻求、抓揽他人作引领正道的穆日实迪,或者纯粹抛弃曾经已抓揽的穆日实迪,既然这样,他的伊麻尼(正信)就开始摆动了,他的结果将十分难看。

后来,三六儿阿爷因病归家息养。病重期间,有一次,三阿訇阿爷和白岁如三师傅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