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事情的发展已无可挽回。弗雷泽海军上将不断从与“沙恩霍斯特”号保持接触的“第1编队”得到有关它的位置的报告。他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并发现了“沙恩霍斯特”号。在从16时48分持续到18时20分的炮战中,“约克公爵”号的10门35。6厘米火炮却未能击败“沙恩霍斯特”号。相反两舰之间的距离再次拉大,弗雷泽海军上将担心“沙恩霍斯特”号再次溜之大吉。因此派遣驱逐舰发动攻击,驱逐舰在较近距离用鱼雷命中了“沙恩霍斯特”号,当时它并无己方驱逐舰掩护,正向着有利于敌驱逐舰接近的航向行驶。
于是“约克公爵”号就可用火炮再次投入战斗。
19时45分,“沙恩霍斯特”号沉没。
1900名落水者中只有36名士官和水兵得救。
第四驱逐舰支队按照11时08分接到的战斗群指挥官下达的命令向护航运输队方向行驶,但在13时43分却收到一份没署名的无线电信号:“第四驱逐舰支队停止行动。”这个命令使人感到十分意外,因此约翰内松海军上校向战斗群指挥官提出反问。这个问题在14时20分的“入港”命令中得到了解答。第四驱逐舰支队没有发现护航运输队。
“沙恩霍斯特”号的沉没对我们在北挪威的战略形势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对它沉没的原因一直没有完全弄清,除上面已经谈到过的设想外,再考虑其它情况也是多余的。如开头所述,以后的历史在介绍这次作战情况时,特种关系将会更加明朗化。但最重要的见证人,战斗群指挥官拜海军少将却永远不能发言了。
根据幸存者的汇报,舰员们直至最后时刻一直斗志昂扬,宁死不屈。
“蒂尔皮茨”号也遇到了同样的厄运。
1944年3月该舰重新修复。但是,由于这段时间内敌空中优势的不断增长,该舰要在北方明亮的夏夜对付护航运输队已无可能。那时敌通过空中侦察可及时了解“蒂尔皮茨”号的每一个动向,另外他们还不断增加舰载飞机来掩护护航运输队。
但是“蒂尔皮茨”号留在北挪威海域的作用仍然象以前那样是缠住敌在北欧海区的重型舰只,使它们无法调到其它战场作战。
此外,“蒂尔皮茨”号在北挪威海域可继续起到防止敌人在该区登陆的作用。在我战场的其它地方就没有使用它的必要了。要让它穿过北海千里迢迢返回本土,且不被敌发现,途中不受到敌强大的海空优势兵力的袭击,也是不可能的。
“蒂尔皮茨”号驻在北挪威海域的重要条件是,数量充足的歼击飞机可随时给它提供援助。
1944年春夏,“蒂尔皮茨”号不断受到空袭。1944年4月,由于英舰飞机的袭击,该舰装甲甲板上的上层建筑部分损坏,但没有影响战斗力。
1944年8月,英国人用6吨重型炸弹轰炸“蒂尔皮茨”号,其中一枚击中舰首部,损坏严重。
因此我命令“蒂尔皮茨”号以后只作为保卫北挪威的浮动炮台使用,不必保持战斗出航准备状态,舰上只留下火炮操纵人员。为了避免因轰炸而可能翻沉的这种最坏情况,它应该位于战术上较有利的尽可能较浅的水区。
根据这项命令,战斗群司令彼得斯海军少将在特罗姆瑟附近的一个峡湾内找了一个地方。但由于挪威峡湾沿岸很不规则而且十分陡峭,因此“蒂尔皮茨”号底部的水深很不均匀,达不到期望的浅水区水深。彼得斯设法通过垒土来弥补这一缺陷。该舰停泊在经过这样准备的停泊场上,再倾翻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小程度。
1944年10月22日英美飞机又用6吨重型炸弹轰炸。“蒂尔皮茨”号的重型火炮用榴霰弹击退了飞机的攻击。不久,根据我的要求,“蒂尔皮茨”号得到了歼击机中队的掩护。
1944年11月12日,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空情报知部门又一次报告敌机向“蒂尔皮茨”号飞去。我方歼击机却没有及时赶到。于是,“蒂尔皮茨”号只好用它的高炮孤军应战。飞机到达了“蒂尔皮茨”号的上空,不幸的事发生了,最大口径的特种炸弹全落在该舰的左舷一边,使左舷凹陷,而且靠峡湾一侧的浅水海底出现了很深的弹坑,这样“蒂尔皮茨”号就可能翻沉,后来真的翻沉了,此时在装甲甲板下面舱室内的舰员全被封在里面。后来,为了把封在里面的人救出来,只得锯开该舰的钢板装甲底,但也只有少数人得救。
由于损失了“蒂尔皮茨”号,德国利用水面舰只实施的海上战争在11月便结束了。这里已经展示了这样一种趋势,飞机的出现使重型舰只面临的危险日益增加,这种趋势最后促使英美战列舰在1957年和1958年退役。
关于德国潜艇在挪威海的活动情况,我希望以后能再作介绍,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我参考的话。
5。 黑海战场
1941年8月德军在东线推进到黑海地区,到1942年9月已占领了俄国在黑海的整个沿岸(东南方向从图阿普谢到巴统这一段除外)。这样一来,由俄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四国包围的这一海区也就成了海上作战的战场,这个战场比波罗的海要大。
由于土耳其采取中立态度,一些非沿岸国家的海军无法穿过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因此,不仅我们,甚至英美人也都无法通过这条航道向黑海派遣兵力。
