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正是吴新倒大霉的时候。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全县他是开的第一炮,通过外地实地考察,他组织实施的万亩萝卜示范基地长势良好,满田的青头大萝卜一尺来高,像娃娃头。吴新一时被树为典型,广播里有了声,电视里也有了影,重用提拔好像是唾手可得了。但到了销售的时候问题来了,满地的萝卜无人问津,镇政府每天都有近百人来闹事。有一天吴新居然被人捆在了电线杆上,让他丢尽了脸面。那一次为头的让派出所张副所长给抓了起来,关进了黑乎乎的号子里。报警的不是别人,正是吴新的老婆余静。那时候苟大红分管政法,余静火急急地去找他,他不知躲哪里去了,好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余静在心里直骂苟大红不是人养的。吴新与苟大红是同班同学。吴新是通过高考去读的农业学校,而苟大红是第一批招聘干部,余静以为苟大红处处与吴新过不去,内心就藏有忌恨。从吴新被人捆在电杆上,苟大红躲躲藏藏这事,余静就彻底看清了苟大红的为人。她甚至怀疑这事就是他苟大红一手策划的。所以,余静每每与苟大红撞在一起,她绝对没什么好话给他。
那次吴新松绑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号子里的人领了出来。张副所长见吴新来了,似乎明白了意图,他说,您放心,他们几个我们会按上线办的。这还了得,清天白日就把一个镇长捆了,简直是要翻天呐。关他个十天半月看他怎样。张副所长与吴新是朋友,平时称兄道弟,这回好不容易才逮着个机会为老兄解口气,岂有不尽力之理。吴新说,把他们放了,我请你喝酒。张副所长说,放了?你是拿我当猴耍不是?吴新说,这事不能全怪他们,是我一手造成的。春上签了合同的几家公司不来了,全国到处是青头萝卜,眼看没了收入,他们能不急?他们都是种了十多亩的大户啊。张副所长说,好吧,看你面子,叫他们写个悔过书吧。吴新说,悔个屁过,要他们以后不再莽撞就行了。
这为首的两人名叫罗汉和大牛。吴新与他们见了面,张副所长说,你们还不谢谢吴镇长,他不出面说情你们十有八九要蹲监狱。吴新说,不说这些了,走,我们去吃点便饭。罗汉和大牛、张副所长在吴新的带领下进了河街餐馆。罗汉大牛也觉得对吴新不起,严格说来这又关他屁事,只是他们实在是损失太大了。罗汉大牛都住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区,好不容易才积攒下了几万块钱,这下都投了进去,眼看血本无归,今后怎过?罗汉和大牛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张副所长也觉得这两个小伙子怪可怜的。吴新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实在是无办法一下子解决这问题。他算过一笔账,按合同价计算,损失将近八百万元,谁赔得起。吴新只能同情,他有心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那就是出外跑市场。张副所长喝下一席酒,对罗汉大牛说,再不能这样胡来呀,这是犯法,下次再这样搞我就不客气了。这是吴镇长修养好,换了别人你们吃不完兜着走。吴新说,不能全怪他们,我也有问题,我们太相信那一纸合同了,头脑也发了热,一说调整结构恨不能屋里也种萝卜,不考虑市场规律。现在已形成了这种局面,怎么办?光等光靠不行,你们也要动脑子,要学会找市场,外面客商不来了我们的产品也能走出去。吴新说他目前就要着手做这些事。
吴新之所以把他们弄出来是出于稳定全局的考虑。他知道要是把他们给治了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引起众怒,再说自己的脸上也毫无光彩。自己毕竟是被人给捆了。
正在这节骨眼上,金正来调县上任组织部长去了。金正来在红山镇是书记镇长一肩挑。苟大红就顺理成章地提成了镇长。吴新这才弄清,那次被绑,确实是苟大红怂恿他们干的。吴新有苦难言。他明说是到外面去开发市场,实则是想出去消消气。他登了华山,游了秦兵马俑、龙门石窟等,顺便也了解了一下市场行情。他了解到其他蔬菜品种都好说,惟有青头萝卜像狗屎,无人问津。吴新苦笑说真是碰到鬼了。
最后吴新打听到了一家规模宏大的泡菜集团,据说全国十分之一的泡菜市场是他们占有的。吴新想去碰碰运气。
吴新被厂办秘书带到了供销部。刚进办公室的门,从门内走出的一名中年男子与吴新撞在一起。那男子拿着一张表格低头在看。他及时收步,抬眼看了看吴新。随行的秘书就叫了声李总好。吴新觉得好奇怪,刚进大院就碰着了个李总,运气还不错。吴新进了供销部办公室,他坐在沙发上,接待他的是供销部部长。吴新询问了集团里原材料来源情况。供销部长的回答让他十分失望,他们根本不要什么青头萝卜。基地建设也已形成了规模,目前没有再扩大的想法。吴新只好扫兴作别。他正与部长握手作别时,李总又返回来了。他对吴新说,您是不是姓吴?吴新感到惊异,他怎么知道我的姓?李总又说,1984年您在K市农专读书。吴新说是。吴新越来越糊涂,他一个外省人怎么这么清楚我这么一个过路客?李总一步上前双手紧紧握着吴新的手。吴先生可真是您呐,您对我的恩,我还记在心里啊。他看吴新还疑惑,又说,我就是那个在农专收破烂的小李子。李总说着,眼圈红红的。吴新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是那个挑箩筐收破烂的小伙子,一二十年不见居然做起了集团公司的老总了。那年月各行各业刚刚放开,小李子父子就进了城,在K市收起了破烂,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受够了歧视。他们虽然弄了些小钱,但吃在垃圾边,睡在垃圾边,算是真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一次小李子父子从农专后院墙一个破开的洞口摸进了校园,在垃圾坑里清理废纸片、金属罐之类的东西。不料让保卫科的副科长逮着了,将他们父子俩的箩筐踩扁,折了秤杆,并点了一把火,连同纸片烧了。吴新正从阅览室出来,见那一老一小望着那着火的箩筐落泪,副科长扯起嗓门还在训斥他们父子。吴新见不得这种狗仗人势的二杆子,就出面为他俩打抱不平。吴新这一打就点着了学子们的公愤,并逼着那副科长给父子俩赔偿了损失。那时小李子真是受感动了,他要跪下给吴新磕头,吴新将他扶起了。以后他们父子俩还来学校看过吴新两次。再以后就失去联系了,吴新再也没有看见过他们。
李总把吴新接到自己家里,就说了他们离开K市后的一些情况。李总说,在城市里生活的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没有那段生活的忍辱负重,他就迈不过日后创业的沟沟坎坎。他说他创业是从八千元开始干的。他母亲十分能干,母亲的泡菜坛子在这一方是出了名的。他突发奇想,那些个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对乡下菜那么感兴趣,未必就不爱吃母亲做的泡菜?于是他就将母亲做的泡菜包装一番后,托人放到城里大商场的货柜上去卖。开始是自己用竹背篓背上城,后来是用板车拖进城,最后是各大商场找上门来要货。几年以后,他家的泡菜就陆续走向了大江南北,甚至飘洋过海。他注册的商标也成了全省的金字招牌。吴新十分敬佩李总的创业精神。他参观了公司的几条生产线,最让他感兴趣的是包装车间后的那五排巨大的泡菜池,一次可容纳鲜菜八万吨。
参观完生产流程,吴新就对李总说了他这次出来的意图,并希望李总给点照顾。李总也十分爽快,他说就是别的品种不收,也要把您那里的青头萝卜收了。李总还答应将在可能的情况下,把红山镇纳入集团的基地建设范围。
吴新回来了,凭着他开出的一张张便条,就把这大批的青头萝卜一车一车地运到了李总那里。
吴新与李总的联系越来越多。以后吴新又去做了几次工作,红山镇不仅纳人了集团的基地范围,集团还在红山镇专门修了个大型的腌制车间。通过集团公司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红山镇已基本形成了农户加基地依托大企业的产业化格局。
吴新拿了笔记本,苟大红就送他下楼。吴新知道这是苟大红在人前做出的姿态。吴新上了车,苟大红在车窗外说,当怎么开支你尽管弄。吴新只是点点头。
一个小时后,吴新到了县城,车过菜市场时,吴新就想起昨天他买王八时的那一幕,真是既尴尬又好笑。自己怎就会让它一口咬着了,而且咬得那样狠。虽然那王八也赔上了一颗头,但自己的好心情也全给搅乱了,不怪老婆余静不悦。就是自己想起那血糊糊的一团也是直起鸡皮疙瘩……他对司机小何说,停车。那小丫头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他想再见见她。但吴新走到菜市场尽头也没有再看见她。吴新只好又回到车里,他在去县委组织部之前,一直在问自己,那丫头究竟哪里去了?
吴新进了组织部办公室,接待他的是一把手金正来。金正来与吴新握了手,拍了拍吴新的肩膀说,小吴啊,这两年干得不错嘛,红山镇上得快你要记头功哟。吴新说,这功可不能记在我头上,主要是领导有方。金正来说,蛮谦虚的嘛!
金正来带吴新进了小会议室。两人落座以后。金正来就说,小吴哇,你的事我们是努了很大的力的,其中也包括苟大红。我说句没有组织原则的话,这次干部摸底调查杂音很大,县委常委会上也有争议。以后你位置不同了,在基层工作关键是要把好一个度,团结基层同志是好事,但不能穿连裆裤,搞哥们义气。这尤其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吴新怎么听都觉得金正来在给自己上政治课。他知道金正来的脾性,一旦在他头脑里形成了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吴新以为他还记着那次村级换届班子会顶撞他的事。但他从金正来的这一席话中,明确听出了于己十分有利的弦外之音。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这次换届镇长这职位会幸运地落在自己头上