俄国黑海舰队的兵力大大超过了我们的盟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黑海拥有的少量轻型海上兵力。在黑海的俄国舰队由1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10…12艘驱逐舰、6艘鱼雷艇、30艘潜艇、50艘炮艇、3个快艇支队和大量装备武器的摩托艇和辅助舰艇组成。
起初德国在黑海当然没有自己的海上兵力,海军只能利用占领的沿岸和港口掩护陆军推进。1941年冬,陆上战场遭受挫折,加之在泥泞和冰冻季节无法利用陆上交通线运送补给品,因此派遣海军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只有通过海路才能对克里木和突入库班…高加索纵深地区的陆军部队提供充足的补给。因此雷德尔海军元帅在1942年春把北海和波罗的海的一些适用的舰艇经易北河调至德累斯顿,再沿公路把它们运到累根斯堡,然后沿多瑙河进入黑海。到1944年为止,在这条长达2400公里的道路上运送了大批快艇、扫雷艇、海上平底渡船和潜艇。
事实表明,兵力占优势的俄国舰队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攻势活动。由于俄国这种以防御为主的态度,由于德国空军和德意海军在袭击俄国作战舰艇和商船方面取得了战果,加之德国又占领了克里木半岛,使得兵力处于劣势的德国海军逐渐掌握了黑海地区的作战主动权。
1943年,在黑海海军指挥将官基泽尔里茨基海军中将的指挥下,德国在黑海进行海上战争的情况尤其如此。他在参谋长冯·康拉迪海军上校的协助下,尽管兵力很少,仍在组织和战术方面巧妙地完成了海上战争的多方面任务。
除了用火炮和障碍物来掩护海岸和港口之外,除了德国快艇部队(由比恩巴赫尔和克里斯蒂扬森海军少校率领)和潜艇部队(由罗森鲍姆和佩特森海军上尉率领)实施攻势作战之外,德国海军在黑海的主要任务是对克里木和库班及米乌斯的陆上战场提供补给以及保护敖德萨、康斯坦萨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之间的贸易往来。例如,1943年,用于遂行这一任务的船只共有2030艘,共计1350000总吨位。这个数字及本段中提及的所有数字均见黑海海军指挥将官的战争日志。
除上述这些经常性的护航任务之外,1943年初,德国海军还担负下述任务:帮助高加索一带的德军部队经刻赤海峡后撤。因为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已陷落,俄国收复了罗斯托夫,从陆上向北撤退的道路已被封锁。因此,朔伊尔伦海军少将为执行这一特殊任务集中了海军全部的运输和护航力量。
从1943年1月底至3月底,在俄国不断袭击的情况下,从海上共运走了10。5万人、4。5万匹马、7000辆机动车和1。2万辆骡马车。
1943年9月,当德军被迫撤离库班桥头堡时,第二次运输活动又开始了。这期间共运送了202447人、54664匹马、1。5万辆机动车、2万辆骡马车、1200门火炮和9。5万吨军用物资。
在执行这些运输任务的同时,继续对克里木提供补给和对博斯普鲁斯方向的商船运输队进行掩护。克里木对于这些驶向西南方向的护航运输队起了犹如盾牌一样的保护作用。只要一直把它控制在我们手里,俄国人要袭击我方为爱琴海部队运送补给品和油料的护航运输队的危险性就小了。
在1943年10月16日的形势讨论会上,我向希特勒指出了失去克里木将对黑海整个局势造成的必然后果。1943年10月16日与领袖谈话记录:“如果失去克里木,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等重要军港,就会根本改变黑海的海上形势,不但将对我们在黑海北岸的海上运输,而且首先将对西岸达达尼尔方向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那里的海上运输关系到对爱琴海的补给。”
1943年10月27日在大本营召开的另一次首脑会议上,我们讨论了从海上对克里木提供补给和从海上运走我克里木部队的可能性。我对希特勒提出的与此有关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我告诉他海军利用现有的海上运输工具每月至少可向克里木运送5万吨军用物资,而运送20万名携带全部武器和物资的人员则约需80天。
希特勒认为尽量长时间地控制克里木很有必要,因为万一克里木失守,俄国的战线推进到罗马尼亚油田附近就很危险,这必然会在政治上对我们的忠诚盟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及中立的土耳其产生反作用。讨论结束时希特勒决定:
“只要恢复东线南部的局势尚有一丝希望,就尽量不要撤离克里木。如果撤退势在必行,也应该从海上进行。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采取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